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 目: 花样流水灯设计 院 (系): 信息与通信学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2010 年 月 日 摘 要 介绍了一种简单的 led 彩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 at89s52 单片机作为控制核 心,较少的辅助硬件电路相结合,利用软件实现对 led 彩灯进行控制。本文提出了一 种基于 at89s52 单片机的彩灯控制方案, 实现对 led 彩灯的控制。本方案以 at89s52 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 与显示、驱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 32 个 led 显示器, 根据用户需要可以编写若干种亮灯模式,根据各种亮灯时间的不同 需要,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灯灭的控制信号,驱动各种颜色的灯亮或灭。 关键词:led 彩灯 ;单片机控制; abstractabstract introduced a simple led lights control system design in at89s52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to control, as the core of a hardware circuit, using the software with lights led in control. the proposed based on at89s52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to control lights, with the control led lights. the solution to at89s52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as the primary control display, drive, central control mainly composed of modules.the primary control module has led to the last 32, according to user needs can write a number of the light pattern, depending on the bright lights of different time to time in different output light or the lights went out of control signals. drivers of light or destroyed. keywordskeywords : led lights ;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to control ; 引 言 随着人们对房屋的装饰需要彩灯,在许多城市可以看到彩色霓虹灯。led 彩灯由于 其丰富的灯光色彩,便宜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彩灯来 装饰街道和城市建筑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目前市场上各式样的 led 彩灯控制器大 多数用全硬件电路实现,电路结构复杂、电路复杂、功率损耗大等缺点。此外从功能 效果上看,亮灯模式少而且样式单调,缺乏用户可操作性。 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 at89s52 单片机的彩灯控制方案,实现对 led 彩灯的控制。在主控模块上设有 16 个码 led 显示灯,根据需要可以编写若干种亮灯模式,利用其内部定时器 t0 实现一个基本 单位时间为 1 ms 的定时中断,根据各种亮灯时间的不同需要,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 灯灭的控制信号,然后驱动各种颜色的灯亮或灭。与普通 led 彩灯相比,具有体积小、 价格低、低能耗等优点。 led 彩灯用软件控制硬件的方式来是彩灯闪烁,即彩灯控制器和管内 led 板模块。 彩灯采用 at89s52 提供+5v 电压工作,经过开关电源变换,输出直流工作电压,一方面 为管内 led 模块提供+5v 工作电源,另一方面为主控模块单片机系统彩灯控制器提供 +5v 工作电源。整个系统工作由软件程序控制运行。上电后系统经过初始化 led 彩灯控 制器按照程序设定好的亮灯花样模式程序顺序调用往下走,开始工作,按照预定闪烁 模式一闪烁一周期,然后再循环继续工作。 目 录 摘摘 要要.2 引引 言言3 第第 1 1 章章 绪绪论论 5 1.1 选题背景.5 1.2 选题介绍.5 第第 2 2 章章 at89s52at89s52 的介绍的介绍6 2.1 at89s52 单片机的简介 .6 2.2 at89s52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 .6 2.3 at89s52 单片机基本特性 .6 2.4 at89s52 的信号引脚7 2.5 彩灯控制端并行 1/o 端口 8 2.6 彩灯系统时钟电路与时序 8 2.7 单片机的复位工作方式.10 第第 3 3 章章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11 3.1 单片机总体设计原理.11 3.2 各功能模块分析 11 3.2.1 闪烁系统.11 3.2.2 脉冲震荡系统.12 3.2.3 核心控件12 3.2.4 复位电路.13 第第 4 4 章章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15 4.1 软件系统方框图 15 4.2 使用 altium designer软件画原理图及 pcb.15 4.3 仿真环境 proteus仿真软件.16 第第 5 5 章章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17 5.1 调试.17 5.1.1 硬件调试17 5.1.2 软件调试17 5.1.3 软硬联调17 致致 谢谢 辞辞.1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9 附附 录录 主要源程序主要源程序.20 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美化,在许多场合可以看到彩色霓虹灯。