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设计摘要: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能够有效的回收大量的低温热源,对能源多层次的利用有一定的意义。油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污水,这部分是大量的低温热源,温度比环境高出15左右,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大量低温热源,而且对环境产生热污染。如果采用吸收式热泵对低温热源进行回收利用,既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使能源从不同能级得到利用。本文在参考一些国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对油田热污水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产生可以用于供热热水。通过设计计算,本文的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可以利用45的热污水,产生70的供热热水,热泵系统的cop约为1.76。关键词: 溴化锂;热泵;余热回收 2012届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the first class of lithium bromide absorption heat pump design abstractlithium bromide absorption heat pump can be an effective recovery of a large number of low temperature heat sources, which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multi-level energy use. oilfield production process will produce a lot of heat sewage. this part is a lot of low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which temperature about 15 higher than the ambient. direct emissions, not only waste a lot of low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and thermal pollu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bsorption heat pump for recycling of the low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is conducive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an produce some economic benefits, but more importantly the energy to be utilized from a different level. in reference to some internal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class of lithium bromide absorption heat pump system to the oilfield heat sewage waste for recycling, produce can be used for heating hot water. design calculations, first-class lithium bromide absorption heat pump system can take advantage of 45 heat sewage, heating hot water of 70 , cop of the heat pump system is about 1.76.keywords: lithium bromide absorption; heat pump; oilfield waste heat utilization目 录1 绪论11.1 热泵的发展简介11.2 热泵的热源及其分类12 第一类溴化锂热泵特点及原理2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理论计算63.1 溴化锂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63.2 吸收式热泵的设计计算83.2.1热力计算83.2.1.1参数选定93.2.1.2设备热负荷计算123.2.1.3各个流体流量的统计133.2.2吸收热泵各部件的传热参数计算143.2.3各换热设备管程数、单管程管子数计算174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结构及装配示意图204.1各换热器配管接管及其法兰设计计算214.2发生器和冷凝器的装配示意图234.3吸收器和蒸发器的装配示意图244.4溶液热交换器的装配示意图254.5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总装配示意图264.6本章小结26全文总结27参 考 文 献28致 谢29主 要 符 号cp定压比热,kj/(kgk)cop性能系数k传热系数,w/(mk)h焓,kj/kgd 制冷工质质量流量,kg/st温度,t传热温差,p压力,pap压力差,paq总的热负荷,kwa 溶液循环倍率f 表面积,l 管长,mxl吸收器出口稀溶液浓度,%xh发生器出口浓溶液浓度,%圆管壁厚,md 管径,m下角标:e 蒸发器g发生器c冷凝器a吸收器ex溶液换热器i内侧o外侧l液体v蒸汽1 绪论1.1 热泵的发展简介热泵是一种制热的设备,该装置以消耗少量电能或燃烧热能为代价,能将大量的无用低品位热能变为高温热能。