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正安:关于南朝琅琊王氏籍贯及书家考.doc_第1页
衡正安:关于南朝琅琊王氏籍贯及书家考.doc_第2页
衡正安:关于南朝琅琊王氏籍贯及书家考.doc_第3页
衡正安:关于南朝琅琊王氏籍贯及书家考.doc_第4页
衡正安:关于南朝琅琊王氏籍贯及书家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正安:关于南朝琅琊王氏籍贯及书家考【内容提要】 琅琊王氏祖籍山东临沂。据史料考证,“晋室南迁”后琅琊王氏书家生活在现江苏句容。当时,在南朝有侨置琅琊郡临沂县,并建琅琊城。南朝琅琊王氏书家人才辈出,史藉有存,试作考证和论述。 【关键词】琅琊王氏 书家考 籍贯问题 西晋怀帝年间“永嘉之乱”后,大批北方士人南渡。317年,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国号东晋。这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至此,琅琊王氏家族掀开了新的一页。由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使得中国的人口发生了重大迁移,据谭其骧先生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研究估算:“当时共迁徙人口达90万,而侨置于今江苏省境内有26万人。”【1】其中王氏一族最盛,有十余派。以王浑、王济、王坦之等属太原之裔;王睿、王彝、王矩属弘农人;王肃、王珣、王恺属兰陵人。而王祥、王览、王导等为琅琊人。【2】 “但琅琊王氏是晋书坛盟主,从晋之南朝,许多著名书家都出于此门。”【3】 南渡后的琅琊王氏落户江左何处,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317年之后出生的琅琊王氏书家的出生地,肯定不再山东临沂。有意思的是,现在所有的文献材料,只要介绍到琅琊王氏书家籍贯时,就一概称之为“琅琊临沂人”,有的还加上“今属山东”。如:“王僧虔(四二六年四八五年),南朝齐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4】宣和书谱介绍王僧虔时,也作“琅琊琅琊人,官至侍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由于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习惯和史书记载过于简单。例如二十五史在列传各条目里只记载第一个人的籍贯,其晚辈的籍贯大都不再说明。例如:晋书第六十七卷,郗鉴条:“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汉御史大夫虑之玄孙也。”而其子郗愔、郗昙,其孙郗超、郗恢都不再注明其籍贯。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和东晋的侨置郡县有关。 南朝虽然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但其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基本上都秉承东晋以来的结构和形态。特别是南朝的州、郡、县的建置情况和东晋基本一致。 关于南朝侨置郡县和琅琊王氏书家的籍贯 “晋室南迁”后,为了安置大批流亡的移民仕族,东晋政权制定了“侨寄法”。当时,在南徐州(治所在现在的镇江)便侨置十八个郡,其中就有南琅琊郡,辖侨县五十七,其中就包括临沂县。“这些侨置的州郡,实是一种流亡的行政机构,为保存南迁仕族官僚的身份地位而设立,大多徒有其名而无实地,这些南渡仕族只是在京口(现江苏镇江)仍以北方某郡守、某县令的身份族居而已。但琅琊王氏非比一般仕族,在南迁既久,恢复无望时,终于在咸康元年分得江乘县实地建立了临沂县,江南的临沂县范围,因历代地名与辖属变动太多,无法确切,但大体可考。太平寰宇记载,太兴三年侨立的郡,在当时的丹阳郡,地在今南京市北,而所属临沂县的江乘,既在今镇江市所辖句容县北部,这里,就是南渡以后琅琊王氏的籍贯琅琊临沂”。【5】 据史料记载,在南徐州侨置的琅琊郡,不但有实地,而且还建立了琅琊城: “成帝咸康元年,桓温领琅琊郡镇江乘(今江苏句容)之蒲州金城。温以琅琊虽有相而无其地,求割江乘县境立郡。从之郡始有实土。” “琅琊城在县北(今江苏句容)六十里琅琊乡,晋元帝以琅琊王过江,国人随而居之因城焉。一曰即金城。” “晋元帝大兴元年琅琊王睿即皇帝位,使置怀德县于建康,以处琅琊国人随渡江者。隶丹阳郡永为汤沐邑,置南琅琊郡于江乘”。 “江乘南岸蒲州津有琅琊城,即句容琅琊乡相接地”。【6】 由此可以判断,晋室渡江后直至南朝王氏书家的籍贯,虽然称“琅琊临沂”,却是指侨置江南的“琅琊临沂”,而非现在山东的“琅琊临沂”。他们的籍贯是侨置于现在镇江句容的“瑯琊临沂”,而不是北方的“瑯琊临沂”,北方的“瑯琊临沂”是他们的祖籍。 东晋在江南侨置州郡县时,本来就直称某县某郡,根本没有加“南”字。直到义熙五年(409年),作为东晋大将的刘裕领兵北伐,收复北方青、徐二州,为与江南侨置州郡相区别,便在北方徐州前加“北”字,称北徐州,南方仍称徐州,到刘裕代晋建宋之420年以后,才取消北方徐州的“北”字,并在江南的侨州郡前加南字。所以,在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存有南、北两个完全相同的徐州,而名目繁多的郡县相同名称,可能就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并不断在沿用,这样一来也是造成被“北琅琊”和“南琅琊”不分的原因。【7】 不妨我们将南朝南徐州具体行政建置,列述如下:【8】 南朝宋 州南徐州(永初二年,加州曰南徐),南兖州(元嘉八年,分江北为南兖,江南为南徐。三十年正月,以南兖并入南徐,六月,还分南徐立南兖);郡晋陵郡(元嘉八年,割江南和扬州之晋陵属南徐)侨郡十五(南东海,南琅琊,南兰陵,南东莞,临淮,淮陵,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泰山,南济阳,南鲁),吴郡(大明七年正月,割属南徐州),义兴郡(泰始四年十月,割扬州之义兴郡属南徐);县晋陵,延陵,无锡,南沙,曲阿,暨阳,丹徒(元嘉八年,分属南东海)。 南朝齐 州南徐州;郡晋陵郡(侨郡十四:南东海,南琅琊,南东莞,临淮,淮陵。