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体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体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 理专业理专业 教学大纲汇编教学大纲汇编 体体 育育 系系 二二一三年八月一三年八月 ii 目目 录录 篮球1 排球13 足球27 乒乓球.34 羽毛球.41 网球51 体操72 田径83 健美操.101 散手111 太极拳.116 擒拿与格斗121 排舞126 游泳133 体育舞蹈.146 武术154 瑜伽163 跆拳道.171 应用写作.177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185 体育史.192 社会体育概论.209 体育教材教法.217 学校体育学227 营养学.239 体育心理学248 运动生理学268 体育游戏.288 体育保健学297 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317 iii 体育测量与评价330 体育俱乐部管理337 体育休闲.345 体育社会学354 社区体育指导.372 公关礼仪.379 体育管理学 .387 运动处方.397 体育设施与管理404 运动解剖学412 体育经济学422 实习指导大纲.429 1 黄淮学院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1336120413 课程名称:篮球 basketball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60,其中,讲授学时:4,实践学时:56 。 学分:3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 开设学期:第一学 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篮球课程是以身体练习、游戏方法为主要手段,以篮球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战术为 主要学习内容,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为目标的体育实践课程。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规律,较系统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一般篮球运动和教学能力、组织一般竞赛活动的一门课程,以胜任中 等学校篮球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指导工作。 (三)课程的任务 1、培养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热爱篮球运动,具备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重点理论知识,对篮球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 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3、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专项身体素 质、技战术运用与实战能力。 4、使学生掌握篮球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对初学者进行教学的实际能力,胜任中、小 学校篮球教学工作。 5、使学生掌握重点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具备从事篮球比赛临场裁判及组织竞赛的基 本工作能力。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篮球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篮球运动基本 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篮球课程教学能力、胜任中、小学校的篮球教学工 作和指导开展篮球活动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2 第一章 篮球运动概述及篮球文化(共1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及中国的篮球运动,了解 篮球文化的特点与功能及篮球文化的欣赏,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等。 (二)教学内容 1.1 篮球运动概述 1.1.1篮球运动发展简述 1.1.2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和特点 1.1.3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1.1.4中国的篮球运动 1.2 篮球文化 1.2.1篮球文化特点 1.2.2篮球文化功能 1.2.3篮球文化欣赏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篮球运动基本规律 2.篮球运动特点 难点:1.篮球文化的欣赏 第二章 篮球教学(共1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篮球教学文件的设计及篮球教学课的组织与管理,掌握 篮球教学原则与方法、中学篮球的教法与学法。 (二)教学内容 2.1 篮球教学 2.1.1篮球教学原则 2.1.2篮球教学方法 2.1.3中学篮球的教法与学法 2.1.4篮球教学文件的设计 2.1.5篮球教学课的组织与管理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篮球教学原则 2. 篮球教学方法 难点:1.篮球教学文件的设计 3 第三章 篮球裁判工作及竞赛的组织与编排(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篮球裁判员的执裁技巧与方法、记录台的工作方法,了 解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掌握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及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 (二)教学内容 3.1 篮球裁判工作 3.1.1篮球运动主要规则 3.1.2篮球裁判员执裁技巧 3.1.3记录台工作方法 3.2 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3.2.1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 3.2.2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篮球运动主要规则 2. 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 难点:1. 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 第四章 移动技术(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篮球运动中各种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和动作要 领,掌握各种移动技术并能灵活运用。