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物流基地改造工程.doc_第1页
牡丹江物流基地改造工程.doc_第2页
牡丹江物流基地改造工程.doc_第3页
牡丹江物流基地改造工程.doc_第4页
牡丹江物流基地改造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牡丹江物流基地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哈尔滨铁路局工程施工指挥部2016年9月 北京 目录(一)建设项目概况- 4 -1.1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4 -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和投资- 4 -1.3方案合理性、与规划相符性- 5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6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6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7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8 -3.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8 -3.2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9 -3.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2 -3.4环境保护措施- 14 -3.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 -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17 -3.7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计划- 17 -(四)公众参与- 18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8 -(六)联系方式- 19 - (一)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牡丹江物流基地改造项目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市是黑龙江东南部经济交通中心,经济增长较快,对外货物交流不断增多,而既有的牡丹江货场各种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牡丹江市不断增长的运量需要,不能有效吸引周边运量,。随着铁路货运改革的开展,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物流发展势在必行,而黑龙江省的“沿江开放开发战略”也需要综合性物流中心辐射带动产业链发展。因此,既有牡丹江货场需实施物流基地改造工程。2016年5月,受建设单位哈尔滨铁路局工程施工指挥部委托,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牡丹江物流基地改造项目环评工作。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和投资1.2.1 建设内容(1)牡丹江站西货场(集装箱作业场):集装箱作业区设置在既有西货场内,主要设计内容为:1)拆除既有小西货1线、西货2线、西货走线;改建西货1线,西货1线南侧新设辅助箱区(容纳70箱位),辅助箱区东侧设138381.1m 站台一座,站台上设3380m2掏装箱库1座;2)保留西货3线,既有36t、20t龙门吊更换为50t,同时更换龙门吊走行轨及基础;3)既有西货3线末端设军用站台1座;(2)牡丹江站中货场(快运、冷链作业场及公铁联运物流作业场)快运、冷链作业区及公铁联运物流作业场设置在中货场北侧,主要设计内容为:1)既有中货场仅保留货1线及货走线,货1线南侧新设370301.1m站台一座,站台上设7964 m2快运仓库一座。2)新设货2线,南侧新设305301.1m站台一座,站台上设6534 m2冷库一座。3)新建机械库及维修库1000 m2,新建综合办公楼3200 m2,办公楼前设4000 m2停车场。(3)牡丹江站东货场(粮食整车物流作业场)粮食整车物流作业场设置在东货场内,主要设计内容为:1)拆除既有采购2线;2)拆除洗刷线、采购1线,拆迁既有铁路房屋后,新建粮1线、粮2线,两线间新建215261.1m站台一座,站台上设20718m仓库一座;3)保留百货线(更名粮3线),设155251.1m站台一座,站台上设2550 m2暖库一座;4)新建23020m双层仓储库一座、新建交易中心1080 m2。1.2.2 建设周期本工程总工期为16个月,拟定2016年10月开工,2017年12月底竣工时间。1.2.3 工程投资工程投资估算总额39656.26万元。1.3方案合理性、与规划相符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属于“现代物流业”中的仓储和转运设施设备、运输工具、物流器具的标准化改造,为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将既有牡丹江站货场改造为铁路国际联运物流基地,其主要功能包括存储、装卸、包装、配载、流通加工、运输方式的转换及信息服务。物流基地将众多物流企业聚集在一起,实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对物流企业发挥整体优势,促进物流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共享相关设施,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其建设符合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要求。本工程在既有货场内实施改造工程,不新增用地,选址在符合牡丹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2015年牡丹江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79.7%。牡丹江市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为48ug/m、78ug/m,20ug/m、45ug/m,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年均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首要污染物是细颗粒物(pm2.5)。(2)地表水环境质量:2015年牡丹江流域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各断面年平均水质均能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3)声环境质量:2015年牡丹江市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5 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5.0 db(a)。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生态环境站场用地界外300m以内的区域、,施工场地、大型临时工程用地界外100m以内的区域;施工便道两侧各100m以内的区域。(2)声环境货场厂界外200m范围。(3)环境振动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以内区域。(4)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工程范围内的水污染源。(5)固体废物货场生产、生活垃圾。- 18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土石方施工中产生的扬尘,车辆行驶中的扬尘,各类施工机械所排放的尾气等对环境空气的影响。2)施工期水环境污染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机械设备冲洗产生的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浓度cod:200300mg/l、氨氮:2025mg/l。施工生产废水施工生产废水含沙量较高并含少量石油类。施工机械车辆冲排水水质为cod:5080mg/l、石油类:1.02.0mg/l、ss:150200mg/l。