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济阳,南濮阳,南泰山,南济阳,南鲁)义兴郡(永肖二年,以义兴郡属扬州,后复属南徐);县晋陵,延陵,曲阿,无锡,暨阳,南沙,海阳,丹徒,武进。 南朝梁 州南徐州;郡沿宋置改南东海为郡曰兰陵郡;县沿宋置改曲阿为兰陵,改武进为南陵。 南朝陈 州南徐州;郡统郡无考;县统无考改兰陵为东海。 由此可见,从东晋直至南朝存在着南北两个琅琊郡和临沂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这一历史地望建置淡忘进而含混不清,只知道山东的琅琊临沂了。因为琅琊王氏书家繁盛、名大,特别是“二王”的影响,所以,后人也就对这一称呼不作深究了。 南朝琅琊王氏书家考 通过以上的考证我们得知,琅琊王氏家族南朝时有封地在现江苏句容。但是,由于“琅琊临沂”这一称呼的泛称,至今很难确认王姓书家在“南琅琊临沂”的具体人数。如东晋书家王珣,就有史记载曾生活于靠近句容的丹阳。所以,我们只能对“句容”周边王氏书家一同进行考证、归类了。 王敬弘,名裕之,字敬弘,是王导的孙子。生于东晋穆帝升平四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三六零四四七),因避宋武帝刘裕讳,以字行,桓玄姊夫。累官尚书仆射、侍中、左光禄大夫等。谥文贞公。善草书。唐窦臮述书赋上评其书曰:“淮水茂族,敬弘不坠,故朝余风,翰墨兼至,既约古而任逸,亦遗能而独驶。”宋书卷六十六,南史卷二十四皆有传。 南朝宋王珣生有五子:“珣五子弘、虞、柳、孺、昙首,宋世并有高名”。【9】其中,王弘和王昙首有书名。 王弘,字休元。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九年(三七九四三二),琅邪临沂人。少好学,以清恬知名。宋武帝永初元年,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元嘉初,以谋立文帝功加使持节、侍中,进号车骑大将军,至进位太保,领中书令。谥文昭公。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四谓其“工于书翰,人皆法之”。宋书卷四十二,南史卷二十一皆有传。 王昙首,一名宋昌。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三九四四三零),琅邪临沂人。王僧虔父。累官侍中、太子詹事,封豫宁县候,谥文候。善行草书。宣和书谱评:“其作草字虽未足以与古人方驾,要之是一代宗臣而人物典刑(型)千古如在。况其行笔痛快,亦自有可观者。今御府所藏草书一:馀念帖。【10】馀念帖又称“服散帖”,收入淳化阁帖卷三,五行,三十七字,释文:“昨服散差可然不过佳/请示所宜如更增剧/恐难为力耳未能/令遣俗有余念故耳”确如宣和书谱所言,馀念帖写得流畅,痛快,虽为草书,但字字独立不连而又流美,通畅。 有史料记载,王昙首死后葬镇江句容。“三月甲戌,行幸江乘(现句容境内),遣祭故太保王弘、光禄大夫王昙首墓。”【11】宋书卷六十三,南史卷二十二皆有传。 王僧虔是王昙首的小儿子,书名也是最大的一个,从小就表现出书法艺术的天赋:“僧虔弱冠,雅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12】他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卒于南朝齐武帝永明三年(四二六-四八五,六十岁),仕宋、齐二朝。宋孝武帝时,任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治所京口现镇江)事,为武陵太守,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后废帝元徽中,为吏部尚书令。齐初,转侍中,丹阳尹。谥简穆。 王僧虔有着多方面的才华,他不但在书法创作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在书法理论上也有独特的见解,同时,他还有辩才。这里就着重谈谈他的书法情况。 王僧虔传世的书迹有王琰帖、御史帖、陈情帖、刘伯宠帖、乐毅论等。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王僧虔书法,主要是楷书和行揩。如楷书刘伯宠帖(又称两启帖)、乐毅论,用笔内敛、舒缓,线条厚实、劲健,气息典雅、古朴,有晋人风韵。我们从其楷书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来看,已见唐楷之先声,也可见唐人书法之渊源。他的行楷王琰帖(又称太子舍人帖)和其楷书一脉相承,写得从容不迫,无不透露出稳健、大方。 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列王僧虔书中之上【13】,和郗愔、羊欣同列。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僧虔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14】张怀瓘书断云:“僧虔寻得书术,虽不及古,不减郗家所制。然述小王尤尚古,宜有丰厚淳朴,稍乏妍华,若溪涧含冰,冈峦被雪,虽甚清肃,而寡于风味。子曰:质胜文则野。是之谓乎。永明三年卒。僧虔隶、行入妙,草入能。”【15】这里庾肩吾和张怀瓘似乎是针对其行草的评价,而唐窦臮述书赋上所云:“僧虔则密致丰富,得能失刚。鼓怒骏爽,阻圆任强,然而神高气全,耿介锋芒。发卷神纸,满目辉光,才行兼而双绝,名实副而特彰。如运筹决胜,威震殊方”。【16】这更象是评点他的楷书。 王僧虔又是一位辩才。据史书记载:“高帝素善书,笃好不已,与僧虔赌书毕,谓曰:谁为第一?对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为谋。”【17】好一个“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一来表现出一个书家的自负和对艺术的忠诚,二来也不使“龙颜”不悦,你是一个天子,怎么和“臣”相提并论?但在这个回答的背后,又有一种对那所谓帝王之书的鄙视。 历经宦海沉浮,王僧虔也变得圆融、练达,高超的书艺也不敢过于显迹。“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大明世常用掘笔书,以此见容。泰始中,为吴兴太守。始王献之善书,为吴兴郡,及僧虔工书,又为郡,论者称之。”【18】南齐书卷三十三,南史卷二十二皆有传。 王慈,字伯宝。