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农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黄花农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黄花农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黄花农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黄花农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黄花农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黄花农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2 目目 录录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5 5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5 1.1.1 项目背景.5 1.1.2 项目编制依据.5 1.2 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1.2.1 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5 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 1.3 项目布局和建设规模.8 1.4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8 1.5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8 1.5.1 投资概算.8 1.5.2 资金筹措.9 1.6 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9 1.7 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9 2 2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1010 2.1 概况.10 2.1.1 自然概况.10 2.1.2 社会经济状况.12 2.1.3 基础设施状况.13 2.1.4 水利工程现状.13 2.1.5 农业生产状况.14 2.2 农业节水发展情况.14 2.2.1 农业节水发展情况14 2.2.2 农业节水项目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14 3 3 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必要性1515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15 3 3.1.1 工程设施、运行管理方面15 3.1.2 水资源的利用率低15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 3.2.1 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5 3.2.2 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15 3.2.3 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合理化配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5 3.2.4 有利于加快节水灌溉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16 3.2.5 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16 3.3 发展节水灌溉的有利条件.16 3.3.1 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有保障16 3.3.2 干部职工认识提高,积极性高,项目实施具备群众基础17 3.3.3 工程设计施工能力强.17 3.3.4 组织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实施具备组织保障17 4 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818 4.1 水资源状况.18 4.1.1 灌区水资源18 4.1.2 灌区水资源评价.18 4.2 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 .18 4.2.1 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18 4.2.2 现状需水量19 4.2.3 供需平衡分析.19 4.3 项目实施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9 4.3.1 设计水利工程可供水量19 4.3.2 设计需水量预测.20 4.3.3 供需平衡分析.20 5 5 建设目标、任务和布局建设目标、任务和布局2121 5.1 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21 4 5.1.1 指导思想.21 5.1.2 建设原则.21 5.2 建设目标.22 5.2.1 工程目标.22 5.2.2 绩效目标.23 5.2.3 管理目标.23 5.3 工程任务和布局.24 6 6 工程建设方案工程建设方案2525 6.1 法律法规依据、技术依据和引用的重要技术资料 .25 6.2 建设标准及技术要求.25 6.2.1 灌溉设计保证率.25 6.2.2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25 6.3 建设方案.25 6.3.1 建设内容.25 6.3.2 工程设计.26 6.3.3 主要工程量49 7 7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5050 7.1 施工组织.50 7.1.1 施工组织机构.50 7.1.2 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50 7.1.3 项目区交通情况.54 7.1.4 项目区工程布置.54 7.2 施工方式与要求.55 7.2.1 施工方法及所需设备55 7.2.2 施工安全防护.63 7.3 施工进度计划.63 8 8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6565 5 8.1 工程建设管理.65 8.2 工程运行管理.65 8.2.1 产权归属及管理体制65 8.2.2 运行机制65 8.3 服务体系建设65 9 9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6666 9.1 原则和依据.66 9.2 费用构成.66 9.2.1 基础单价.66 9.2.2 费用标准.67 9.3 投资概算成果表.69 9.4 资金筹措.100 1010 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101101 10.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01 10.2 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101 10.3 生态环境效益.103 10.4 经济评价.103 10.4.1 项目工程经济效益分析103 10.4.2 经济技术指标.103 1111 附件附件105105 (一)工程总体布置图.105 (二)水利工程现状分布图.105 (三)工程设计图.105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11.1 项目背景及依据项目背景及依据 1.1.