led 彩灯 由于其丰富的灯光色彩,低廉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彩 灯来装饰街道和城市建筑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目前市场上各式样的 led 彩灯控制 器大多数用全硬件电路实现,电路结构复杂、功能单一,这样一旦制作成品只能按照 固定的模式闪亮,不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段的需要来调节亮灯时间、模式、闪 烁频率等动态 参数。这种彩灯控制器结构往往有芯片过多、电路复杂、功率损耗大等 缺点。此外从功能效果上看,亮灯模式少而且样式单调,缺乏用户可操作性,影响亮 灯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彩灯控制器进行改进。 彩灯可以通过定时或随用户要求来变换不同的色彩。传统的彩灯一般只 3 种颜色 ,当需要其中某种颜色的时候,点亮该颜色的灯泡,熄灭其他颜色的灯;目前市面最为常 用的彩色灯大都利用惰性气体在电极作用下变色的原理制作,工艺要求严格。本案例利 用价格低廉的at89s52 系列单片机控制基色led灯泡从而实现丰富的色彩变化。 1.2 选题介绍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at89s52 单片机的彩灯控制方案,实现对 led 彩灯的控制。 本方案以 52 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驱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 设晶振电路根据用户需要可以编写若干种亮灯模式, mcs51 是指由美国 intel 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mcs-51 系列单片机产品 有 8051,8031,8751,80c51,80c31 等型号。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别反映 在存储器的配置上。由 atmel 公司生产的 89s52 将 eprom 改成了 4k 的闪速存储器,他 们的结构大同小异。 我用的一块称之为 89s52 的芯片,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如何给它连线。(1)、电源: 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单片机使用的是 5v 电源,其中正极接 40 引脚,负极(地) 接 20 引脚。(2)、振蒎电路:单片机是一种时序电路,必须提供脉冲信号才能正常工 作,在单片机内部已集成了振荡器,使用晶体振荡器,接 18、19 脚。只要买来晶振, 电容,连上就可以了。(3)、复位引脚至于复位是何含义及为何需要复要复位,在单片 机功能中介绍。(4)、ea 引脚:ea 引脚接到正电源端。 至此,一个单片机就接好,通 上电,单片机就开始工作了。 第 2 章 at89s52 的介绍 2.1 at89s52 单片机的简介 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 cmos8 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 flash 存储器。使用 atmel 公司高密度非 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 80c51 产品指令 和引脚完 全兼容。片上 flash 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 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 8 位 cpu 和在系统 可编程 flash,使得 at89s52 为众多嵌入 式控制应用系统提 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s52 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 字节 flash,256 字节 ram, 32 位 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 16 位 定时器/计数器,一个 6 向量 2 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 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 另外,at89s52 可降至 0hz 静态逻 辑操作,支持 2 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 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 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 作。掉电保护方式 下,ram 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 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 复位为止。 2.2 at89s52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 at89s52 单片机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 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功能 的 i/o 线等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at89s52 单片机内包含下列几个部件: 图 2-1-1 at89s52 单片机内部结构简图 2.3 at89s52 单片机基本特性 (1)8 位的 cpu 与 mcs-51 兼容,片内有振荡器和时钟电路,工作频率为 024mhz (2)4k 字节可编程 flash 存储器(寿命:1000 写/擦循环) (3)片内有 256 字节 数据存储器 ram (4)片内有 8k 字节 程序存储器 rom (5)4 个 8 位 的并行 i/o 口(p0、p1、p2、p3) (6)1 个 全双工串行通讯口 (7)3 个 16 位 定时器/计数器(t0、t1、t2) (8)可处理 6 个中断源,两级中断优先级 (9)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2.4 at89s52 的信号引脚 89c51 是标准的 40 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排列如下图所示。 