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卒于南朝齐武帝永明九年(四五一四九一),官至冠军将军、东海太守,行南徐州(治所京口现镇江)府州事,谥懿。 唐张怀瓘卷中云:“(王慈)亦善隶书”;宋陈思谓其:“善行书”。南史也称“慈少与从第俭共研书学”。【19】宣和书谱卷三云:“(王僧虔)子慈字伯宝,官至侍中、冠军,善行书。”现存墨迹三帖桂阳帖、尊体安和帖、柏酒帖,均为唐摹本。这行草三帖,用笔果敢,提按强烈是难得的六朝墨迹。南齐书卷四十六,南史卷二十二皆有传。 王志,字次道。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卒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十二年(四六零五一三),尚宋孝武帝女安固公主,拜驸马都尉。梁初位散骑常侍,中书令,迁丹阳尹。累官至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谥安。 梁书王志传云:“志善草隶,当以为楷法,徐希秀常谓志为书圣。”【20】唐窦臮述书赋上谓其书曰:“伯宝、次道并资义训。兄则杂而外兼,禀家君于己分。弟则纤薄无滞,过庭益俊。能宽闲墨妙,逸速毫奋。”现存行草雨气帖(又称一日无申帖)(唐摹本)。 这是王志仅有的一件传世墨迹,虽是摹本但此件作品很有个性,它一改南朝书法蕴藉、典雅的总体书风,给人以迅疾、感情饱满、痛快淋漓之感。章法也很有特色,在字字参差、穿插避让同时,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往中间收紧,因而,气息内聚、不散。由于王志在这件帖中所追求的凌厉、倜傥的审美风格,所以免不了有些用笔和线条有荒率、粗糙之病。但不管怎样王志的这件手札,在南朝书法中具有独特的个性。梁书卷二十一,南史卷二十二均有王志传记。 王彬,字思文。生卒年不详。南朝齐、梁间琅邪临沂人。尚齐高帝女临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仕齐,历太子中庶子,徙永嘉太守。卜室于积谷山,有终焉之志。梁天监中,历吏部尚书、秘书监。 南史谓“彬好文章,习篆隶,与志齐名”。时人谓之语曰:“三真六草,为天下宝。”【21】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有王彬之,或谓即王彬。评曰:“放纵快利,笔道流便。”【22】南史卷二十二有传。 王僧虔有一个侄子王俭也有书名。 王俭,字仲宝。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卒于南朝齐武帝永明七年(四五二四八九),王俭不满两周岁时其父王僧绰(王僧虔兄)被刘劭杀害,为叔父僧虔所养。王僧虔抚养王俭可谓尽心,有一个故事很能应显王僧虔之人品。有一次,王僧虔出任武陵太守,将王俭这个小孤儿带在身边,这时王俭才六、七岁。在途中王俭突然得了重病,僧虔极为着急,并对周围人说:“汉朝人马援对侄儿和儿子一视同仁,晋朝人邓攸对侄儿比亲生儿子还好,他们两位都是我素来敬仰的。这孩子是亡兄的一点骨血,亡兄死得冤枉,我怎能有丝毫的闪失!如果侄儿有一个三长两短,我便立即返回朝廷,从此再也不去做官。”不久王俭袭爵豫宁县候,齐高帝时,改封南昌县公。累官至侍中、中书监、太子少傅,领国子祭酒、卫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据史料记载,王俭曾在南徐州(治所在现镇江)做官:“王俭琅琊临沂人,永明三年领本州中正”。【23】谥文宪公。 王俭工书,博学多才,唯以经国为务,手笔典裁,为时所重。唐窦臮云:“仲宝(王俭字)同夫季舒(刘廞),署名莫窥墙仞”, 宋陈思称王俭“善正书”。 卷二十三,卷二十二皆有传。 王俭有多种著作: 4卷、3卷、8卷、7卷、2卷、4卷、70卷、10卷、60卷、1卷、十卷。 王思玄,生卒年不详。为南康太守。窦臮述书赋上谓思玄书:“稳厚而无法度,淳和而蓄锋芒,犹君子自适,顺时行藏。宋陈思书小史谓其善行草”。 王藻,又作王藻之。生卒年不详,南朝宋人,官至东阳太守。唐韦续墨薮九品书人论作王藻之,列其行,草书入中之中品(参见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四)。 王融,字元长。生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卒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四六七四九三),以才辩,累迁直中书省。因谋立萧子良,为郁林王萧昭业所杀。善文赋,文辞捷速,援笔可待。卷二十一:“谓融母临川太守谢惠宣女,教融书学。”南梁庾元威云:“王融图古今杂体有六十四书。”卷四十七,卷二十一皆有传。 王晏,字士彦,一字休默。生年不详,卒于南朝齐明帝建武四年(四九七)。初仕宋,为建安国左常侍。专心奉事萧道成(齐高帝),渐见亲待,及齐代宋,为太子中庶子。迁侍中祭酒,历丹阳尹,转江州刺史,不愿出,留为吏部尚书。以助明帝谋废立,进骠骑大将军,领太子少傅,进爵曲江县公。迁尚书令。后为明帝所诛。工书。唐李嗣真列其书品下之中,并评曰“奇石当径”,唐韦续列其行、草书品下之下。卷四十二,卷二十四皆有传。 王僧祐,字胤宗。生卒年不详,南朝齐人,王远子。南史云:“幼聪悟,雅好博古,善老、庄,不尚繁华。工草隶,善鼓琴,亭然独立,不交当世。”【24】齐高帝时为著作著郎,迁司空祭酒。永明末为太子中舍人,卒于黄门郎。卷二十一有传。 王藉,字文海,生卒年不详,王僧祐子。历为余姚、钱塘、作唐令,博涉有才气,为沈约所赏。称其:“籍又甚工草书,笔势遒放,盖孔琳之流亚也。湘东王集其文为十卷云。”【25】唐窦臮云:“文海紧快,势逸气高。未忘俗格,锐意操刀。犹乐成名于庙市,嗤遁迹于蓬蒿”。卷五十、卷二十一皆有传。 王微,字景玄。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四一五四五三),王珣孙。少好学。据史料记载:“王微,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26】又云:“微常住门屋一间,寻书玩古,如此者十余年。”【27】 王微素无宦情,累除南平王铄右军谘议参军、中书侍郎,又拟南琅邪、义兴太守,吏部郎,并固辞不就,卒赠秘书监。又据嘉定镇江志载:“王微,字景玄琅琊人(隶南徐州),举南徐州秀才,不就。起家司徒祭酒,转主薄功曹记室参军,太子中舍人,始兴王友父。”【28】 关于王微的书法,我们只能知道以上这些。