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五”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为完成和落实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任务和目标,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工作思路坚持学术至上,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团队、国家创新平台和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平台为重点,以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为保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突破。二、工作目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科研基地、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新突破,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为“三大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一)科技项目与经费承担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国防科技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三大行业和区域经济重大技术开发项目、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武汉“两型社会建设”重大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重点)项目。到2015年,实现年度到校科技经费8亿元、力争10亿元;5年到校科技总经费3540亿元。(二)科技成果产生一批国际先进及国内领先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成果奖1015项,力争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的突破;获部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530项;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原创性成果取得突破;申请发明专利1200项以上、获授权发明专利800项以上。(三)科技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50个左右的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其中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46个,力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的突破;新建一批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建设46个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基地。以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产出重大科技成果为目标,建设50个左右的科技创新团队,团队骨干成员达到300500人,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的突破。(四)创新文化与环境建设以强化科技创新意识为主线,构建有利于创新团队形成、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有利于科技资源有效配置、有利于科技人员积极性发挥的良好创新环境;构建鼓励探索未知、提倡敬业奉献、弘扬科学精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武汉理工特色的创新文化,营造严谨、求真、务实、和谐的创新氛围;改进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技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服务质量。三、重点建设内容(一)到校科技经费时间进度:2011至2015年,总到款35亿元,力争40亿元。其中:2011年6亿元,2012年6.5亿元,2013年7亿元,2014年7.5亿元,2015年8亿元。牵头单位:各学院、中心、所 配合单位:产业集团、设计院等(二)重大(重点)项目时间进度:2011至2015年1. 力争新立国家“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以上。牵头单位: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机电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学院、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2. 新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以上。牵头单位:能动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汽车学院、材料学院、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交通学院、机电学院、资环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3. 新立国家科技计划(科技专项)重大项目30项以上。牵头单位: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交通学院、能动学院、its中心、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机电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土建学院、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学院、物流学院、资环学院、汽车学院、信息学院、生物中心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4. 新立科技部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以上。牵头单位: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学院、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资环学院、交通学院、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材料学院、物流学院5. 新立国防重大科技项目3项以上。牵头单位:材料学院、土建学院、道桥中心、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工学院、材料学院、交通学院。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6. 新立横向重大科技开发项目8项以上。牵头单位:材料学院、交通学院、汽车学院、绿色建材工程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物流学院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三)科技创新团队时间进度:2011至2015年1. 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以上。牵头单位: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学院、交通学院 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2. 新增湖北省创新群体4个以上。牵头单位:交通学院、土建学院、汽车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资环学院、材料学院、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3. 力争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个以上。牵头单位:材料学院、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动学院、信息学院、交通学院、机电学院、资环学院 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4. 力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突破。牵头单位: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四)科研基地建设时间进度:2011至2015年,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46个。牵头单位: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its中心、材料学院、物流学院、汽车学院、交通学院、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五)科技成果与奖励时间进度:2011至2015年,产生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力争获国家科技奖1015项,获部省级科技一等奖2530项。牵头单位:国家奖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资环学院、道桥中心、土建学院、汽车学院、材料学院、机电学院、物流学院、its中心、交通学院、能动学院。省部级一等奖材料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色建材工程中心、交通学院、its中心、机电学院、汽车学院、能动学院、自动化学院、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生物中心、物流学院、土建学院、道桥中心、资环学院、计算机学院、理学院。配合单位:相关学院、中心、所四、保障措施(一)凝练科研方向,强化项目策划与组织加强对重大科研方向的凝练,强化重大项目的策划与组织。