热泵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的。1824年,卡诺发表关于卡诺循环的论文。1850年,开尔文,指出制冷装置可以制热。1852年,威廉-汤姆森提出热泵的构想。至19世纪70年代,制冷技术和设备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加热有各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实现,热泵发展一直到20世纪初才展开。到20世纪20-30年代,热泵逐步发展,1930年,霍尔丹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在苏格兰安装的和实验的家用热泵,用热泵吸收环境空气中的热量,为室内采暖,大概是蒸汽压缩式热泵的原型了。最早的大型热泵的应用是1930-1931年间,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爱迪生公司的洛杉矶办事处,自此,热泵开始的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已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热泵设计。此后由于技术,能源价格等因素,热泵发展出现了波动,但总体趋势是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由于能源危机,节能意识的增强,低品位能源回收利用成为一个焦点,热泵技术也将迎来发展机遇。热泵发展至今,制热温度(即供给用户的热能温度)低于50的热泵已较为成熟,且由于部件和工质基本与制冷设备通用,应用广泛。制热温度在50-100之间的热泵,其工业应用正不断扩展,相关部件及体系在完善。制热温度大于100的热泵,大规模应用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1.2 热泵的热源及其分类热泵可以将低品位热能提高为高品位热能。热泵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蒸发器从低温热源处吸收低品位热量,所以热泵热源对于整个热泵系统很重要。热泵可于利用热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界中的热源。如空气,土壤,水(地下水,湖水,河流,海水等),太阳能等。二是生活或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余热,废热,比如工业废水等,尤其工业废热,温度高,来源稳定,是近年余热利用的重心。上述两种热源都属于低温热源,不能直接利用生产或发电,但可以通过热泵来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热泵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按其工作原理,驱动热源,低温热源及用途四种分类方法。在此简述,热泵按其低温热源的分类:(1)空气热源热泵;(2)土壤源热泵(也称地源热泵);(3)水源热泵(地下水,湖水等);(4)废热源热泵(工业废热,城市污水废热等);(5)太阳能热泵。吸收式热泵是按工作原理划分的名称,可以分两类。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又称增热型热泵,是利用少量高温热原,产生大量中温可用热能,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系数大于1,一般1.5-2.5。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也称升温型热泵,是利用大量中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热势差,制取少量高温热源,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西能系数总小于1,一般0.4-0.5。两者应用不同,有各自的侧重点,所以不能单纯由性能系数大小而评价优劣。本文主要应用第一类溴化锂热泵,下章将分析其特点及原理。 2 第一类溴化锂热泵特点及原理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采用热能(如燃油、燃气、蒸汽、高温热水等) 驱动,吸收低温余热源(如河水、原油分离水、城市下水处理水、海水和冷却水、地下温泉水等) 的热量,提供中温的采暖或工艺用热水。在高温和低温热源的温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热媒温度可达100 ,而且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可以在20100的负荷范围内无级调节,且部分负荷的性能指数要高于满负荷的性能指数。