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发生变化。 6 现有的节水技术面临着调整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和全面发展的问题。加强农田 水利基础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 安全,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是应对持续干旱、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的重大举措,是加强水资源利用的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的战 略目标,推行节水灌溉试验,以带动农业节水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我国早日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势在必行。 1.1.21.1.2 项目编制依据项目编制依据 依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西北华北十省区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编制 工作的通知 (办农水2012545 号)精神,以及甘肃省水利厅、省农垦总局 “关于抓紧编制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根据 2013 年实施方案的 编制提纲要求,并参考有关技术规范,由黄花农场提供有关资料,甘肃大禹节 水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现场勘查和地形测量,完成甘肃省玉门市黄花农场 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2013 年度实施方案 。 1.21.2 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11.2.1 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11.2.1.1 工程设施、运行管理方面工程设施、运行管理方面 由于农场属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每年有限的资金很难满足各 类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农场现有的斗渠、农渠、机耕路均为建场初期建造的 土渠、土路,标准低,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大多带病运行,渗漏严重,损耗 较大,灌溉成本高。 1.2.1.21.2.1.2 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水资源的利用率低 目前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节水管理工作薄弱,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 方面浪费水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水的利用率低,单方水效益低,节水手 段落后,灌溉定额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与全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1.2.2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2.11.2.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1)对减少项目区农业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区域水资源)对减少项目区农业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区域水资源 供需矛盾十分必要供需矛盾十分必要 7 黄花农场地处疏勒河中游昌马灌区,当前灌溉水源比较充足,但因灌溉渠 系普遍渗漏,宝贵的水资源浪费严重。本项目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有效措 施,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满足项目区灌溉用水的同时,节约 部分水源,以满足其它灌区生产、生活之需。 (2 2)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开展高效节水重点县建设,走高效节水生态化路子,既提高了灌溉水利用 率,并且能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产出高,节水量大,减少病虫害发生, 减少农药施用量,改善粮食、瓜果、蔬菜品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 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实现了农业增 产、增效;同时因为降低了亩均用水量,降低了分摊给灌溉用水户的水费、电 费、管理费用等,实现农业增收的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开支,增加了农民实 际收入。同时大量节余水量通过转移用途,用于生活、生态和工业生产,满足 了这些行业需水增长要求,既缓解了供水需求矛盾,并且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这不仅符合农场的农业发展需要,也是实现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3)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化配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化配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疏勒河干流灌区可利用的水量为河水和地下水不重复量,可利用水量的总 量为 10.577 亿 m3;疏勒河干流灌区在 p=50保证率时,农业灌溉的用水量为 93892 万 m3;生产、生活用水为 2252 万 m3,生态用水 2263 万 m3,总需水量为 98407 万 m3,地表水水量满足其它(疏花干渠、四零四厂)输水要求后,灌区地 表水可供水量为 69093 万 m3,地下水开采量为 25052 万 m3。灌区缺水量为 4262 万 m3。从现状水资源供需状况看来,灌区水资源供需紧张,致使灌区地下水采 补失调,形成大范围的地水位漏斗区,直接威胁着灌区绿洲、林地和天然植被 的生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更换灌溉模式,实现农 业节水,保障全社会各行业用水增长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缓解当前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 (4 4)是加快节水灌溉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是加快节水灌溉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 节水灌溉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高粮食产量,节约用水,增加农民收入。