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考察.doc_第1页
日本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考察.doc_第2页
日本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考察.doc_第3页
日本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考察.doc_第4页
日本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考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分会(部室)函 _ 关于举办日本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考察活动的通知会员单位: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每单位GDP增长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9.7倍。为加大对节能技术的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我会在4月23-30日将组织日本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考察,协助企业开拓视野,引入新的商机。一、日本新能源、节能技术和二氧化碳排放交易情况日本是一个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既是能源进口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早在1979年就制定了“节约能源法”,对能源消耗标准做了严格的规定,1998年又加以修订,强制要求企业开发和采用最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从而推动日本节能产业的发展。1、新能源情况:日本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焚烧垃圾和生物能等新能源来发电和供热,取得很大成效,截至2002年3月新能源发电和供热相当于利用原油8780ML,可代替或节约进口同样数量的原油。日本计划到2010年新能源利用达到相当于利用19100ML原油的效果。太阳能发电: 截至2002年3月底,总装机容量为2540MW,位居世界前列。目标到2010年实现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820MW。风力发电: 截至2002年3月,日本电力公司运行的风电总装机容量为780MW,到2010年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MW。垃圾发电(包括生物能发电): 截至2002年3月垃圾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750MW,生物能电装机容量160MW。到2010年,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物能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4170MW和330MW。2、节能技术和产品情况日本节能技术领先,如节能和低耗电气产品、家电(节能空调、节能冰箱等)、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等,如:非晶变压器目前是世界公认的最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产品。3、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正式生效,日本开发了ESCO业务,即帮助企业(用户)提供全套节能咨询服务,帮助削减其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受限国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节能技术和资金,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作为自身的排放权使用。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和三菱商事,与中国最大的氟利昂制造公司东岳化工合作展开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业务,两公司将获得二氧化碳(CO2)排放权约为5500万吨,按照目前欧洲市场的交易行情,每吨炭排放为21.4欧元来计算的话,中日双方的收入将达到11.77亿欧元。我国在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厂、南京天井洼垃圾填埋气发电、湖南渔仔口小水电已经开始使用。二、考察目的学习和借鉴日本能源和节能政策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了解日本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和产品,观摩日本的节能产业及商业模式,寻求与日本企业合作的机会,构筑与日本政府及企业对话、技术交流和商务洽谈的合作关系。三、考察活动日程计划安排4月23日(日)出发抵达东京成田机场。4月24日(一)开学典礼,讲座题目:日本的节能政策及二氧化碳排放权国际合作的现状和展望。访问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 4月25日(二)访问财团法人节能中心,讲座题目:日本ESCO业务的现状,介绍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节能信息的提供和ESCO业务的普及等。访问日立产机公司,讲座题目:日立的最新高效节能电力设备,介绍非晶变压器(比硅钢片作铁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下降75左右,空载电流下降约80)和其它最新高效非晶节能变压器,并有意与中国的企业进行合作生产。4月26日(三)访问东芝公司,讲座题目:日本的节能家电。访问三菱重工,讲座课题:风力发电、生物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其他节能技术,且愿意把最新的节能技术引进到中国。与日本能源、电力、节能企业进行商务洽谈。4月27日(四)访问富士电机公司,讲座题目:新能源发电技术。4月28-29日(五、六)进行市场考察活动。4月30日(日)从大阪关西机场回国。四、考察活动组织本次考察是我会培训部及电力分会与日本半官方非赢利组织“日中经营者协会”的合作,具体考察活动由日本蕾茵博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考察时间拟为8天,费用为25000元/人。参加日本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考察 回执企业名称: 传真:姓名: 职务: 电话/手机 姓名: 职务: 电话/手机 建议: 注:1、请在建议中提出需要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