同时,了解各种移动技术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4.1 起动 4.2 跑 4.2.1变向跑 4.2.2侧身跑 4.3 急停 4.3.1跨步急停 4.3.2跳步急停 4.4 转身 4.4.1前转身 4.4.2后转身 4.5滑步 4.6撤步 4.7跳 4 4.7.1双脚跳 4.7.2单脚跳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跨步和跳步急停技术 2.前转身和后转身技术 难点:1.跨步和跳步急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2.前转身和后转身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第五章 传接球技术(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各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熟练掌 握各种传接球技术。同时,了解各种传接球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5.1传球技术 5.1.1双手胸前传球技术 5.1.2单手肩上传球技术 5.1.3单手体侧传球技术 5.1.4反弹传球传球技术 5.2球技术 5.2.1双手接球技术 5.2.2单手接球技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2.反弹传球传球技术 难点:1.单手体侧传球技术 2.行进间的传接球技术 第六章 投篮技术(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各种投篮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熟练掌握各种 投篮技术。同时,了解各种投篮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6.1原地投篮技术 6.1.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6.1.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技术(女生) 6.2 行进间投篮技术 5 6.2.1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技术 6.2.2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技术 6.3跳起投篮技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 跳起投篮技术 难点:1. 跳起投篮技术 2. 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技术 第七章 运球技术(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各种运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熟练掌握 各种运球技术。同时,了解各种运球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7.1高、低运球技术 7.2球急停急起技术 7.3间体前变向运球技术 7.3.1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技术 7.3.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7.4 运球转身技术 7.5 背后运球技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技术 2. 运球转身技术 难点:1. 运球转身技术 2. 背后运球技术 第八章 持球突破技术(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交叉步和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的动作方法和 要领,熟练掌握和运用交叉步和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同时,了解交叉步和同侧步持球突 破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8.1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8.2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 (三)重点与难点 6 重点: 1. 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2. 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 难点:1. 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第九章 防守技术(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防守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的技术动作方法和 要领,熟练掌握防守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的各种技术。同时,了解防守有球队员和无球队 员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9.1防守有球队员技术 9.1.1防投篮 9.1.2防突破 9.1.3防运球 9.1.4防传球 9.1.5抢球 9.1.6打球 9.2 防守无球队员技术 9.2.1防摆脱 9.2.2防纵切 9.2.3防横切 9.2.4断球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防守有球队员技术中的防投篮和防突破 2. 防守无球队员技术中的防纵切和防横切 难点:1. 防守有球队员技术中的抢球 2. 防守无球队员技术中的断球 第十章 抢篮板球技术(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熟 练掌握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的技术。同时,了解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 法。 (二)教学内容 10.1抢进攻篮板球技术(冲抢) 10.2抢防守篮板球技术(先档后抢) 7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抢防守篮板球技术中的先档后抢 难点:1. 抢进攻篮板球技术中的冲抢 第十一章 攻守战术基础配合(共1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各种攻守战术基础配合的意义、功能和作用, 掌握各种攻守战术基础配合的基本理论、配合方法、运用时机,并在实战中运用。 (二)教学内容 11.1进攻基础配合 11.1.1传切配合 11.1.2突分配合 11.1.3掩护配合 11.1.4策应配合 11.2 防守基础配合 11.2.1挤过配合 11.2.2穿过配合 11.2.3绕过配合 11.2.4交换配合 11.2.5夹击配合 11.2.6补防配合 11.2.7关门配合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传切配合 2. 