滴 灌可以降低空气湿度,使与湿度有关的病虫害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从而降低了 防止病虫害的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8 滴灌可以结合施肥,适时适量地将水和营养成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给作物提 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减少化肥使用。也可以避 免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造成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导致严重的污染。 同时,采用滴灌和管道输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余的水量可以用于生 态、工业、生活等行业用水量的增长需求,对于保护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 防止土壤沙化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用水矛盾起 到示范作用。 (5 5)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改善了项目区的灌溉设施条件,提高了项目区的灌溉保证率, 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本项目 面广量大,建设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资源,通过工程建设,带动相 关产业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项目区群 众的收入。 1.2.2.21.2.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 1)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有保障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有保障 黄花农场地域广阔,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的品质非常好, 为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牧业提供了特别优越的条件。 项目区地处疏勒河中游昌马灌区,当前灌溉水源比较充足,但因灌溉渠系 普遍渗漏,宝贵的水资源浪费严重,项目通过渠道衬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 有效措施,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将有效改善项目区水资源供需 状况,促进区域内水资源的有效配置。水土资源丰富等条件的具备,为项目实 施提供了基础保障,可保证工程建成后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 (2 2)干部职工认识提高,积极性高,项目实施具备群众基础)干部职工认识提高,积极性高,项目实施具备群众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更加关注和投入力度的加大,黄花农 场广大干部职工对水资源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农业基础设施积极 性普遍高涨,迫切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和人居环境,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时,受周边区域项目建设的影响带动,农 场干部职工看到了增产增收和改善生产、提升生活质量的希望,搞好高效节水 灌溉项目的热情高涨,并愿意完成上级下达的开发建设任务,希望抓住高效节 9 水项目这一有利契机,彻底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开发 实现农业增产、职工增收。 (3 3)工程设计施工能力强)工程设计施工能力强 根据高效节水建设方案中对设计单位资质要求,我场委托具有丙级设计资 质的甘肃大禹节水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该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合理,专业涉及全面,设计队伍精益求精,长期从事农业水利灌溉(喷灌、滴 灌、涌泉灌等) 、河道整治等项目的勘测、设计,因此,勘测设计可满足项目建 设要求。 (4 4)组织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实施具备组织保障)组织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实施具备组织保障 黄花农场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及相关技术人 员实地交流。农场上下高度重视企业自身建设,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加强,部门设置齐全,管理措施到位。 1.31.3 项目布局和建设规模项目布局和建设规模 本次项目分布于黄花农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和四分场,总计实施高 效节水面积 20000 亩,其中滴灌面积 8000 亩(4300 亩大田井水滴灌、37000 亩 大田河水滴灌) ,管灌面积 12000(2514 亩井水低压管灌、9486 亩河水低压管 灌) 。 1.41.4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黄花农场项目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20000 亩,其中滴灌面积 8000 亩, 管灌面积 12000 亩。水源为现有的 14 眼机井及河水,完成首部安装 24 套,修 建沉沙蓄水池 16 座,修建排水井、检查井 560 座,pvc 管道安装 211.86 千米, pe 管道安装 63.38 千米,滴管带 718.22 万米。 1.51.5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5.11.5.1 投资概算投资概算 工程总投资 2705.02 万元,其中工程部分静态总投资 2576.21 万元(建筑 工程 736.89 万元,材料设备及安装工程 1646.33 万元,施工临时工程 35.75 万 元,其他费用 157.23 万元) ,预备费 128.81 万元; 1.5.21.5.2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 2705.02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采取“2:8”的比例筹集 10 办法,即地方自筹 20%,投资资金 541 万元,申请国家投资 80%,投入资金 2164.02 万元。 1.61.6 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 工程项目固定投资原值 2576.21 万元,年运行费包括维修费、燃料动力费、 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其中维修费用中管材管件的更换费用较高,年运行费为 46.44 万元。年效益包括节水效益、省工省肥效益和保灌增产效益,为 362.07 万元/年。 