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ppt_第1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ppt_第2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ppt_第3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ppt_第4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第二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教师科学素养课程组 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讨论的背景 u最初讨论:“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 神的危机”(上海文学1993年6期,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王晓明) u系统讨论:人文精神寻思录读书杂 志1994 年第3 至第7 期。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背景: 1、人文精神充满危机感,特别是文学。 如果说80 年代还有像舒婷那样的激动人心的诗流行着 ,而到了90 年代那种充满理想主义的、真正能打动人心的 作品似乎少之又少。 80年代:朦胧诗歌,“伤痕”、“反思”及“寻根”等小说 , 还有许多人爱好绘画、书法,流行歌曲开始,进入改革开放 。 流行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81) 、万里长城永不倒 (82)、年轻的朋友来相会(83)、我的中国心(84)、迟 到 (85)、一无所有(86)、冬天里的一把火(87)、外 面的世界(88)、我想有个家(90) 女排五连冠 画父亲 电影 2、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20 世纪80 年代对中国文化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方 思潮,主要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在90年代主要是后现代主 义。尽管后现代主义有其积极的因素和建设性的方面,但是 ,这股思潮包含着明显的反科学、反文化、反艺术、反美学 、反崇高、无中心、多元论、反元话语、反元叙事和反本质 主义的特点及偏颇性。这种偏颇性显然同人们所倡导的进步 、理想、境界、深刻、崇高、终极关怀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同人文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诸多颓废 化现象,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密切相关。 3、功利主义的社会文化氛围。 功利主义有其积极的意义,它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 、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功不可没。功利主义的确有两面 性:一方面,它对实效、实利和实用性的强调,大大刺激 和推动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正 是对实效、实利和实用性的过度强调,对理想、文化、崇 高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构成巨大冲击。 (奥运会有什么价值?) 4、科学精神的“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 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起来,把人文精神的衰落归咎于 科学精神所为。 u参加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讨论的学者有许多曾是恢复 高考后大学生或研究生。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正值“科 学的春天”,当时的人们真是大有“文艺复兴”的那种感觉。 u在80 年代初,国家百废待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什 么还是人才辈出?陈景润等是人们崇敬的代表同“科学精 神与人文精神”密切相关。如北大蔡元培、西南联大培养的杨 振林。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其发展 概括为三句话:一是从感性、冲动走向理性 、成熟(从文学的思考到哲学的思考);二 是从学术语言变成大众语言;三是从理论走 向实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众,百家讲坛,素 质教育。)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1、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认识活动,直接体现着人类对真理 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包括客观公正的精神、证实和证伪精神、自由探索的 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 超功利,科学家不是生产具体产品的,而是生产知 识的,包括对宇宙本原规律的认识,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西方的日神精神)。 2、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促进人类 的智力的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 迈进精神。 包括理想主义的精神、蓬勃向上的精神、 顽强拼搏的精神、合作精神、争论和竞争的 精神。 科学(日神)是提升智慧,体育是提升 体魄(酒神),艺术和哲学是提升智慧(想 象力),因此科学在这点上也包含人文精神 。 3、科学作为一项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 特殊的社会活动,直接体现着为人类的 自由而奋斗。 在宇宙间能自由发展,掌控宇宙,物质 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自由。 人文精神的定位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 把它看做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精神;二是把它 看做是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的精神;三是把 它看做是更为具体的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的 精神,例如文学精神、哲学精神、伦理精神 或艺术精神等等。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 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 u王洛宾一生历尽坎坷,但创作了无数被称为“东方经典”的歌 曲。他认为,所有的坎坷只不过像是暴风雨把他刮倒了几次 而已,他内心深处一直在追寻着前面的“火光”。 u爱因斯坦内心深处就有这种“火光”,他说:“照亮我的道路, 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 美和真” u杨振宁认为,牛顿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狭义 和广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像诗一样美, 包含“一种庄严感,一种神圣感,一种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 感”,和哥德式教堂建筑师“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 教美、最终极的美”。 三、中国儒家人文精神 主要介绍儒家人文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 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 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 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 ,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 儒道佛三大家 人本精神。 以人为本,肯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 以此为中心解释一切问题。仁学精神。 以仁为核心,爱人:亲亲,仁民,爱物。 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孔子答子贡问)。 现实价值:面对人的物化,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严重,儒 家思想提升人格,关爱生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人本精 神 忧患意识。 以忧国忧民为特征,表现出责任感、使命感。孔子提出的理 想社会: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忧。后世儒者说,天下之事,吾儒分内之事。 现实价值:具有忧患意识,就懂得关心并解决人类面临的生 态危机,社会文明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 。 乐道精神。 道:精神追求。理论、学说、技艺,追求之而获精神的愉悦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食者 ,未足与议也。”(里仁)。孟子大丈夫精神: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乐道精神:即以高尚的道德、理想、高层次的兴趣、爱好的 追求为快乐。今天人们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乐道精神是疗 救人的物化的良药。 和合精神。 和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也是不同要素的统一。君子和 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朋友切切缌缌,兄弟怡怡子路 。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儒家讲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 人际关系冷漠,人与自然关系失和,更有必要汲取儒家精神 。 见利思义精神。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见 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宪问) 儒家主张义利两全。不排斥功利,但不能见利忘义,即取利 有道。当今市场经济,人们争相逐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 。损公肥私。儒家义利观可校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