但他所留下的一篇画论叙画,却是我国最早两篇山水画论之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和由此所衍生的艺术效果,对后世的山水画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29】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山水,是含有道,融于灵的。人心之所以被这些山水画所打动,是因为山水画中包灵、融道所致。那么,书法不也如此吗?只是书法并不以一种具象的“道、灵”所存在,他打动人心的本质“灵、道”更加抽象、无形而已。卷六十二、卷二十一皆有传。 王微其它著论:与江湛书、报何偃书、杂诗。 王骞,本字玄成,与齐高帝偏讳同,改字思寂。生于南朝宋后废帝元徽二年,卒于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四七四五二二),历黄门郎、司徒右长史。梁初,历位度支尚书、中书令。 卷一百十六谓: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方庆进王羲之及诸祖书迹,中有五世祖骞书。卷二十二有传。 王规,字威明。生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十年,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四九二五三六),王骞子。好学有口辩,州举秀才,郡迎主簿,累迁太子舍人、太子洗马,袭封南昌县候,除中书黄门侍郎,后于钟山宋熙寺筑室居住,累召,辞疾不拜。规为北周工书人王褒之父。 卷一百十六谓武后尝就王方庆求羲之书,方庆献累代祖父书迹,凡二十八人,中有王规书迹。卷四十一、卷二十二皆有传。 王琛,南朝梁时人。生卒年不详。卷三十一,谓琛:“工书”,云:“梁天监中,为司徒谢胐掾,直文德待诏省,敕使抄乙部书,又使撰古妇人事,使工书人琅琊王琛、吴郡范怀约等写给后宫。”【30】 王克,南朝梁时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尚书仆射。善行、草书。唐韦续列为品中之上,唐窦臮称其:“名劣笔健,乃逢王克,通流未精,疏快不忒。犹腐儒宿士,运用自得”。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基本搞清了南朝琅琊王氏南渡后的栖息地,在现在的江苏句容周围地域,造成后世含混不清的主要原因是古代文献记载过于简单,以及东晋在南方的“侨置郡县”所致。同时,我们也知道琅琊王氏书家不但在两晋名声鹊起、人才你辈出,就是到了南朝在书史上也据重要地位。 注释 【1】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版。 【2】见宋野客丛书卷13。 【3】王元军六朝书法与文化第10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4】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5】参阅罗勇来王珣籍贯新考书法研究总第80期。 【6】清乾隆句容县志卷四。 【7】南史卷二。 【8】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版。 【9】晋书卷六十五。 【10】桂第子译著宣和书谱卷十六,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12月版。该帖收录于淳化阁帖卷三。 【11】南史卷二。 【12】南史卷二十二。 【13】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第243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4】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第223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5】潘运告编著张怀瓘书论第169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6】潘运告编著中晚唐五代书论第64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7】【18】【19】【20】南史卷二十二。 【21】梁书卷二十一。 【22】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第224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版。 【23】宋嘉定镇江志卷十五。 【24】【25】卷二十一。 【26】【27】卷六十二。 【28】宋嘉定镇江志卷十八、元至顺镇江志卷十九。 【29】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第293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版。 【30】卷三十一。 /33868870.html 衡正安:试论“东晋南迁”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意义【内容提要】 “东晋南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它不但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中国书法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简要说来,就是它将中国书法的中心由原来的中原地区转移到了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还有就是近1500年的“帖学”传统,因这一事件的发生而产生,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又因为,讨论这些问题必然涉及到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的分期问题,因而,本文也略加论述。 【关键词】东晋南迁 书法分期 引 言 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总有它的源头和起因,也总伴随着其它事件的不断发生而随之演进。