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水脱硫污水处理运行规程(2009修改版).doc_第1页
灰水脱硫污水处理运行规程(2009修改版).doc_第2页
灰水脱硫污水处理运行规程(2009修改版).doc_第3页
灰水脱硫污水处理运行规程(2009修改版).doc_第4页
灰水脱硫污水处理运行规程(2009修改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JDQ/JDQ/JD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D-104.01.07-2010 灰水/脱硫/污水处理运行规程 2010-01-01 发布 2010-01-01 实施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 发 布 前 言 1 修编说明 设备运行规程是生产运行管理的法规,是建立正常生产秩序,保证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的基本标准, 各有关部门、科室务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任意修改。在执行过程中,确有与生产实际不符的条文时, 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经生产技术部审核,总工批准后方可执行。本规程若与上级文件规定有冲突时, 应以上级文件的规定为准。 2 编写规程依据 2.1 电力工业各项法规及国家环保有关制度法规; 2.2 部颁200MW 机组锅炉运行规程及部颁200MW 机组电气运行规程及有关 200MW 机组技术文件; 2.3 电力工业部颁布200MW 机组锅炉运行导则; 2.4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HJ/T 178-2005)、灰水设备运行规程 及有关同类型脱硫设备运行规程; 2.5 制造厂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 2.6 电力工业部颁布检修导则(1995-11-01); 2.7 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9-28); 2.8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颁布的厂用电动机运行规程(82)水电生字 24 号; 2.9 德国 RAGAR AG、广州一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兰州电力修造厂有关设计图纸、说明。 3 下列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 3.1 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3.2 生产技术部主任、副主任、有关专责工程师; 3.3 安全环保部主任、副主任、有关专责工程师; 3.4 发电部主任、专业副主任、专责工程师; 3.5 发电部值长、集控运行人员及相关运行、检修人员; 3.6 有关检修部门专责工程师、检修技术员。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本良 初 审:金 强 李友迪 贺玉民 复 审:彭延虎 批 准: 1 目 录 1 设备规范及技术特性设备规范及技术特性1 1.1 锅炉铭牌及投产日期.1 1.2 转机设备规范.1 1.3 空压机辅助设备型号规范.8 2 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设备的运行与维护9 2.1 转动机械的运行与维护.9 2.2 吸风机的运行维护.11 3 重油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重油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3 3.1 重油系统的启动.13 3.2 重油系统运行维护.19 