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主要应用在有废热资源,而且有燃油、燃气、蒸汽、高温热水等驱动热源的场合,具有单机容量较大(可达4 180104 kj/h 以上),热水出口温度高,变工况变负荷性能优良等特点,且具有安全、节能、环保效益,符合国家有关能源利用方面的产业政策,是国家重点推广的高新技术之一。第一类溴化锂热泵的工质对是溴化锂和水,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水为制冷剂,优势在于,汽化潜热大,易获得,无毒,无味,不燃,不爆,缺点,蒸发压力低,蒸发比体积大。溴化锂,盐类,常温下,是一种无色粒状晶体,熔点549,沸点1265,而常压下,水沸点100,两者相差1165,因而,发生器中沸腾蒸汽几乎全是水蒸汽。溴化锂极易溶于水,并且溴化锂溶液仍有很强的吸水性。溴化锂溶液对一般金属有较大的腐蚀,特别是存在空气(主要是氧气)时。在高真空条件下,加入缓蚀剂,可有效缓解腐蚀,目前腐蚀问题已基本解决,但通常,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工作在真空条件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主要装置,有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节流装置,溶液交换器和溶液泵等设备组成。其中前四个是主要的设备,基本上,属于管壳式换热器,由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真空下工作,所以设备的气密性很重要。另外,在高真空条件下,水蒸汽的比体积很大,系统中允许的阻力损失很小,蒸汽流通通道要求很大,所以通常,将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放在一个筒体中,按此分类,有单筒,双筒等。图1.1是一个双筒体的第一类溴化锂工作原理流程: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发生器内的溶液,使溶液中工质水蒸发,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汽,溶液变成吸收剂溴化锂浓溶液。高温高压水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放热,工质变成液态水。经过节流装置,部分气化,成为气液共存状态,然后进入蒸发器中,低压蒸发吸收热量,变为气态水蒸汽。气态工质进入吸收器,在发生器流入吸收器浓溶液喷淋作用下,放热,并形成吸收剂与制冷工质组成的稀溶液。吸收器中稀溶液,被浓溶液泵泵入发生器中,继续加热,继续蒸发,蒸发的工质继续进入下轮循环。溶液热交换器,使高温浓溶液与低温稀溶液换热,减少高品位热能的消耗。 图2.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工作流程图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能量转换表示在图1.2。 图2.2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能量转换示意图其中,th tv tl,即,用少量高温热源做驱动热能,与大量低温热源经过第一类热泵,获得大量中温热源。这个过程的热平衡可表示为:qg + qe = qa + qc式中;qg-为发生器中的驱动热量qe-为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的热量qa-为吸收器中吸收放出的热量qc-为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系数:cop = =1+1式中qc, qa 分别为冷凝器, 吸收器放出热量qg向发生器输入的热量tg , te, tc 分别为发生温度,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第类吸收式热泵的cop 通常大于1, 在1. 51. 9 之间,所以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又称为增热型热泵。一般第类吸收式热泵可利用1540的废热源, 将2050的应用水加热成5090的热水供使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循环通常用溴化锂溶液的p-t图和h-图(也有用h-w表示焓浓图)来分析,当知道压力和浓度,很容易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焓值,而且在图示上容易分析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循环过程,其p-t图和h-图表示如下: 图2.3 热泵循环在p-t图和h-图其中: pc和tc 分别表示冷凝器中的压力和温度 pe和te 分别表示蒸发器中的压力和温度1点 蒸发压力下循环工质的饱和浓度2点 出吸收器的稀溶液3点 冷凝压力下的循环工质饱和液4点 出发生器的浓溶液5点 发生过程开始的浓溶液6点 吸收过程开始的稀溶液7点 升压后的稀溶液8点 减压后的浓溶液1点 与吸收器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水蒸气3点 发生过程5-4所产生的水蒸汽4点 发生结束产生的水蒸汽5点 发生开始产生的水蒸汽5-4 发生过程 4-8 换热降温 8-6 变为饱和溶液6-2 吸收过程 2-7 换热升温 7-5 变为饱和溶液3-3 冷凝过程 3-(1+1)节流减压 1-1 吸热蒸发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1)结合已有的工作参数和合理选择的设计参数来对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进行热力计算,确定个换热设备的热负荷、各种工作介质的流量以及机组热力系数等。