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内侧入路个体化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pdf_第1页
经前内侧入路个体化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pdf_第2页
经前内侧入路个体化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pdf_第3页
经前内侧入路个体化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7卷第 3期 2 0 1 5 年 6月 右江 民族医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o u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v0 1 3 7 no 3 j u n 2 0 1 5 经前 内侧入路个体化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 张理 选 , 李 映 姗 , 张华胜 , 郭汉 明 , 王新 光 。 康 明 ( 广东省 惠州市 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 惠州 5 1 6 0 0 1 ) 摘要 :目的 分 析经前 内侧入路建 立股 骨骨道进行 前交 叉韧 带( ac l) 个 体化 解剖 重建 的 临床 疗效 。方 法 自 2 0 1 2 年 1月2 0 1 3年 7月 , 共有 5 2例患者在 关节镜 下单束解剖重建 膝关节 ac l , 重建后用 相 同的方法进 行康 复锻 炼 , 对所 有患者进 行随访 , 常规查 l a c h ma n试验 , 膝关 节屈伸活动度 , 轴移试验 , l y s h o l m 膝关节评分 , 并进行 比较 。结果 所有 患者 的膝 关节屈伸活动度都在 正常范围以 内, 没有 出现韧带撞击现象 , 患者术后进 行 l a c h ma n试验 显示 i度 阳性 2例, 轴移试验均 阴性 。膝关 节 l y s h o l m 评分 : 重建前 、 后膝关节 l y s h o ! m 评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o 0 0 1 ) 。结论经前 内侧 入路能更精确地寻找 ac l的股 骨解 剖止点并进行个体化 解剖重建 , 操作 手法简单且 能较快恢 复膝关 节功能 , 对恢 复膝 关节的稳定性起到 了很好 的作用 。 关键词 :前交叉韧 带重建 ; 个体化解 剖; 前 内侧入路 中图分类号 :r 6 8 7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5 8 1 7 ( 2 0 1 5 ) 0 3 0 4 1 9 0 4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1 5 8 1 7 2 0 1 5 0 3 0 3 0 a c 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i n di v i d u a l i z e d a n a t o m i c a l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r o u g h a n t e r o me d i a l po r t a l t e c hn i qu e zha n g li xu a n,li yi ngs ha n,zha n g h u a s he n g,gu o h a n m i n g,w a n g xi ng ua ng,ka ng m i ng ( h u i z h o u mu n i c i p a l ce n t r a l ho s pi t a l ,hu i z h o u 5 1 6 0 0 1 ,gu a n g d o n g,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e t i v e t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1 e f f i c a c y o f t h e a n a t o mi c a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e n t( acl)t h r o u g h a n t e r o me d i a l( am )p o r t a l f e mo r a l b o n e t r a c t t e c h n i q u e me t h o d s j a n u a r y 2 0 1 2 j u l y 2 0 1 3 f i f t y t wo c a s e s u n d e r we n t a r t h r o s c o p y g u i d e d a n a t o mi c s