3.3 轻油系统启停.22 3.4 卸油系统的运行维护.23 4 除灰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除灰系统的运行与维护26 4.1 除灰系统的运行维护.26 4.2 废水回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33 5 空压机的运行与维护空压机的运行与维护34 5.1 ML200 型空压机的运行与维护34 5.2 EP100W型空压机的运行及维护 42 5.3 干燥过滤器的使用.46 5.4 EP100-空压机的启动与停止.47 5.5 事故处理.56 6 电除尘器设备规范电除尘器设备规范59 6.1 本体技术参数.59 6.2 电除尘器高压供电系统.60 6.3 电除尘器低压配电屏的主要功能及其它技术参数.71 7 电除尘器的启、停操作电除尘器的启、停操作71 7.1 启动前的检查.71 7.2 整机启动操作顺序.73 7.3 整机停止操作顺序.75 7.4 #1、#2 炉电除尘器上位机系统76 7.5 事故停机.77 7.6 #1、#2 炉电除尘器安全联锁.78 8 电除尘器运行中的检查维护电除尘器运行中的检查维护79 8.1 电除尘器的检查维护.79 8.2 电除尘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80 8.3 电除尘器的安全制度.87 8.4 电除尘器卸灰管理制度.87 9 4 炉烟气脱硫系统炉烟气脱硫系统.88 9.1 脱硫设备规范脱硫设备规范.88 9.2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95 9.2.1 工艺技术参数 .95 2 9.2.2 启动运行用消石灰品质要求 .95 9.2.3 脱硫灰渣的成分 .96 9.2.4 燃煤 .96 9.3 罗茨风机的启、停及运行维护罗茨风机的启、停及运行维护.97 9.4 增压风机的运行维护增压风机的运行维护.100 9.5 脱硫空压机的启、停及运行维护脱硫空压机的启、停及运行维护.102 9.6 脱硫电除尘器设备规范脱硫电除尘器设备规范.105 9.6.1 本体技术参数.105 9.6.2 脱硫电除尘器高压供电系统.106 9.6.3 低压动力控制柜的功能及参数.111 9.6.4 脱硫电除尘器的启、停操作111 9.6.5 事故停机.114 9.6.6 安全联锁.114 9.6.7 脱硫电除尘器运行中的检查维护.114 9.6.8 脱硫电除尘器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115 9.6.9 脱硫电除尘器的安全制度.119 9.7 烟气脱硫系统烟气脱硫系统.120 9.7.1 脱硫工艺原理.120 9.7.2 脱硫 LH(消化器)系统.123 9.7.3 脱硫化学原理.128 9.7.4 脱硫系统的启动.129 9.7.5 脱硫系统的停运.130 9.7.6 脱硫系统的运行维护.132 9.7.7 脱硫系统的故障处理.134 9.8 #2 炉脱硫空压机的运行维护炉脱硫空压机的运行维护136 9.8.1 空压机的启动与停止137 9.8.2 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138 9.8.3 脱硫空压机仪控柜面板布置139 9.8.4 脱硫空压机可触摸屏(IMMI)系统设置及操作139 9.8.5 故障原因及处理142 10 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146 10.1 总则.146 10.2 曝气池的运行.150 10.3 沉淀池、加氯池及污泥池的运行.157 10.4 转机的运转及维护.159 10.5 加氯系统的运行.161 10.6 污水站冬季运行及防冻.162 10.7 水质监督及流量测定.163 10.8 PH 值的测定(PH 电极法).168 附录 A:转机润滑油表.170 附录 B:干燥塔工作过程 .171 附录 C: 灰水设备定期工作表.172 1 1 设备规范及技术特性 1.1 锅炉铭牌及投产日期 表 1 锅炉型号 DG670/140540/54012K 额定蒸发量:670T/H 主蒸汽压力:13.73MPa 