综合集成全校的科技资源,推动跨院系的联合与协作,鼓励相关学科队伍的交叉联合,共同申报和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瞄准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二)提高科研基地运行质量,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部省级科研基地资源的作用,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建设力度,提高运行质量;新建46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和若干部省级科研基地,进一步加大科研基地条件建设投入,聚集高层次人才,完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三)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促进形成和完善学校与各级政府、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密切合作、良性互动的机制。推进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机构,配齐配强相关专职人员。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与地方和企业共建科研基地,合作承担完成科技研发、技术改造、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项目,形成“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四)促进激励机制的创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学校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改革科技及相关管理制度,引导科研内涵发展,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质量意识,分类指导和完善相关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科研积极性。(五)推进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引导和支持在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和未来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坚持激励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规范知识产权的获取、利用、管理和保护,完善产权激励政策;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支持与保护力度。(六)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努力营造有利于学校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倡导学术自由民主,重视学风建设,鼓励追求真理,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七)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建设50个左右能够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科技创新团队,努力形成创新能力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队伍。同时,重视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加大自主创新基金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资助力度,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做好梯队配备和人才储备。(八)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渠道,鼓励与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建立联合研究实验室乃至战略联盟,开拓利用共享国际优质科技资源,促进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九)提高争取重要科技资源的能力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校友会、行业董事会的资源作用密切与“三大行业”的联系,加大与湖北、广东、江苏、浙江和“100个经济强县”的科技合作力度,积极争取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附件:1. “十二五”科技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表2. “十二五”科技重点建设项目汇总3. “十二五”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任务(产业)19附件1 “十二五”科技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表序号单位科研经费目标国家科技奖励省部级一等奖国家科研基地建设高水平产业化创新基地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1材料学院450055007000850010000355001111111112交通学院380045005300610068002650011113机电学院2500300035004200500018200111114能源学院220025002800310034001400011115物流学院18002100250028003200124001116化工学院1000120014001700200073007土建学院300035004000450050002000011118汽车学院19002500300035004000149001111119资环学院2000230026002900320013000111110信息学院180020002200240026001100011计算机学院150017001900210023009500112自动化学院1700190021002300250010500113航运学院13001450170018502000830014理学院120013001500170018007500115管理学院180020002300250027001130011116经济学院4004204504705002240117艺设学院7007508509001000420018文法学院10011013014015063019行政学院10011013014015063020思政课部110120140150160680121外国语学院808010010010046022体育课部202020202010023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5004000450052006000232001111111124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90011001300150017006500125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30016001900220025009500111126生物中心3003504004505002000127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300350400450500200028its中心450500560630700284011129绿色建材工程中心100120150180220770130道桥工程中心600650700750800350011131基本科研业务费17001700170017001700850032科技型公司800080008000800080004000033其他9340757047701870小计52354478126112121211合计6000065000700007500081200351200193775附件2 “十二五”科技重点建设项目汇总类别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指标数领域或方向名称20112012201320142015牵头单位十二五未期建设目标科研经费“十二五”科研经费总目标3540亿科研经费“十二五”末期科研经费年度目标810亿6亿6.5亿7亿7.5亿8亿学院、中心、所“十二五”科研总经费3540亿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群体突破光纤传感技术1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突破新材料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材料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个以上环境净化材料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以上材料科学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科学1能动学院材料科学1材料学院信息科学1信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1交通学院先进制造科学1机电学院资源环境科学1资环学院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7个以上交通运输科学1能动学院7个以上工商管理1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1管理学院金属材料1汽车学院材料科学1材料学院信息科学1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1交通学院先进制造科学1机电学院资源环境科学1资环学院能源科学技术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类别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指标数领域或方向名称20112012201320142015牵头单位十二五未期建设目标科研项目科技部基础研究及国际合作项目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个以上传统材料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以上功能复合材料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1交通学院光纤信息传感1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