i n g l e b u n d l e ac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l l t h e p a t i e n t s d i d t h e s a me r e c o v e r y e x e r c i s e s a n d we r e f o l l o we d u p tr a d i t i o n a l p h y s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s u c h a s la c h ma n t e s t ,a n t e r i o r d r a w t e s t a n d p i v o t s h i f t t e s t we r e c o n d u c t e d f o r a l l t h e s e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t h e s u r g e r y l y s h o l m k n e e j o i n t s c o r e wa s d o n e an d t h e o b t a i n e d d a t a wa s c o mp a r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r e s u l t s th e f l e x i o n e x t e n s i o n mo t i o n s o f a l l k n e e j o i n t s v c e r e i n t h e n o r ma l r a n g e no l i g a me n t i mp a c t o c c u r r e d th e p i v o t s h i f t t :e s i r e s u l t s we r e n e g a t i v e i n a l l c a s e s : :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a c h ma n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2 c a s e s we r e g r a d e i p o s i t i v e co mp a r e d o f p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y s h o l m k n e e j o i n t s c o r e s t o p o s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y i e l d e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i f f e r e n c e(p 0 0 0 1 ) co n c l u s i o n i t s e e me d t o b e b e t t e r t o ma t c h t h e n a t i v e f e mo r a l acl f o o t p r i n t t h r o u g h am p o r t a 1 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r e c o v e r t h e k n e e j o i n t f u n c t i o n a n d s t a b i l i t y a n a t o mi c acl i t i s a s i mp l e a n d g o o d t e c h n i q u e t o r a p i d l y ke y wo r ds : a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a me nt r e c o ns t r u c t i o n;i nd i v i du a l i z e d a na t omy; a nt e r o me di a l po r t a l t e c h n i qu e 由于膝关节 自身解剖结构和其在人体中功能的特 殊性 , 致使膝关节损伤成为人体发生损伤最多 的关节 之一, 其 中最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 伤通常出现在交叉 韧带, 特 别 是 在前 交 叉 韧 带 (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e n t , ac l ) , 对 ac l进行重建可有效改善 膝关节 的 功 能 , 准 确建 立股 骨 隧 道 是保 证 手 术 成 功 的关 键 因素 之一 _ 1 。 自 2 0 1 2年 。