(2)根据前面已有的热力计算结果来进行传热计算,以确定个换热设备所需的传热面积。(3)根据确定下来的热力参数来对机组的结构进行计算,以确定各换热设备的结构、配管尺寸、传热管数量、介质的流速与压降。(4)设计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图纸,采用cad制图。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理论计算3.1 溴化锂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对系统进行研究时,工质热物性求解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模拟的准确性,单靠读取p-t图和h-图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选取一些工质热物性关联式,对工质的物性进行计算。1, 已知温度和浓度下溴化锂水溶液的焓式中h 为溴化锂水溶液的焓(kj/kg),x 是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t 是溶液的温度()。aij 系数aij,见文献7,式中前半部分出自文献21,d 为对照溴化锂水溶液hx图所加的修正项。此式的应用范围为:ox70,0t180。2,已知温度和浓度下溴化锂溶液的露点温度式中td是溴化锂溶液的露点温度(),t是溴化锂溶液的温度(),x是溴化锂溶液的浓度(),bij系数bij见文献7,应用范围:ox70,ot180。3,已知温度下饱和水的焓式中hw是饱和水的焓(kjkg),t为饱和水的温度()。4,饱和水蒸气的压力 22(kpa)5,已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的焓22(kjkg)以上的关联式为溴化锂溶液及水的物性求解提供了帮助,本文简化了繁琐的计算,采用已有的vb编程软件,为以后的计算简便许多。3.2 吸收式热泵的设计计算课题已知条件:将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用于回收某油田热污水余热而生产取暖用热水,现对其进行设计计算,已知机组功率5000kw,驱动热源燃油锅炉生产出的150的蒸汽,污热水进口温度为45,生产70的采暖用热水。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示意图如下:图3.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示意图3.2.1热力计算已知条件:1,热负荷 q =5000kw2,驱动热源温度 twgi=1503,低品质热源温度 twei=45 假定 tweo=304,所制取热水温度 twco= 70 假定twai=50 3.2.1.1参数选定 1,吸收器热水水温度假定吸收器进口热水水温twai=50(吸收器与冷凝器温差比为1.3:1.1),冷凝器进口的热水温度twci=60.8。热水的总温升tw= 20。 其中冷凝器温升tw2=twco-twci=9.2 ,吸收器温升tw1=twao-twai= 10.8 。2,冷凝温度tc及冷凝压力pc取温升为t=3-5,则冷凝温度tc=twco+t= 75 ,冷凝压力pc =(tc)=38.484 kpa。3,蒸发温度te及蒸发压力pe取温升t= (2-4),蒸发器进口温度twei=45 ,取蒸发器出口温度tweo=30。则t1=te =tweo-t =27 。pe=3.565 kpa。 4,吸收器内稀溶液的出口最低温度t2取温升t=(3-6)。则t2=twao+t=60.8+6=66.8。5,吸收器压力pa 由于蒸发器和吸收器存在一个压差pe(13.3-65)pa,取pe =25pa ,这个数值需要再次假定pa= pe-pe=3.540 kpa。6,吸收器中稀溶液浓度xl(0.56-0.60)的确定 需要pa 及吸收器中最低温度t2 确定,有=0.58348=0.583。7,浓溶液的浓度xh考虑经济行、安全性,取(xh-xl)=0.03-0.06,选取浓度差为0.04,则xh=0.623。循环倍率=0.623/0.04=15.575。 8,发生器内溶液的最高温度t4 = 132.635 8=132.636 。由于pc相对较大pc相对较少,所以有pg=pc=38.484 kpa。一般希望t4比加热温度twgi(150)低10-40,当twgi较大时,温差也较大。此时满足条件。9,溶液交换器出口的温度 t7和t8t8比浓度为xh浓溶液的结晶温度高10度以上,所以取冷端差温度15-25,即t8=t2 +(1525)=87。 令 ml稀溶液出口质量流量; mh浓溶液回流溶液的质量流量; d制冷剂流量即蒸气质量流量;则有物质平衡:忽略溶液与环境的换热,稀溶液的出口温度t7可以由下列关系式得 循环倍率 已知:=364.454 kj/kg=327.564 kj/kg=458.613 kj/kg代入关联式运算得:=415.677 kj/kg所以=111.85610,吸收器中的喷淋状态 吸收器中采用喷淋形式,在原有的浓溶液中加入部分稀溶液混合后,再喷淋,浓度下降,但喷淋量的增加使喷淋效果提高。 热平衡有(新加状态点9),浓溶液mh,混合的稀溶液m,有能量平衡式: 其浓度xm也有物质平衡式: 令 即单位质量流量的水蒸汽需要稀溶液的质量流量,称为吸收器稀溶液的再循环倍率(=20-50),取=30。 =339.626 kj/kg xm = =0.596079=59.6%t9=(,xm)= 73.590由上可以得第一类溴化锂热泵各个状态点的参数,如下表:表3.1 第一类溴化锂热泵各个状态点的参数点物质位置温度/压力/kpa焓/(kj/kg)质量分数(libr)%1水蒸发器入口273.565113.11401水蒸气蒸发器出口273.5652550.75102稀溶液吸收器出口66.83.540327.56458.33水冷凝器出口7538.484314.28204水蒸气发生器水蒸汽出口127.61038.4842737.44604浓溶液发生器溶液出口132.63638.484458.61362.35稀溶液发生器入口122.58438.484436.87458.36浓溶液吸收器入口75.2253.540342.80562.37稀溶液溶液热交换器出口111.856-415.67758.38浓溶液溶液热交换器出口87-364.45462.39混合溶液吸收器喷淋溶液73.590-339.62659.6注:4点温度取值近似为4、5点的中间值3.2.1.2设备热负荷计算假定机组处在稳定工作状态下,d=ml-mh,a=xh/(xh-xl)=ml/(ml-mh)=ml/d。1, 蒸发器的吸热量 qeqe =d(-)= 2550.751-314.282=2236.469 d kw2,冷凝器的放热量 qc qc =d(-)= 2737.446-314.282=2423.164d kw3, 吸收器的放热量 qaqa =2550.751+14.575*364.454-15.575*327.564=2760.859d kw4,发生器的耗热量 qgqg =14.575458.613+2737.446-15.575415.677=2947.561d kw5,溶液热交换器的换热量qexqex = =14.575 (458.613-364.454)=1372.367d kw6,机组的热平衡 qe+ qg=2236.469 d +2947.561d =5184.030 d kw qc+ qa=2423.164d +2760.859d =5184.023 d kwqe+ qg约等于 qc+ qa,热量基本平衡。7,热力系数 cop cop= =5184.023/2947.561=1.7593.2.1.3各个流体流量的统计热泵工质实际循环流量 d =5000/5184.023=0.9645kg/s=0.964kg/s。稀溶液流量 ml=62.3d /4 =15.014kg/s。浓溶液流量 mh=58.3d /4=14.050kg/s。1, 加热蒸气的消耗量qmvqmv= 其中 a考虑损失的附加系数,a=1.051.10 h 加热蒸气比焓,kj/kg h加热蒸气凝结水比焓,kj/kg取a=1.06,h = 2756.961 kj/kg,h= 628.606(150的蒸汽)qwv=1.062947.5610.964/(2756.961-628.606)=1.415 kg/s=5094.530kg/h2, 吸收器泵的流量qvaqva=喷淋溶液密度,kg/,计算的=1681.194 kg/qva=(15.014+30-1)0.9643600/1681.194 =92.014 /h3, 发生器泵的流量qvg(稀溶液的密度=1659.228 kg/)qvg = =15.0140.9643600/1659.228=31.403/h4, 热水水泵,即用户热水的质量流量qvbqvb1= = 2760.8590.9643600/1000(10.8)4.1868=211.894/h qvb2= =2423.1640.9643600/1000(9.2)4.1868=218.319 /h近似为开始假定的热水总温升的分配是合理的,基本满足条件。取qvb=qvb2=218.319 /h。5,污水(低温热源)泵流量qv0 = =2236.4690.9643600/1000(45-30)4.1868=123.586 /h 污水的比热,也近似cp=4.1868 kj/(kgk)3.2.2吸收热泵各部件的传热参数计算1,用户需热量 q=5000kw2, 热泵实际循环的质量流量d=0.964 kg/s3, 各个部件的实际传热量蒸发器的吸热量:qe=2238.320d=2157.740 kw 冷凝器的放热量:qc =2410.422d =2335.930 kw 吸收器的放热量:qa=2747.164d=2661.148 kw 发生器的吸热量:qg=2919.268d =2841.449 kw 溶液热交换器的交换热量:qex=1344.208d=1322.962 kw4,各个部件的传热面积 传热计算公式为 m 2其中:f传热面积,m2 q传热量,w 热交换器中最大温差,即热流体入口和冷流体入口的温度之差, a,b常数,与热交换器内流动方式有关,具体详见下表: ta流体a在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tb流体b在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其中 ta tb表3.2 常数a,b取值流动方式ab应用范围逆流0.350.65顺流0.650.65叉流0.4250.65两流体均作叉流0.50.65一种流体作叉流对于在换热过程中有一种流体发生相态改变,例如冷凝过程和蒸发过程,由于此时一种流体的温度基本不变化,故ta =0,公式亦可进一步简化为:m 2发生器吸收器的传热参数计算复杂,为简化计算过程,参照制冷设备原理中各个换热传热参数取值范围进行取值。 