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功效和作用_第1页
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功效和作用_第2页
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功效和作用_第3页
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功效和作用_第4页
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功效和作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功效和作用 淡竹叶为禾本科,淡竹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须根中部可膨大为纺缍形肉质块根,黄白色。叶披针形,圆锥花序 ;颖果椭圆形。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功效和作用,欢迎阅读。 干燥带叶的茎枝,全长 30 60 厘米。商品常已切断。茎枯黄色,中空,扁压状圆柱形,直径 1 2 毫米 ;有节,叶鞘抱茎,沿边缘有长而白色的柔毛。叶 片披针形,皱缩卷曲,长 5 20 厘米,宽 2厘米,青绿色或黄绿色,二面无毛或被短柔毛,脉平行,有明显的小横脉,质轻而柔弱。 气微弱,味淡。以色 青绿、叶大、梗少、无根及花穗者为佳。 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印白茅素,蒲公英赛醇和无羁萜。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生物学特性】:淡竹叶多为野生,少见栽培。人工繁殖籽播、分株皆可。籽播可于秋季果成熟时进行采集,以肥沃疏松的壤土或田园土作苗床, 随采随播即可分株可在 3 月至 5 月份于野外采集挖取,进行分栽培育。分栽时要尽量保证每苗均具有较多的根系,剪去根部 3 厘米至 5 厘米以上的全部枝叶,以田园土栽种。2 / 5 盆栽观赏不宜分株,应选择根系发达、萌蘖旺盛 的植株。栽时要使根部向四面舒展,栽后遮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 15天左右即可重新萌发。 淡竹叶耐贫瘠,喜温暖湿润,耐阴亦稍耐阳,在阳光过强的环境中,则生长不良,常表现为植株低矮、分蘖力降低、叶色发干偏黄等,观赏价值降低。其栽培用土以肥沃、透水性好的黄壤土、菜园土为宜。地植可选择通风好、无直射光的林中树下等遮阴处。盆栽可置于室内或阳光直射不到的阳台等处摆放。淡竹叶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植除药用等特殊需要外,株距最好不低于 2 淡竹叶 厘米至 30 厘米,盆栽以每盆一丛为好。淡竹叶虽生性粗放,但合理的水肥管理会使其生长迅速、枝繁叶茂。在其新叶萌发时及开花期前后,可适量追施 1 次至 2 次较淡的腐熟饼肥水,地栽植株也可用淡尿素水灌根 1 次至 2 次。 【水培观赏】: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植株,修剪去部分过长、过密及受损的老根,以利于根系的再生,提早萌发新的根系。将修剪后的根部在 3 克 /升至 5 克 /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 1 小时至 2 小时。 然后,将根部舒展,置于不透水的玻璃、陶瓷或塑料等器皿中,以陶粒、石子或小卵石等充填固定,加水以部分根系露出水面为宜。置于室内光线明亮处。新栽培的植株在新根及新叶长出前可每两天换 一次水,正常养护一般春季 103 / 5 天至 15 天,夏季 7 天至 10 天换一次水,平时要及时添水。换水时应适量添加水培植物专用营养液,以使植株淡竹叶 高观赏价值。 【虫害防治】:本科植物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在叶鞘、茎秆、穗部也能发生。可选用 20%粉锈宁 2000 倍液进行喷洒防治。地栽的植株易遭蝗虫危害茎叶,可用 40%菊杀乳油 2000 倍至 3000 倍液进行喷洒灭虫。需注意的是:观赏栽培的植株可选用低毒无残留的化学药品进行病虫害防治,药用栽培为确保食用的安全性,应尽量避免使用。 【采收加工 】:栽后 3开始采收。在 6将开花时,除留种以外,其余一律离地 2割起地上部分,晒干,理顺扎成小把即成。但在晒时,不能间断,以免脱节 ;夜间不能露天堆放,以免黄叶。可连续收获几年。 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淡竹叶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淡竹叶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淡竹叶有治疗胸中疾热、咳逆上气、热毒风的作用,淡竹叶用药禁忌是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淡竹叶。 药名:淡竹叶 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 性味:甘、淡,寒,无毒。 归经:入心经、肾经、胃经、小肠经。 4 / 5 功效:甘淡渗利、性寒清降、清热泻火、除烦、利尿通淋。 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妊妇头旋倒地、小儿惊痈天吊、喉痹。 用法与用量: 6 。 药材基源: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炮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淡竹叶去胃热。握灵本草 2、淡竹叶单味煎汤,代茶饮,预防咽喉痛。 3、淡竹叶治小儿发热、惊风:淡竹叶、灯心、麦冬各 6克,乌豆 15 克,竹心 20 条,柿饼 1 块,水煎服。 4、淡竹叶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本草再新 5、淡竹叶治口疮尿赤、热淋涩痛:淡竹叶性寒能清泻心胃实火,甘淡能渗湿利尿。淡竹叶用治心、胃火盛,口舌生疮及移热小肠热淋涩痛,可配滑石、白茅根、灯心草等药用。 6、淡竹叶治咳嗽气喘,眼痛。分类草药性 7、淡竹叶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5 / 5 两 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 6g,石膏 50g,半夏 9g,麦门冬 20g,人参 6g,甘草 (炙 )6g,粳米 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 8、淡竹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本草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