文化的产生是如此,社会的变革是如此,而作为中国特有的审美现象的书法也是如此。 没有殷人的“尚鬼”就不会有巫师,没有巫师的卜筮活动就不会有甲骨文;没有“青铜时代”就不会有神秘迷人的金文;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就不会产生“隶变”。同样,如果没有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东晋就不会南迁,就不会有大批的西晋仕人涌向江左,就不会有大批的西晋书家离开故土迁徙到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中国书法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格局。 可以说,东晋南迁打破了中国文化固有的发展状态,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它不但直接导致了近1500年的帖学书法史,而且还实践了书法由最初的“尚真”期到“尚饰”期和“尚质”期,并由此而带来的“尚文”期以及后来的“返质”期的古代书法史的发展过程。因此说,东晋南迁对中国书法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下面就东晋南迁对中国书法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大意义,作一简要地探讨。 “东晋南迁”的历史背景 人们在论述历史的演进历程时,总喜欢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形容。这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推进、向前发展的特有方式。 三国经过六十年短暂的分裂,很快就被魏国的司马氏集团所统一。二三八年,司马懿灭孙渊,统一了中国整个北方。二八零年,晋武帝用兵二十余万,进攻吴国,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吴国。 司马氏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晋。这一历史变革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全国统一、盼望和平生活的愿望相一致的。客观上,西晋统治者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治措施,为完成国家统一和恢复久遭破坏的社会生产打下了基础。这些政策主要是:(1)罢州郡兵;(2)废屯田制,立占田制及其附属的课田制;(3)赋税制;(4)王公官员限田;(5)恢复户口;(6)改定律令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罢州郡兵”,它将东汉以来农民最沉重的一种负担解脱掉,将广大农民的全部精力放到了土地上,为恢复农业生产,增强国力起到了重大作用。由此,到了西晋太康年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好景不长,西晋怀帝年间发生了“永嘉之乱”,之后东晋偏安江左。中国初次形成了南北对峙状态。 什么是“永嘉之乱”呢?永嘉系西晋怀帝年号。西晋惠帝时政治腐败,皇族间争夺政权,爆发了“八王之乱”,内迁各族,乘机纷纷起兵。永兴元年(304),匈奴刘渊起兵离石(今属山西),国号汉,并于怀帝永嘉二年(308)称帝。四年,刘渊死,儿子刘聪继位。次年,所部石勒在攻破许昌后,乘胜在莒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大败晋军,俘杀太尉王衍和随军诸大臣,宗室、将士十余万人罹难。洛阳饥困,出现人相食的惨境,百官流亡者十有八九。六月,汉将刘曜攻陷洛阳,俘怀帝,纵兵焚掠,杀太子及诸大臣,士民死者三万余人。八月,汉兵入关中,破长安,士民存者百无一二。六年,因晋军反攻,撤出长安。建兴四年(316),又陷长安,愍帝出降,西晋亡。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发展进程,结束了西晋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书法历史发展的方向,将原本书法的中心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三一七年,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国号东晋。就在西晋灭亡的同时,大量的西晋流民涌向江左。据有关学者研究统计,当时流亡人数高达二十六万,大部分都停居在现在的江苏一带,少量的迁徙到武汉和浙江地区。 从此,中国形成近300年的南北对峙状态,史称东晋南北朝。 “东晋南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为了能够清晰地阐述这一重大意义,我们不妨首先简要地回顾一下中国书法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 中国古代书法历史发展的五个阶段 如果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中国古代书法历史,就书法审美本质的发展、演变特征来看可以分成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殷商至西周,这一阶段的书法我们称之为“尚真”期;第二个阶段是东周至秦国的建立,这一时期以“尚饰”作为其书法审美特征;第三个阶段是汉至西晋,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尚质”期;第四个阶段是东晋至明末,这一段时期可以说是“尚文”期,“人”的觉醒使人文精神得到了张扬;第五个阶段是清初至民国的成立,这一段时期为“返质”期,这段时期主要倡导了“碑学”,其实质是对两汉书法“尚质”审美特质的回归。下面作详细论述。 (一)“尚真”期 “尚真”期的书法是指殷商至西周这段历史时期的书法。从时间上来看就是约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770年,约900余年。这段时期的主要书体为甲骨文和金文,这两种字体的存在至少表现为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作为文字意义,另一个是作为书法意义的。