表3.3 换热参数取值范围管材发生器蒸发器冷凝器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铜管900-1200200-28003500-5200800-1200230-600钢管600-8002000-23001700-3000400-800换热管选用25x5的铜管,各个换热器的取值如下表:表3.4 各换热器换热参数取值项目冷凝器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传热系数k30001000250010005001),发生器的传热面积fg 溶液在t7温度下进入发生器,温度上升到t5,出发生器时温度为t4,驱动热源的主要消耗在溶液蒸发上,所以tb =t4-t5=10。驱动热源为150的饱和蒸汽,由于加热蒸汽在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近似认为其没有温度变化,即ta=0(=twgi-t5=27.416)。 =2841.4491000/(1000(27.416-0.6510)=135.850 m 22),冷凝器的传热面积fc 水蒸汽在t4温度下进入冷凝器,出冷凝器时温度为t3,由于冷凝器中过热蒸汽放热远小于冷凝过程的放热量,故计算时仍按冷凝温度计算,即ta =0。热水的进口温度twci=60.8,出口温度twco=70。tb = twco-twci=70-60.8=9.2(= t3-twci=14.2)。=2335.9301000/(3000(14.2-0.659.2)=94.956 m 23),吸收器的传热面积fa,fa = =2661.1481000/(1000(23.590-0.510.8-0.656.79)=192.837 m 24),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fe 蒸发器中工质水发生相变,ta=0。=2157.7401000/(2500(18-0.6515)=104.618 m 25),溶液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 fex=1322.9621000/(500(65.4-0.3546-0.6545)=131.638 m 23.2.3各换热设备管程数、单管程管子数计算根据以上所求得的各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由下式可以确定传热管数量:n= 其中,n为换热设备所需总管数f为传热面积(m 2)do为传热管外径(m)l为传热管的有效长度(m),取管长为4.5m,有效长度为4.440m。通常加热蒸汽在管中流速为30-40m/s,水为1.5-3m/s,溴化锂溶液为0.2-1.5m/s,下面计算过程中流速均按此范围进行选择。1, 冷凝器冷凝器加热水的流量为qvb=218.319 /h=0.06064 /s,流速设为w=2.0m/s,通流截面积a= =0.03032 m 2。每管程管子的根数n=40.03032/(3.140.020.02)=96.51,取整97。管程与管子有效长度的乘积nl= =95.956/(973.140.025)=12.53m。 管程n=12.53/4.440=2.822,所以取管程数n=3。 则每管程管子根数为n= =95.956/(4.44033.140.025)=91.77,取整92根。实际流速w= =2.10m/s。2, 蒸发器蒸发器污水的流量qv0=123.586m3/s=0.0343 m 3/s。流速设为w=2.0m/s,通流截面积a= =0.01715 m 2。每管程管子的根数n=40.01715/(3.140.020.02)=54.59,取整55。管程与管子有效长度的乘积nl=104.618/(553.140.025)=24.23m。管程数n=24.23/4.440=5.457,所以取管程数n=6。则每管程管子数为n=104.618/(64.4403.140.025)=50.027,取整50根。实际流速w=2.18m/s。3, 发生器加热蒸汽消耗流量qmv=1.415kg/s。水蒸气流速设为w=35m/s。通流截面积a= =1.415/(352.548)=0.01587 m 2。(其中=2.548kg/ m 3为水蒸气的密度)管子的根数n=4*0.01587/(3.140.020.02)=50.54,取整51。管程数的管子有效长度的乘积nl= =135.850/(51*3.14*0.025)=33.74m。管程数n=33.74/4.44=7.599,所以取管程为n=8。则每管程管子数为n= =135.850/(84.443.140.025)=48.72,取整49根。实际流速w=36.09m/s。4,吸收器吸收器加热热水的流量与冷凝器的相同qvb=0.06064 m 3/s。流速也相同为2m/s,通流截面积a= =0.03032 m 2。每管程管子根数n=4a/(di2)=40.03032/(3.140.02)=96.51,取整97。管程数与管子有效长度的乘积nl= =193.837/(973.140.025)=25.44m。管程数n=25.44/4.44=5.730,所以取管程数为6。则每管程管子数为n= =193.837/(64.443.140.025)=92.69,取整93根。实际流速w=4qvb/(ndi2)=2.08m/s。5,溶液热交换器稀溶液走管程,浓溶液走壳侧。稀溶液的流量xl=15.014kg/s。设其流速为w=1m/s。通流截面积a= =15.014/(11643.658)=0.00913 m 2。(稀溶液温度66.8-111.856,定性温度tm=(66.8+111.856)0. 5=89.328,得其密度为=1643.658kg/m 3)每管程管子根数n=40.00913/(3.140.020.02)=29.08,取整29。管程与管子有效长度的乘积nl= =131.638/(293.140.025)=57.82m。管程数n=57.87/4.44=13.02,取整为13。则每管程管子数为n= =131.638/(134.443.140.025)=29.052,取30根。