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翻译中悖论的发现及理解 摘要:英汉翻译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译文应该靠近源语还是目的语的问题。本文通过举例,发现在笔译活动中,译者通常选择靠近源语;而在口译活动中,译者则选择目的语。通过这一对比,提出相悖之处,进而解释产生原因,并对翻译理论作出进一步理解,在文末对该悖论作结。 关键词:源语;目的语;笔译;口译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和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国家交流日益频繁,而英语和汉语的双向翻译活动,帮助克服了沟通过程中语言差异的障碍,发挥了巨大的纽带桥梁作用,并且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翻译活动,从表面来看,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它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一方是源语,即译出语(sourcelanguage),另一方是目的语,即译入语(target language)。翻译活动的完成以源语和目的语两者之间“意”和“形”双层次的成功转换为标志。在中国,翻译理论的相关研究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完成了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书中的“译例言”简摘如下:“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尚达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天演论译例言。 短文中,作者提出了翻译的三个理论标准:信,达,雅,这为后来的翻译工作者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石,也从此打开了近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大门。然而当时的翻译工作局限于书面文章翻译,即笔译,该三标准的理论指导意义更具有笔译倾向性。而在笔译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顾虑翻译是该靠近源语还是要靠近目的语的问题。一些人认为译文应该靠近源语,因为原文包含了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历史积淀。如果靠近目的语,会丧失掉原味,更有甚者,认为会惯坏读者,最终使他们变成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无法吸收外域文化的精髓。面对这种说法,长期从事翻译理论和教学的叶子南硕士给予了正面驳斥,他认为“介绍源语文化不应该以牺牲译入语表达习惯为代价,因为靠近源语的译法总是会生成很多不符合译入语习惯的句子。真正想通过语言了解外因文化的话,有必要鼓励读者学外语,读原文,因此翻译的基本方法应该主要是向译入语靠近,尽量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叶子南2008)。 根据上述观点,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的笔译便应靠近汉语。以英语上的被动语气为例,加以说明:a dialect is known by every linguist in the room.有一种方言是被在座的每一位语言学家所知道的。 如果简单机械地照英语习惯翻译的话显然无法消化被动语气,译文显得生硬。不符合汉语习惯,如果按照靠近译入语的原则重新翻译,则变成“有一种方言是在座的每一位语言学家都知道的。”“被”动意义暗含其中,更容易为汉语读者接受。 如上所述,在笔译理论中,我们选择了靠近目的语的翻译原则,而口译中是否也承认并应用该原则呢?众所周知,口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具有即时性,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的多层次性及口语性等特点。西方口译研究始于二战后的50年代,随着各种国际组织的大量兴起,对快速有效的语言转换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口译训练和研究开始起步,而中国在该领域的认识和探索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西方,自身的理论研究不足,缺乏科学的科研方法。目前,我国流行的口译理论是法国的释意学派理论。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是其创始人,她认为“口译不仅是听懂词语,而是通过词语听懂说话人所说的话,然后立即用易懂的话把它表达出来。因此,口译并不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理解语言然后再用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传达给别人。翻译的优美和意义正在于它始终是沟通表达和理解的桥梁。”(陶友兰、鲍晓英2008)具体来讲,口译大致分为三类:陪同翻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在实践过程中,译员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译文在靠近源语和靠近目的语之间的取舍。实战口译一书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示例:英文原文:our aim is to co-ordinate our efforts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o integrate the activities of other donors.偏向中文:我们的目的是竭尽全力,并协调好其他捐赠国的活动。 偏向英文: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地直辖市我们的努力,并统合其他捐赠者的活动。 解析:照顾中文习惯的译文较照顾英文的中文顺畅,但容易在语气、轻重和含义上与英文原意有偏差。中英文表达法完全对应的情况不多,通篇一概照顾中文习惯,就会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从总体译文上较多地偏离英文原文(林超伦2004)。 根据上面的举例,我们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即口译实践倾向源语。分析至此,翻译理论似乎陷入了自我设置的一个僵局笔译向目的语靠近,而口译向源语靠近,两者显然相悖。那么,在实践操作中,译员究竟该选择哪种倾向呢。 “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论翻译原则(essays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0)一书中,提出了与“信、达、雅”几乎相同的原则: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应完全复述出原作思想)。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的性质相同)(王恩冕2004)值得注意的是,严复先生的“雅”是当时士人推崇的古雅之体,与当今的白话文体风格相差甚远,我们赋予“雅”以新的时代意义,那就是在文体风格上贴近原文,同时在译文上贴近译入语语言现实的雅。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曾说过“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余石屹2008)。“雅”字从笔译角度来看,不妨解为“译入语化”罢。 客观地看待笔译和口译,会发现两者在时间跨度和地点场合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口译实践中,口译员要在瞬间及时地、独立地、一次性地、现场进行翻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推敲。相比之下,笔译则没有这些苛刻的硬性条件,笔译者有充足的时间以及相对轻松的环境进行源语的“译入语化”,可以完完全全地落实“信、达、雅”三准则。这也正是为什么笔译译文往往要比口译译文文采飞扬,风韵入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口译选择靠近源语便违背了三准则,它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完成了前两步,又或者遵循了“忠实、通顺”的标准。“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the closet natural equivalent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nida&taber 2004)。相信由eugene nida提出的这一观点,进一步解释了口译实践选择源语的初衷。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笔译和口译由于自身任务性质的差别,此外,又如译者主体意愿,读者群考虑,出版商意见等诸多因素综合,使得翻译工作在不同个人,不同时间,不同情景下遵循不同的翻译理论及准则,详细来说,也就决定了翻译实践中译出语和译入语选择的不同,看似相悖,实则相规。虽选择迥异,却都是在严格遵守相关科学理论基础上,发挥各自相应的功能,帮助不同语言社区的人们顺利沟通交流。对于译者来说,应该认真对待笔译口译的区别。同时,无论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译员都应努力以优质的译文为每次翻译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参考文献:nida,eugene a.&taber,charles,2004.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化解决方案2025年研究报告
- 食品转包类型的合同协议
- 离婚协议赠予协议书范本
- 杀菌釜设备安装合同范本
- 物流代办合同协议书模板
- 法律合作协议书模板模板
- 矿山承包开采破碎协议书
- 独栋物业转让协议书范本
- 游泳馆培训协议合同范本
- 销售超滤纯水器合同范本
- GB/T 45920-2025铁铝酸盐水泥
- 大健康行业发展趋势
- 北京海淀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阶段复习综合练习题
- 光伏电站台风预警与应急措施
- 2025年广州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潜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学霸提优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重难点梳理 课件
- 医德培训课件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