制造与工程科学、新能源等1机电学院国际合作项目3个以上能源材料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以上能源环境技术1汽车学院大坝混凝土长寿命设计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开采关键技术研究1资环学院高速船的关键技术研究1交通学院光纤传感信息技术1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1材料学院物流技术1物流学院教育部项目创新团队3个以上汽车新材料及先进制造1汽车学院3个以上功能复合材料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1交通学院湖北省科技厅创新群体项目创新群体4个以上智能材料及结构1土建学院4个以上交通运输1能动学院金属材料1汽车学院能源材料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加工1资环学院材料科学技术1材料学院光纤信息传感1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类别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指标数领域或方向名称20112012201320142015牵头单位十二五未期建设目标科研项目国家科技专项高性能船舶专项57项江海直达多用途船换代开发1交通学院5项以上212英尺单体大型游艇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究1交通学院船用中速柴油机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能动学院多功能船用风帆成套装置研发1its中心江海通航型豪华游轮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发1交通学院风浪作用下船体线型优化及船、桨匹配设计技术研究1交通学院船体三维曲面外板数控冷弯成形关键技术与装备1交通学院大型远洋无压载水散货船关键技术研究1交通学院燃料电池系统应用于运输船舶关键技术研究1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船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能动学院运输船舶气泡(气层)润滑减阻技术研究1交通学院高档数控机床专项2-3项数控曲轴磨床1机电学院2项以上重大装备在线监测平台研究1数控弯板机1交通学院数控肋骨冷弯机1类别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指标数领域或方向名称20112012201320142015牵头单位十二五未期建设目标科研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高新技术领域2023项内河水上交通状态感知与交互处理技术1its 中心20项以上新能源材料及应用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道路材料1材料学院新型墙体材料1材料学院太阳能电池关建技术1材料学院高性能压电纤维及制备技术1材料学院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材料1材料学院低密度材料制备综合技术1材料学院低压成型smc制品关键技术1材料学院高强轻钢结构住宅材料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1土建学院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关键材料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智慧网络1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1理学院玻璃基微晶硅/纳米晶硅薄膜太阳电池产业化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功率白光led用发光微晶玻璃材料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热协同催化空气净化技术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节能玻璃镀膜材料的设计与制备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1机电学院先进船舶制造技术1交通学院类别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指标数领域或方向名称20112012201320142015牵头单位十二五未期建设目标科研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高新技术领域2023项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与装备1能动学院智能车路协同技术1its中心新型轴承关键技术1汽车学院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1汽车学院电驱动系统1汽车学院纯电动轿车设计开发1汽车学院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1汽车学院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1生物中心下一代燃料电池技术1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技术及其示范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芯片级微型原子钟技术1信息学院超纯方石英矿新技术与装备1资环学院磷化工技术1资环学院社会发展领域57项建筑节能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1材料学院5项以上循环再生道路材料关键技术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绿色拆解及制造技术1汽车学院生物陶瓷人工关节的精密成型技术1生物中心可吸收神经修复材料1生物中心典型含钒页岩高效提取技术及示范1资环学院典型含钒页岩高效提取在线技术循环综合利用1资环学院类别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指标数领域或方向名称20112012201320142015牵头单位十二五未期建设目标科研项目国防科技项目总装12项复合材料1材料学院1项以上防护工程11土建学院防护工程21道桥中心国防科工局12项新材料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项以上高分子材料11化工学院复合材料2材料学院军工集团1项1交通学院1项以上重大技术开发项目810项浮法玻璃制备技术1绿色建材中心8项以上螺旋御船机开发1物流学院瓦斯光纤光栅监控系统1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高性能船舶技术及应用1交通学院勒骨冷弯机产业化1交通学院钢管膨胀混凝土控制与制备技术及应用1材料学院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1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动力管理技术1汽车学院汽车排放控制1汽车学院科研基地国家级科研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以上绿色船舶设计与制造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交通学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新能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1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路交通控制与装备控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its中心类别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指标数领域或方向名称20112012201320142015牵头单位十二五未期建设目标科研项目国家级科研基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物流学院汽车零部件国家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汽车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个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人文)1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省部级科研基地教育部工程中心13个数字传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出版社2个以上土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资环学院矿物资源与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资环学院交通部工程中心1个道路材料交通行业研发工程研究中心1材料学院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基地武汉理工大学中山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启动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物流中心5个以上武汉理工大学江苏(泰州)研究院启动交通学院、材料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浙江(杭州)研究院启动汽车学院、交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河北(邢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启动材料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广西(柳州)汽车技术研究院启动汽车学院科技奖励国家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1材料科学技术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0项以上国家技术发明奖2材料科学技术11材料学院1材料科学技术1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