图 2-4-1 at89s52 单片机引脚图 引脚说明: 1、信号引脚介绍 (1) 、输入输出口线 p0.0p0.7: p0 口 8 位数据口和输出低 8 位地址复用口 (复用时是双向口;不复用时也是准双向口 ) p1.0p1.7: p1 口通用 i/o 口(准双向口) p2.0p2.7: p2 口输出高 8 位地址 (用于寻址时是输出口;不寻址时是准双向口) p3.0p3.7: p3 口具有特定的第二功能(准双向口) (2)vcc, gnd: 电源端 (3)xtal1, xtal2: 片内振荡电路输入、输出端 (4)reset: 复位端 正脉冲有效(宽度 10 ms) (5)ea/vpp: 寻址外部 rom 控制端。低电平有效。片内有 rom 时应当接高电平。 (6)ale/prog: 地址锁存允许 控制端。 (7)psen:选通外部 rom 的读(oe)控制端。 低电平有效 2、信号引脚的第二功能 “复用”即给一些信号引脚赋予双重功能。第二功能信号定义主要集中在p1 口和 p3 口线中,另外再加上几个其它信号线。 (1) 、p1 口线的第二功能 p1.0 t2 定时器/计数器 t2 的外部计数输入 ,时钟输出 p1.1 t2ex 定时器/计数器 t2 的捕捉/重载触发信号和方向控制 p1.5 mosi 在系统编程用 p1.6 miso 在系统编程用 p1.7 sck 在系统编程用 (2) 、p3 口线的第二功能 p3.0 rxd: 串行口接收数据输入端 p3.1 txd: 串行口发送数据输出端 p3.2 int0: 外部中断 0 输入端 p3.3 int1: 外部中断 1 输入端 p3.4 t0: 外部计数 0 脉冲输入端 p3.5 t1: 外部计数 1 脉冲输入端 p3.6 wr: 写外设控制信号输出端 p3.7 rd: 读外设控制信号输出端 (3) 、eprom 存储器程序固化所需要的信号 编程脉冲:30 脚(ale/prog) 编程电压(25v):31 脚(/ea/vpp) 2.5 彩灯控制端并行 1/o 端口 at89s52 单片机具有 4 个 8 位准双向并行端口(p0p3) ,共 32 根 1/o 口线。每一 根 1/o 口线都能独立地用作输入或输出。这 4 个端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 (数据、地址、控制信号)交换的输人或输出通道。 1、p0 口功能: 作为通用输入/输出口; 地址线数据线分时复用。在扩展系统中,低 8 位地址线与数据线分时使用 po 口。 po 口先输出片外存储器的低 8 位地址并锁存到地址锁存器中,然后再输出或输入数据。 2、p1 口功能: 作为通用输人/输出口使用。 3、p2 口功能: 通用输人/输出口使用;作为高 8 位地址总线口使用。在扩展系统中,其作为扩展 系统的高 8 位地址总线,与 p0 口低 8 位地址线一起组成 16 位地址总线。 4、p3 口功能: 作为通用输人/输出口使用;涉及串行口、外部中断、定时器的工作(第二功能) 。 2.6 彩灯系统时钟电路与时序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示意图如 2-6-1。 图 2-6-1 mcs-51 单片机震荡示意图 1、时钟信号的产生 在 at89s52 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 xtal1,输出 端为引脚 xtal2,在芯片的外部通过这两个引脚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形成反馈 电路,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如下 2-6-2 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容一般取 30pf 左右,而晶体的振荡频率范围通常是 1.2mhz12mhz。 2、引入外部脉冲信号 在由多片单片机组成的系统中,为了各单片机之间时钟信号的同步,引入唯一的 外部脉冲信号作为各单片机的振荡脉冲。这时外部的脉冲信号是经 xtal2 引脚注入, 其连接如图 2-6-2 所示。 图 2-6-2 mcs-51 单片机外部中断源接法 时序定时单位 at89s52 时序的定时单位共有 4 个,从小到大依次是:拍节、状态、 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拍节与状态 振荡脉冲的周期定义为拍节(用“p”表示) 。 两个拍节定义为状态(用“s”表示) 。 2、机器周期 六个状态为一个机器周期。 3、指令周期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指令周期。mcs- 51 的指令周期根据指令的不同, 可包含有 1、2、3 或 4 个机器周期。 2.7 单片机的复位工作方式 rst 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其有效时间应持续 2 个机 器周期以上。 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健手动复位两种方式。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复 位电路的电容充电来实现的。电路如 2-7-1 图 按健手动复位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两种。其中按健电平复位是通过使复位端经 电阻与 vcc 电源接通而实现的,其电路 2-7-1 图所示。而按健脉冲复位则是利用 rc 微 分电路产生的正脉冲来实现的,其电路如 2-7-1 图所示。 图 2-7-1 各复位电路 第 3 章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3.1 单片机总体设计原理 基于 at89s52 单片机的彩灯控制方案,实现对 led 彩灯的控制。本方案以 at89s52 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驱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 晶振电路和 32 个 led 显示二极管,根据用户需要可以编写若干种亮灯模式,利用其内 部定时器 t0 实现一个基本单位时间为 5 ms 的定时中断,根据各种亮灯时间的不同需 要,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灯灭的控制信号,结构框图如图 3-1-1 所示。 复位电路 mc52 核心 部件 闪烁系统 震荡脉冲 图 3-1-1 硬件系统方框图 3.2 各功能模块分析 单片机系统(彩灯控制器)提供 5 v 工作电源。整个系统工作由软件程序控制运 行,根据需要,可以上电后系统经过初始化,进入用户设定模式状态。52 单片机的彩 灯控制方案,实现对 led 彩灯的控制。