突分配合 3. 掩护配合 难点:1. 掩护配合 2. 夹击配合 第十二章 快攻与防守快攻(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了解和掌握快攻和防守快攻的理论、方法、形式和基 本要求,了解快攻和防守快攻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12.1 快攻 12.1.1长传快攻 8 12.1.2传球与运球结合快攻 12.1.3个人运球突破快攻 12.2 防守快攻 12.2.1防守快攻的方法 12.2.2堵截快攻的发动与接应 12.2.3防守快下队员 12.2.4快攻结束阶段以少防多 12.2.5全场五对五攻防练习 重点: 1. 传球与运球结合快攻 2. 快攻结束阶段以少防多 难点:1. 传球与运球结合快攻 2. 快攻结束阶段以少防多 第十三章 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了解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 术的配合方法、运用时机和基本要求,掌握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战 术的配合方法、运用时机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 13.1 半场人盯人防守 13.1.1半场缩小人盯人防守 13.1.2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 13.2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13.2.1选用合理的落位阵型 3.2.2通过中锋以掩护为主的配合方法 13.2.3通过中锋以策应、掩护、空切、突分为主的进攻配合方法 13.2.4抛前场界外球的固定配合方法 13.3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13.3.1前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 13.3.2中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 13.4 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13.4.1快速进攻法 13.4.2“逐步”进攻法 重点: 1. 半场人盯人防守 2.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难点:1.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2.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9 第十四章 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了解区域联防的防守阵型、方式、特点、作用及运用 时机,掌握2-1-2区域联防的防守方法、基本要求以及教学方法;掌握1-3-1阵型进攻区域联 防的防守方法、基本要求以及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4.1 区域联防 14.1.1区域联防的阵型 14.1.2区域联防的方法(以“2-1-2”防守阵型为例) 14.2 进攻区域联防 14.2.1进攻区域联防的阵型 14.2.2进攻区域联防的方法(以“1-3-1”阵型落位进攻“2-1-2”联防) 重点: 1. “2-1-2”防守阵型的区域联防的防守方法 2. “1-3-1”阵型落位进攻“2-1-2”联防的进攻方法 难点:1. “2-1-2”防守阵型的区域联防的防守方法 2. “1-3-1”阵型落位进攻“2-1-2”联防的进攻方法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田径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协调性、健美操课提高学生的协调性,这两门课程可以 促进学生对篮球技术的掌握。 八、教学时数分配 篮球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90 学分:4 章次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 学时 实验 学时 实践 学时 讨论、习题课 等学时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及篮球文化(理论课)1 第二章篮球教学(理论课)1 第三章 篮球裁判工作及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理论) 2 第四章移动技术(技术课)3 第五章传接球技术(技术课)6 第六章投篮技术(技术课)8 第七章运球技术(技术课)6 第八章持球突破技术(技术课)4 第九章防守技术(技术课)4 第十章抢篮板球技术(技术课)3 第十一章攻守战术基础配合(技术课)10 10 第十二章快攻与防守快攻(技术课)4 第十三章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技术课)3 第十四章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技术课)3 技术考核(考核课)2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球类运动篮球,王家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二)参考书: 1.篮球 (普修)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篮球 (专修)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篮球运动高级教程 (专修)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篮球竞赛规则 ,中国篮联审定,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5.现代篮球运动研究 ,刘玉林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6.篮球运动教程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主要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完整与分解、组织学生练习、发现与纠正错误。教学条件 要求: 标准室内篮球场一个、篮球每个学生一个。 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理论考试:笔试(闭卷考试) ,学期末考试周进行。 2、技术考试:技评与达标(移动、传球、运球、投篮) ,其中技评占 40%,达标占 60%, 最后一个教学周随堂进行。 3、平时成绩:根据出勤情况、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评定。 成绩计算: 1、理论考试:占总分的 38%。 2、技术考试:占总分的 42%。 3、平时成绩:占总分的 20%。 技术课考核方法及标准 1、五点投篮: 1.1、方法:以篮圈中心与地面的垂直点为圆心,4.5 米(女生 4 米)为半径划一半圆 弧线,在两个零度角各投篮 2 次,两个 45 度角各投 2 次,罚球线附近投 2 次,共计 10 个 篮。 