主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压力: 2.4MPa 再热蒸汽温度: 540 主要参数 再热蒸汽流量: 579T/H #1 炉:1988 年 6 月 #2 炉:1988 年 6 月 #3 炉:1988 年 8 月 制造日期 #4 炉:1988 年 8 月 #1 炉:1988 年 8 月 30 日 #2 炉:1989 年 9 月 8 日 #3 炉:1990 年 6 月 18 日 安装日期 #4 炉:1991 年 5 月 10 日 #1 炉:1989 年 10 月 9 日 #2 炉:1990 年 9 月 29 日 #3 炉:1991 年 9 月 29 日 投产日期 #4 炉:1992 年 7 月 25 日 #1 炉:1998 年 12 月 31 日 #2 炉:1999 年 12 月 31 日 #3 炉:2000 年 10 月 31 日 技改日期 #4 炉:1997 年 12 月 31 日 制造厂家 东方锅炉 厂1.2 转机设备规范 表 2 序 号 名 称 项 目单 位设计参数 型式(离心式)单侧进气、双支承双速、右旋 型号 Y47312No31.5FX 数量(每台炉)台 2 730 r/minm3/h 472800879200出 力 580 r/minm3/h 375700697700 730 r/minpa 37635678全 压 580 r/minPa 23543580 1 吸 风 机 转 机 风温 150 2 叶轮直径 mm3150 叶片型式 - 后弯翼形 型号 Y/1250 81400 10710 功率(高/低) kw1400/710 电压 kv6 额定电流(高/低) A169/105 转数(高/低) r/min743/597 电机冷却方式水空冷器风电机 电 动 机 电机轴承润滑方式油站压力润滑 型式回转螺杆式 型号 ML200 出力 m3/min34.3 数量台 2 额定排气压力 MPa0.75 排气温度 8098 机 械 供气温度 32 配用电动机功率 KW200 电压 V380 启动电流/满负荷电流 A862/433 2 #2 #3 空 气 压 缩 机 电 动 机 转数 r/min1480 型号 EP100W- 型式螺杆式 额定排汽量 m3/min10 额定排气压力 MPa0.86 分离器设计压力 MPa 1.4(试验压力1.8) 排气温度 40 设计温度 150 机 械 容积 m30.17 配用电动机功率 KW75 电压 V380 电流 A140 3 #4 #5 #6 空 压 机 电 机 转速 rpm1,480 型 号 MM75SE 型式螺杆式 额定排汽量 m3/min12.1 额定排气压力 MPa0.85 分离器设计压力 MPa 1.4(试验压力1.8) 排气温度 40 设计温度 150 机 械 容 积 m30.17 配用电动机功率 KW75 4 #1 空 压 机 电 机电压 V380 3 电流 A140 转速 rpm1,480 容 量 m310 额定压力 Kgf/cm29.2 设计压力 kgf/cm29.2 #1 #2 罐 设计温度 150 容 量 m325 额定压力 MPa1.2 设计压力 MPa1.2 储 气 罐 #3 #4 罐 设计温度 常温 型号 GF-SLSCC7 额定压力 MPa1.0(MAX) 额定流量 m3/min20 #0 设计温度 50 型号 GF-SLSCC3 额定压力 MPa0.9 额定流量 m3/min20(MAX) #1 设计温度 40 型号 GF-SLSCC7 额定压力 MPa1.0 额定流量 m3/min20(MAX) #3 设计温度 60 型号 BWG-10 额定压力 MPa1.0 设计压力 MPa1.0 5 干 燥 塔 #2 #4 设计温度 40 型式单级双吸离心泵 型号 200S-95 扬程 m95 数量台 4 机 械 流量 m3/h288 型号 JR112-2 功率 KW125 电压 V380 额定电流 A226 6 冲 渣 泵 电 动 机 转数 r/min2,950 型式单级双吸离心式 型号10Sh-6型 数量台 4 流量 m3/h612 机 械 扬程 m56-71 型号 JS115-4 功率 KW135 额定电流 A241 7 冲 灰 泵 电 动 机 电压 KV380 4 转数 r/min1,476 型号 GLZSJY 高/低速排渣出力 T/H10 / 5 刮板速度高/低速 m/s0.021 / 