实际流速w= =0.97m/s。各换热器设备热管布置情况如下表所示:表3.5 各换热器管程及管子数设备总管数管程数单管程管数发生器392849冷凝器276392吸收器558693蒸发器300650溶液热交换器39013304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结构及装配图单效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1)蒸发器借助冷剂蒸汽来制造冷水。采用管壳式结构。(2)吸收器吸收冷剂蒸汽,保持蒸发压力恒定。采用管壳式结构,喷淋式换热器。(3)发生器热源为高温饱和蒸汽,产生冷剂蒸汽,使稀溶液浓缩。采用管壳式结构,沉浸式换热器。(4)冷凝器使冷剂蒸汽冷凝。采用管壳式结构。(5)溶液热交换器溶液热交换器采用管壳式结构。(7)溶液泵输送溴化锂溶液和冷剂水。根据需要采购。(9)控制装置有液位控制装置等。(10)安全装置确保安全运转所用的装置。本文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采用双筒式结构,如下图所示:图4.1 双筒式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装置布置图c冷凝器 g发生器 e蒸发器 a吸收器4.1各换热器配管接管及其法兰设计计算(参考4.2图)1,冷凝加热热水的接管及法兰加热水接管的管径dp=0.19179 m,取219x9.5,公称通径200mm,取法兰外径340mm,法兰厚度24mm。2,蒸发器污水接管及法兰污水接管的管径 dp=141.57mm,取159x5的钢管,公称通径150mm,法兰外径285mm,法兰厚度24mm。3,蒸发器喷淋器的接管及法兰蒸发器喷淋冷剂水再循环倍率,取 a=10,流速设w=1.5m/s。蒸发泵的流量qvd=ad=100.964=9.64kg/s,蒸发器喷淋接管的管径,dp=90.72mm,取108x4,公称通径100mm,取法兰外径220mm,法兰厚度22mm。4,发生器加热蒸汽蒸汽入口接管及法兰蒸汽接管的管径dp=0.14000m(其中为加热蒸气密度)。取159x4.5的钢管,公称通径150mm,法兰外径285mm,法兰厚度24mm。5,发生器加热蒸汽凝结水出口接管及法兰凝结水管的管径,取凝结水的流速为1m/s。dp=(41.415/(3.141916.91)=44.34mm(其中为凝结水密度),取57x3.5的钢管,公称通径为50mm,法兰外径165mm,法兰厚度22mm。6, 吸收器加热热水接管及法兰加热热水接管的吸收器与冷凝器相同,如下。加热水接管的管径dp=0.192714 m,取219x9.5,公称通径200mm,取法兰外径340mm,法兰厚度24mm。7,稀溶液喷淋接管及法兰 流量 m=28.92kg/s,流速w=1m/s。喷淋接管管径dp=0.149mm,取159x5的钢管,公称通径150mm,法兰外径285mm,法兰厚度24mm。8, 溶液热交换器接管及法兰 浓溶液走壳程,浓溶液的流量mh =14.050kg/s,流速设为w=1m/s。(浓溶液温度87-132.636,定性温度tm=109.818,得其密度为=1714.472kg/m3)。浓溶液接管的管径dp=102.173mm,取108x4,公称通径100mm,取法兰外径220mm,法兰厚度22mm。 稀溶液走管程,ml =15.014kg/s,流速设为w =1m/s。稀溶液接管的管径dp=109.527mm,取108x4,公称通径100mm,取法兰外径220mm,法兰厚度22mm。图4.2 接管法兰标准4.2发生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志愿者清洁公共场所活动方案
- 2025年深远海风电场建设与运维一体化管理实施效果综合评估报告
- 2025年消费与零售行业消费者需求洞察报告
-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技术及方案
-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方案及作品展示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方法及答案解析
- 安全技术考核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客运从业资格证恢复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级实务模拟试卷:社会工作心理干预方案评估试题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护理科研方法与实践科研创新试题
- 北京市《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 527-2021)地方标准
- 《智能网联汽车运行与维护》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复习题
- 《第14课 算法的验证》参考课件1
- 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网大版)-中(多选题)
- 入职申请登记表(模板)
- 古仁人之心作文共九篇
- 招商银行营销策划书
-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 妇产科学妇科病史及妇科检查
-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八纲辨证施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