1月 2 0 1 3年 7月 , 我 科 共 有 5 2例患者在关节镜 下经前 内侧 入路建立股骨骨道进 行 ac l个体化解剖重建 , 效果满意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2 0 1 2年 1月 2 0 1 3年 7月 , 我院共 有 5 2例患者膝关节在关节镜下使用半腱、 股薄肌腱进 基金项 目 :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 划基金资助 ( 2 0 1 3 0 8 0 2 ) 行 ac l重 建术 。男 性 3 2例 , 女性 2 o例 , 年 龄 1 8 5 4 岁 , 平均 3 2 2 6岁。左膝 2 1例 , 右膝 3 1例。病程从 1 周到 4 5年 , 平均 1 6 2年 。致伤原因 : 运动伤 3 5例 , 车祸外伤 6例 , 日常生活扭伤 8例 , 其它外伤 3例。合 并有内侧副韧带损伤 1 8例( 其 中完全断裂 4例) , 外侧 副韧带完全断裂 2例, 半月板 度损伤 1 9例 , 骨性关 节炎 4例 。 1 2 手术方法 做膝前 内侧 ( 距离髌腱 内侧缘 约 2 c m处) 标准前外侧入路 , 根据顺序检查膝关节, 对关节 内的损伤情况进行探查 , 明确 ac l的损伤 情况。患 者如果出现半月板损伤则先进行处理 , 保 留少量韧带 残端以利解剖 辨认 , 显露 ac l的骨附着部 。对髁间 一 41 9 2 0 1 5芷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第 3 期 裂 , 刨除滑膜组织后股骨止点骨性标志大部分都能清 晰可见 , 在住院医师嵴 以下 , 以外侧分叉嵴为骨道 中心 进行定位 ; 如果股骨止点残留韧带组织 , 则 以前 内侧束 与后外侧束的股骨止点 中央进行 定位 , 该 中心一般位 于髁 间窝 外侧 壁下 1 3 。 3 2 等长重建与解剖重建ac l重建的 目的是为 了 恢复膝关节 的功能 , 包括屈伸 、 旋转功能 , 要实现这些 功能的前提即尽可能地重 现 ac l的解 剖结构 , 关 键 是骨隧道的精确定位, 目前对于骨隧道 的理想位置进 行 了广 泛 的研究 。过 去通 常 认 为 ac l重 建 术 的核 心 在于恢复韧带的等距特性 , 也就是在膝关节屈伸 的范 围以 内保 持 韧 带 的 胫 骨 与 股 骨 止 点 间 的 距 离 。c o l o mb e t 等 的研究表 明, 过顶点位置附近重建 的韧带 等长性最好 , 在此点旁进行骨道定位 , 将后壁 2 mm骨 质进行保 留。过顶点 的位置易于确定 , 而且符合最佳 等长点 , 传统过顶位等长重建一度作为单束重建 中股 骨定位点 的金标准。然而 , 由于等长 固定的位置限制 了膝关节屈伸时移植物长度和张力的变化 , 且每束韧 带的张力和拉伸的长度随着屈伸角度的变化而有所不 同, 因此我们认为绝对 的等距点是不存在 的。等长重 建可以把重建标准简单化 , 对早期 的手术开展有所帮 助 , 不过由此而忽视了解剖结果的个体存在差异性 , 没 有根据 ac l的解剖位置进行 重建 , 是导致 ac l重建 失效的主要 因素之一_ 。i z a wa等_ 6 研究认为 , 过顶 位 等长 重 建对 膝关 节前 后 稳定性 的控制 有着 一定 的作 用 , 但不利于旋转稳定性 的控制 。近年来 , 交叉韧带的 解剖位重建越来越受到关节镜医师的推荐 , 提出 ac l 股骨隧道定位于接近原解剖印迹 中心, 重建后的 ac l 更接 近 正 常 的 膝 关 节 运 动 轨 迹 。f u f h 等_ 8 、 s c h r e i b e r 等 和 va n e c k等_ g 研究后认为 : 与解剖重 建 相 比 , 非解 剖 重建 的韧 带会 术后 膝关 节 容易 更早 、 更 快地 发 生 软 骨 退 变 , 这 是 因 为 过 顶 位 ac l等 长 重 建 后 , ac l在非解剖位置活 动, 膝关 节伸屈运动范围局 限在一个 同心圆内, 虽然临床体格检查膝关节的稳定 性是好的, 但膝关节的运动并非是生理性的, 股骨髁的 运动轴会 向前移动 , 往往导致股骨或胫骨前缘软骨或 半月板前角负荷过重而继发软骨退变或半月板损伤 。 ac l解剖重建 的一个重要 的因素是骨 隧道 的定 位 , 周敬滨等i 】 。 认为 ac l解剖重建应该视个体差异 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 的解剖重建 , 所 以要 明确并依 据 ac l股 骨残 端 位 置 和邻 近 的骨 性 标 志 、 p c l、 半 月 板等重要解剖结构来进行定位。ac l重建术后韧带 松动可能的原因主要为骨道定位的偏移 , 普遍的技术 错误就是股骨端和胫骨端隧道定位偏前 , 从 而影 响到 移 植 物 的 长 度 和 生 物 力 学 功 能 , 造 成 重 建 手 术 的失 败 引。 ac l解剖重建 的要求是尊重个体解剖差异 , 复制 ac l止点 位置 。 由于 ac l的 直径 、 走 向及 止 点 形 态 存在个体差异 , 仅仅采用固定的表盘法进行骨道定位 并不符 合 个性 化 解 剖重 建 , 因此 , 关 节 镜 下应 测 量 ac l股骨和胫骨足迹 , 个体化地进行 骨道定位 , 让每 例患者 ac l都能重建在其原来 的解剖位置上。现在 通常采用 的 ac l股骨侧止点定位方法有 : 如果可 以对 ac l残端进行 辨认 , 则 以残端 中心作为定位 点 采取单束重建。