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现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瓜菜现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瓜菜现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瓜菜现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瓜菜现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示范园名称:延川县兴盛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主管单位:(盖章) 延川县农业局 负责人:(签字)李凤银技术指导单位:(盖章)延川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负责人:(签字)张志富项目实施单位:(盖章)延川县兴盛红枣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 曹向宁 联系电话:编制日期:2012年7月10日 目 录一、建设地点与规模2二、发展现状2三、建设目标与预期效益9四、项目建设内容14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38六、资金筹措及使用方案40七、项目管理方式40八、保障措施43附表1 市级资金使用计划表附表2 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3 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资金计划表延川县兴盛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一、建设地点与规模延川县兴盛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位于延安市东北部黄河西岸,规划总面积2000亩,其中示范园核心区建设面积500亩,涉及文安驿川禹居、马家坪、张家屯等6个行政村;辐射区位于文安驿川和青平川,面积1500亩,涉及17个行政村。规划新建日光温室500亩,辐射带动1500亩。二、发展现状1. 项目区建设的自然资源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1)自然资源背景地理位置延川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隔河相望,北与榆林市清涧县接壤,西北与子长县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东径1093620-1102644,北纬363715-37555。全县东西长74.25公里, 南北宽51.5公里。地形及地貌地形地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850米。延川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1402.6米,最低海拔508.5米。自西向东海拔高度逐渐下降,地形依次为:黄土梁峁状丘陵(海拔8251402.6米)、黄土宽梁残塬(海拔5231202米)、薄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海拔508.5894.2米),其间镶嵌有河谷川地(海拔8351025米)。气候条件及水资源延川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延川县年平均气温10.6,年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7,年均气压924.9毫巴,年均无霜期185天,年日照时数2558.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2.66千卡/c,属光热资源高值区之一 。水资源较贫乏,年均降水量493.4毫米,61.4%集中在79月,夏多暴雨。年最大降雨量827.9毫米(1964年),最小降雨量217毫米(1951年),年蒸发量为886.2毫米,供求差为 -392.8毫米,年均湿度为0.56k,多处于半干旱状态。地下水总量3684万立方米,可开采量1490万立方米。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红枣、苹果、棚栽、草畜产业,累计发展红枣38.7万亩,苹果13.6万亩,蔬菜大棚发展到2338座,养殖专业村、户发展到90个、258户,涌现出了一大批产业致富的典型村户。农业作物总播面积32.5万亩,其中小麦面积1.7万亩,玉米5.5万亩,豆类4.6万亩,薯类6.8万亩,油料1.9万亩。(2)社会经济条件延川县辖8镇2乡,346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十一五”末生产总值达到15.57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4亿元,是“十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5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6.4%;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以红枣为主的特色产业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新增红枣面积15.3万亩,累计达到38.7万亩;新增苹果面积7.1万亩,累计达到13.6万亩;新建大棚1010座,累计达到2338座;建成养殖专业村90个,发展养殖大户258户,枣、果、棚、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石油资源开发稳步推进,原油年产量基本稳定在10万吨;煤炭资源整合步伐加快,初步建成60万吨产能的煤矿;砂资源开采秩序得到规范,年产量由30万立方米提高到50万立方米;马家河工业园区投入运营;盐化工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探明储量153亿吨;以旅游、商贸、餐饮为主的服务行业蓬勃发展,游客总人数达3.6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1080万元。