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新课程基本情况.ppt_第1页
第一讲 新课程基本情况.ppt_第2页
第一讲 新课程基本情况.ppt_第3页
第一讲 新课程基本情况.ppt_第4页
第一讲 新课程基本情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教学指导(英语) 郭宝仙 博士 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本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 我国1999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新课程,指的是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 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大的课 程改革 。 n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施 ,目前已经进行了十多年。 n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倡导和落 实新的外语教育理念。 本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 课程目标: n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 基本情况 n了解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基本 要求 n能够根据新课程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设 计 本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 主要内容: n英语新课程及其对教师的期待 n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n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n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 n英语课堂教学课例观摩与讨论 n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 课程考核: 1.出勤 20% 2.作业:两次作业,合计 80% 英语新课程 及其对教师的期待 内容提纲 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 二、英语课程改革10多年来的成果 三、高中英语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四、新课程对教师的期待 五、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 1、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 统计表明,使用英语的交流中,74%是在英语 为非母语者之间发生的,而不是英语为非母语的人 与英语本族语人交流 英语不再被认为是英美等“本族语”国家的特有 语言,而是日益成为被不同国家和民族使用以表述 不同文化的“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 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世界公民必须掌 握三种语言:母语、英语和另外一门外语,否则将 影响你的生存。 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 2、国际国内基础教育改革 (1) 许多国家进行大范围的基础教育改革。 美国“面向21世纪的外语学习标准”,将美 国外语教育归纳为五个目标 美国外语教育的五个目标( “ “5c”5c” ): 运用外语交际(communication); 获取知识,体验多元文化(cultures); 贯联其他学科,获取信息(connections); 比较、洞察语言与文化特征(comparison); 参加国内外多元社区(communities)。 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 (2) 我国社会发展对学生英语素质更高、更 多样化的要求: 以高中为例: 升学的要求; 就业的要求; 适应多元文化等的要求 一、为何进行英语课程改革? 我国中学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成绩与问题 英语教学的成绩 高中英语课程得到了普及 与1985年的全国英语教学测试调查相比 ,平均分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非重点中学英语成绩的提高尤其显著。 问题: 各阶段衔接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尤其是小学开 设英语的问题及各阶段的衔接 问题: 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统一的课程设置、沉重的 课业负担、单调的校园生活、千校一面的校园,这是 不少学校的现状。 几乎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学生都基本按照一种课 本,一个进度,一个目标,一个要求开展教学,与全 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形成矛盾。 教学目标: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忽 视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需求和 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不够 学习方式: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学习方式, 不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 (表现: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课程评价: 过于强调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评价,忽视 对语言能力的评价; 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作用,而忽视评价的 其他功能,特别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英语课程改革10多年来的成果 英语新课程的指导文件 三个版本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n2001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 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 中三个阶段的内容。 n2003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只涉及 高中阶段的内容。 n2011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 ,这个版本只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容。 二、英语课程改革10多年来的成果 1.明确了外语(英语)课程目标 2.新课程确定了“一条龙”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3.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 4. 新课程带来的评价理念的变化 5.“一纲多本”的实施带来的教材体系的变革 6.教材之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课改对国家考试制度改革的推动 8.课改推动了英语教师的发展 1.