经国民经济效益分析,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 8.79%高于社会折现率 8%;经 济净现值万元 116.13 万元大于 0;经济效益费用比 1.04 大于 1。上述经济指标 均符合规范要求,项目在国民经济上是合理的。 1.71.7 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成立黄花农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领导小 组办公室,下设由工程技术、合同管理、质量检验、财务后勤、安全生产等小 组,其主要职责是安排建设计划,择优选择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做好设计、 施工、建立以及运行管理三位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水利工程 建设项目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规定意见 、 水利共彻骨建设建立规定 等有关工程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等,健全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 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上,坚持按国家财政政策和会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 专人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按工程的进度拨付资金,保证工程的正常运 行。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监控和管理,力 争保质保量完场建设任务。 11 2 2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2.12.1 概况概况 2.1.12.1.1 自然概况自然概况 2.1.1.12.1.1.1 地理位置及范围地理位置及范围 甘肃省国营黄花农场隶属于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地处河西走廊玉门 市境内,场部距玉门市 95km,距玉门市新城区 25km,距 312 国道 23km,交通 便利,地理位置东经 97059730,北纬 40214029,东与甘 肃矿区相连,南与玉门市下西号接壤,西与黄闸弯乡毗邻,北止北山,场区东 西长 40km,南北宽 20 余 km,总面积 52 万亩。 2.1.1.22.1.1.2 水文气象水文气象 国营黄花农场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深居大陆腹地,距离海洋较远,水汽 输送不利,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势力强大,造成了寒冷而干燥的气候, 属大陆性气候特征。本地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冬季寒冷,夏 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四季多风沙。根据玉门镇气象站多年实际观测资料统计: 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 8.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0.4,极端最低气温 29.1, 多年平均降水量 53.6mm,主要集中在 58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66.6。历年 各月最大冻土深达 105cm,多年平均风速为 3.0ms,盛吹西风,最大风速达 27.0ms,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2577.4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3129.7h。其他有 关气象要素详见表 2-1。 2.1.1.32.1.1.3 地形、地貌及土壤地形、地貌及土壤 黄花农场地处疏勒河昌马冲积扇缘地带,土壤多为洪积冲积形成,地形平 坦开阔,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坡降 1/5001/1000,土地连片集中,适 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荒地主要有盐土、潮土、棕漠土、草甸土四大类,耕地 主要有灌溉灰棕土,质地分为中、轻、粘质土及轻沙土,荒地表层含盐量在 49%,荒地植被主要有芦草、芨芨、红柳、罗布麻、甘草、野茴香、骆驼刺为 主,覆盖度 5090%,植被良好,16 万亩天然草场主要植被是芦草、冰草,生 长茂盛,植被覆盖度 90%以上。 12 玉门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表 表 2-1 月份 序号项目单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年 一多年各月平均气温 -9.5-4.43.311.818.422.524.42317.18.3-0.8-8.18.8 历年各月极端最高气温 10.620.725.43535.838.739.640.436.731.323.612.140.4 二 发生日期日/年 26/90 27/7828/2000 29/98 29/96 27/99 18/74 15/75 1/99 5/20001/896/9415/8/75 历年各月极端最低气温 -29.1 -23.6-19-10.3 -2.92.25.95.3-2.9-15.4-27.2 -27.5-29.1 三 发生日期日/年 15/79 28/841/8411/79 6/913/79 13/83 31/97 27/72 28/8618/79 23/7415/1/79 四多年各月平均降水量 mm0.90.633.73.310.313.311.32.421.51.353.6 历年各月一日最大降水量 mm3.12.81112.22030.722.819.599.86.43.330.7 五 发生日期日/年 13/98 18/7323/7414/73 7/884/85 16/79 17/83 6/9530/997/906/724/6/85 六多年各月平均蒸发量 mm39.174.3185.8301.9 386.5 354.7 356.5 340.8 257.316776.636.92577.4 历年各月最大冻土深度 cm99105105870000083375105 七 发生日期日/年 31/73 12t/772t/772t/74/4t/2n30/87 31/74 14t/2y/77 历年各月最大积雪深度 cm64172000006111017 八 发生日期日/年年14/79 23/81 24/7411/79/27/8616/79 6/7224/3/74 九多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 h209210.9248.1270.4 304.7 300.7 305.1 303.7 292.5 269.4218.2 196.93129.7 十多年各月平均风速 m/s2.93.53.93.73.52.92.62.82.72.52.82.63 历年各月最大风速 m/s19.722272322.3201919.717.719.7242627 发生日期日/年 30/92 18/7630/725/71 19/86 2t/2n 17/75 8/74 30/73 21/747/753/7430/3/72 十一 相应风向16 方位 eeneewsw2gwsweneeeneeee d12.33.11.90.90.40.691415.7 十二 多年各月平均霜日数及 初终期 初日 10 月 4 日,终日 4 月 11 日,初终霜间天数 109.2 天 十三多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 %52383128293843424040485641 13 2.1.1.42.1.1.4 水资源水资源 黄花农场地处疏勒河中游昌马灌区,地表水主要来源于祁连山消融雪水, 是农场灌溉主要水源。