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9.9:29.5:50.6调整到23:23:54。2.园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条件距革命圣地延安市80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1700公里。210国道、205省道、渭清线穿境而过,与永延线形成“天”字型交通主干道。延水关大桥贯通秦晋,延安至延水关高速公路正在筹建。行政村通车率100%,县乡道路基本实现了黑色化。通过延安有高速公里、复线铁路(在建),机场与外界相连。(2)基础设施建设现有35kva。正在建设35kv、110kv变电站各1座,建成后延川供电总容量83350kva,供电能力逐步增强。自然村通电率100%,通车率98%,电视覆盖率93.5%,移动电话乡镇覆盖率100%。县城开通了程控、移动电话,10个乡镇和212个行政村开通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实现了光缆联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2。县城及永坪供热面积64万平方米,供水能力日9000立方米。(3)金融业发达:全区内金融保险体系健全,工行、建行、农行、信和等各大银行和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保险机构都设有分支机构,信誉优良,实力雄厚。金融产品功能齐全,业务范围广泛,可为投资者提供安全、便捷、通畅的存贷、结算、理财、融资等服务。(4)工业经济不断增强: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炭、沙子等资源可观,已探明石油储量为4386.5万吨,可开采量达212.8万吨;煤炭预测储量2.1亿吨, 探明储量3308.2万吨,埋藏浅,煤质好,可开采量达3000万吨;沙子储量达1.5亿立方米,可供开采开发,是各界兴业致富的首选之地。石油、煤炭、沙子等矿产资源可观,已探明石油储量2128万 吨,可开采量212.8万吨,煤炭1亿吨,且埋藏浅,煤质好,可供开采开发;沙子储量1.5亿立方米。3.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1)园区建设有利条件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位于210国道沿线,地处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距延安市80多公里,是承东启西,南接北转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具有较强凝聚和辐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作用,区位优势明显。 气候资源为绿色产品生产提供了优势:园区地域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肥沃,各种养分含量较全。境内山川兼有,气候宜人,属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402.6米,最低海拔508.5米。年均气温10.6,年均降水量493.4毫米,日照时数2558.6小时,无霜期185天。四季分明,且产品色泽鲜、口感好,质量高。蔬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延川县现有蔬菜总面积约1.5万亩,有蔬菜生产历史30多年,农民、干部及技术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该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资源丰富:延川县通过认真落实以川济山、山川共济、加快发展的方针,根据延川县山区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基本形成了县东南红枣产业带、县中部残塬区苹果产业带、沟道草畜业、川道大棚菜的农业产业布局。近年来,延川县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红枣、苹果、棚栽、草畜为主的主导产业,广辟群众增收新渠道,贫困落后的面貌逐步改变,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已基本具备加强高新科技投入、发展产业化农业的机遇和宏观环境。科技支撑力量强:多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地处环境资源优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农科所等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紧密合作,技术上所依托的各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可以从发展规划、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全方位对延川县农业科技项目实施进行帮助和指导。今后通过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科技孵化作用,这些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人才和成果将向这里流动,进而构成其密集的技术人才支撑体系。自然环境无污染:尽管园区基地为山地,但没有受到任何污染。2010年,经陕西农业环境监测站检测,园区环境空气、灌溉用水和土壤环境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标准,并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政策环境好:随着国家对菜篮子工程发展的重视,陕西省农业厅也相继制订了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在土地、税收和项目审批程序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市场化方式参与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和部门都高度重视,制定了配套的发展政策,为现代设施农业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限制因素近年来,陕西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有待开发,主要限制因素表现在: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提档升级缓慢。