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20140521版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从事电力系统和电机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研制出发、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以及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电力系统和电机系统的运行、研发及管理的综合能力。本专业设两个课程模块,学生可任选其一修读课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方法、工程电磁场与波、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器原理与应用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直流输电基础、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 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版外文教材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型课程:直流输电基础、直线电机理论与应用、电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创新实践课程: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电机系统综合设计、电力系统综合设计、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 电机工程实践、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5+4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电气信息类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说明 辅修专业:30学分,修读标注“*”号的课程20.5学分,以及在标注“*”号的课程和模块课程中选修9.5学分。 双专业:70.5学分,修读大类课程中标注“*”号的课程15.5学分,以及在专业课程中选修55学分(其中专业必修26.5学分,任选一模块课程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任选4.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毕业设计8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7.5+5学分 (1)思政类 必修 11.5+2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 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 秋冬 371e0010 形势与政策 +2.0 0.0-2.0 一 秋冬,春夏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 秋冬,春夏 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三 秋冬,春夏 (2)军体类 必修 5.5+3学分 体育、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3110021 军训 +2.0 +2 一 秋 031e0020 体育 1.0 0.0-2.0 一 秋冬 031e0030 体育 1.0 0.0-2.0 一 春夏 031e0040 体育 1.0 0.0-2.0 二 秋冬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1.0-1.0 二 秋冬,春夏 031e0050 体育 1.0 0.0-2.0 二 春夏 03110080 体质测试 +0.5 0.0-1.0 三 秋冬,春夏 03110090 体质测试 +0.5 0.0-1.0 四 秋冬,春夏 (3)外语类 9学分 (a)必修课程 3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51f0030 大学英语 3.0 2.0-2.0 二 秋冬 (b)选修课程 6学分 详见“大学英语”修读管理办法。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51f0010 大学英语 3.0 2.0-2.0 一 秋冬 051f0020 大学英语 3.0 2.0-2.0 一 春夏 (4)计算机类 选修 5学分 分为a、b两组,由学生选一组修读(允许以考代修) a)a组 5学分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3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 春夏 211g002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 春夏 211g0030 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 春夏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2学分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11g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0 2.0-0.0 一 秋冬 211g0090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 2.0 2.0-0.0 一 秋冬 b)b组 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1186020 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 4.0 3.0-2.0 一 秋冬 21120420 程序设计综合实验 1.0 0.5-1.0 一 春夏 (5)其他通识课程 选修 16.5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以及通识核心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和学科导论。工学类学生的通识选修要求:1)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2)在“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3)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修读6学分。该组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建议电气学院各专业学生修读101m0010电工电子工程训练通识课程。 a)通识核心课程 2学分 b)人文社科组 6学分 2.大类课程,46.5学分 (1)大类必修课程 必修 25学分 要求修读“微积分”组、“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甲)”组和“工程图学”。 a)以下“微积分”与“数学分析”课程组二选一 8学分 ()“微积分”课程组 8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170 微积分 4.5 4.0-1.0 一 秋冬 061b0180 微积分 2.0 1.5-1.0 一 春 061b0190 微积分 1.5 1.0-1.0 一 夏 ()“数学分析”课程组 9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z0010 数学分析 4.5 4.0-1.0 一 秋冬 061z0020 数学分析 4.5 4.0-1.0 一 春夏 b)以下“线性代数”与“线性代数”课程二选一 2.