疏勒河年径流量 10.14 亿 m3,常年流量亿 m3,可灌溉 耕地面积 80 万亩,而农场年引水量约 7800 万 m3,灌溉水源充足。同时,农场 有库容 460 万 m3的青山水库一座,专门用于农田灌溉。 场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深层水量充足,场部井深 100m,单井出水量可达 140m3/h,矿化度小于 1.5g/l;花海分场地下水位 15m 左右,一般井深 100120m,水质良好。农场地下水水量充足,开采方便。 2.1.1.52.1.1.5 耕地种类、数量耕地种类、数量 黄花农场现有耕地面积 12 万亩,保灌面积 10 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 7.2 万亩,占农场总耕地面积的 60%。中低产分布情况为:一分场 12900 亩,二 分场 12000 亩,三分场 24615 亩,四分场 22800 亩(含啤酒花 365 亩) 。 2.1.1.62.1.1.6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农场主要自然灾害有:盐碱、干旱、霜冻、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风灾 等。 2.1.22.1.2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2.1.2.12.1.2.1 人口及劳动力人口及劳动力 农场现有人数 8643 人,职工 2700 人,医院,学校,通讯等各类社会服务 机构齐全。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60 人,占职工人数的 9.6%,其中:高、中 级专业技术人员 23 人。 2.1.2.22.1.2.2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全场土地总面积 509981.9 亩,其中:花海分场土地面积 68779.2 亩,黄花 场直(青山)占地面积 441166.4 亩,工矿用地 36.3 亩。 全场耕地 12 万亩,林地 1.2 万亩,园地 0.34 万亩,天然草场 16 万亩,居 民及工矿用地 2707 亩,交通用地 0.3 万亩,水域面积 2.62 万亩,未利用土地 18.26 万亩。 2.1.2.32.1.2.3 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适宜啤酒花、啤酒大麦、小麦、玉米、红花、孜然、茴香、苜蓿草、 甘草、麻黄、红花、棉花等作物生长。当前主要种植作物有啤酒大麦、啤酒花、 孜然、苜蓿等,其中啤酒大麦高产田单产 450kg/亩,低产田 320kg/亩;啤酒花 14 高产田单产 350kg/亩,低产田 300kg/亩;棉花高产田单产 300kg/亩,低产田 250kg/亩;孜然高产田单产 170kg/亩,低产田 100kg/亩;苜蓿高产田单产(干 草)800kg/亩,低产田 600kg/亩。 农场现有羊 25000 只,牛 500 头,年产成鱼 10 吨,农业机械总动力 71160 千瓦,挖掘机 12 台,拖拉机 450 多台(套) ,牧草收割机 6 台套,酒花采收机 3 台,酒花烤房 4 座,日加工能力 35 吨。 2.1.2.42.1.2.4 财政收入与职工纯收入财政收入与职工纯收入 2010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831.4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267.16万元, 工业总产值2564.26万元,职工人均收入2550元。 2011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3563.1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497.01万元, 工业总产值4066.11万元,职工人均收入2680元。 2012 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14376.91 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10369.16 万 元,工业总产值 6447.58 万元,职工人均收入 2950 元。 2.1.32.1.3 基础设施状况基础设施状况 农场地处河西走廊玉门市境内,场部距玉门市 95km,距玉门市新城区 25km,距 312 国道 23km,交通便利,场内主要道路已形成,场部通往各分场的 道路与田间道路连成网。铁路运输方便,农场场部距玉门镇火车站仅 25km。 项目区生产、生活用电由黄花变电所供给,用电有保证;通讯设施完善, 固定、移动电话遍布,办公、生活通讯极为方便,场部已实现网络化、数字化, 职工均架设了光缆电视。 砂石料:工程建设地分布在黄花农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和四分场, 砂石材料均可在所属河流的主河道内开采,近年来,各河道均建有商品砂石料 场,且材质、储量能满足工程需要。本工程所需材料直接购买成品料。 工程所需水泥由嘉峪关水泥厂购买,钢材由酒钢公司购买,木材:由当地 市场购买。汽油、柴油由附近石油公司加油站购买。 2.1.42.1.4 水利工程现状水利工程现状 2.1.4.12.1.4.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农场现有干渠 58.4km,支渠 131.16km,干排 15km,支排 145.4km,斗渠 305km,斗排 310km。 15 2.1.4.22.1.4.2 田间工程现状田间工程现状 项目区田间水利工程渠系建设基本完成,大多都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 代,总体建设标准较低,灌区中仅有部分斗渠衬砌,农渠基本上未衬砌,运行 不畅,水资源浪费较大,水利用率低。 衬砌渠道因年代久远,在自然冻融、人为破坏和疏于管理等因素作用下, 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渗漏严重,水资源浪费现象加剧。 2.1.52.1.5 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适宜啤酒花、啤酒大麦、小麦、玉米、红花、孜然、茴香、苜蓿草、 甘草、麻黄、红花、棉花等作物生长。当前主要种植作物有啤酒大麦、啤酒花、 孜然、苜蓿等,其中啤酒大麦高产田单产 450kg/亩,低产田 320kg/亩;啤酒花 高产田单产 350kg/亩,低产田 300kg/亩;棉花高产田单产 300kg/亩,低产田 250kg/亩;孜然高产田单产 170kg/亩,低产田 100kg/亩;苜蓿高产田单产(干 草)800kg/亩,低产田 600kg/亩。 2.22.2 农业节水发展情况农业节水发展情况 2.2.12.2.1 农业节水发展情况农业节水发展情况 黄花农场于 2003 年实施过高新节水酒花滴灌项目,实施地点为三分场十三 队东五支七、八、九农,共计 2000 亩啤酒花滴灌。由于年代久远、后期管护投 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已停止使用。 2.2.22.2.2 农业节水项目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农业节水项目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2.2.2.12.2.2.1 农业节水项目取得的成效农业节水项目取得的成效 黄花农场一直以来灌溉方式为渠道灌溉,节水灌溉项目仅 2003 年实施了 2000 亩酒花滴灌项目。