尽管延川县农业产业发展迅速,绿色蔬菜、粮食生产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蔬菜产业还相对较少,没有形成引领带动作用。绿色产品品牌建设迟缓,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困境。区内现代设施农业产品品牌缺乏,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产业链过短,结构升级受限,这些突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现代设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区域内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尚存在许多农业技术瓶颈,特别是解决现代设施农业产品生产与高产双重效益同步提高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效益还不高。三、建设目标与预期效益(一)、园区功能定位1生产、加工功能用最新设施瓜菜品种、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精细加工技术生产出优质瓜果精品,以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对瓜果蔬菜优质特质的消费需求。通过生产、加工这类农产品、扩大产品出口外销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 示范、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引进示范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突出展示与示范绿色蔬菜生产水肥精准化管理技术及节水灌溉技术,并将现代农业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使园区成为技术新、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的样板,为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和当地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园区进行国内外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展示与示范,可促进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成果的转化。3. 集聚、扩散功能园区作为区域农业生产力新的制高点、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明显的生态、区位、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将加速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向示范园区的集聚,在推动和促进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向外辐射扩散、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集聚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发挥示范园区农业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使示范园区成为现代农业发育与成长的源头,并向更大范围辐射、扩散。 4. 研发、孵化功能以农业科教单位与专家学者的有关成果、专利为基础,引进风险投资机制,在示范园区内争取到更集中的绿箱政策, 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实验和研究开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品;通过中试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研究成果的孵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5.科普教育与培训功能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除专门设计建立的技术培训中心对本系统相关技术人员和周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外,同时将不断扩大大学生和农民创业实训,加大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建设陕西农业科技培训基地。(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延川县兴盛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要紧紧围绕塬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民营企业的独特优势,依托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利用当地农业、农村、农民优化产业结构,早日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联合现代农业科研机构,努力将延川县兴盛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旱塬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典范,成为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和现代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的平台,成为延川县优质果品、蔬菜的集散地。