0.0158 水容积: m38 耗水量: T/H20 机 械 水温: 60 电动机型号: YD1326/48 8 捞 渣 机 电 机电动机功率: KW4.5 型式单辊碎渣机 型号 #1:DGS830AQM-SL/R #2、#3:LG-10 出力(湿/干) T/H #1:40 #2、#3: 2.540/1828 破碎粒度 mm2525 机 械 主轴转速 r/min31 型号 #1:DEIy132M-4 #2、#3: JQ2-51-4 功率 KW7.5 电压 V380 额定电流 A15.4 9 #1 #2 #3 炉 碎 渣 机 电 动 机 转数 r/min1440 型式单齿辊式 型号 LG-100 出力(湿/干) T/H 2.540/1828 破碎粒度 mm2525 机 械 主轴转速 r/min28 型号 Y160M-4 功率 KW11 电压 V380 额定电流 A22.6 10 #4 炉 碎 渣 机 电 动 机 转数 r/min1500 型式单级单吸离心式 型号 80WZ-21 数量台 2 流量 m3/h50 机 械 扬程 m21 型号 Y13L-2 功率 KW5.5 额定电流 A 电压 V380 11 冲 灰 冲 渣 泵 池 提 水 泵 电 机 转数 r/min2900 型号 150WFB-BD 功率 KW4512 废 水 回 收 电 动 机 额定电流 A84.7 5 电压 V380 型号 150NFB-80 流量 m3/h240 扬程 m25 数量台 2 泵 机 械 转数 r/min1450 型式单级单吸离心式 型号 200ZJ-1-B60 数量台 7 流量 m3/h600 #1# 2#3 #4# 6#7 机 械 扬程 m62 型式单级单吸离心式 型号250ZJ-B75(70) 数量台 1 流量 m3/h800 #5 泵 机 械 扬程 m80 型号 JS137-6 功率 KW280 额定电流 A496 电压 V380 #1 电 动 机 转速 r/min986 型号 TYPE-JS128-6 功率 KW215 额定电流 A398 电压 V380 #2 电 动 机 转速 r/min982 型号 JS128-6 功率 KW215 额定电流 A390 电压 V380 #3 电 动 机 转速 r/min980 型号 TS1286 功率 KW215 额定电流 A398 电压 V380 #4 电 动 机 转速 r/min982 型号 YKK400-6 功率 KW280 额定电流 A525 电压 V380 #5 电 动 机 转速 r/min988 型号 JS127-6 功率 KW185 额定电流 A337 电压 V380 13 灰 渣 泵 #6 #7 电 动 机 转速 r/min980 6 型式单级悬臂离心式 型号 4BA6 数量台 2 流量 m3/h115 机 械 扬程 m81 型号 Y225M2 功率 KW45 电压 V380 额定电流 A83.9 14 轴 封 泵 电 动 机 转数 r/min2,970 型式单级单吸离心式 型号 21/2PN 数量台 1 流量 m3/h60 机 械 扬程 m9.5 型号 Y112M-4 功率 KW4 电压 V380 额定电流 A8.8 灰 渣 泵 池 #1 防 洪 泵 电 动 机 转数 r/min1440 型式离心式自吸泵 型号 80WZ-21 数量台 1 流量 m3/h50 扬程 m21 机 械 转速 r/min2900 型号 Y132S1-2 功率 KW5.5 电压 V380 电流 A11.1 15 灰 渣 泵 池 #2 防 洪 泵 电 动 机 转数 r/min2900 型式离心式自吸泵 型号 80WZ21 数量台 3 流量 m3/h50 机 械 扬程 m21 型号 Y132S1-2 功率 KW5.5 电压 V380 电流 A11.1 16 灰 渣 泵 池 #1 #2 #3 提 水 泵 电 动 机 转数 r/min2,900 型式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 型号 3Y508 数量台 3 流量 m3/h45 17 重 油 供 油 泵 机 械 扬程 m400 7 型式JB0315S2 功率 KW110 电压 V380 额定电流 A192 电 动 机 转速 r/min2,980 型式单级离心式 型号 100Y60 数量台 1 流量 m3/h100 机 械 扬程 m63 型号 YB200L12 功率 KW30 电压 