达标成绩(男女) 投中次数7 个6 个5 个4 个3 个 得 分10085756050 1.2、技评: a:90100,投篮时动作规范,上下肢配合协调,出手正确且命中率高。 11 b:8090,投篮时动作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出手基本正确且命中率较高。 c:7080,投篮时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出手基本正确且命中率 一般。 d:6070,投篮时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协调能力一般,出手较正确且命中 率不高。 e:60 以下,投篮时动作错误,上下肢配合不协调,出手动作一般且命中率较底。 2、运球往返上篮: 2.1、方法:由一侧端线起动运球开始并记时,运到中线做后转身,然后上篮、投中, 折回运球到中线做变向运球,然后上篮、投中。再往返一次第四个篮中篮停表。 达标成绩表(男) 时间(秒)262830323436383940 得 分1009590858075706560 达标成绩表(女) 时间(秒)343638404244464748 得 分1009590858075706560 2.2、技评: a:90100 分,运球动作正确,球性熟练,两个技术动作规范,没有违例现象。 b:8090 分,运球动作正确,球性较熟练,两个技术动作基本规范,且稍有违例 现象。 c:7080 分,运球动作基本正确,球性较熟练,两个技术动作基本规范,且稍有 违例现象。 d:6070 分,运球动作基本正确,球性较熟练,两个技术动作一般,有违例现象。 e:60 分以下,运球动作较差,球性不熟练,两个技术动作较差,有多次违例现象。 3、一分钟投篮(8 分) 以篮圈投影中心点为圆心,以 4.5 米(女生以 3.5 米)半径,划一圆弧。学生持球站在 圆弧线外,听到“开始”口令后,开始投篮,并计时;投篮时不得踏线或过线;抢篮板球后 运球至弧线外不得违例,违例投中无效;投篮动作单、双手不限,连续投篮一分钟,计投 中次数。时间到时,球在空中中篮有效,每人一次机会。 评分标准: 达标成绩表(男) 投中次数8 个7 个6 个5 个 4 个 3 个 得 分100908070 60 50 达标成绩表(女) 投中次数8 个7 个6 个5 个 4 个 3 个 12 得 分100908070 60 50 技评: a:90100,投篮时动作规范,上下肢配合协调,出手正确且命中率高且没有违例 现象。 b:8090,投篮时动作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出手基本正确且命中率较高 且没有违例现象。 c:7080,投篮时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出手基本正确且命中率 一般,少有违例现象。 d:6070,投篮时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协调能力一般,出手较正确且命中 率不高,有违例现象。 e:60 以下,投篮时动作错误,上下肢配合不协调,出手动作一般且命中率较底,有 违例现象。 以上四项考核项目每学期选择 2 至 3 项进行技术考核 制订:体育系 教研室:球类教研室 执笔人:王永立 审订人:郭良奎 13 14 黄淮学院排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1336120814 课程名称:排球 volleyball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72,其中,讲授学时:6 ,实践学时:66 。 学分:4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排球课程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之一。是以 现代排球运动技术与战术原理,研究排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的规律、特点及方法为主要学习内 容。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竞争意识、集体合作精神为目标的体育实践课程。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排球课程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排球运动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能够从事 中学排球教学、指导业余训练及组织竞赛、裁判工作能力,达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 科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三)课程的任务 1、培养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热爱排球运动,具备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使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重点理论知识,对排球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 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3、使学生初步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发展学生的排球运动专项身体素 质、技战术运用与实战能力。 4、使学生掌握排球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对初学者进行教学的实际能力,胜任中、小 学校排球教学工作。 5、使学生掌握重点排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具备从事排球比赛临场裁判及组织竞赛的基 本工作能力。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排球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排球运动基本 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排球课程教学能力、胜任中、小学校的排球教学工 作和指导开展排球活动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5 第一章 排球运动概述(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排球运动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及中国的排球运动,了解排 球文化的特点与功能及排球文化的欣赏,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等。 (二)教学内容 1.1. 排球运动简介 1.1.1 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 1.1.2 排球运动的起源 传播与繁衍 1.2 排球运动发展概况 1.2.1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 1.2.2 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1.2.3 排球运动发展态势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排球运动基本规律 2. 