通过发展节水项目,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灌溉从节约用 水,科学用水着手,合理分配生态环境用水,合理使用有限的水资源,使农业 生产活动与水资源开发相适应。从而大大改善区域内水资源紧缺现状,缓解水 供需的矛盾,使水环境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水资源达到良性循环。保土保肥, 保护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格局。 2.2.2.22.2.2.2 农业节水项目存在的问题农业节水项目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场属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每年有限的资金很难满足各 类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节水项目投入不足,接触节水项目稀少因此疏于项目 管理,使节水项目不能充分的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6 3 3 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必要性 3.13.1 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3.1.1 工程设施、运行管理方面工程设施、运行管理方面 由于农场属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每年有限的资金很难满足各 类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农场现有的斗渠、农渠、机耕路均为建场初期建造的 土渠、土路,标准低,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大多带病运行,渗漏严重,损耗 较大,灌溉成本高。 3.1.23.1.2 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水资源的利用率低 目前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节水管理工作薄弱,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 方面浪费水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水的利用率低,单方水效益低,节水手 段落后,灌溉定额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与全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3.2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3.2.1 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黄花农场地处疏勒河中游昌马灌区,当前灌溉水源比较充足,但因灌溉渠 系普遍渗漏,宝贵的水资源浪费严重。本项目通过渠道衬砌、推广节水灌溉技 术等有效措施,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满足项目区灌溉用水的 同时,节约部分水源,以满足其它灌区生产、生活之需。 3.2.23.2.2 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开展高效节水重点县建设,走高效节水生态化路子,既提高了灌溉水利用 率,并且能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产出高,节水量大,减少病虫害发生, 减少农药施用量,改善粮食、瓜果、蔬菜品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 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实现了农业增 产、增效;同时因为降低了亩均用水量,降低了分摊给灌溉用水户的水费、电 费、管理费用等,实现农业增收的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开支,增加了农民实 际收入。同时大量节余水量通过转移用途,用于生活、生态和工业生产,满足 了这些行业需水增长要求,既缓解了供水需求矛盾,并且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这不仅符合农场的农业发展需要,也是实现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2.33.2.3 有利于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合理化配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合理化配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疏勒河干流灌区可利用的水量为河水和地下水不重复量,可利用水量的总 17 量为 10.577 亿 m3;疏勒河干流灌区在 p=50保证率时,农业灌溉的用水量为 93892 万 m3;生产、生活用水为 2252 万 m3,生态用水 2263 万 m3,总需水量为 98407 万 m3,地表水水量满足其它(疏花干渠、四零四厂)输水要求后,灌区地 表水可供水量为 69093 万 m3,地下水开采量为 25052 万 m3。灌区缺水量为 4262 万 m3。从现状水资源供需状况看来,灌区水资源供需紧张,致使灌区地下水采 补失调,形成大范围的地水位漏斗区,直接威胁着灌区绿洲、林地和天然植被 的生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更换灌溉模式,实现农 业节水,保障全社会各行业用水增长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缓解当前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 3.2.43.2.4 有利于加快节水灌溉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加快节水灌溉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节水灌溉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高粮食产量,节约用水,增加农民收入。滴 灌可以降低空气湿度,使与湿度有关的病虫害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从而降低了 防止病虫害的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滴灌可以结合施肥,适时适量地将水和营养成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给作物提 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减少化肥使用。也可以避 免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造成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导致严重的污染。 同时,采用滴灌和管道输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余的水量可以用于生 态、工业、生活等行业用水量的增长需求,对于保护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 防止土壤沙化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用水矛盾起 到示范作用。 