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文学翻译.pdf_第1页
意象与文学翻译.pdf_第2页
意象与文学翻译.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象与文学翻译 孟 瑾1, 冯 斗2 (1. 天津大学 社会科学与外语学院, 天津 300072; 2.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4) 摘 要:意象概念可以从三方面理解,即作者创作中的心象、 语言表达出的物化的符号形式和读者阅读时头脑 展现的审美意象系统。在文学翻译中意象有个体和整体之分。整体意象决定着个体意象的翻译。翻译的目的在于 保持整体意象完整性和读者审美感受的最大限度对等。 关键词:意象;文学翻译;意象对等 中图分类号: h1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1785(2005)01- 0049- 03 意象是文学作品、 特别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 翻译的中心环节,因而对意象的理解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跨 美学、 心理学、 哲学和文学的概念,意象外延广泛,存在着含 义不清的问题。本文将从意象概念发展史入手,探讨这个概 念的不同范畴,并分析个体和整体意象在翻译中的不同地 位,最后提出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目标,即整体意象对等。 一、 意象概念发展的历史 首先回顾一下意象概念在中国的发展。 意象在中国源于 周易 。它以及其抽象而意蕴丰富的符 号和图像对宇宙中相应的事物因果关系进行描述,全面协调 人的直觉思维、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子曰:书不尽言,言 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 意,设卦以尽情伪。 ”(周易系辞上传 第十二章)这句话 揭示了 “言” 、 “意” 、 “象” 之间的关系。 周易 中所立之意象对 中国文化和哲学影响源远流长。 王充第一次将 “意” 与 “象” 合为一个概念并将内涵扩展 为表情达意的手段。曹魏时代的王弼从创作过程和读者接受 过程分析了这个概念。创作是从 “意” 到 “象” 到 “言”,而读者 由 “言” 产生 “象” 再升华为 “意” 。 第一次将意象作为文学和美学概念提出的是南朝梁代 的刘勰。他在 文心雕龙神思 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 运斤。 ” 意思是说作家总是先观照自然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 明形象后才开始动笔写作。这显示了作者创作是一种由意向 到语言的过程。刘勰初步提出了文学意象理论,并且认为意 象和声律是诗文创作的两大根本问题。刘勰不仅完成了意象 理论从哲学向文艺学的转变,而且也推动了诗论中象征性意 象向情感性意象的转换。 唐代以后,意象概念发展为两支,一支是审美心理学范 畴的审美意象,另一支是文学范畴的艺术意象1。我们可以 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象分而述之,“意” 即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指自然之物。意象合而称之,则是指寄托着作者丰富情 感的客观物象或凝聚在自然之物中的作者主观感情。作者把 自己的审美感受用客观事物表达,“立象” 才能 “尽意”,才能 抒发心中强烈的感受。 至于西方的意象概念的发展,这里略述之。 康德首先提出从美学角度理解意象概念。他与刘勰的理 论共同之处在于以具体可感性与理性抽象性的统一为 “意 象” 的根本特性。意象派代表人庞德是这样解释意象的:“意 象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表现的是一刹那间理智和情感的复合 体。 ” 2庞德强调的就是主体思想或理性与情感的交融, 并在 这种近似无预期目的的情形之下,瞬间生成意象。黑格尔认 为意象就是艺术中的形象。意境与情感,是感性的事务,是形 象与心灵的理念,情趣的统一体。 意象的概念纷繁复杂,难怪英国学者roger fow ler在 现代评论术语词典 中解释 “意象” 概念时慨叹:“这是一个 灵活得令人困惑的术语,任何由文学语言所引起的可感效 果,任何感人的语言、 暗喻、 象征、 任何形象,都可以被称为意 象。 ” 3(92- 93页) 二、 意象概念层次与翻译过程 通过上述意象概念发展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意象可 以从三方面理解:第一、 指作者创作中的心象;第二、 指文本 中用语言表达出的物化符号形式;第三、 指读者阅读文本时 第20卷第1期 (2005)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eij i ang teachers college no11 vol120 (2005) 收稿日期: 2004- 03- 09 作者简介:孟瑾(1980- ),女,内蒙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冯斗(1944- ),女,四川资阳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 语学院教授。 