明确了外语(英语)课程目标: n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n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 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 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国际视野 祖国意识 合作精神 自信意志 兴趣动机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 调控策略 认知策略 跨文化交际 文化理解 文化知识 话题 功能 语法 词汇 语音 写 读 说 听 课 程 目 标 英语课程目标英语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学习策略 情感态度 文化意识 综 合 语 言 运 用 能 力 n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n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得体地使用语言 ; n 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 学习能力; n 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目标强调了: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新课程确定了“一条龙”的课程设计与 实施 九级-高中毕业优秀水平 八级-高考要求的水平 七级-高中毕业基本要求 六级- 五级-初中毕业基本要求 四级- 三级- 二级-小学毕业要求 一级- 课程标准分级设计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 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 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 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及小学 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 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 和教学条件等因素。 词汇要求 七 级: 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 八 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八 级: 35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 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九 级: 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 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大学英语“一般要求”:4780个单词 大学英语“较高要求”:6380个单词 大学英语“更高要求”:7660个单词 3.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带来 教学方式的变革 1)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学生自主意识的 加强 教学目标中包括情感态度目标(affective objectives)、学习策略目标(strategy objectives)等 案例 本单元是go for it (下) unit 5 “what are you doing?” 南昌市育新学校 万德莉 1.语言目标 n 1)短语和单词doing homework, watching tv, cleaning, eating dinner, reading a book, talking on the phone, apartment n 2)句型结构 what are you doing?im watching tv. whats he/she doing? he/shes reading. what are they doing ? theyre watching tv. n 3)语法the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the present participle 案例 2.语言技能 1)能用现在进行时的各种形式进行准确的 描述和表达正在发生的动作。 2)能掌握现在进行时态及一些表示具体 动作的词组搭配,如:doing homework, watching tv, eating dinner 等。 案例 3、学习策略 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时能用现 在进行时来准确地表达所发生或进行的动 作。 4、情感态度 乐于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情感,乐于合 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5、文化意识 了解西方人是如何 表达或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3.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带来 教学方式的变革 2)真实任务的引入,如surveys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3)知识学习被融入语言实际运用的活动中 案例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8上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a la 2c部分教学重点是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律以及 容词比较级的运用。如果设计不当,很可能成为 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操练课。 陈老师在教该部分内容时,结合教材该 单元首页呈现的三对双胞胎照片的情景,并联系 报纸上看到北京举办第八届双胞胎文节的新闻, 将beijing twins culture festival设置为整 节课的情境主线,围绕该主线,设置多个情境, 形成情境链。 情境一,北京双胞胎文化节邀请了两名主持人(李咏、 潘长江),通过该情境并借助语篇情境呈现本课时重点生词 ,这些词大多为描述人物特点的词。 情境二,假设许多名人也应邀参加这次双胞胎文化节 ,通过这个情境呈现多组名人参加活动时拍摄的照片,其中 每个幻灯片设置成两个名人一组进行比较,并呈现运用形容 词比较级描述这些照片的句子,让学生自主归纳出比较级的 规则变化口诀。姚明、刘翔、曾志伟、刘亦菲、赵本山、刘 欢等名人的照片都尽数出场。 情境三,运用比较级进行名人pk,对形容词比较级进 行操练与运用。 情境四,将教材中提到的三对双胞胎假设成一个乐队 组合,他们也应邀参加北京双胞胎文化节,请学生找出他们 相同与不同之处 。 (陈松林 “例谈初中英语课堂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创设”,中小学英 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期) 分析与讨论: 该节课中,教师将报纸上看到的北京双胞胎文化节这一 信息作为整节课的主情境,围绕该情境整合了教材中的图片 和文本信息、网上下载的图片、学生对名人的兴趣等资源, 各种资源相互联系,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词汇和语法都在有 意义的情境中呈现和运用,语言形式与意义得到有机统一, 不仅教师易教,而且学生也易懂。 4. 新课程带来的评价理念的变化 评价理念:注重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和促 进作用 n 评价什么: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 得的成绩、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 n 谁来评价:教师、同学、自我、家长 n 如何评价: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形成性评价与 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例: 广东省学生英语学习过程评价表(试行) 广东省学生英语学习过程评价表(试行 ) 评价方 式 评 价 内 容 等级 a b cd 教师评 价 1、课堂出勤和表现 2、课堂活动行为表现(小组讲座回答问 题、角色扮演等) 3、值日生报告(有主题、有准备、每学 期每人二至三次) 4、作业、任务完成情况 5、合作学习(两人活动、小组活动等) 6、随堂小测验/当堂效果检测,平时测 试 7、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等 8、成果报告、问卷调查、检测表等 9、个案研究与分析 (续) 评价方式评 价 内 容等级 a bcd 学生自我 评 价 1、平时测试 2、任务完成、课堂笔记、作业改错纪录 等 3、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小组讨论 、回答问 题、角色扮演等) 4、课外学习(阅读报 刊、原著、听广播、看电 视等) 学生互相 评 价 1、课堂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等) 2、文艺表演、英语晚会等(观众评议 ) 3、专题 演讲、故事会、朗诵、演唱等 4、课堂提出/回答问题 、课堂表演、成果报告 等 5、课外活动成果/作品展示 (续) 评价方式评 价 内 容等级 a b c d 家长参与 评 价 问卷调查、家长评语 等 总体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他们在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 表现。 