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doc_第1页
采区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doc_第2页
采区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doc_第3页
采区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部采区2504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1、 地面位置 西三采区2504综采工作面地表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村新址东北方向约470米处,南距xxxx公路约400米,该区域地表地形复杂,多以冲沟、梁、峁为主,地表无其它重大建筑物。地面标高:+1050.0+1133.0二、井下位置2504工作面井下位于+650水平西三下山采区西翼,北为未采区,南邻2503采空区,西距王石凹与桃园井田边界约220米,东距2504采空区40米。井下标高:+628.0+674.0三、工作面参数工作面走向长度:780米 工作面宽度:150米面 积:117000米2 煤层最大厚度:3.5米煤层最小厚度:0.8米 煤层平均厚度:2.5米煤层最大倾角:150 煤层最小倾角:30地质储量:41.3万吨工作面回采率:95%回采储量:6001502.51.4795%=31.4万吨煤尘爆炸指数:19.44% 瓦斯绝对涌出量:1.2m3/min煤种:贫煤煤质指标ad13-25% st:2.8-4.0% wt : 0.5-0.9% q:23.2-25mj/kg四、煤层及煤层顶底板情况2504综采工作面所采煤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上部的5#-2煤层,煤层赋存稳不定,煤层起伏变化大,倾角3-15度;煤厚变化大,厚0.8-3.5米,一般厚2.5米;煤层埋藏深度447.0-500.0米,煤层结构单一,含矸1-2层,第一层夹矸距顶板0.1-0.5米,岩性为泥岩、不稳定,厚约0.2-0.5米,第二层夹矸距底板0.2-1.0米,岩性为碳酸盐岩透镜体,俗称“石鳖“,分布不稳定,极其坚硬。该面直接顶为大部分为砂岩,局部为泥岩,厚1.2-3.5米,局部泥岩、炭质泥岩伪顶较发育,直接顶砂岩之间发育一稳定的泥岩夹层,厚约0.5-1.0米;老顶为粉砂岩或砂岩,厚约6.3-12.8米,一般厚度8.0米,稳定。直接底大部分为铝土泥岩、局部为泥岩,厚约0.2-3.0米,一般厚约1.5米,再下为k3砂岩或粉砂岩,厚约0.3-2.0米,透水性强。(详见2504综采工作面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五、地质构造2504综采工作面整体为一煤层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在此单斜构造内,次一级的褶曲、大中小型断裂构造以及薄煤区发育。西段主要受区域性董家沟大断层造成的大面积煤层不可采界线影响,局部煤层变薄(煤厚0.8-2.0米),将影响工作面走向长80米,倾斜宽75米。中段主要受一薄煤区(022钻孔附近)影响(煤厚1.1-2.0米),预计将影响工作面走向长80米,倾斜宽40米。东段主要受已揭露的一落差13-22米的断层影响,该断层附近次级中小型断层极其发育,受该断层影响该面地质储量损失4.7万吨。六、水文地质该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老顶k4砂岩水将渗淋该面。该面南邻的2503采空区,回采期间,仅顶板出现少量的滴淋水现象。但2012年4月已回采结束,老顶k4砂岩水的长期补给,将在采空区凹坑处形成积水,同时面间煤柱仅有10米,给回采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该面共有022、023钻孔两个,分别封孔自5#煤层顶板向上36米和 46米,封孔良好。预计该面一般涌水量预计为3-4m3/h,最大涌水量为15m3/h。七、影响该面回采的主要地质因素1、大中小型断层及褶曲构造2、煤层变薄3、k4砂岩水及2503老空水八、施工建议1、加强该面的防治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