排球运动特点及比赛方法 难点:1.排球运动的特点及比赛方法 第二章 排球教学和裁判工作及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排球教学文件的设计及排球教学课的组织与管理,掌握排 教学原则与方法、中学排的教法与学法。同时了解排球裁判员的执裁技巧与方法、记录台 的工作方法,了解排球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掌握排球运动的主要规则及排球运动的竞赛 制度与编排方法 (二)教学内容 2.1 排球教学 2.1.1 排球教学原则 2.1.2 排球教学方法 2.1.3 中学排球的教法与学法 2.1.4 排球教学文件的设计 2.1.5 排球教学课的组织与管理 2.2 排球的裁判工作 2.2.1 排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2.2.2 排球裁判员的执裁技巧 2.2.3 记录台的工作方法 2.3 球运动竞赛的租住与编排 2.3.1 排球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 16 2.3.2 排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 排球教学原则与方法 2. 排球裁判员的执裁技巧 3. 排球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 难点:1.排教学文件的设计 2.排球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 (二)技术教学部分: 第三章 排球的基本姿势与专项身体素质(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排球基本功、基本动作是进一步学习排球技术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很好的掌握基 本功才能深入系统学习和掌握排球技术。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排球 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发展专项素质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3.1 排球的基本姿势 掌握基本姿势、半蹲、稍蹲、低蹲动作方法;练习方法;依法错误及纠正方 法。 3.2 排球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3.2.1 发展专项力量 手指、手腕力量;手臂力量;腰腹肌力量;下肢力量。 3.2.2 发展专项速度 反应速度;移动速度;挥臂速度;起跳速度。 3.2.3 发展弹跳力量 3.2.4 发展灵敏性素质 3.2.5 发展柔韧素质 手指手腕的柔韧;肩关节柔韧;腿部的柔韧;腰、髋的柔韧;踝关节的柔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排球运动的基本姿势学习掌握 难点:各项体能训练的方法掌握 第四章 发球技术(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发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掌握发 17 球的注意事项:抛球稳、击球准、手法正确、用力适当;发球时应根据比赛中的具体 情况,或需稳定,或需凶狠,或需找人、找区,或控制发球落点,灵活地运用各种发 球技术,用相应动作发出不同性能的球是练习的难点。 (二)教学内容 4.1. 发球概念 4.1.1 概念讲解 4.1.2 有关发球方面的规则讲解 4.2 发球的技术分类 4.2.1 正面上手发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抛球;击球。 技术分析:准备姿势和发球的取位;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 技术要领:抛球要稳;击球要准;手法手型要正确;力量要适当。 4.2.2 正面下手发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抛球;击球。 技术分析:准备姿势和发球的取位;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 技术要领:抛球要稳;击球要准;手法手型要正确;力量要适当。 4.2.3 侧面下手发球等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抛球;击球。 技术分析:准备姿势和发球的取位;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 技术要领:抛球要稳;击球要准;手法手型要正确;力量要适当。 4.2.4 正面上手发飘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抛球;击球。 技术分析:准备姿势和发球的取位;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 技术要领:抛球要稳;击球要准;手法手型要正确;力量要适当。 4.2.5 勾手发飘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抛球;击球。 技术分析:准备姿势和发球的取位;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 技术要领:抛球要稳;击球要准;手法手型要正确;力量要适当。 4.2.6 跳发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抛球;击球。 技术分析:准备姿势和发球的取位;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 技术要领:抛球要稳;击球要准;手法手型要正确;力量要适当。 4.3 发球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各种的发球教学顺序学习;教学步骤学习;各种发球的练习方法。 4 .4发球教学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 正面上手发球的动作方法 2. 正面下手发球的动作方法 18 难点:1. 发球的抛球与击球方法 2. 发球教学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第五章 垫球技术(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垫球技术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比较关键的技术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要突出对垫球基本动作的掌握,易犯错误及纠正显的尤为重要。通过教学和练习,使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垫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 (二)教学内容 5.1 垫球概念 5.1.1 概念讲解 5.1.2 有关垫球方面的规则讲解 5.2 垫球的技术分类 5.2.1 正面双手垫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垫球手型;垫球动作;击球点;球触手臂部位和击球 部位;击球后动作。 