3.2.53.2.5 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改善了项目区的灌溉设施条件,提高了项目区的灌溉保证率, 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本项目 面广量大,建设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资源,通过工程建设,带动相 关产业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项目区群 众的收入。 3.33.3 发展节水灌溉的有利条件发展节水灌溉的有利条件 3.3.13.3.1 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有保障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有保障 黄花农场地域广阔,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的品质非常好, 18 为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牧业提供了特别优越的条件。 项目区地处疏勒河中游昌马灌区,当前灌溉水源比较充足,但因灌溉渠系 普遍渗漏,宝贵的水资源浪费严重,项目通过渠道衬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 有效措施,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将有效改善项目区水资源供需 状况,促进区域内水资源的有效配置。水土资源丰富等条件的具备,为项目实 施提供了基础保障,可保证工程建成后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 3.3.23.3.2 干部职工认识提高,积极性高,项目实施具备群众基础干部职工认识提高,积极性高,项目实施具备群众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更加关注和投入力度的加大,黄花农 场广大干部职工对水资源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农业基础设施积极 性普遍高涨,迫切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和人居环境,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时,受周边区域项目建设的影响带动,农 场干部职工看到了增产增收和改善生产、提升生活质量的希望,搞好高效节水 灌溉项目的热情高涨,并愿意完成上级下达的开发建设任务,希望抓住高效节 水项目这一有利契机,彻底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开发 实现农业增产、职工增收。 3.3.33.3.3 工程设计施工能力强工程设计施工能力强 根据高效节水建设方案中对设计单位资质要求,我场委托具有丙级设计资 质的甘肃大禹节水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该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合理,专业涉及全面,设计队伍精益求精,长期从事农业水利灌溉(喷灌、滴 灌、涌泉灌等) 、河道整治等项目的勘测、设计,因此,勘测设计可满足项目建 设要求。 3.3.43.3.4 组织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实施具备组织保障组织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实施具备组织保障 黄花农场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及相关技术人 员实地交流。农场上下高度重视企业自身建设,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加强,部门设置齐全,管理措施到位。 19 4 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14.1 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状况 4.1.14.1.1 灌区水资源灌区水资源 4.1.1.14.1.1.1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 疏勒河为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其径流主要由上游山区降水和 融冰化雪补给,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根据昌马堡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 昌马水库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为 10.31 亿 m3,p=50时的年径流量为 10.12 亿 m3。 4.1.1.24.1.1.2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 根据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院等单位编制的甘肃河西走廊(疏勒河)项目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测研究成果 资料,疏勒河地下水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为 0.457 亿 m3,其中昌马灌区为 0.225 亿 m3,双塔灌区为 o.232 亿 m3。 4.1.24.1.2 灌区水资源评价灌区水资源评价 疏勒河干流灌区可利用的水量为河水和地下水不重复量,可利用水量的总 量为 10.577 亿 m3;疏勒河干流灌区在 p=50保证率时,农业灌溉的用水量为 93892 万 m3;生产、生活用水为 2252 万 m3,生态用水 2263 万 m3,总需水量为 98407 万 m3,地表水水量满足其它(疏花干渠、四零四厂)输水要求后,灌区地 表水可供水量为 69093 万 m3,地下水开采量为 25052 万 m3。灌区缺水量为 4262 万 m3。从现状水资源供需状况看来,灌区水资源供需紧张,致使灌区地下水采 补失调,形成大范围的地水位漏斗区,直接威胁着灌区绿洲、林地和天然植被 的生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实现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水资 源利用体系挖潜改造,大力推进节水灌溉。 项目区属疏勒河昌马灌区,灌溉主要以河水为主,在灌溉高峰期和缺水期提 取地下水,项目区现有农业灌溉机井14眼。 项目区现有机井及渠道大部分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所建,设施简陋, 不配套,且经多年运行已老化,田间输水渠道破损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低。 20 4.24.2 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 4.2.14.2.1 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项目区可供水总量1395万m3,其中多年平均引地表水总量835万m3,抽取地 下水560万m3。 黄花农场水利工程体系配套完整,除新建的总库容 1.934 亿 m3的昌马水库 外,现有干渠 58.4km、支渠 131.16km、斗渠 305km、干排 15km、支渠 145.4km、斗排 310km。