如果无法对残端进行辨认 , 则根据 周边骨性标志定位 , 单束重建 : 住 院医师嵴 以下 , 由髁 问窝外 侧 分叉短 骨 嵴 中心为定 位 点 。如果 骨 性标 志 不清 , 则是 以髁 间窝外侧 壁 的下 3 o 3 5 进行定 位 9 。本组病例根据每个前叉韧带损伤的特点进行解 剖重建 , 术后膝关节恢复满意 , 进一步证实了个性化解 剖重建的可行性及 良好的手术效果 。 3 3 手术入路的选择 建立股骨隧道的入路包括两 种 , 传 统 的手 术 方法是 经胫 骨 骨道 人路 ( t h e t r a n s t i b i a l p o r t a 1 ) 建立 股 骨 隧 道 , 由于 胫 骨 骨 道 的 固定 性 , 无 论 如何屈伸膝关节 , 经该入路建立 的股骨骨道通 常均为 过顶位 , 无法满足解剖重建的要求 , 目前主流的方式是 经前内侧手术入路( t h e a n t e r o me d i a l p o r t a 1 ) 进行股骨 骨道的钻取 1 。本研究证实 , 经前内侧手术入路钻 取股骨骨道更灵活 、 准确 , 可 以根 据个体差异进 行调 整 , 股骨骨道的定位点不受入路的限制, 更有利于进行 前交叉韧带的个性化解剖重建。同时骨道的直径不受 胫骨 骨道 直径 大小 的影 响 , 可 以根 据 移植 物 的直 径 进 行调整 , 做到移植物与隧道 的充分匹配 , 降低 了“ 蹦极 效应 ” 的发 生 。 对于 ac l重建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估 , o ne i l l b j 研究证实 , 传统的过顶位单束重建术后仍有很多患者 出现了影像学上的退变表 现及功能改变 , 远期仍有很 高的骨关节炎发 生率口 。本组病例 中, ac l的重 建 依据个体解剖差异寻找 ac l胫、 股骨足迹点, 重建后 的 ac l不撞击髁间窝 , 一般不需进行髁间窝成型 , 不 破 坏膝 关节 的 固有 结 构 , 符 合 膝 关 节解 剖学 特 点 。术 后随访 , 所有病例 早期 的临床效 果确切 。所 以 , ac l 个体化 解剖重建 能更好地 满足 每一位 ac l损伤 患 者 , 术 后可最 大 程度 地恢 复 患者 的膝 关 节 稳 定 性 和旋 转 功能 。本 组研 究 的不足 之处 是 缺乏 中远期 的随访结 果 。 参 考文献 : 1 丁清和 , 叶勇 光 , 向孝兵 , 等关节镜 下经前 内入 路建 立 股 骨骨道重建前交叉韧带 的疗效观察 j 岭南 急诊 医学 杂志 , 2 0 1 4 , 1 9 ( 4 ) : 3 2 3 3 2 4 2 韦钊 岚 , 李 富明 , 徐 攀峰 , 等经前 内侧入路 关节 镜下 行 前交 叉韧带单束解剖 重建术 的临床 应用 j 微创 医学 , 2 o 1 3, 8 ( 5 ) : 6 0 8 6 1 0 1- 3 路世 勇 , 李光磊 , 王宝鹏 前 交叉韧 带股 骨止点 的解剖学 研究 i- j 中国矫 形外科杂志 , 2 0 1 0 , 1 8 ( 2 2 ) : 1 8 9 2 1 8 9 5 4 2 c o l o mb e t p, r o b i n s o n j , c h r i s t e l p , e t a 1 mo r p h o l o g y o f a nt e r i o r c r u c i at e l i ga me nt a t t a c hme nt s f o r a na t omi c r e c on s t r u c t i o n:a c a da ve r i c di s s e c t i on a nd r a d i ogr a ph i c s t u d y j ar t h r o s c o p y , 2 0 0 6 , 2 2 ( 9 ) : 9 8 4 9 9 2 e 5 ko p f s , f o r s y t h e b, wo n g ak, e t a 1 n o n a n a t o mi c t u n n e l p o s i t i o n i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s i n g l e b u n d l e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v a l u a t e d b y t h r e e d i me n s i o n a l c o mp u t e d t o mo g r a p h y j j 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 am, 2 0 1 0 , 9 2 ( 6 ) : 1 4 2 7 1 4 3 1 ( 下转 第 4 2 7页) 一 42 1 2 0 1 5 年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 3期 指 ( 趾) 发生 4例 、 神经管 畸形 3例、 先天性心脏病 、 尿 道下裂 、 并指( 趾) 、 总唇裂各发生 1 例 。两组 出生缺陷 主要类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见表 2 。 