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2.0-1.0 一 秋冬 061z0040 线性代数 3.5 3.0-1.0 一 秋冬 c)以下“大学物理(甲)”与“大学物理(乙)”课程组二选一 6学分 ()“大学物理(甲)”课程组 8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211 大学物理(甲) 4.0 4.0-0.0 一 春夏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 4.0 4.0-0.0 二 秋冬 ()“大学物理(乙)”课程组 6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212 大学物理(乙) 3.0 3.0-0.0 一 春夏 061b0222 大学物理(乙) 3.0 3.0-0.0 二 秋冬 d)以下“工程图学”与“画法几何”课程二选一 2.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81c0130 工程图学 2.5 2.0-1.0 一 秋冬 121c0090 画法几何 2.5 2.0-1.0 一 秋冬 e)必修课程 4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1.0-0.0 一 春,夏 081c0251 工程训练 1.5 0.0-3.0 一 春夏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0.0-3.0 二 秋冬 (2)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 必修 21.5学分 以下课程必修。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02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5 1.0-1.0 二 秋 061b909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2.0-1.0 二 秋冬 101c0040 电路原理(甲)* 4.0 4.0-0.0 二 秋冬 101c011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0 3.0-0.0 二 秋冬 061b0090 偏微分方程 2.0 2.0-0.0 二 冬 101c0060 电路原理实验(甲)* 0.5 0.0-1.0 二 冬 101c012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0 0.0-2.0 二 冬 101c0050 电路原理(甲)* 2.0 2.0-0.0 二 春 101c0070 电路原理实验(甲)* 1.0 0.0-2.0 二 春 101c013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0 3.0-0.0 二 春夏 101c014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0 0.0-2.0 二 夏 3.专业课程,66学分 (1)专业必修课程,26.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10191101 计算方法 2.5 2.0-1.0 二 春 10120420 工程电磁场与波 3.0 2.5-1.0 二 夏 10120440 信号分析与处理 3.0 2.5-1.0 二 夏 10120030 电机学* 5.0 4.5-1.0 三 秋冬 10120072 控制理论(乙)* 3.5 3.0-1.0 三 秋冬 10120430 微机原理与应用* 4.0 3.5-1.0 三 秋冬 10120481 电力电子技术* 3.0 2.5-1.0 三 春 10120410 电器原理与应用* 2.5 2.0-1.0 三 夏 (2)专业模块课程,10.5/10学分 本专业设2个课程模块,学生须选择一个模块的课程修读。学生完成一个模块的课程修读后,再修读另一个模块的课程可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a)模块1,10.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10190430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2.0 2.0-0.0 三 春 10191032 发电厂电气系统* 1.5 1.5-0.0 三 冬 10191021 高电压技术* 2.0 1.5-1.0 三 春 10193451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2.0 2.0-0.0 三 夏 10120360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2.5 2.0-1.0 三 夏 10188230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 0.5 0.0-1.0 三 夏 b)模块2,10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10193860 现代电机cad技术* 2.5 2.5-0.0 三 春 10193870 电机系统建模与分析* 2.5 2.0-1.0 三 春 10120530 电机控制* 2.5 2.0-1.0 三 夏 10193490 电气装备计算机控制技术* 2.5 2.0-1.0 三 夏(3)专业选修课程,13.5/14学分 a)在以下课程选修 12学分/12.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10190040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 2.5 2.0-1.0 二 夏 10190030 电磁场数值计算 2.5 2.0-1.0 三 秋 10190060 软件工程 2.5 2.0-1.0 三 秋 10193930 技术创新与专利申请 1.5 1.5-0.0 三 秋 10120111 运筹学 2.0 2.0-0.0 三 春 10190021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2.5 2.0-1.0 三 春 10191151 自动控制元件 2.5 2.0-1.0 三 春 10192021 通信原理 2.5 2.0-1.0 三 春 10193310 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 2.0 2.0-0.0 三 春 10193880 特种电机及驱动技术 2.0 2.0-0.0 三 夏 10193300 电子系统设计 2.5 2.0-1.0 三 春夏 10120220 电力电子技术 1.5 1.0-1.0 三 夏 10193320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2.0 2.0-0.0 三 夏 10193850 电力经济基础 2.0 2.0-0.0 三 冬 10191200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2.0 2.0-0.0 四 秋 10193341 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5 2.0-1.0 四 秋 10193361 电子电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0 2.0-2.0 四 秋 10193391 电力工程 2.0 2.0-0.0 四 秋 10193690 直线电机理论与应用 2.0 2.0-0.0 四 秋 10193701 电力信息技术 2.0 2.0-0.0 四 秋 10193810 机电一体化技术 2.5 2.0-1.0 四 秋 10193821 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控制 2.5 2.0-1.0 四 秋 10190051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2.5 2.0-1.0 四 秋 10193560 现代测试技术 2.5 2.0-1.0 四 秋 10193710 直流输电 2.0 2.0-0.0 四 秋 10590010 电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2.0 2.0-0.0 四 秋 10191191 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 2.5 2.0-1.0 四 秋 b)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