技术分析:准备姿势和垫球的取位;蹬地、抬臂、压碗;击球力量的控制。 技术要领:两臂前伸插球下,两臂夹紧碗下压;蹬地跟腰前臂垫,击点尽量 在腹前。 5.2.2 体侧双手垫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点球手型;垫球动作;击球点;球触手臂部位和击球 部位;击球后动作。 技术分析:准备姿势和垫球的取位;蹬地、抬臂、压碗;击球力量的控制。 技术要领:向侧跨步侧前伸臂;向内转体提肩击球。 5.2.3 背向双手垫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点球手型;垫球动作;击球点;球触手臂部位和击球 部位;击球后动作。 技术分析:准备姿势和垫球的取位;蹬地、抬臂、压碗;击球力量的控制。 技术要领:蹬挺抬仰两臂摆;背对目标肩上击。 5.2.4 其他垫球技术 跨步垫球;让球;单手垫球;低姿垫球;挡球。 5.3垫球的应用 5.3.1 接发球垫球 接一般发球;接飘球;接大力发球。 5.3.2 接扣球垫球 接重扣球;接轻扣和吊球;接拦网触手的球;接快球。 5.3.3 接拦回球垫球 19 动作方法:取位;准备姿势;击球动作。 5.3.4 接其他球垫球 垫二传;垫入网球。 5.4 垫球的教学及训练方法 垫球的教学顺序、教学步骤、练习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 正面双手垫球垫球 2. 接发球垫球 难点:1. 垫球手型 2. 垫球力量的控制 第六章 传球技术(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关键是传球技术的运用,组织进攻时各种传球技术,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 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传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 (二)教学内容 6.1传球概念 6.1.1 概念讲解 传球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利用手指手腕的弹击动作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 球动作。 6.1.2 有关传球方面的规则讲解:持球:连击。 6.2 传球的技术分类 6.2.1 正面传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迎球动作;击球点;手型;用力方法。 技术分析:击球点;指腕的击球动作;全身协调用力。 技术要领:蹬地伸臂对正球,额前上方迎击球;触球手型成半球,指腕缓冲 控制球。 6.2.2 背传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迎球动作;击球点;手型;用力方法。 技术分析:下肢蹬地方向与地面垂直通过展体、挺胸、抬头的动作,使抬臂、 伸肘、送肩的协调用力方向偏向后上方。击球点应保持在头上方的位置。 技术要领:上体稍直臂上抬,掌心向上腕后仰;背部对正目标处,协调传球 后上方。 6.2.3 侧传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迎球动作;击球点;手型;用力方法。 技术分析:击球点;指腕的击球动作;全身协调用力。 技术要领:身体侧对传球目标,在不转动身体的情况下,靠双臂向侧方传球。 20 6.3.传球的应用 6.3.1 二传 顺网正面二传;调整二传;背向二传;跳起二传;单手传;传快球。 6.3.2 一传 用于接轻球、接对方推送过来的球。 6.3.3 接拦回球垫球 动作方法:取位;准备姿势;击球动作 6.3.4 二传吊球 双手吊球;单手吊球;第三次传球。 6.4传球球的教学及训练方法 传球的教学顺序、教学步骤、练习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正面传球的动作方法 2.二传技术运用 难点:1.传球时触球的手型 2.传球的易犯错误及纠正 第七章 扣球技术(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扣球技术的学习,扣球是排球运动中进攻的必要手段,是排球比赛中最精 彩的部分,学生关键是灵活运用各种扣球技术动作。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 练掌握扣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 (二)教学内容 7.1扣球概念 7.1.1 概念讲解 扣球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队员跳起在空中,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有力地 击入对区的一种击球方法。 7.1.2 有关扣球方面的规则讲解:触网、过中线。 7.2 扣球的技术分类 7.2.1 正面扣球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 技术分析:助跑节奏;起跳点的选择;起跳时机的选择;挥臂动作。 技术要领:助跑节奏慢到快,一步定向二步跨;后步跨上猛蹬地,两臂配合 向上摆;腰腹发力应领先,协调挥臂如甩鞭;击球保持最高点,全掌包球击上旋。 7.2.2 单脚起跳扣球 21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 技术分析:助跑节奏;起跳点的选择;起跳时机的选择;挥臂动作。 技术要领:助跑节奏慢到快,一步定向二步跨;三步蹬地向上跳,两臂配合 向上摆;腰腹发力应领先,协调挥臂如甩鞭;击球保持最高点,全掌包球击上旋。 7.3扣球的应用 7.3.1 近网扣球 击球点距网50厘米左右的扣球。 7.3.2 远网扣球 击球点距网1.5米左右的扣球。 7.3.3 调整扣球 扣从后场区调整传到网前的球。 7.3.4 后排扣球 3米线以后起跳扣球。 7.3.5 扣快球 扣近体快球;扣短平快球;扣背快球;扣4号位平拉开。 7.3.6 自我掩护扣球 时间差;位置差;背飞。 7.3.7 扣球技术在运用中的变化 转体扣球;打手出界;轻扣球。 7.4 扣球球的教学及训练方法 扣球的教学顺序、教学步骤、练习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正面扣球的动作方法 2.扣球技术运用 难点:1.起跳点的选择 2.起跳时机的选择 3.挥臂动作。 第八章 拦网技术(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拦网技术的运用中拦强攻球,拦快球要求学生掌握,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要求学 生熟练掌握。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拦网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 (二)教学内容 8.1 拦网概念 8.1.1 概念讲解 22 拦网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是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 方来球的行动。分为单人拦网、双人拦网和三人拦网。 8.1.2 有关拦网方面的规则讲解:触网、过中线、打手出界。 8.2拦网的技术分类 8.2.1 单人拦网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动作;落地。 