本方案以 51 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显示、驱 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利用其内部定时器 t0 实现一个基本单位时间为 5 ms 的定时中断,根据各种亮灯时间的不同需要,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灯灭的控制信号。 3.2.1 闪烁系统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 led。由镓(ga)与砷(as) 、磷(p)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 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 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 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本系统选用的是红色的发光二极管,彩灯闪烁由+5v 电源和 32 个红色 led 发光二极管,4 个限压电阻组成如下图所示是彩灯闪烁系统的主要的外部可 视部件。 图 3-2-1 led 连接方法 3.2.2 脉冲震荡系统 为彩灯循环系统提供稳定频率波在由多片单片机组成的系统中,为了各单片机之 间时钟信号的同步,引入唯一的外部脉冲信号作为各单片机的振荡脉冲。这时外部的 脉冲信号是经单片机 89c52 的 xtal2 引脚注入的;如图 1-2-2 所示 图 3-2-2 震荡电路 3.2.3 核心控件 89s52 单片机是整个彩灯循环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彩灯循环闪烁等等一切功能的部件; 其中内部有 rom、有 ram、有并行 i/o 口等,在 51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 cpu 用来运算、 控制,有四个并行 i/o 口,分别是 p0、p1、p2、p3,有 rom,用来存放程序,有 ram, 用来存放中间结果,此外还有定时/计数器,串行 i/o 口,中断系统,以及一个内部的 a b c d e f g h xtal2 18 xtal1 19 ale 30 ea 31 psen 29 rst 9 p0.0/ad0 39 p0.1/ad1 38 p0.2/ad2 37 p0.3/ad3 36 p0.4/ad4 35 p0.5/ad5 34 p0.6/ad6 33 p0.7/ad7 32 p1.0 1 p1.1 2 p1.2 3 p1.3 4 p1.4 5 p1.5 6 p1.6 7 p1.7 8 p3.0/rxd 10 p3.1/txd 11 p3.2/int0 12 p3.3/int1 13 p3.4/t0 14 p3.7/rd 17 p3.6/wr 16 p3.5/t1 15 p2.7/a15 28 p2.0/a8 21 p2.1/a9 22 p2.2/a10 23 p2.3/a11 24 p2.4/a12 25 p2.5/a13 26 p2.6/a14 27 u1 89c51 c1 22pf c2 22pf c3 10uf x1 12m r1 10k 时钟电路。p1 接口(p1.0p1.7);8 位准双向 i/o 接口,占 18 脚.准双向接口是指该接 口内部有上拉电阻,能驱动 4 个 lsttl(低功耗肖脱基晶体管逻辑电路)负载.p1 接口一 般作通用 i/o 接口线使用.p2 接口(p2p2.7);8 位准双向 i/o 接口,占 2128 脚.能驱 使动个 lsttl 负载.如果系统接有外部存储器,则 cpu 访问外边存储器时,该口作高 8 位 地址线使用.p3 接口(p3.0p3.7);8 位准双向 i/o 接口,占 1017 脚.能驱动 4 个 lsttl 负载.p3 借口同时也是多功能接口,除可作通用 i/o 接口线使用外,其每一引脚还有第二 功能。 at89s52 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单片机要工作所必须保证的最低配置 如图 3- 2-3 所示。 图 3-2-3 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图 3.2.43.2.4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其主要功能是把 pc 初始化为 0000h,使单片机从 0000h 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除 pc 之外,复位操作还对其它一些专用寄存器有影响,它们的复位状态如表 2-1 所示: 表 3-1 pc0000htcon00h acc00htl000h psw00hth000h sp07htl100h dptr0000hth100h p0p3 0ffhscon00h ipxx000000bsbuf 不定 单片机的 rst 管脚为主机提供了一个外部复位信号输入口。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 效,高电平有效的持续时间为 2 个机器周期以上。单片机的复位方式可由手动复位方 式完成。复位电路如图 2-2-4 所示: 图 3-2-4 系统复位电路 ie0x000000bpcon0xxx0000b tmod00h 第 4 章 软件设计 4.1 软件系统方框图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设计,延时 0.5s 子程序,延时 0.001s 程序等 等;软件框图如 4-1-1 所示 图 4-1-1 4.2 使用 altium designer 软件画原理图及 pcb 图 4-2-1 altium designer 环境下设计原理图 开 始 p0p3 口初始化 点亮发光二极管 延时 循 环 图 4-2-2 altium designer 环境下设计 pcb 4.3 仿真环境 proteus 仿真软件 图 4-3-1 proteus 仿真环境 第 5 章 系统调试 因本设计本身要求有稳定性高、免维护、抗干扰能力强等功能,系统调试除了验 证数据处理的精度,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外,同时必须确认各项的功能的正常运行。 5.1 调试 根据系统设计方案,本系统的调试共分为三大部分:硬件调试,软件调试和软硬 件联调。由于在系统设计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所以方便了对各电路功能模块的逐级测 试,包括对:键盘操作功能调试,指示灯功能调试等。单片机软件先在最小系统板上 调试,确保工作正常之后,再与硬件系统联调。最后将各模块组合后整体测试,使系 统的所有功能得以实现。 5.1.1 硬件调试 电路安装完成后,首先进行检查,即确认电路无虚焊,无短路,无断路,集成元件 安装是否正确,之后进行电路功能模块的分级调试,根据电路功能逐级进行: (1)按键功能调试 (2)led 灯功能调试 5.1.2 软件调试 本系统的软件系统很大,全部用 c51 来编写,选用一般的伟福仿真器对 c51 进行调 试。