头脑重现的审美意象系统。主观意象在作家头脑中形成,通 过语言组织形式诉诸文字形成实体意象,最后又由读者在自 己的经验和世界观影响下形成不同的审美体验审美意 象。可见,意象在第一和第三层次是心象,第二层次是有形 的物态化的表达。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意象系统,是语言 结构与精神意蕴的结合。 在翻译中,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把语言结构传达的物 化意象通过已有知识和头脑加工,形成审美意象。这个阶段 的意象是基于该文学作品的整体意象。译者力求用不同语言 系统建构同样的意象,这时心象又转化为存在于另一种语言 的物态意象。翻译要达到的效果是两种语言文本给读者的审 美效果的对等。我们也应认识到,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达到 的,因为形成意象过程包括译者和读者的经验和知识等主观 因素的参与。 意象翻译过程如图所示: 三、 个体意象和整体意象 既然意象对等是文学翻译力争达到的效果,意象就不可 以改变了吗?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有着个体意象与整体意象的 层次差别。个体意象构成整体意象,并影响着整体意象的表 达;整体由个体组成,决定着个体意象的取舍。个体意象在翻 译中可以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加以改动,而整体意象则体现 了整个作品的思想和作者情感的综合,因而在翻译中要达到 最大限度的对等。 基于意象的文学翻译过程是从宏观意象控制到微观分 析的过程。个体要与它存在的上下文保持和谐。整体建构在 个体上,个体从整体中实现意义。我们说 “整体建构在个体 上” 中的整体意象指的是文本中用语言文字传达出来凝定的 物态化意象;“个体从整体中实现意义” 中的整体意象指的 是译者在翻译前由文本接受过程中头脑中产生的审美意 象4。在翻译的不同阶段意象有着不同的所指。个体的和谐 组织影响整体表现力,但是最重要的是整体意象决定着个体 的取舍。译者应给予整体绝对的优先。 看下面一首诗的中意象的翻译: john, a nderson, my jo, john, w hen we were first acquaint, your locks, were like the raven, your bonnie brow was brent. robert burns 译文1. john a nderson, 我的爱人john, 我们当初认得的时候, 你的头发是黑得像乌鸦, 你的额也是丰润无痕。 梁遇春译 译文2.约翰.安特生,我的爱人, 记得当年初相遇, 你的头发乌黑 你的脸儿如玉。 王佐良译5 “头发是黑得像乌鸦”,一点没有美感,这与原诗整体意 象不符,应改变个别意象,以求整体上的完整和谐。这里的 “raven” 是一种个体意象。如果因为文化差异,干扰整体意象 的表达,可以用其它意象代替或者直接意译。这首诗描述的 “约翰.安特生” 的整体意象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可以看到,译 文2中王左良先生灵活的处理了个体意象,在整体上达到了 最大限度的完整。而译文1由于对个体意象苛求逐个对应, 破坏了整体意象的传达。 四、翻译中的意象对等 霍凯特(c. f. hockett)提出以以直接成分(i mmediate constituents)为翻译的单位;卡特福德(j. c. catford)提出 “rank bound” 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对等存在于词素、 词汇、 短语层面。即便是篇章语言学也只把对等扩大到宏观的概念 而没有从美学心理学等文学作品的特有因素囊括到翻译对 等理论中。我们认为,文学作品中翻译对等是可以达到的, 不是从片面的词、 短语、 句子乃至段落等纯语言学角度,而是 以人存在于整体文章意象所产生的美学体验层次上达到对 等,这样就避免了片面追求字面意义对等的弊端。整体意象 所产生的美感体验决定着个别词汇的选取,结构组织以及个 体意象的刻画。文学作品的整体意象是其核心,因此在翻译 中必须尽可能全面忠实地以另一种符号系统传达给读者,使 读者达到与原作者相同的体验。与语言结构传达对等相比, 意象对等更为关键,因而在二者不可兼顾的时候应保证意象 的完整性。由于语言体系的不同,英语和汉语言间的翻译不 可能达到语言层面上完全的对等,而人类共同经验,共同心 理和审美追求在不同文化间为意象的传达搭建了桥梁,确保 其沟通的可能性。 我们来对比一下“l ife of psalm”(by henryw adsworth longfellow)的第五节的两个译文。 原文: 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 in the bivouac of l ife, be not like dumb, driven cattle! be a hero in the strife! 