利用农业资源优势,鼓励加大投资,广泛招商引资,建成以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及示范区、优质果树标准化示范区、仓储物流区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区;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重点建设日光温室、智能化育苗温室、仓储物流等工程,实现 “产、供、销”一体化。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高、功能齐全配套的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成后,温室育苗可收入70万元,每亩日光温室产值2.6万元,扣除当年生产物资投资5000元,亩均收入2.1万元,500亩温室可为增收1050万元,总收入可达,1120万元。2、年度目标:2012年度:新建立体层架日光温室30栋(每栋栽培面积400),总计24000;新建阴阳型日光温室66栋(每栋栽培面积1450),总计95700m;新建育苗智能温室,占地面积1920;农资、农机库、锅炉房、变配电室900、完成设施绿色农业生产及展示园及蔬菜种苗繁育中心道路建设、供电管网、供热管网、配套深机井。2013年度:建设完成生态观光示范园、农产品贮藏包装区及科技创新区。2014年度:建设完成园区管理与综合服务中心(三)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评价园区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旅游收入和产业收入,参考园区经营各方面参数,结合考虑农业产品生产情况,园区产值约为2500万元,其中产业在正常运营后可实现收入1900万元,旅游可实现收入600万元。按照30的利润率来计算园区的投资利润,则园区的年均利润为750.0万元/年。 2、社会效益分析延川县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可实现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延川县现代农业高质快速发展,新技术覆盖率达85%以上,科技共享率达40%以上,同时能够延伸特殊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产业、逸散产业有效弧度,农业循环经济蓬勃发展,园区特殊农产品加工率达60%以上。延川县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后将是一个综合性和联动性很强的产业,对于带动延川县社会的综合效益具有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就业岗位、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改善投资环境、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通过园区技术辐射,可全面带动延川县及其周边县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园区开发后,部分旅游环境设施可供当地社会公用,将大大改善当地村民的道路交通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全面改善当地的社会生活环境。园区的开发必将带来大量的游客流,游客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与共处,会促使当地村民的观念发生改变、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成熟,当地的社会环境状况将全面改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村民素质的提高,将进一步提高园区和延川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当地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增强当地的招商吸引力。3、生态效益分析园区内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能够使延川县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减轻环境负荷,以达到生产生活要求。同时园区的开发将对延川县建设区域内的林地、水域、田园景观等资源进行严格保护,并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使园区环境得到严格保护与恢复。通过对园区科学的规划,并在园区的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环保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保护和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使园区形成生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景观,且园区的开发与保护形成良性循环。四、项目建设内容(一)示范园规划布局1、总体布局园区总体布局坚持宏观指导,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因地制宜,按功能(产业)分区,相对集中管理,在依据基地现状、产业链构成、农业生产特点与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设计。2、功能分区园区总体构成依据规划总体目标,结合现状、地质、规划内容设置,总体构成分为“一心一轴三园三区”。 “一心”为园区管理与服务中心,位于园区的正中央位置,方便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示范小区联通。本中心主要开展园区管理、技术培训、职工住宿等工作,保障园区的健康运行。“一轴” 为文化景观轴,是连接三园和三区的现代农业与绿色蔬菜宣传长廊,包含车道、人行道、路旁绿色蔬菜文化景观以及品味高雅的文化小品,形成一个科普教育的主线路和园区农产品运输的主通道。“三园”分别为设施蔬菜园、设施果树园、生态休闲园。沿着“一轴”依次排列。主要用于展示国内外优特设施蔬菜、果树标准化生产新技术,以及模拟原生态自然环境建造生态餐厅、休闲娱乐场所等。