除了语法差错外,当确认程序没问题时,通过直接下载到单片机来调试。采取的 是自下到上的调试方法,即单独调试好每一个模块,然后再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调试。主要是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功能的调试。 5.1.3 软硬联调 系统做好后,进行系统的完整调试。主要任务是检验实现的功能及其效果并校正 数值。根据实测数据,逐步校正数据,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单片机软件先在最小系统 板上调试,确保工作正常之后,再与硬件系统联调。 致 谢谢 辞辞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真诚地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 的完成了此次毕业设计也使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相应的周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做论文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帮助我纠正了许多不妥之处。在做系统设计这一 过程中,也给我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并交给我许多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光光一个单片机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必须要 和其它的芯片一起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它的各种各样的功能。为了做这个课程设计我 查阅了不少单片机的资料,图书馆关于单片机的书基本上都被我们班同学借光了。上 网查找相应的资料和找老师指导;最后完成了这篇课程设计。在这次设计的过程中, 软件编程是比较难的环节,因为用的是汇编和 c 语言,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不像高 级语言哪么直观,算法的实现也比较困难,单片机课程设计重点就在于软件算法的设 计,需要有很巧妙的程序算法,才能实现 led 灯的相应的功能,在编程上需要花大量 的时间在里面。还有在陈老师对我的系统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意见,对我的论文中的一 些不足的地方也一一地指出。没有他的帮助,我也不可能很好的完成这次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景东升.单片机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研究、设计及应用.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4 2武庆生,仇梅.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1998,12 3 朱定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4 4 刘瑞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5吴普特,牛文全,郝宏科.现代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b,5 6刘连吉.isd 单片语音录放器件及电路实现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3 8 阎 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5 月第一版. 9 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年 5 月第一版. 10 何立民. 单片机高级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年 5 月第一版. 11 陈汝全. 电子技术常用器件应用手册m.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年 5 月 第一版. 12 谭浩强. c 程序设计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 2 版 13 白炳良. 单片机自动控制交通信号灯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2) . 8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大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4. 14 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15 罗亚非. 凌阳 16 位单片机应用基础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附 录 主要源程序 #include void delay(void) unsigned char i,j; for(i=0;i250;i+); for(j=0;j250;j+); void main(void) int k,l; while(1) p0=0xff; p1=0xff; p2=0xff; p3=0xff; delay(); delay(); delay(); delay(); p0=0xfe; p1=0xfe; delay(); delay(); p0=0xfc; p1=0xfc; delay(); delay(); p0=0xf8; p1=0xf8; delay(); delay(); p0=0xf0; p1=0xf0; delay(); delay(); p0=0xe0; p1=0xe0; delay(); delay(); p1=0xc0; p2=0xef; delay(); delay(); p2=0xe7; p3=0xf7; delay(); delay(); p2=0xe3; p3=0xe7; delay(); delay(); p2=0xe1; p3=0xc7; delay(); delay(); p2=0xe0; p3=0x87; delay(); delay(); p3=0x07; delay(); delay(); delay(); p3=0x06; de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