V380 额定电流 A56.9/32.9 18 电 动 重 油 卸 油 泵 电 动 机 转数 r/min2,950 型号 2QYR2570/12 流量 m3/h2170 进汽压力 MPa1.18 排汽压力 MPa0.04 扬程 m120 台数台 1 型式汽动往复式 蒸汽温度 250 往复次数次/分2060 19 #1 汽 动 卸 油 泵 行程 m250 型号ZQS9/17 型式汽动往复式 流量 m3/h9 数量台 1 进汽压力 MPa1.37 排汽压力 MPa0.04 扬程 m180 往复次数次/分 64 20 #2 汽 动 卸 油 泵 机 械 吸上高度 m4 型式离心式 型号 40Y402B 流量 m3/h2.16 数量台 1 机 械 扬程 m65 型号 YB132S12 功率 KW5.5 电压 V380/660 21 轻 油 供 油 泵 电 动 机 额定电流 A11.1/6.4 型号 65Y60B 22 轻 油 机 械型式离心式 8 数量台 1 流量 m3/h24 扬程 m35 型号 BJQ2412 功率 KW5.5 电压 V380/660 额定电流 A11.1/6.4 卸 油 泵 电 动 机 转数 r/min2950 型号 YJ60 汽侧工作压力 MPa 0.7841.274 油侧工作压力 MPa3.92 油侧出口温度 130 油侧入口温度 80 汽侧入口温度 250 外壳水压实验 MPa2.45 23 #1 #2 燃 油 加 热 器 钢管数根双进双出,802=160 1.3 空压机辅助设备型号规范 1.3.1 自然再生干燥器规范 表 1 序号名称单位设计参数备注 处理气量 m3/min10 有效供气量 m3/min10 最高工作压力 MPa 0.9 (设计 1.0) 压力损失 MPa 0.04 进气温度 40 干燥成品气露点 40(常压下) 再生耗气率1015 固态杂质含量mgm3最大粒径1um 干燥剂活性氧化铝或硅胶 再生方式压力为0.035MPa自然(无热) #2 #4 工作方式两干燥器交替连续10 分钟一周期 1.3.2 除油过滤器规范 表 2 序号名 称单 位参 数备注 型号PZS-20 m3min 有效供气量m3min 20 最高工作压力 MPa1.0 #1 设计温度 40 9 型号 PZS-10 m3min 有效供气量m3min 10 最高工作压力 MPa1.0 #4 #5 #6 设计温度 40 1.3.3 空气冷却器规范 表 3 序号名称单位参数备注 1 型号 HLQ-20 2 最高工作压力 MPa 壳 0.35 管 1. 3 设计最高压力 MPa 壳 0.4 管 1. 4 设计温度 壳 150 管 150 2 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2.1 转动机械的运行与维护 2.1.1 转动机械启动前检查的项目 2.1.1.1 所有机械设备和电动机周围应清洁,无妨碍运行的物体;各孔门关闭严密。 2.1.1.2 各部地脚螺丝牢固,对轮螺丝及安全罩应完整齐全。 2.1.1.3 电动机接地线接地良好。 2.1.1.4 油位计清晰,并有正常、最高、最低油位刻度表。 2.1.1.5 轴承油量充足,油位在正常刻度线处,油质良好。 2.1.1.6 电动机通风道应清洁畅通。 2.1.1.7 各部有关表计应齐全。 2.1.1.8 机械部分应无倒转现象,严禁在反转未消除时启动 。 2.1.1.9 离心风机启动时入口挡板全关,出口挡板全开;轴流式风机启动前入口动叶应在-30角位 置(零位),出口挡板应全关;离心泵启动时入口门开,出口门在关位。 2.1.1.10 启动前应进行盘车不少于1圈,并注意无摩擦声(检修后首次启动)。 2.1.1.11 停运七天以上或检修后的电动机,必须通知电气测绝缘合格后方可启动。 2.1.2 转动机械的启动及注意事项: 2.1.2.1 要求给电动机送电时,应先填写“送电联系单”交运行主操,在未反馈“绝缘合格,送电 结束”之前严禁启动电动机。 2.1.2.2 高压电动机启动前应先通知运行主操。 2.1.2.3 启、停电动机时,操作人员应将操作开关把手(或按钮)在合闸、断开位置保留3s左右, 时间不可太长也不可太短。 2.1.2.4 任何电动机不许带负荷启动。 2.1.2.5 各岗位值班员应熟记所管辖的电动机铭牌功率及参数,以便掌握电动机在冷热态下的启动 10 次数。 