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框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即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即中华民族的三力。处理好这三部分内容及之间的关系是处理好该框的关键。我认为首先是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发现对博大精深的理解各不相同,有老师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体现博大,古代科技体现精深;有老师认为独特性体现精深,区域性和民族性体现博大,等等。我认为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既体现了博大又体现了精深。对于博大可以从数量上或涉及的面上来理解,因此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在数量或涉及面上都是非常丰富广泛的。对于精深可以从质量上或深度上理解,难道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在质量和深度上不够吗?因此,我认为中华文化的这三个特征既体现了博大又体现了精深。这样在处理该部分内容时难度很大,因为中华文化的内容太丰富了,在有限的几十分钟内,关注了博大就容易忽视精深,我在处理该课时就出现了这一失误,致使整个课堂显得泛泛,浅、薄,没有深度,这样就需要在深度上进一步挖掘,加强。让学生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前提。在感悟文化过程中贯穿对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理解,并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在认识上得到提升,从而为学习中华文化的力量做必要的铺垫,避免跨越性大,使课堂教学更顺畅,避免突兀。同时也能更好的体现课标要求,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我在讲课时就没有处理好这一内容,没有很好的突出体现这一重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仅是博大精深的原因,也是源远流长的原因,在处理上一定注意这一点。我在处理时虽然是从博大精深引出来的,但在讲述过程中不断强调是两者的共同原因。另外,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最后有一个疑问请教一下,课本上提出的三力,是中华文化的三力还是中华民族的三力?尤其看了郭淑杰老师的板书后更是疑惑,我记得她设计的板书:中间是中华文化,左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右边是三力。这样就意味着三力是中华文化的三力。而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华民族的三力。依据是,其一,课本第67页在讲科学技术时最后一句话,“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其二,第70页正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其三,第70页最后一段第一句“中华文化的力量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5017:2025 EN Dense shaped refractory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bulk density,apparent porosity and true porosity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达标试卷(附参考答案)
- 百色站交通组织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河南体育高考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度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苏州生物会考2025年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内蒙建行面试真题及答案
- 南岸监狱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邮政考试题库及答案
- 航天宏图考试题库及答案
- smt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 救护车合作协议书合同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电力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创新技术及应用报告
- 《妇产科宫颈癌》课件
- 上下楼梯安全课件
- 养猪场成本核算流程
- 老年患者安全用药
- 炼钢厂铁水包使用管理制度(4篇)
- 充电宝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