“三区” 分别为农产品贮藏包装区、种苗繁育区、科技创新区。农产品贮藏包装销售区主要进行产品贮藏、分级、包装;种苗繁育区主要进行蔬菜、工厂化育苗。园内除进行设施栽培、生态观光使用之外,面向延川县广大农民进行优良果树、蔬菜种苗供应,满足社会对果树、蔬菜优良品种与健壮种苗的需要。(二)园区主要建设内容1、园区管理与综合服务中心(1)占地面积:2亩(2)主要功能:负责监管园区整体规划的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生产经营计划统计、观光接待服务、环境保护和企业安全生产、园区品牌产品打造和宣传推介、技术创新、园区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训、物业管理服务、局域网系统、商务和邮政服务、配套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设施等工作。并完成产品生产农资材料使用质量检测、认证等工作,为农民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获得风险投资、社会融资、银行贷款等。为学校开拓和发展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并通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活动,提高校外基地的生产和经营水平。 配合各专业院系,担任课间和毕业实习生的指导老师,负责校外基地学生的联络、安排、指导工作。(3)建设内容:依据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对园区的生产推广、技术示范、科技创新、观光娱乐、及新产品开发等业务实行系统管理,具体建设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综合业务管理部: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包含园区日常管理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咨询室、物业管理室及基地管理办公室等。技术培训与信息服务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包含人才技术培训中心、设施农业生产信息服务中心、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中心和网络中心。主要进行设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农民技术培训、高校及科研院所学生教学实践实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针对设施生产中使用过生物农药、施用化肥及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利用配套食品安全检测设备进行质量安全监测,确保生产出无害化农产品。2、设施蔬菜园(1)占地面积:260亩(2)主要功能:以瓜果类、叶菜类、茄果类及食用菌类蔬菜为主要栽培作物,以无土栽培技术为主体,按照各类蔬菜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进行标准化生产。(3)建设内容:建造日光温室阴阳棚66栋,主要栽培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常规蔬菜及具有一定地方特色价值的蔬菜。充分展示国内外先进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绿色蔬菜生产的水肥管理技术,农艺操作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生产过程中始终贯穿标准化管理措施,杜绝蔬菜生产中的污染,凸显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品质好、档次高的特点。荫棚主要进行食用菌生产。(4)阴阳型日光温室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要求:日光温室的方位是坐北朝南偏西北5左右,跨度14.5米(阴棚7m,阳棚7m),长度100米,前后坡脊一米处高0.8m,脊高2.6m,中墙为砖墙,高2.6m,墙厚0.3m,墙体每隔5m设一个0.5m厚的墙垛,墙体南北侧0.8m处每隔5m设中立柱1个,直径5cm。阴阳棚前后底边缘外、离棚底1m远,挖1.5m0.8m的排水沟。棚体在距地面2m处每5m设留一个0.3cm0.3cm的通风口。骨架一头固定在地上,另一头固定在墙体上,东西向设两个拉筋。进棚口设2m4m的操作贮物小房,小房门位于阳面,小房与温室相邻的墙面南、北各留1个0.8m的小门,通往阳棚和阴棚。 温室间布局:南北排日光温室间距3.5m,东西两栋温室之间留6.0m的距离,留作管道、路、电灯配套设施。 骨架设计:利用复合化工原料(氯化镁、氧化镁、氯化铵、磷酸三钠、191树脂、玻璃纤维、塑料袋等原料)。采用加工设备一次性合成技术。骨架直径6cm,长9m,按提前准备好的模具,在设施建设场地生产,待保养15天后进行安装。建造成本:复合材料的日光温室成本低,每亩成本为1.6万元(不包括棚上物),比钢骨架节省投资0.8万元,寿命经质监部门检测可长达10年以上,不生锈,采光性能强,抗压抗折能力强,每延米可抗400公斤压力,省膜,有利于机械田间作业。土地利用率高,阴阳型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达80.1%,而普通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仅为49.4%。此外,塑钢复合材料阴阳型日光温室设计标准要求与复合材料阴阳型日光温室相同,骨架设计简单,骨架外壁采用ppc,厚度1mm,内灌注复合化工原料,可在设施场地随灌随用,比复合材料阴阳型日光温室优点更多:温室成本造价与钢骨架相比,每亩可节省300元;寿命长达20年,体轻质坚,抗力强,安装方便;耐水耐腐蚀;无污染。3、设施果树园(1)占地面积:180亩(2)主要功能:结合陕西省旅游的开发和景观布局,进行桃、葡萄、草莓等陕西较具特色的果树作物生产示范,生产苗木选择同时兼顾四季景观,形成四季景观各异的生产展示区。(3)建设内容:建造日光温室60栋,利用以上设施人为地为果树创造特殊可控的小区环境,以达到果品生产目标的人工控制。主要栽培树种为果实贮藏性较差的优良鲜食树种,如桃、杏、李、樱桃、葡萄等,品种则一般选择外观与品质俱佳的优良晚熟、极晚熟品种。