2.1.2.6 电动机冷热态的确定 表4 电机功率 (KW) 冷态 (电动机停止时间H) 热态 (电动机停止时间H) 10040022 400100044 1000KW以上88 冷态:电动机的静止线圈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不大于3。 热态:电动机的静止线圈接近额定温升。 电动机在冷态可以连续启动两次,热态只准启动一次。 2.1.2.7 在事故情况下,若无备用机组或不能迅速启动备用机组时,可将电动机多启动一次。 2.1.2.8 电动机每次启动时间间隔不得小于5分钟。 2.1.2.9 电动机启动时如达到上述规定次数,如需要再次启动时,距最后一次启动时间不得小于 1 小时。 2.1.3 启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启动 2.1.3.1 合上开关后,电动机不转动或转动比正常时慢或出现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断开停机,通知 电气值班员。 2.1.3.2 启动开关合闸后,电动机内或开关箱内出现火花、冒烟时,切断开关停机,通知集控主值 班员。 2.1.3.3 启动时合上开关发生跳闸,在未查明原因以前不得合闸。 2.1.3.4 启动过程中电动机热偶元件动作时应停止启动,通知集控主值班员。 2.1.3.5 值班员应将电动机启动的次数、启动时间、空载电流等如实记录。 2.1.4 转动机械运行中各项技术限额: 2.1.4.1 电动机入口温度一般在35以下,不允许高于40。 2.1.4.2 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 高压电动机全温100;温升65。 低压电动机全温90; 温升55。 夏季防止全温超限,冬季防止温升超限。 2.1.4.3 轴承冷却水回水温度不允许高于40. 2.1.4.4 6KV电动机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6.6KV5.7KV; 2.1.4.5 转动机械的振动最大极限值 表5 转数 转/分1500以上150010001000750750以下 振幅 mm 0.060.10.120.16 2.1.4.6 转动机械串轴不超过24mm; 11 2.1.4.7 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80; 2.1.4.8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 2.1.4.9 电动机不允许超过额定电流运行; 2.1.4.10 各转动机械应按规定加油。 2.1.5 转动机械紧急停运条件 2.1.5.1 转动机械震动或串轴超过规定值,有损坏设备的危险时。 2.1.5.2 轴承温度超过极限温度或不正常急剧升高时。 2.1.5.3 电动机着火冒烟或有被水淹、火烧危险时。 2.1.5.4 发生人身及设备事故时。 注意:使用事故按钮时,持续按钮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防止强合闸损坏设备。 2.2 吸风机的运行维护 每台炉装有两台Y47312No31.5FX-离心通风机,系单侧进气双支承、双速、右旋。烟气温度 140。 2.2.1 启动前的检查 2.2.1.1 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办理终结。 2.2.1.2 吸风机和电动门周围清洁,无妨碍运行的物体和检修工作人员,各人孔门关闭严密。 2.2.1.3 各地脚螺丝牢固,对轮螺丝及安全罩完好齐全。 2.2.1.4 电动机接地线良好。 2.2.1.5 轴承油位计清晰,油压正常(高低线之间),油质良好。 2.2.1.6 电机空冷器冷却水来水门开,电机空冷器无漏水,轴承冷却水来水正常,回水畅通。 2.2.1.7 轴承温度计齐全、完好、指示正常。 2.2.1.8 转子无反转现象。 2.2.1.9 入口、出口挡板全关,执行机构在电动位置。 2.2.1.10 检修后第一次启动应盘车,且无摩擦声。 2.2.1.11 事故按钮完好。 2.2.1.12 停运七天以上或检修后的电动机必须测绝缘合格,方可送电。 2.2.1.13 油站油箱油位正常,各部表计、表管良好。 