在文字方面的意义有两点必须交代。(1)虽然,这个时期的文字是我们目前所发现的最早文字,但已经表现出高度成熟的性质。这从发现的文字数量(如甲骨文已出土十多万片,共五千多单字,可识者两千左右),和作为成熟文字的诸多因素(例如:符合六书的造字法,结构的稳定性等)来验证;(2)虽然没有发现比这更早的文字,但显然它是文字之“流”,不是文字之“源”。因为,如此成熟的文字没有几千年的演变,是不可能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关于这点毋容赘言,已很清楚。 另一点,就是这个时期的文字在书法意义上的。殷商至西周的书法资源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它是在此之后所有字体,如:篆、草、隶、真等字体之祖,是和其它书体一脉相承延续不断的。从审美角度来看,这两种书体和之后的所有书体一样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但是,这时的书法又表现出自身特有的个性。和它之前的陶文刻符相比,它已经具备了高度成熟的抽象美,这是书法和图画所区别的关键所在;和它之后的其它书体相比,在整体风格上表现出神秘、混沌的艺术特色,这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在线条上没有大幅度的跳宕和向四周的扩张;在结体上,没有倚恻和大小变化;在章法上随其自然,不求人工的做作,当然,更看不到“用笔”的精巧和刻意。种种这些看似缺少“艺术”因素的现象,从不妨碍它的审美追求和至上的审美境界,相反,这段时期书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却成为其后书法所追求、仿效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写隶书时要有篆意,写楷书时要有隶意,写草书时要有章草之意等等的原因,总之就是要有“篆籀”之气。所以,商代至西周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表现出书法之“源”的性质。 “尚真”期的书法,表现出书法审美追求的最高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一种非非之境,一种不可名状的“神性”。它给我们描绘出一幅至真、至善、至美、至如的宇宙的终极状态,它给我们揭示出了宇宙的生存秘密,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所表现章法的美,今人相信仓颉四目窥见了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神妙的形式的秘密”。【1】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给我们展示了“神”的魅力,它把遥远的飘渺无形的“神”,请到了地上来左右人间的一切。有什么还比这种形式的书法更加神圣、更加博大、更加赋有意义呢? 我们说这段时期书法为“尚真”期,所表现出书法之源的特性,还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看。甲骨文产生于巫觋的卜辞,青铜器是祭祀之器,它们都是一种宗教礼仪活动,这种活动过程孕育了中华文化,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也由此产生(在此不展开,另文论述)。 所以,殷商至西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不是文字之源,而是书法之源,“尚真”是这段时期书法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尚饰”期 中国书法的源头如果从殷商算起,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我们把殷商至西周称之为“尚真”期的话,接下来的东周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段时期的书法我们称之为“尚饰”期。那么为什么称为“尚饰”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考察一下这段时期的书法资源。 这段时期的书法主要还是以青铜器上的铭文为主(近世发现了很多战国时期的简牍帛书以及侯马盟书,因发现晚对书史未有重大影响和汉简、晋唐残纸另成体系,所以在此不作研究范围)。从东周至秦(前770年前206年)约550年里金文书法的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这时的金文书法特点主要为延续西周的典范性传统,如楚国的王子申盏盂器铭,中锋线条、结构稳重、精神内敛朴实无华;还有秦国的秦公锺铭、鲁国的鲁大司徒 器铭等。第三阶段为草率器,如楚国的集 鼎器铭、齐国的陈喜壶器铭、宋国的武生鼎器铭等。为什么我们要将第三阶段先介绍,而将第二阶段放在后面讨论呢?因为在这段时期里,第二阶段最具代表意义,出现了书法历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样式,就是一部分将字形线条拉长、缠绕,饰以圆点、椭圆点的铭文书法,如楚国的王子午鼎器铭、齐国的陈曼簋器铭等;还有就是最具时代特色的鸟虫龙凤书,这种书法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美学价值,它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布也很广泛。楚国有楚王 璋戈铭、曾国有曾侯乙戈戟铭、吴国有大王光戈铭、蔡国有蔡侯産剑、越国有越王勾践剑、番国有番中戈等。不管是将字形拉长、缠绕,还是鸟虫龙凤书其最大特点就是装饰意味极强的书法形式,到了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小篆的创立是这种装饰性文字的雅化,所以,我们称这段书法历史时期为“尚饰”期。 这段历史时期的书法在现有的书法史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或一带而过,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因为,就书法本体而言这段“尚饰”时期的书法,没有典范意义,也不是中国书法史、文字史之主流,更不是中国文化精神关照下的书法样式。