通过这种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的现代高效农业形式进行果树设施栽培,以实现果树特异品种的推出、集约化栽培的发展。(4)日光温室建设工程本项目选用西北型日光温室,每栋东西长50米,跨度8米,面积400平方米。温室采用砖混结构,南坡面拱顶为热镀锌钢结构,东西北三侧为砖墙,东西侧砖墙为24墙,北侧墙为保温砖墙(60cmn)。东山墙设置缓冲间。顶部前坡面聚乙烯防紫外线长寿膜覆盖,外覆压膜线;冬季采用电动卷被保温。顶部后坡面保温复合板覆盖。四周为条形基础,内部立柱为独立点式基础。电气开关人工控制。主体结构:400平方米独立日光温室工程。性能指标: 风载:0.5kn/m2 雪载:0.35kn/m2 恒载:10kg/m2 吊挂载荷:15kg/m2 电参数:220v规格尺寸:跨度8米;后檐高2.8米,脊高3.2米;主拱间距1.2米;后柱距 3.6米。排列方式:单座温室座北面南,温室群南北排列;单座温室面积400平方米。覆盖材料:温室南坡面采用进口15丝单层聚乙烯无滴长寿膜。外层防紫外线,内层防结露。每座聚乙烯无滴长寿膜规格为8.35m42m单层。采用加强卡槽卡簧固定,可防御8级风力。加强卡槽技术参数: 材质:冷轧热镀锌板,屈服强度235kg/mm2 宽度:30mm 厚度;0.6mm 成型工艺:冷弯成型。加强卡簧技术参数: 材质:70#弹簧钢。 直径:2.5。 防腐形式:尼龙涂层,塑封端头。 结构形式:蛇行结构,展开长度2m墙面材料:东西两侧山墙采用24砖墙。钢结构:温室钢结构采用双面热镀锌冷扎板管材。主要包括:400平方米热镀锌钢结构骨架;室内屋脊立柱采用80402矩形热镀锌钢管;室顶前坡主拱采用30481.5单圆弧异型热镀锌钢管;三道横拉杆采用25251.5矩形热镀锌钢管;联接件采用热镀锌钢板冲压成型,外形美观;后屋檐包件采用红彩板冷弯成型,外形美观大方;联接均采用热镀锌螺栓和自攻螺丝联接,无焊点,可大大提高温室使用寿命。门:温室东侧北墙设推拉门1个,尺寸为11m2m。门框为热镀锌钢管,门板保温复合板覆盖,下部滚轮导轨。缓冲间:温室东门外侧安装一间缓冲间,采用热镀锌钢结构骨架。彩钢复合板覆盖。基础:温室四周基础为条形。温室正负零平面下砌筑0.9m深红砖保温墙,可解决室外寒气通过基础传至室内,从而减少了冬季运行能耗。室内基础为柱下独立点式基础。地面:温室前拱下端外侧设排水明沟,缓冲间为混凝土地面。保温卷被系统:每座温室均配置一套冬季用电动保温卷被系统保温。卷被电机功1.1kw/h,减速机传动比1:500。保温被密度0.96kg/m2,后度8mm。三层复合结构。风机:为保证温室通风良好在温室的西侧安装一台大流量风机。风机功率为1.1千瓦/小时,流量为35000立方米/小时。滴灌系统:在温室内沿东西向每间隔0.5米布置一道滴灌管带。固定上喷:在温室内布置三道固定上喷支管,喷头间隔2米。4、生态休闲园(1)占地面积:4亩(2)主要功能:根据延川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点,结合游客活动需求,形成集观光、休闲、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功能并存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体现 “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3)建设内容:结合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情趣,对已有农家房屋进行农业化装饰,建造新型农家乐庄园,使游人体验农业及农村生活,达到休闲、观光、娱乐为目的的农业经营。5、农产品贮藏包装区(1)占地面积:面积为4亩。(2)主要功能:对园区生产的各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进行贮藏、加工和商品化包装,并对绿色蔬菜、果品产品进行展示和宣传。(3)建设内容:农产品仓储加工中心:占地1亩,对园区所产农产品以及园区外其它企业所推广的特色产品进行加工、分级和包装。包含农产品加工前处理车间、加工车间、生产车间、净化车间、包装车间、低温贮藏车间、冷冻室、气调室几个车间,同时需根据需要购置冷藏车。农产品展示区:占地1800平方米,以展示园区所生产的农产品为主,包括蔬菜展示厅、水果展示厅、绿色农业特色文化厅、以及生产流程多媒体展示室,以引导消费者健康、安全消费,推进产销衔接,吸引外商投资。6、种苗繁育区(1)占地面积:15亩 。(2)主要功能:以果品、蔬菜生产为主要内容,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及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果树、工厂化育苗,以繁育优良果树、蔬菜种苗,为各技术辐射区提供蔬菜种苗,同时也可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培训。(3)建设内容:建造现代化阴阳型日光温室6座,占地面积约1920平方米的大型连栋温室1栋,以及育苗专业日光温室5栋。根据延川县气候环境条件及所需生产的果树、蔬菜不同品种及生育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连栋温室需配套加温、补光、水肥灌溉系统等设备,以实现喜温类蔬菜、果树种苗繁育的周年性产。(4)、智能化温室设计:主体结构:1920平方米4连栋温室工程。性能指标:(a) 风载:0.6kn/m2;(b) 雪载:0.5 kn/m2 (c)恒载:10 kg/m2 (d)最大排雨量:140mm/h (e)吊挂载荷:15kg/m2 (f)电参数:220/380v,50hz规格尺寸:跨度10.8米,柱间距4米,檐高3.5米,脊高4.87米。排列方式:南北为山墙,东西为侧墙;山墙长415米=60米;侧墙长4米8=32米;面积1920平方米。覆盖材料:温室顶部采用8mm厚防结露聚碳酸酯中空(pc)板覆盖。外防紫外线,内防结露,采用专用自攻钉及加强聚碳酸酯h型材联接,密封性好。墙体材料:东西南北四面墙体采用拜耳公司8mm聚碳酸酯pc板。阳光板技术参数: (a)透光率:81% (b)材质:聚碳酸酯。 (c)重量:1.5 kg/ m2 (d)宽度:2.1 m (e)防uv层厚度:50um (f)传热系数:3.3w/ m2. (g)质量保证期:10年。结构:温室主骨架采用我公司产双面热镀锌冷轧板管材,天沟下设“c”形结构防露滴收集槽,可使露水有序流动并收集。温室顶部结构采用venlo三屋脊结构形式,降低顶部风载荷,从而保证温室整体承载能力。主要包括: (a)1920平方米超轻型钢骨架; (b)温室立柱均采用50902.75矩形镀锌管。