3)施工期声环境污染工程施工噪声源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两类。施工机械噪声源施工现场产生噪声的各类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等。根据大量现场监测数据,常见的各类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在8290 db(a)之间。运输车辆噪声施工中土石方、沙石料、设备、材料运输将动用大量运输车辆,这些运输车辆特别是重载汽车噪声辐射强度较高,对其频繁行驶经过的施工现场、施工便道和既有公路周围环境将产生较大干扰。根据类比测试,距土方车10m处的声级为7985db(a),30m处的声级为7278db(a)。4)振动污染源施工期振动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重型运输车辆产生的振动。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产生振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重型运输车、压路机、空压机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振动源强为8086db(a)。5)固体废物施工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单位驻地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工地施工产生的弃土及建筑垃圾。(2)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1)运营期水污染源分析本工程产生的污(废)水为生活污水和少量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石油类等非持久性污染物。工程后污水排放总量为28.9m3/d。2)运营期空气污染源分析本工程拆除既有锅炉,营运期货场采用市政集中供暖,且货场不设置煤炭装卸、堆存作业区,运营大气污染仅来自内燃机车和运输车辆调运货物产生的废气。3)运营期噪声污染源分析运营期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货场作业噪声,主要包括装卸作业与站场货线上的机动车辆噪声。3.2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地面文物古迹等特殊保护目标,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敏感保护目标主要为周边居民住宅区及学校,详见表3.2-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表3.2-1序号区域影响因素名称相对方位位置关系敏感点规模与场界最近距离(m)与公路距离(m)1冷链、快运作业区(原中货场)噪声西城国际小区中货场西南侧95/14栋,26层,2912户2丁香园小区中货场东南侧231014栋,7层,784户3牡丹江二十二中学中货场东南侧5340师生1200人,无住宿4玫瑰园小区中货场东南侧231012栋,7层,672户5宏大奥林匹克小区中货场东南侧23109栋,18层,2268户6棚户区改造中货场东北侧5/在建7宏大花园二期在建中货场东北侧76102栋在建,18层8粮食作业区(原东货场)宏大花园小区东货场南侧1341215栋,7层,840户9绿洲春城小区东货场东南侧731212栋,6层,576户10牡丹宝邸东货场东侧12/20栋,18层,2880户3.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中所排污水主要为施工点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所排污水,生产废水主要由施工作业产生的泥浆水、运输车辆的冲洗水等组成。施工单位临时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居住、生活简单,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少,主要以洗涤污水和食堂洗涤水为主,一般一个施工点有施工人员100150人左右,每人每天用水量按0.04m3/d计,每个施工点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6m3/d。施工营地应设置临时防渗化粪池,并定期清运。,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场地生产废水及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废水施工场地混凝土生产用水主要为砂、石料杂质清洗和混凝土制作,后者基本不排水,前者如果不采用循环用水,则有较大量污水产生,污水浑浊、泥沙量较大。另外,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在维修养护时将产生冲洗废水,冲洗废水含泥沙量高,根据铁路工程对施工污水的调查,施工机械车辆冲洗水水质为cod:5080mg/l,石油类:1.02.0mg/l,ss:150200mg/l。机械施工跑、冒、漏、滴产生少量含油废水,此类废水排放量少,排污浓度变化大,排放随机性较大,但影响范围极其有限,如果施工单位加强管理,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此类污染可加以避免。 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土石方施工中产生的扬尘,车辆行驶中的扬尘,各类施工机械所排放的尾气等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中的设备、材料和土石方等运输需动用大量运输车辆,车辆运输尤其是载重汽车噪声辐射较高,在施工期将会对附近敏感点产生干扰。大型临时施工设施如材料场、拌合站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噪声源,以敲击、碰撞等间歇性噪声为主,源强(距声源10m)为80115db(a),同时兼有吊车、风动机具等设备噪声,该类设施产生的噪声将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建筑垃圾交由市政垃圾消纳场处理,影响较小。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拆迁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和土石方工程引起的生态环境影响。由于本工程均在既有货场用地内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装箱作业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厌氧滤池处理后,定期清运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水质均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冷链、快运作业区、粮食作业区新建综合办公室的生活污水和既有生活污水经新增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水质均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 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改造工程拆除既有锅炉,营运期货场采用市政集中供暖,且不设置煤炭装卸、堆存作业区,运营大气污染仅来自内燃机车和运输车辆调运货物产生的少量废气。因此,本工程实施后,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很小。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厂界噪声预测结果分析营运期厂界昼、夜间预测值分别为40.352.7db(a)和38.842.5db(a),均满足厂界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分析 敏感点昼间预测值41.262.3db(a),夜间预测值40.253.5db(a),对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限值,昼间均达标,夜间7个预测点超标,超标量1.43.4 db(a)。超标原因主要受公路噪声及货场外牡丹江站运转场调车噪声影响。