表 2 出生缺 陷儿 的出生缺陷类型分析 注 : x 一 4 5 9 0 ,p o 8 8 1 3讨 论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 功 能 或代谢异常 , 通常包括 先天畸形 、 染色体异常 、 遗传代 谢性疾病 、 功 能异常如 盲、 聋 和智力 障碍等 。研 究表 明 , 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世界 中等收入 国家平均水 平接近。出生缺陷问题 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出生人 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 问题 , 不但是造成儿童残疾 的 重要 原 因 , 也 日渐 成 为儿 童死 亡主 因 。 研究表明, 开展产前诊断能改变 围产儿 出生缺 陷 类型 、 顺 位。未 开展 产 前诊 断 , 先 天性 心脏 病 、 多指 ( 趾) 、 神经管畸形 、 尿道下裂 、 总唇裂较高发 , 经产前诊 断并知情选择治疗性终止妊娠后 , 虽然先天性心脏病 、 多指( 趾) 仍较高发, 但先天性 心脏病 等部分 出生缺 陷 的 围产期 发 现率 和有 效 干 预 率 上 升 , 特 别 是 神 经 管 畸 形和染色体异常发生率 明显下降, 出生缺 陷患儿得 到 早期干预 , 生存质量改善。而且本研究显示 , 开展产前 诊断 , 新生儿出生缺 陷发生率 明显低于全 国平均发生 率( 1 4 o ) 及 欧洲发生率 ( 2 1 6 ) 水平l_ 4 , 而且提示 通过产前筛查 、 遗传咨询、 超声产前检查 和产前诊断干 预后 , 能明显减少活产婴儿 中出生缺陷的数量; 而且通 过产前诊断发现严重出生缺陷后 , 能有效建议并指导 家属和孕妇本人及 时终止妊娠 , 达到了较好 的预防严 重出生缺陷发生的效果 。 目前 , 临床对 出生 缺陷 病 因的研 究 并无 定 论 , 大多 数 出生 缺陷 的病 因 尚不 明确 , 但研 究 表 明 , 出生 缺 陷与 病毒 感 染 、 药 物滥 用 、 接 触有 毒 有 害 物 质 、 营养 过 剩 或 缺乏、 孕期疾病等因素有关 5 。因此 , 孕妇在孕期应 尽量做好对上述病 因的防范, 同时应当加强 孕产期保 健检查和遗传咨询, 认真对待产前诊断活动。 综上所述 , 开展 产前诊 断, 可 降低 出生 缺陷发生 率 , 尤其可降低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如神经管畸形 、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 、 唐氏综合征等患儿的出生 , 使活产 婴儿 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故产前诊断技术为妇女 提供 了终 止病 理妊 娠 的机会 , 既 提高 了出生 人 口质 量 , 也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产前诊断作为出 生缺陷的二级预防措施 , 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开展 , 孕 妇及共家属也应积极响应和主动参与产前诊断活动 。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部 中国 出生缺 陷防 治报 告 ( 2 0 1 2 ) e s 北 京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卫生 部 , 2 0 1 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 s 北 京 : 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 , 2 0 0 2 3 卫生 部妇幼 司 中国出生 缺陷 检测 中心 中 国出生 缺陷 监 测工作 手册 i s 北 京 : 卫 生部妇 幼 司 中国 出生缺 陷检 测 中 心 , 1 9 9 5 4 王 淑媛 , 洪春 辉 , 孙辉 等 产前诊 断对 围产 期 出生 缺陷 儿 转 归的影 响 j 现代 预 防 医 学 , 2 0 1 4 , 3 2 ( 2 1 ) : 3 8 9 3 3 895 5 刘艳 , 刘启 兰 , 胡娅 莉等 江苏 省 2 6 8 0 3例 围生儿 出生 缺 陷监测 e j 中国生育健康 杂志 , 2 0 1 0 , 2 ( 3 ) : 1 5 2 1 5 4 6 王宝霞 , 张月 莲 太原 地 区 5 8 5 2例 围产儿 出生 缺 陷临 床 分析 i- j 中国优 生与遗传 杂志 , 2 0 1 0 , 2 4 ( 1 0 ) : 9 o 一9 1 收稿 日期 : 2 0 1 5 0 5 0 6 ; 修 回 日期 : 2 0 1 5 0 5 2 8 ( 上接第 4 2 1页) 6 i z a w a t, o k a z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