教师的描 述性评语 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并用适当 的方式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广东省评价建议 广东省学生英语学习过程评价表(试行)关 于终结性评价的规定: 1)评价要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 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进 一步学习和发展。 2)评价要以课程目标及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着重考 查学生在经过一阶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广东省评价建议 3)测试应包括听说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听说考试在 学期、学年考试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 15。笔试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查语音、词汇或语 法知识性试题,应增加具有语境、考查语言思维 的应用型试题,注意主、客观试题的适当比率。 广东省评价建议 4)测试之后,根据目标要求,仔细分析、认真总结 、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进 步和不足,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明确努力方向。 广东省评价建议 5)在学期和学年总评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 业成绩以及他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等方面的表现。除了给学生一定的学分之外, 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应充分肯定 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并用适当的方式提出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建议。 学校和教师都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 成绩公开排列名次。 广东省学生英语课堂表现评价表 评价指标评价等级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ab c 学习态 度1学习意义认识 明确 2学习自主意识较 强 3团队 合作精神好 学习习惯 与方法4学习习惯 良好 5正确选择 学习方法 6优化学习策略 回答与解决问题7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8积极主动发 言 9创造性解决问题 学习成果10按时完成作业 11课堂活动完成质量高 12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评价语 学习档案袋(portfolio) 1、英语学科的档案袋的内容 2、档案袋的类型 成果型档案袋 过程型档案袋 评价型档案袋 广东省学生英语学习档案目录 序号档案内容小结 1入学英语考试成绩记录 2英语学习行为记录 (学习态 度、习惯 、爱好、方 法等) 3英语作业样 本 4自我鉴定、家长观 察记录 、同学评语 、教师评语 等 5测试 成绩、学生自评成绩、同学互评成绩等 6英语课 外活动中的成绩、作品等 7英语竞赛奖 励与表彰等 8其他英语学业成绩标 志性成果 9作品集锦 10反思报告 备注 随堂记录卡随堂记录卡 姓名姓名_ _ 日期日期_ 主题主题_ - -我对这节课的看法是:我对这节课的看法是: - -对于这节课,我喜欢的是:对于这节课,我喜欢的是: - -我参与最多的时候是:我参与最多的时候是: - -我参与最少的时候是:我参与最少的时候是: - -我想要的一些变动是:我想要的一些变动是: 英语阅读习惯语阅读习惯 和阅读阅读 策略评评价表 评价内容 评价结果 是不是 1、我经常选择较 容易读的书和不同类型的 文章。 2、我喜欢在安静的地方阅读 3、我喜欢思考我读过的书 4、我在阅读一本书是会做读书笔记 5、我喜欢和同伴一起读书并讨论 6、阅读时 一遇到生词会立刻查字典 7、阅读中遇到生词经常用词缀、上下 文、同义词、反义词等方法推测该生词的含 义 5.“一纲多本”的实施带来的教材体系 的变革 1)教材编写思路的变革 话题功能结构任务课型 2)教材知识体系的变革 3)教材内容的变革 4)活动设计的变革 案例 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册unit 6 good manners的阅 读课文“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是一篇介 绍西方餐桌礼仪的说明文。 本课的pre-reading部分设计了四个情境: 1.at a dinner party 2. greeting your teacher 3. receiving a birthday present 4.paying a visit to a friends house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沮活动写出在中国文化这几种情境中的礼 仪。 6.教材之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n网络资源 n 报刊 n 活动资源,如英语节等 7.课改对国家考试制度改革的推动 1)中考 2)高考 8.课改推动了英语教师的发展 1)标准实施推动了教师理念的变化 2)“国培计划”等教师发展活动推动了教师素 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3)课标推动了校本教研 三、高中英语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1. 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2. 提供多样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3. 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能力 4. 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5.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 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评价:科学主义的教育观(能力、启智)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l 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中英语课 程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 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 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 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l评价:人文主义的教育观 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的差异 智力或思维差异 非智力因素差异 动机和态度 兴趣;意志;性格(内向、外向) 学习方式;学习策略 努力程度 学习风格 有差异就有不同的需求,只有多样化才能满 足需求 高中英语课程结构 必 修 英语 5 周4 课时 2学分 英语 4 周4 课时 2学分 英语 3 周4 课时 2学分 英语 2 周4 课时 2学分 英语 1 周4 课时 2学分 课程结构 入 口 选修 系列 ii 系列 i 英 语 11 2学分 英 语 10 2学分 英 语 9 2学分 英 语 8 2学分 英 语 7 2学分 英 语 6 2学分 欣 赏 类 应 用 英 语 类 语 言 知 识 与 技 能 类 关于选修课程的说明 选修课程分为两个系列。 