4)固体影响分析运营期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或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堆放点,不产生二次污染,环境影响轻微。5)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工程无新增用地,利用既有用地性质与规划用地性质相符,工程建设不会改变土地的性质和使用功能。运营期,随着绿化工程的实施,站场、仓储区景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4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场地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主要污染因子为bod5、cod和ss。施工营地应设置临时化粪池,并定期清运。施工场地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砂、石料杂质清洗、机械设备和施工车辆冲洗,施工场地应设置临时沉砂池对砂、石料杂质清洗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机械设备和施工车辆冲洗应设集中地点,冲洗废水经临时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可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降尘。施工期加强机械的维护保养,可避免跑、冒、漏、滴等少量含油废水的产生。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维护保养运输车辆,减少尾气排放量。对运输频度较高、较固定的线路(施工便道和既有公路)采用洒水或路面固化处理方式进行降尘。在拆迁和开挖干燥土面时,应适当喷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靠近居民集中区的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采用草垫覆盖或随时整平弃土堆,防止风力扬尘的发生。 采用商品沥青和购置改良土,不设置混凝土和改良土拌合站来减少影响3)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施工场界内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布置在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的一侧;在临近敏感点一侧施工时,可采取加减振垫和隔声罩等有效措施减轻影响。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午休时间及夜间不施工。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和载重车辆走行时间和路线,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点,减小运输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张贴施工告示与说明,取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影响。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生活垃圾要求分类存放,可回收物质回收处理,垃圾应集中运送到垃圾场统一处理;建筑垃圾应集中清运至垃圾场。2.在施工过程中,废弃物料做到及时清运,施工完毕后,应清理好作业现场,以防因降雨冲刷造成污染。5)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采取“永临结合的原则”将施工生产生活区修建于既有用地范围,减少对土地资源占用;加强土石方调配,移挖作填,减少取土量;工程开工前对熟化表土进行了剥离和综合利用;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采取植被恢复措施。(2)运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集装箱作业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厌氧滤池处理后,定期清运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冷链、快运作业区、粮食作业区生活污水和既有生活污水经新增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对既有锅炉改造,采用集中供暖,且不设置煤炭装卸、堆存作业区,对物流基地内采取绿化措施。3)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由于本工程噪声厂界预测值均达标,敏感点超标原因为既有公路及铁路噪声。本工程不再采取相应措施。3.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为既有货场改建工程,在施工及运营期对附近的声环境、环境空气、生态环境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针对不同污染要素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这些措施都直接或间接的在一定程度保护了建设项目附近的环境,使货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对社会效益和本工程的投资来讲,工程的环保投资于基建投资比例合理,经济效益显著。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改造后的物流基地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石油等易燃易爆的环境风险源。运营期风险主要为装卸或行车过程中发生冲突、倾覆造成运输货物泄漏,根据哈尔滨铁路局生产事故的调查,该类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后,事故发生后环境风险可得到有效控制。3.7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计划为保护拟建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确保工程建设引起的各种不良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须对本工程全过程进行科学、规范的环境管理和监控。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表 表3.7-1环 境 影 响环 保 要 求实施机构管理机构取土破坏植被,诱发水土流失1、合理取土,减小破坏面积。2、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工程施工单位哈尔滨铁路局工程建设指挥部施工及人员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1、本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均位于货区既有用地内,施工场地的污水严禁直接排入河流,严禁在河流中冲洗施工机械。2、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强化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禁止施工人员向水体倾倒垃圾、冲洗机具等行为。施工噪声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2、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和载重车辆走行时间和路线,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点,减小运输噪声对居民的影响。3、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在临近敏感点一侧施工时,可采取加防振垫、包覆和隔声罩等有效措施减轻影响。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1、本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均位于货区既有用地内,施工营地污水尽量利用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