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排放规定.doc_第1页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排放规定.doc_第2页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排放规定.doc_第3页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排放规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排放规定标准号:jb7740-1995替代标准号:实施日期:1996-1-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排放的技术要求、管理技术规定及对水体主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行业综合含油废水(包括乳化液废水等)的排放与管理。2 引用标准gb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 12999 水质采样 样品保存与管理技术规定3 技术要求31 本标准采用废水排放量控制和浓度控制两种方法。控制废水排放量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新水消耗,避免用新水稀释总排水。浓度控制则是指控制废水排放口的污染物浓度。32 综合含油废水采集方法:当废水从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时,应在厂、矿的总排放口、车间或工段排放口采样。乳化液废水应在工作台收集池采样。或在处理设施出口采样。33 水样从厂区总排放口采集后,样品的保存应按gb 12999的规定。34 参考国家标准gb 8978中对几项排污物的规定,在工厂排放口的含油废水水质控制指标,应不超过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见表1)。表1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mgl 4 含油废水管理技术规定41 含油废水应按表2要求进行管理登记。表2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登记表 42 所有含油废水未经处理不准排入下水道,废水管理应列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必须加强管理,严防跑、冒、滴、漏。废水须经处理达标方可排放。43 设置专用的废水排放收集处理系统。建立排放、处理与检测制度。由地区和主管工业局环境保护监测站(或中心)定期抽样检测,公布测试结果,作为考核企业指标之一。44 选用可靠的处理设备,并经常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定期维修保养,责成专人使用管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并在考核后择优上岗,以保证设备高效、完好运转。45 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必须严格控制和施行净化处理。输送此类废水的管道应具有可靠的防漏、防渗、防腐蚀的措施,严防毒物流失。46 每个单位的废水排放量指标应由本单位根据生产具体情况提出申报,经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当地环境保护安全技术部门共同协商确定。47 经过处理净化后的废水,根据工艺用水要求不同,考虑循环利用,废油应尽量回收与再生。5 含油废水中有害物质分析51 分析项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和ph值等。52 分析方法521 含油废水的油量分析方法见附录a(参考件)。也可采用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专门仪器分析。522 含油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按gb 11914重铬酸盐法进行测定。523 含油废水的悬浮物按gb 11901重量法进行测定。524 含油废水的ph值按gb 6920玻璃电极法进行测定。53 水样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对每一种水样分析项进行平行测定,从中删除特异值后,取算术平均值,然后填写分析报告。附录a含油废水的油量分析一一重量法(参考件)a1 原理用硫酸酸化水样,用石油醚萃取矿物油。蒸除石油醚后,称其重量。a2 仪器a分析天平;b恒温箱;c恒温水浴锅;d干燥器;e1000ml分液漏斗;f11cm中速滤纸。a3 试剂a31 石油醚 将石油醚(沸程3060)重蒸馏后使用。100ml石油醚的蒸干残渣不应大于0.2。a32 无水硫酸钠 在300马福炉中烘1h,冷却后装瓶备用。 a33 硫酸(密度1.84)11。a34 氯化钠(ar)。a4 步骤a在采样瓶上作一容量记号后(以便日后测量水样体积),将所收集的大约1l已经酸化(ph2)水样,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约为水样量8的氯化钠。用25ml石油醚洗涤采样瓶并转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3min,静置分层,并将水层放人原采样瓶内,石油醚层转入100ml锥形瓶中。用石油醚重复萃取水样两次,每次用量25ml,合并三次萃取液于锥形瓶中。b向石油醚萃取液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加入不再结块为止),加盖后放置0.5h以上,以便脱水。c用预先以石油醚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于100ml已烘干至恒重的烧杯中,用少量石油醚洗涤锥形瓶、硫酸钠和滤纸,洗涤液并入烧杯中。d将烧杯置于655c水浴上,蒸出石油醚,接近干燥后再置于655恒温箱内烘干1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a5 计算 式中:m1烧杯加油总重量,g;m2烧杯重量,g;v水样体积,ml。a6 注意事项a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涂凡士林。b采样瓶应用洗涤剂洗干净(不要用肥皂洗)。c应定容采样,并将水样全部放人分液漏斗中测定,以减少由于油类附着在干容器壁上引起的误差。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