全部内、外热镀锌防腐; (c)四周墙面檩条采用30451.6和25251.6矩形镀锌钢管,内外热镀锌防腐; (d)室顶珩架采用46.546.52矩形热镀锌钢管及40角铁热浸镀锌拉结筋组成,加工程序采用先焊接后镀锌防腐;室顶屋脊支撑梁采用25381.6内外热镀锌防腐; (e)雨槽采用2mm厚的热镀锌钢板冷弯成型; (f)露滴收集槽采用热镀锌防腐,安装在立柱的上端部。联接件采用热镀锌钢板冲压成型,外形美观; (g)其他联接件采用4mm钢板冷弯、焊接后热镀锌; (h)联接均采用热镀锌螺栓和自攻螺丝联接,无焊点,可大大提高温室使用寿命。门及缓冲间:温室南侧设1个铝合金推拉门(尺寸宽3.24m高2.50m),门体上部分为5mm厚浮法玻璃,下部采用专用铝合金型材,滚轮导轨,滑轮导轨。门外侧设一个规格为:长3.24米,宽1.6米,高3.24米的缓冲间。基础及地面:温室四周基础为条形基础。开槽深度为正负零平面下900mm,宽度900mm。素土夯实层上面为宽900mm深100mm砼c15垫层;砼c15垫层上砌砖墙,宽370mm深550mm;上砌高240mm250mm砼圈梁,正负零平面上砌240mm500mm高砖墙。正负零平面以上基础部分内外墙面贴白色面瓷砖。室内基础为独立点式基础。温室内四周留1米宽的混凝土道路,温室南北向留1.5米宽的道路。散水:在温室外边四周设宽为0.8米的散水。室外排水:温室采用向南单坡排水,排水坡度为4。室外设排水明沟。7、科技创新区(1)占地面积:15亩(2)主要功能:展示太空农业,家庭园艺,多段密植栽培,以及田园和嫁接栽培等特色农业。使广大群民、青少年学生在享受观光、休闲的同时,又受到现代农业科技的感悟和熏陶,增加对现代农业科技和生产的了解与支持。(3)建设内容:建设科普画廊、新型日光温室阴阳棚、有机蔬菜栽培示范区、名优特果树、蔬菜展示园、观景台等。同时采用不同品种,不同色彩,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果蔬及部分花卉通过无土栽培方式设计成各种优美图案和生态景观,为观光者创造优美舒适的自然景观的同时,展示当前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并且引进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根据栽培作物的种类配置不同营养液进行浇灌,荫棚主要进行食用菌生产,有机质可以为麦草、玉米秸秆、蘑菇菌棒废料和牛粪、鸡粪等经过高温发酵后的腐熟物,配套微喷、滴灌设备进行蔬菜生产。 (三)、田间灌溉工程设计1、灌溉工程设计依据设计中遵守以下技术规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2、节水灌溉工程部分设计说明延川县兴盛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共涉及设施果树园日光温室滴灌180亩,设施蔬菜园阴阳型日光温室滴灌60座共360亩,设计灌溉总面积540亩,建设项目以节水和示范同步,根据区域种植结构、植物种类和方便管理等原则,区域内露地全部选用滴灌作为田间灌水主要方式;为了减少大棚湿度可能造成的病虫害等问题,弓棚内和日光温室内全部选用滴灌灌水方式。3、水资源分析(1)基本参数由于区域内地下水相对贫乏,加之40m以下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差,为了满足灌溉需要,机井取水深度限制在40m以内,因此,区域设计灌溉保证率取p=90%。(2)作物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目前,区域内主要种植作物为蔬菜、杂果等,各种作物灌溉情况、灌水次数、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情况,根据区域种植制度,灌溉定额设计中以蔬菜的灌水定额、次数和时间,其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及灌溉定额计算情况可根据种植情况临时调整,灌溉制度设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 灌溉制度拟定结果表灌溉制度时间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综合灌溉定额m3/亩/y定额m3/亩60675050363660606060231.4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大田作物220220220220220220220167.70 大棚73.2473.2473.2473.2473.2473.2473.24134.79 根据上表计算结果得出,区域综合灌溉定额为:m= =231.4m3/亩/y(3)水量平衡分析根据项目区水资源分布及目前区域现行灌溉制度,根据区域种植情况,计算过程如下:区域灌溉用水量q=fm=293.24231.4=67855.7m3/年=6.79(万m3/年)区域水资源总补给量v=ay=1.4238.89=55.22 (万m3/年)式中:a为井灌区涉及流域面积,hm2;y地下水净补给模数为38.89万方/年/km2。地下水可开采量v1= ay1=1.4236.38=51.66(万m3/年)利用量占可开采量=100%=13.14%区域地下水可满足灌溉用水要求。喷灌工程区 水源:该区灌溉面220亩,灌溉以地下淡水为水源。根据地质部门调查,水质满足灌溉用水要求。 机井工程:由于该区地下水赋存开采条件便利,适宜发展井灌。井深150m,单井出水量50m3/h,基本以矩形布置。单井控制面积 f0= =196(亩)理论井数 n= =2(眼)根据项目区实际地形,项目区现有机井1眼,在项目区需新打机井1眼。机井间距校核因缺乏抽水试验资料,根据邻区和水文地质、土壤、种植结构和灌水技术等条件相类似的地区资料,区内机井影响半径为150米,因此选定区域井间距不小于300米,规划区实际井间距为329米。因此,本规划机井间距满足要求。具体布置详见灌溉工程平面布置图。机井以钻机工作,机井成形后,深度达到120m,用规格5070cm水泥预制管下井,水泥预制管壁厚为10cm,水泥预制管下井前用铁纱网和10号铅丝缠绕捆扎,洗井用泥浆泵抽清井管内泥浆,达到水清标准为止。 输水系统布置地埋管道全部采用upvc塑料管,单井出水能力为50 m3/h,根据区域作物需水情况计算得出各个单井工作流量计算结果见水力计算结果表。初选管径:d18.8mm计算得出。根据上述计算得出初选管径,然后根据水力计算试算结果选定管径,选定管径结果见表所示,管道耐压强度全部为0.6mpa。根据地形特点及结合田间实际,田间喷灌支管垂直于作物种植方向,即东西方向,干管采用垂直于支管方向,即南北向布置,具体布置见设计布置图。各种灌水方式典型设计如下:根据区域主要灌水方式为滴灌及喷灌,灌水设计按照典型设计方法完成,温室滴灌典型设计说明如下:根据棚内种植作物种植情况,棚内蔬菜布置方式略有差别,对大棚选择了两种典型尺寸对应完成了设计。