技术分析:拦网队员的选位;拦网队员的移动;拦网的起跳;拦网的方法 技术要领:判断移动及时跳,两臂摆动伸网沿;提肩圧腕张手捂,眼看扣球拦 路线。 8.2.2 双人拦网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动作;落地。 技术分析:拦网队员的选位;拦网队员的移动;拦网的起跳;拦网的方法 技术要领:判断移动及时跳,两臂摆动伸网沿;提肩圧腕张手捂,眼看扣球 拦路线。 8.2.3 三人拦网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动作;落地。 技术分析:拦网队员的选位;拦网队员的移动;拦网的起跳;拦网的方法 技术要领:判断移动及时跳,两臂摆动伸网沿;提肩圧腕张手捂,眼看扣球 拦路线。 8.3 拦网技术的运用 8.3.1 拦强攻扣球 拦集中球;拦拉开球。 8.3.2 拦快球 拦近体快球,拦短平快球。 8.3.3 拦打手出界球 8.3.4 拦远网扣球和后排扣球 8.4扣球球的教学及训练方法 扣球的教学顺序、教学步骤、练习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单人拦网的动作方法 2.拦网技术运用 难点:1.起跳点的选择 2.起跳时机的选择 3.队员之间的配合。 第九章 进攻战术(共10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23 进攻战术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立体进攻已被高水平的队普遍使用,其特点是, 进攻点增多,攻击性强,进攻范围扩大,突然性大,有利于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让 学生基本掌握一到二种进攻战术。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排球个人进 攻战术和集体进攻战术的方法和教学步骤。 (二)教学内容 9.1战术的分类 9.1.1 进攻战术 9.1.2 防守战术 9.2 排球战术的组成 9.2.1 阵容配备 阵容配备的原则;阵容配备的形式(三、三配备,四、二配备,五、一配备) 9.2.2 交换位置 前排队员之间的换位;后排队员之间换位;前后排队员之间的换位。 9.2.3 信号联系 语言信号联系;手势信号联系。 9.3 进攻战术 9.3.1 个人进攻战术 一传个人进攻战术;二传个人进攻战术;扣球个人进攻战术。 9.3.2 集体进攻战术 进攻阵型:“中二三” 、 “边二三” 、 “插二三” 进攻打法:强攻(集中进攻;拉开进攻;围绕进攻;调整进攻;后排进攻) 快攻(近体快;短平快;平拉开;背飞;时间差;位置差;交叉 进攻;梯次进攻;夹塞进攻;立体进攻) “中二三”: 运用此阵形可利用强攻和快攻变化 “边二三”: 运用此阵形可利用强攻和快攻变化 “插二三”: 运用此阵形可利用强攻和快攻变化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中二三” 进攻阵形 2.“边二三”进攻阵型 3. 位置交换 4. 进攻中信号联系 5. 快攻技战术的运用 难点:1. 进攻中信号联系 2. 快攻技战术的运用 第十章 防守战术(共10学时) 24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防守战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顺序,以及集体防守战术的有效运用是本章教学中学 生需要掌握的环节。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排球个人防守战术和集体 防守战术的方法和教学步骤。 (二)教学内容 10.1个人防守战术 10.1.1 拦网个人战术 10.1.2 接扣球防守的个人战术 10.2集体防守战术 10.2.1 集体拦网战术 两人、三人拦网(关键是队员之间的配合) 10.2.2 接发球防守 接发球阵型:5人、4人、3人接发球 接发球不同阵型站位:一三二接发球阵型、一二一二接发球阵型、一字接发 球阵型、浅弧接发球阵型。 10.2.3 接扣球防守 接扣球阵形:根据拦网人数确定阵型 接扣球不同阵型站位:无人拦网;单人拦网;双人拦网(“心跟进” 、 “边跟 进” 、 “内撤” 、 “双卡” ) 10.2.4 接拦回球防守 接拦回球阵形:根据拦网人数确定阵型,5人、4人、3人等阵型 接扣球不同阵型站位:“三二”站位、 “二二一”站位、 “二三”站位、 “二二” 站位 10.2.5 接传垫球 接拦回球阵形:根据对方来球的情况,可用5人、4人、3人等阵型 接扣球不同阵型站位:根据对方来球的情况,保持两点攻、三点攻或立体攻 阵型站位 10.2.6 “四攻”战术系统及运用 接发球及其进攻:根据对方来球的情况,保持两点攻、三点攻或立体攻阵型。 接扣球及其进攻:根据对方来球的情况,保持两点攻、三点攻或立体攻阵型。 接拦回球及其进攻:根据对方来球的情况,保持两点攻、三点攻或立体攻阵 型。 接传垫球及其进攻:根据对方来球的情况,保持两点攻、三点攻或立体攻阵 型。 10.3防守战术教学与训练 防守战术教学方法,教学顺序。 25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 接发球防守 2. 接扣球防守 3. 接拦回球防守 4. 接发球及其进攻 5. 两人、三人拦网(关键是队员之间的配合 难点:1. 接发球及其进攻 2. 接扣球及其进攻 3. 接拦回球及其进攻 4. 接传垫球及其进攻 七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田径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协调性、健美操课提高学生的协调性,这两门课程可以 促进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 八 教学时数分配 排球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72 学时 学分:4 章次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 学时 实验 学时 实践 学时 备注 第一章 排球运动概述(讲授课)2 第二章排球教学和裁判工作及竞赛的组织与编排(讲授课)4 第三章排球的基本姿势与专项身体素质(实践课)6 第四章发球技术(实践课)6 第五章垫球技术(实践课)8 第六章传球技术(实践课)8 第七章扣球技术(实践课)8 第八章拦网技术(实践课)8 第九章进攻战术(实践课)10 第十章防守战术(实践课)10 考核技术考核(考核课)2 合计666 九、本课程的实践环节: (一)目的要求 指导学生参与技术内容的自我练习,正确掌握排球课的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和练习, 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以及规范技术动作内容,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并为排球专 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考核内容与办法 26 技术考试:考试内容:所学的基本技术(传、垫、扣、发、拦)其中两项。平时成绩主要 取决于平时上课练习的情况、上课的考勤率、学习态度、对课堂内容的讨论表现等等。 十 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球类运动-排球 ,黄汉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2 月 (二)参考书目: 1.排球运动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年 6 月 2.