系列i:在必修课程模块1-5的基础上顺序开设的 课程,共有6个模块(即英语6-英语11),每个模 块2个学分,每周4课时。学生完成模块英语6-8的 学习,可以达到八级目标要求,完成模块英语9- 11的学习可以达到九级目标要求。 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6-8,积极创造条件尽 快开设模块9-11。 关于选修课程的说明 系列ii:任意选修课程。 系列ii中的选修课程不规定学生选修的门 类和次序。 各个学校应创造条件,现阶段可在每类课 程中选择开设1-2门课程,并创造条件尽快 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n语言知识与技能类: 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 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 n语言应用类: 文秘英语、科技英语、信息技术英语、初级旅游 英语、初级经贸英语; n欣赏类: 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 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 选修课 系列 ii 案例:浙江省高中新课改 n2010年10月,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 革正式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n浙江省从2012年秋开始实施课改新方案, 大幅度提高高中选修课比例。必修课学分 从116分减至96分,选修课学分从28分增至 48分。 n鼓励学校自主设置课程,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浙江高中新课改的背景 (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6日)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讲述了浙江省下决心 深化高中课改的背景: 几年前,刘希平带领宁波、温州、金华等地的 教育局长到芬兰考察基础教育改革,一次到当地 一所只有20多名教师、200多名学生的中学考察。 当得知这所学校每学期开设200多门课程时,刘希 平和几名教育局长大为震惊。 浙江高中新课改的背景 (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6日) “人家一所如此小规模的中学竟然能开出这 么多门课程,相比之下,我们中学开设的课程实 在太少了,学生几乎没有选择课程的自由。”刘希 平说,“那次考察回来后,我们下决心要在深化高 中课程改革上下大功夫。” 浙江省高中新课改 n选修课程分为四类:知识拓展、职业技能 、兴趣特长、社会实践。 n学校可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建设满足本 校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 浙江省高中新课改 n目前,全省所有高中学校都开设了选修课 ,并实行了走班教学,不少学校还开始尝 试必修课选课走班教学。 n各高中都开设近百门选修课,主要面向高 一和高二学生 n建立浙江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平台( 目前有707门课程, /estudy/estudyindex.acti on) 浙江省高中新课改 如: n杭师大附中与杭师大开设近10门选修课:化学实 验课、光的应用(物理类)、食品加工(生物类 )、生态与人类文明、戏剧、中国传统文化、中 国医药文化、化学与人类文化等。与一些职业高 中开设了插画、调酒、中式面点、西餐制作等选 修课程,总计有180多门课程。 n杭州学军中学开设了近80门选修课,比如英语听 力、西方文化、领导力培训、摄影、陶艺、书法 等 浙江省高中新课改 改革带来的最突出的变化: 1.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面对五花八门的选 修课,学生们真的很兴奋; 2.师生关系更融洽了,相互欣赏更多了,学 生和教师身上的亮点都被激发了出来; 3.校园更加充满活力,一到下午,各种选修 课开起来后,校园到处可见师生活跃的身 影。 n“我们深信,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改革,也 是一场以追求人的成功与幸福为终极价值 的教育改革。历史将证明,在浙江,今后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 3. 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 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生方法 ,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 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 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 拓宽学习渠道,形 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l 评价:人文主义教育观 案例:语法知识的探究性学习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用法特 点,可采用以下步骤: 1、认识与观察投影仪呈现的一下例句 a. this is the person who came to see you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b. the matter happened the time when i left home. c. mr. white is the person to whom you should listen. d. the project, which lasted 5 years, cost 3 million dollars. e. toms mother, who worked in this company, studied 4 years in england. f. yesterday i met rose, who seemed to be very happy. 学生观察的结果:以上句中都有定语从句,前 三句子中没有逗号,后面三个句子中有逗号。 2、分析与比较 教师点拨:如果去掉上述句子中的定语从句 ,句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分析结果:如果去掉前三句的从句,句 子失去了重要信息,如果去掉后三句子的从句, 句子的意思仍然完整。 3、总结与归纳 4、练习和巩固 3. 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l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 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 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l评价: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 5.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 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 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四、新课程对教师的期待 n教师教学出发点的变化 n教师角色的变化 n教师需要的新技能 n教师需要的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教学出发点的变化 n知识知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 n结果过程 n计划、教材学生的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