但是,这是从书法本体而言,如果我们通过这种特有的书法现象,去审视书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而能揭示书法发展的某些规律。例如,这种“尚饰”期的书法和春秋战国时期伟大辉煌的学术思想有无关联;这种“尚饰”期的书法为什么没有作为中国书法的主流被延续下来;历史上有无类似的“尚饰”期书法出现,如果没有又为什么?如果有又为什么“低水平重复”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将会对书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尚饰”期的结束,中国书法来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灿烂的历史时期,这就是西汉至西晋,我们称这段时期为“尚质”期。 (三)“尚质”期 公元前二0二年,汉高帝刘邦建立了汉朝,史称前汉或西汉。汉王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大意义,它为今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随着朝代的更迭,中国的书法历史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西汉的建立到西晋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尚质”期。 这个“尚质”期是由实用所导致,这段时期里的书法和过去相比有诸多的自我个性。 首先,书法家、书法活动、书法理论开始记载和萌发,如:秦有书家李斯,西汉有萧何、史游、陈遵,东汉有崔瑗、杜度、张芝、蔡邕等;也有了对书法简短地论述,如:东汉蔡邕的篆势、崔瑗的草势等;也有了书家创作的活动,“萧何为前殿,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水。”【2】但是,这些作为书法艺术觉醒的标志才刚刚起步,还不是书法实践的主流,它作为书法艺术的本体、书法审美特征,还没有摆脱“质”的美学风格。到了两汉时期具有时代意义的书体是隶书,又以东汉为最。 西汉的书法遗存主要是石刻、竹木简、铜器铸款和墨笔帛书。这些书法的共同特点就是篆意较浓。这些书法的产生很明显地给我们一种这样地感受:就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文字的实用性越来越强,而“尚饰”期的书体已经不能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这段时期的书法就是在实用的趋势下,不断摆脱“非实用的篆意“过程中所产生的书法样式。 到了东汉,书法有两条发展线路。一条是“实用线”另一条是“艺术化线”。实用这条发展线路,主要承绪了西汉时期各种为了不断追求实用的书法样式;而艺术化的发展线路,主要是指东汉时期具有典型代表的隶书,这种典型的隶书样式,集中于东汉后期桓帝、灵帝时代的碑刻。东汉的这种隶书样式的建立,是在篆书的体例下的一种新的书法范式,是书法艺术化的产物。 我们之所以将西汉至西晋这段时期的书法称为“尚质”期,是因为,所谓“质”就是对书法审美特征的非主动的关怀,其书法活动过程是以“实用”为主体,书法的审美只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它既不同于“尚真”期书法作为一种“天”、“人”之间的载体,也不同于“尚饰”期书法用于对自然界某些现象的描摹(如:虫、鸟、凤等)是一种极为简单、浅显的模仿,“尚质”期的书法完全是在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对书法审美的自然显现,就书法审美而言给人以质朴、率真之感。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不断的向前发展,文字的实用性也更加广泛。到了魏晋时期,一种更为实用的行草书开始实用、流行,这是以“二王”为成熟的标志,它彻底打破了含有“篆隶意味”的“尚质”书风,使中国书法发展来到了一个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新的历史时期。 (四)“尚文”期 “尚文”期主要指东晋时期到明末清初。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得到极大发展,古代文化从高度成熟、鼎盛到不断衰落的历史过程。同样也是中国主流书法形式“帖派书法”,由形成、成熟到鼎盛以至式微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几乎占了整个中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的一半,是中国书法的半壁江山。这一时期书法的内在性质共同表现出一种“人文精神”,就是中国的文人,自觉而主动地将自己的胸襟和才思寄托于书法之中,书法不再是为“神”服务的工具,不再是简单地对自然界的描摹,也不仅仅是实用工具,它是认识自我,展现自己的一种载体,它也在形质上彻底摆脱了篆隶的朴质意味。 这种“尚文”期书法的真正形成是在魏晋时期,而高度成熟当以“二王”为标志,这种“尚文”书法的形成标志还体现在:一、书法创作的繁荣;二、涌现出大量的书法家;三、书法理论对书法创作的指导和概括。这三个方面,也是中国书法走向自觉的标志。 我们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化,这一点在中国书法发展历史上得到了充分地说明。“尚真”期的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它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那是一个半人、半神的社会。这之后的“尚饰”期,是中国书法的沉寂期,“尚质”期阶段的书法,还保留了诸多“尚真”期书法的形式特点,未能摆脱篆隶意味。而此时的“尚文”书法,却以“人文精神”为其书法的主要审美特性,当这种“人文精神”滑向表面、过分强调精致和人工时,这种书法形式就开始式微,从而,人们把目光回归到“真”和“质”,导致了清代书法“碑学”昌盛。 (五)“返质“期 “帖派书法”是中国中古之后的主流书派,其成熟和鼎盛当以“二王”为标志,从此之后,一直到“碑学”的兴起,书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这种以高扬“人文精神”为主的书法形式。这种书法样式一直不断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发展到明末清初,便开始出现衰退。导致帖学式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来自书法自身的,其帖派书法的“形式美“已走到了一个完美的境地,其独特的内在精神也走到了相对完善的高度;另一个,是来自书法的外部,是当时的历史文化所决定的,如:科举考试、考古发现、文化禁锢以及“朴学”兴起等等。所有这些,为帖学的终结,碑学的兴起做好了准备。 最早敲响帖学丧钟的是明末清初的傅山,其“四宁四毋”之论振聋发聩,为清代的碑学大盛埋下了伏笔,经过约200年的发展,在理论上有阮元、包世臣、吴熙载为先导,然后又有创作的实践者邓石如、伊秉授以及扬州八怪等,直到康有为的出现,将碑派书法发展到了鼎盛。 清代的碑学兴起从傅山到康有为,从内容上看他们从宋唐上溯到六朝碑版,但实质却是上接两汉,重现恢弘博大的汉碑精神,所以,我们称这段时期为“返质”期。 我们费了不少笔墨回顾了中国古代书法史的五个发展时期,其目的是什么呢?主要因为,在这五个发展历史阶段中,后两个阶段是“东晋南迁”直接导致的,也就是说,没有“东晋南迁”就不会有以“二王”为代表的“尚文”书法传统,当然也不会有“碑学”的兴盛。“东晋南迁”将中原深厚、悠久的文化带到了南方,并和南方固有的文化相碰撞、融和,产生出一种全新的“长江文化”,“二王”帖派书法就是这种文化碰撞、形成、发展的结果。 “东晋南迁”大批的北方书家随晋室南渡,他们是中原书法最为重要的载体。究竟有多少书家在这逃往行列中,现在已很难查考,我们只有根据文献对他们出生年代的记载大略地做一些耙梳。 “东晋南迁”的书家 随着“东晋南迁”,大批的东晋士人涌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其人数之众、规模之大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据谭其骧先生研究认为:“若即以侨州、郡、县之户口数当南渡人口之约数,则截至宋世止,南渡人口约共有九十万。”【3】这些南渡的士人中肯定有大量的书家在其中,下面就根据其出生年月和活动情况,将一些重要书家列表如下。 姓名 朝代 生卒年代 年龄 籍贯 魏华存 东晋 252334 83岁 任城人 陶侃 东晋 259334 76岁 鄱阳人 丁潭 东晋 264343 80岁 会稽山阴人 王敦 东晋 266-324 59岁 山东琅琊人 孔愉 东晋 268342 75岁 会稽山阴人 郗鉴 东晋 269-339 71岁 高平金乡人 卫铄 东晋 272349 78岁 河东安邑人 应詹 东晋 274326 53岁 汝南南顿人 李式 东晋 275328 54岁 江夏钟武人 郭璞 东晋 276324 49岁 河东闻喜人 晋元帝 东晋 276-322 47岁 河内温县人 王导 东晋 276-339 64岁 山东琅琊人 王廙 东晋 276-322 47岁 山东琅琊人 卞壶 东晋 281-328 48岁 济阴冤句人 卢湛 东晋 284-350 67岁 范阳涿县人 庾亮 东晋 289-304 52岁 颖川鄢陵人 何充 东晋 292-346 55岁 卢江灊人 庾怿 东晋 293-342 50岁 颖川鄢陵人 庾冰 东晋 296-344 49岁 颖川鄢陵人 晋明帝 东晋 299-325 27岁 河内温县人 范汪 东晋 301-365 65岁 南阳顺阳人 王羲之 东晋 303-361 61岁 会稽山阴人 王允之 东晋 303-342 40岁 山东琅琊人 王述 东晋 303-368 66岁 太原晋阳人 庾翼 东晋 305-345 41岁 颖川鄢陵人 谢尚 东晋 308-357 50岁 陈国阳夏人 王濛 东晋 309-347 39岁 太原晋阳人 王邃 东晋 生卒年不详 山东琅琊人 张翼 东晋 生卒年不详 下邳人 王劭 东晋 生卒年不详 山东琅琊人 谢发 东晋 生卒年不详 桓温 东晋 312-373 62岁 谯国龙亢人 郗愔 东晋 313384 72岁 高平金乡人 王恬 东晋 314349 36岁 山东琅琊人 司马晞 东晋 316-381 66岁 河内温县人 以上所列肯定是南渡书家极少的一部分,这些书家大都都是中国书法史上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南渡将中原书法品质、书法形式、书法思想、书法资源直接带了过来,他们将中原书法中心南移到长江流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晋南迁”使中国书法的中心转移 “东晋南迁”不仅仅是司马氏集团在健康建立了一个统治政权,而且还将中原先进的文化传播过来,使得文化中心南移。“可以说,东晋立国江东,京洛世族名流的南徙,实际上将文化中心由洛阳迁到了健康,并由此向整个江南地区传播”【4】。那么,文化是如此,书法不也是这样吗? 我们在第三节里讲了中国古代书法发展的五个发展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就是“尚文”时期,时间上是从东晋至明末清初,这段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整个“帖派”时期。这段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从时间概念上讲,她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书法史的一半,从书法审美风格上来讲,帖派书法也支撑着中国书法的半壁江山,和碑派书法相对,形成中国书法的两大书学派系。帖派书法的形成可以认为是“东晋南迁”直接导致的。“东晋南迁”,使中国书法的中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以长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我们都知道,书法的产生是和文字紧紧相伴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或者说文字和书法是同时产生的。虽然,文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陶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