4、无公害高效栽培示范温室典型设计(1)水源工程的布置:根据地形及方便管理原则,布设机井1眼,机井位置见管网布置图。(2)首部枢纽布置:滴灌灌溉系统的首部均由水泵、过滤器、压力表、水表及阀门组成,其组成及连接关系见首部设计图。(3)灌水器的选择根据灌溉水源的供水能力、地块形状、尺寸及与示范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到区域种植结构,灌水器种类及工作参数选择如表2所示。表2 滴灌灌水器工作参数表名称型号工作压力(kpa)出水量(l/h)备注滴灌管孔间距=0.33m601502(4)管网布置干管布置根据机井位置及大棚布置情况,干管除了47.2m东西相联接段外,主要布置于区域中间,具体位置见管网平面布置图。支管的布置支管尽量采用垂直于干管方向布置,且垂直于作物种植方向,通过阀门与干管连接进入大棚,大棚内布置情况见典型大棚布置图。毛管的布置毛管沿作物的种植方向并垂直于支管布置。毛管长度满足灌水均匀度的要求,在灌水器的流量偏差率10%,每条支管控制区域内压力变化(hv)所产生的流量偏差率10%的限制条件下,允许支管产生0.40hv的压力变化,毛管产生0.6hv的压力变化,按如下公式计算最大毛管允许铺设长度:lm=nmse+s0nm=(5.533d4.75hdhv)/(kseqd1.75)0.3636+0.52由上式计算得出微喷灌最大毛管允许敷设长度为大棚长度50米,滴灌最大毛管允许敷设长度为92米。本设计中认为大棚内部地形平坦,布置采用双行单管布置,毛管间距为1.2m,每个大棚沿南北方向布设毛管8条,布置情况见单棚典型布置图。5、滴灌灌水制度(1) 设计参数的选择:(a)设计灌水均匀度:cu=90%;(b)土壤湿润比:p=0.45(滴灌); (c)土壤田间持水量(重量):田=23%;(d)计划湿润层深度:h=0.6(m);(e)土壤干容重:rd=1.38(g/cm3)(f)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max=20.70%;min=14.95%(2)灌水定额m的确定滴灌 m=1000hrd(max-min)p /=10000.61.38(20.7%-14.95%)0.45/0.9=23.81(mm)=15.87(m3/亩)(3)各轮灌组灌水时间的确定灌溉系统采用轮灌方式,各轮灌组的灌水时间为:t=4.7(h)式中:m为灌水定额,mm;a为滴头间距,0.33m;b为毛管间距,1.2m。每天灌溉两组,每组10座大棚,共6组。6、管道的水力计算(1)管道流量的推算(a) 每座大棚设计流量计算:根据规划布置,棚内滴灌毛管按照南北向布置,滴灌管间距1.2m,则:q棚= =1.94 m3/h式中:q棚为每座大棚设计流量,m3/h。(b) 干管流量的推算:干管流量按20m3/h。(2)管道水力计算:管道的水力计算以各个分水口及灌水器处的压力满足灌水器的工作压力为计算原则。干、支管道的管径按下式初步估算:d12.5q1/2式中:d为管道内径,mm;q为管道内水流流量,m3/h。从距水源最远及最不利位置开始,各处均应满足灌水器正常工作压力的要求,并分别推算出管网上各个节点处的压力。其中主要包括管道水流的沿程阻力计算、局部阻力计算。对pvc管道,采用计算式计算:hf=0. 948105q1.77l/ d4.77f hj0.1 hf式中:hf为沿程水头损失,m; hj为局部水头损失,m;q为管道水流流量,m3/h;d为管道内径,mm;l为对应管道长度,m;f为多口出流系数。对pe管道,采用下式计算:hf=0.84 105q1.75l f/ d4.75 hj0.1 hf式中:hf为沿程水头损失,m;hj为局部水头损失,m; q为管道水流流量,m3/h;d为管道内径,mm;l为对应管道长度,m;f为多口出流系数。根据上述计算方法,以距水源最远及最不利位置开始,各处至少应满足灌水器的正常工作压力要求。并分别推算出管网上各个节点处的压力。由此推算出管网入口工作压力,计算结果见下表。表3 滴灌干管水力计算表结点编号长度(m)流量(m3/h)初算管径(mm)选择管径(mm)水头损失(m)节点压力 (m)水泵扬程43.78j021.78j1482458.79900.8120.93j268.42458.79901.1519.72j350.62458.79900.8518.83j452.02458.79900.8817.91j552.02458.79900.8816.99j652.02458.79900.8816.07j19103.42458.79901.0215.00水泵扬程为:h泵=hin+h首损+z井 =21.52+4+18 =43.52(m)式中: hin为水泵扬程,m; h首损为管网入口工作压力,m;z井为动水位距地面高度,m。由上述计算结果,最终选择水泵为175qj20-45/3,配套电机功率为5.5kw。系统材料用量统计结果见材料表。7、机井设计(1)基本资料据提供的资料,项目区以深层沙土覆盖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河流侧向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储存条件良好,属富水区。项目区位于渭河一级阶地,埋深510米,含水层厚度较大。经对项目区已成井调查,井径0.5米,井深150米,静水位30米,配套水泵流量50立方米/小时,抽水降深8米。新打机井1眼。(2)出水量设计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当地已成井情况,设计井径0.5m,井深60m,井筒为井壁用预制砼管,刃脚为钢筋混凝土,井底设反滤层。采用沉井法施工。根据实际调查区域已成井资料,机井可供水量为50(m3/h);设计单井出水量为50m3/h。(3)结构设计该井由井盖、井台、井筒、刃脚和井底反滤层五部分组成。井台、井盖井顶部设井台,高出地面0.5m。井盖下设两根钢筋混凝土梁。详见附图。井筒壁厚根据已成井资料,机井选用500混凝土管。(4)井壁设计井壁进水采用干砂管进水型式。(5)反滤层设计井底反滤层设3层,每层厚200mm,总厚度为600mm。第一层滤料直径24mm,第二层滤料直径1020mm,第三层滤料直径5080mm。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建设期限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延川县兴盛设施瓜菜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建设期限为三年(2012年-2014年)。2、园区建设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