排球竞赛规则 20012004 ,中国排球协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年 3 月 3.排球 ,刘文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4.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葛春林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年 1 月 5.排球教学现代体育运动技术教学教案丛书 ,乌尔里希菲舍尔主编,人民体育出 版社,2005 年 2 月 6.排球 ,虞重干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年 十一、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教学方式:1、理论讲授 2、实践(教学比赛的方式)练习 3、辅导等方式 讲授是教学的重要形式,排球内容丰富,教师主要讲解理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 握好排球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 实践练习是学好排球技术的良好途径,本课程以实践练习为主。技术学习应体现出理 论对技术的分析与指导。并努力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能力。 十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考核由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平时三方面的成绩综合评定 (一)考试内容 1.理论课:所学习的排球理论,均为该课程理论考试的出题范围。 2.实践课:考试的内容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教学比赛;裁判能力。最后 一个教学课课堂进行 3.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平时测验、讨论的表现,上课出勤率和学习态度等。 (二)考试办法 1.理论考试,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以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主,注意合理的试题难度, 注重排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2.实践课由系专业教研室组织考试小组进行考试。 (三)分值比例 该课程满分为 100 分,理论课:占总分 32;实践课占 48%;平时占 20%。 (四)考核标准 1.理论课:(占总分 32)闭卷,笔试。 2.平时成绩:(占总分 20)课堂发言、作业、笔记、带准备活动。 3.技术考试:(占总分 48)发球 20 分;垫球 20 分;传球 20 分;扣球 20 分;教学 比赛 10 分;裁判能力 10 分。 27 技术考试评分标准 考试项目达标办法达标要求达标标准技评标准 发 球 考试者站在发 球区内,按规 则要求发球。 发 5 个直线球, 5 个斜线球,共 10 个球。 考试者可以选 择先发直线球 或斜线球,球 必须发在选定 的区域内才算 成功。 成功一个计 1 分,此项满分 为 10 分。 垫 球 一人在 3 米线 处隔网抛球。 考试者站在另 一半场 6 号位 后距离端线 4 米处,向 3 号 位垫球 考试者垫出的 球必须高出球 网且落在划定 的区域内才算 成功。 成功一个计 1 分,此项满分 为 10 分。 传 球 一人在 4 号位 边线处抛球。 考试者站在 3 号位 4 号位顺 网传球。 考试者传出的 球必须高出球 网一定高度且 落在划定的区 域内才算成功。 成功一个计 1 分,此项满分 为 10 分。 扣 球 一人在 3 号位 传球,考试者 在 4 号位连续 扣球 10 个。 考试者扣出的 球必须是斜向 下且落在场区 内。 成功一个计 1 分,此项满分 为 10 分。 教 学 比 赛 考试者采用抽 签的方式分队 比赛。 考试者在比赛 过程中要合理 的运用技术、 战术。 由考评小组教 师根据考试者 在比赛中的表 现给出合适的 分数。 1、达标、技评分别占 50 分。 2、达标时发、垫、传、 扣球各 10 个,成功一个 得 1 分;技评同时进行, 各项技评分别占 10 分。 3、裁判能力、比赛各 10 分。 4、按照考试时场地中划 定的区域和要求进行。 技评标准: a、优秀:技术动作 规范、协调,准备姿势 意识强,击球动作合理, 手形正确,击球效果好 (8.510) b、良好:技术动作 规范、协调,准备姿势 意识比较强,击球动作 合理,手形基本正确, 击球效果比较好。 (7.08.4) c、中等:技术动作 比较规范、协调,有一 定准备姿势意识,击球 动作比较合理,击球手 形不稳定,击球效果时 好时坏。 (6.06.9) d、 差:技术动作 不协调,准备姿势意识 差,击球动作欠合理, 击球手形不正确,击球 效果差。 (6.0 以下) 十三、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中国排球协会官方网站) /(中国大学生排球协会官方网站) 28 制订:体育院(系) 教研室:球类教研室 执笔人:余海阔 审订人:郭良奎 29 黄淮学院足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1336121314 课程名称:足球 football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72 ,其中,讲授学时:6 ,实践学时:66 。 学分:4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足球运动是以脚支配球为主的集体对抗性项目。作为“ 世界第一运 动” ,足球运动有很强的锻炼和欣赏价值,经常参加能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 勇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计算机应用)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英语翻译与沟通
- 衡水市考试真题及答案大全
- 河南中考试卷及答案数学
- 音乐营销数据化转型-洞察与解读
- 透明托槽长期稳定性-洞察与解读
- 生物可降解烟花-洞察与解读
- 2025国考安徽民航公安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易错点
- 2025国考临汾市侦查办案岗位行测题库含答案
- 2025国考吉林税务局申论归纳概括模拟题及答案
- 做成功父母培养成功孩子
- 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整改台账
- 【下载】新概念英语1-4册词汇带音标Excel版
- NY 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 GB/T 21414-202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
- 骨骼肌肉疼痛康复治疗新进展课件
- 农业昆虫分类演示文稿课件
- Q∕SY 05268-2017 油气管道防雷防静电与接地技术规范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课件
- 6RA70调试大纲
- 信号与线性系统(第3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