机井 420 眼,黄花农场有自建自管的库容 460 万 m3的青 山水库。项目区有机井 14 眼。 4.2.24.2.2 现状需水量现状需水量 根据黄花农场现状灌溉制度,净灌溉定额为549.903/亩,项目区渠系水利 用系数为0.69,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0.89,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1。 黄花农场现状总需水量1804.91万m3,其中农业灌溉需水量1802.96万 m3(灌溉面积20000亩,净定额549.90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61) ,农场生活 及牲畜用水量1.95万m3(项目区人口数667人,人均综合用水定额80l/人天) 。 4.2.34.2.3 供需平衡分析供需平衡分析 现状水平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见下表4-1: 现状水平年水量平衡计算表现状水平年水量平衡计算表 单位:万m3 表4-1 可供水量需水量 名 称 地表水地下水小计灌溉农场人畜小计 余缺 水量 项目区 83556013951802.961.951804.91-409.91 根据上表计算,在现状情况下,项目区缺水409.91万m3。项目区可供水量 均不能满足现状生活及生产用水需求,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由于地表 水供水总量根据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不 可能增加,因此只能一方面对现有的机井挖潜改造增加供水能力,另一方面通 过实施节水灌溉项目,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灌溉用水总量,使项目区 21 水资源达到供需平衡,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4.34.3 项目实施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实施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3.14.3.1 设计水利工程可供水量设计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由于设计水平未增加水源工程,只是对现有机井恢复原设计供水能力,因 此设计水平年供水量同现状水平年。项目区可供水总量1395万m3,其中多年平 均引地表水总量835万m3,抽取地下水560万m3。 4.3.24.3.2 设计需水量预测设计需水量预测 设计水平年要求项目区推行以高效节水灌溉为主。其中滴灌工程8000亩, 低压管灌工程12000亩。 根据项目区自身特点,调整作物种植比例,降低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工 程竣工后项目区综合净灌溉定额为549.90m3/亩,灌溉面积维持现状不变。经过 对项目区灌溉模式及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调整,田间全面推行以高效节水灌溉 为主的节灌工程,项目区管灌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5,滴灌灌溉水利用系 数提高到0.9。 黄花农场现状总需水量1266.58万m3,其中农业灌溉需水量1264.15万 m3(灌溉面积20000亩,净定额549.90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87) ,农场生活 及牲畜用水量2.43万m3(项目区人口数667人,人均综合用水定额100l/人天) 。 4.3.34.3.3 供需平衡分析供需平衡分析 规划水平年(2013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见下表4-2: 规划水平年(规划水平年(20132013年)水量平衡计算表年)水量平衡计算表 单位:万m3 表4-2 可供水量需水量 名 称 地表水地下水小计灌溉农场人畜小计 余缺 水量 项目区 83556013951264.152.431266.58128.42 根据上表计算,在设计水平年情况下,项目区水资源基本达到供需平衡, 且有余水,完全满足项目区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22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改善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灌率,提高粮食产量,随着 农业结构调整,职工收入增加,将促进职工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极积性,增加投 入力度,建设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节余水量将增加项目区内绿化用水、田间道 种植防护林带灌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5 5 建设目标、任务和布局建设目标、任务和布局 5.15.1 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5.1.15.1.1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中央和省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发展现 代高效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促进农场职工稳定增收的目标,着力加 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作 物品质和产出率,把项目区建设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 准农田。着力推进水资源利用率和农场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灌溉水利用率。把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放在项目的突出位置,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在坚 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基本任务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农场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改 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提高,促进 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实 现农业增效和农场职工持续增收。 5.1.25.1.2 建设原则建设原则 5.1.2.15.1.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农场农田水利建设区域规划和发展实际,科学制定黄花农场 2013 年度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做到布局合理、务求实效。 5.1.2.25.1.2.2 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统一规划 2013 年度项目是在全场统一规划,分区域、分步骤实施的指导思想下进行 的,尽力做到与其他项目不冲突、不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