译文1 扰扰红尘听鼓鼙 风吹大漠草萋萋 驽骀甘待鞭笞下 骐骥谁能辔勒羁 译文2 05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0卷第1期 在这人生的宿营地, 在这辽阔的世界战场, 别做无言的牲畜任人驱赶, 做一名英雄汉立马横枪! 6 译文1采用中国传统律诗形式翻译,“鼙”,“萋” 、 “羁” 押 韵,形式工整。译文2采取自由诗形式,哪一个更能忠实的传 达意象呢? 如果看一下原文就会知道,这首诗把人生比作战场,原 作中“broad field of battle”“bivouac” “hero” “strife” 都给人 一种英雄驰骋沙场的豪迈,而这些意象在译文1中都没有体 现。译文2没有苛求字数工整,和语言形式上的对等,却完好 地传达了原诗的意象。 在文学翻译中,意象的重建要先于文字建构。译者理解 文本时要把握整体意象所传达的图景和语气。它们在译者脑 海中以一定模式指导着译者用文字表现相同美学体验。目标 文本中重建的意象如果不完整,其中会产生原文中没有的干 扰性意象,进而破坏文本的完整性,影响读者对译文的理解 和欣赏。个别词语也许是原文词语的对应但在译文中可能与 整体格格不入。遣词造句如与整体不协调,感情色彩也会减 弱,意象完整性就会受到破坏。意象翻译指的是整体意象的 对等,这比个体层面上的对等更能保证译作的完整、 连贯、 和 谐。 两种语言要在意象层面,而不是词句层面上达到对等。 意象指导下的翻译可以使读者体验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审 美感受。这样的翻译通顺流畅,没有意义混淆和不符合语言 规范的生搬硬套,语言符合译入语的规范,容易理解。因为意 象可以超越语言层面上的束缚被完好的传达,又可以出色地 控制个体意象的组织再造和筛选。另一方面,相同的物态意 象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意象,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文本不同的 译者会产生不同的译文。个人体验,时代、 地域、 文化都是产 生不同理解的因素。同时,一些客观因素如共同心理机制也 使得译者不可能偏离原文任意再造。 本文追溯了中外意象概念发展不同阶段,从三个层次理 解了意象这个常常被人混淆、 误用的概念,并将意象的理解 扩展得到文学翻译的过程,提出了翻译所要达到的不是语言 结构层面上的对等而是整体的审美意象对等。意象指导下的 翻译能使译文通顺、 完整、 和谐。 本文提出的观点只是在意象概念应用于文学翻译的一 点尝试和摸索,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使意象在翻译中的 应用能够得到发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吴晟.诗学审美意象论j .学术交流, 2000, (4): 1- 4. 2转引自杨辉.论意象的文学态势d .曲阜:曲阜师范 大学中文系, 2002. 3 roger fow ler.a.d ictonary of m odern critical t erm s z. london: routledge, 1987. 4 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5辛献云.诗歌翻译中意象的改变j .西安外国语学院 学报, 2001, (2).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 1991. i mage and l iterary translation meng j in1,feng dou2 (1.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and foreign l anguages, t ianjin u niversity, t ianjin 300072, china; 2. foreign l anguages institute,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 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54, china) abstract:i mage can be understoo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namely, the original i mage in the authors m ind, the i mage actualized in language and the aesthetic i mage represented in readers m ind during the reading proces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concept composes two senses: holistic i mage and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