2.2.2 启动操作 2.2.2.1 启动前填写送电联系单,待集控主值通知“绝缘合格,送电结束”后方可启动。 2.2.2.2 接到主值班员准备启动吸风机命令前,启动油站油泵,保持油压0.150.25MPa,检查电机 前后轴承来油情况,调节电机前后进油阀以保持轴承不漏油。 2.2.2.3 吸风机出口、入口挡板关闭。 2.2.3 注意事项 12 2.2.3.1 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带负荷启动。 2.2.3.2 吸风机不允许高速启动。 2.2.3.3 风机倒转时严禁启动。 2.2.3.4 吸风机热态只许启动一次,冷态可以启动两次。 2.2.3.5 吸风机两次启动间隔不少于5分钟。 2.2.3.6 如达到规定启动次数后要求再次启动时,距离最后一次启动时间间隔不少于1小时。 2.2.3.7 启动次数、时间、电流应如实记录。 2.2.4 启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启动 2.2.4.1 合上开关后,电机不转动、转数明显慢或出现嗡嗡声时,立即断开开关或用事故按钮捅跳, 通知集控主值班员检查。 2.2.4.2 合上开关后,电机或开关箱冒火花。 2.2.4.3 合上开关后跳闸,未查明原因前,不得再合闸。 2.2.4.4 吸风机倒转时。 2.2.5 吸风机正常运行维护: 2.2.5.1 电机最高温度100,温升65 。 2.2.5.2 冷却水回水温度40。 2.2.5.3 震动值:0.1mm。 2.2.5.4 串轴值:24mm。 2.2.5.5 轴承温度:机械部分80;电机轴承70。 2.2.5.6 电流:低速105A;高速169A。 2.2.5.7 稀油站油压:0.150.25MPa。 2.2.5.8 机械部分轴承油箱油位在最低与最高油位线之间,油质良好。 2.2.5.9 电机前后轴承来油正常,油环带油良好。 2.2.5.10 油站油箱油位保持1/22/3之间。 2.2.5.11 检查电机及轴承冷却水温度、来、回水正常。 2.2.5.12 各部无摩擦声,无火花、无异味。 2.2.5.13 每小时检查一次。 2.2.5.14 如发现油质恶化,有泡沫、发黑时应及时联系检修换油并汇报专业。 2.2.5.15 吸风机油站油压的几个参数: 供油压力:0.150.25MPa,当供油压力0.1MPa时,吸风机拒启动。当供油压力0.1MPa时,油 压低信号发,联动备用油泵,当供油压力0.04MPa时,运行中的吸风机跳闸。 2.2.6 停止操作 2.2.6.1 (主值班员)逐渐关小吸风机入口挡板至全关后,停运吸风机,通知吸风机值班员检查吸 风机大轴停运时回告主值班员,停运油站运行油泵。 13 2.2.6.2 事故处理 当达到下列条件之一时,立即停止运行: 转动机械的震动、串轴超过规定有损设备危险时。 轴承温度超过规定值或不正常急剧升高时。 电动机冒烟或有被水淹、火烧的危险时。 发生人身设备事故时。 电流摆动超过规定值无法调整至规定范围时。 使用事故按钮时,持续按钮时间不少于1分钟,防止强合闸损坏设备。 当转机跳闸后不允许强合闸以防损坏设备。 3 重油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3.1 重油系统的启动 3.1.1 重油库蒸汽系统的投入操作 重油系统启动前必须进行管路蒸汽吹扫,油罐进行加热到规定值。因此,首先投入蒸汽系统。汽 源压力应在0.60.8MPa。 接到专业和班长命令后,油库值班员应按下列项目检查操作: 表6 序号检 查 操 作 内 容阀门位置 1 #1、#2燃油加热器蒸汽门关 2 蒸汽吹扫总门关 3 重油罐、轻油罐蒸汽灭火(消防)总门关 4 重油罐加热总门关 5 汽动卸油泵用汽总门关 6 卸油站台蒸汽总门、暖气总门关 7 卸油站台重油卸油母管吹扫一、二次门(即汽油联门,在#5、#8货位)关 8 卸油过滤器(#1、#2)吹扫门关 9 #1、#2、#3卸油泵入口管吹扫汽门关 10 供油过滤器(#1、#2、#3)吹扫门关 11 #1、#2供油泵入口管吹扫汽门关 12 #1、#2燃油加热器入口管吹扫门关 13 #1、#2、#3重油罐加热一次门、二次门关 14 #1、#2、#3重油罐蒸汽灭火一、二次门关 15 #1、#2、#3净回油吹扫门、炉回油管吹扫门、供油管吹扫门、卸油管吹 扫门、泵回油管吹扫门、脱水管吹扫门。(该部分管路吹扫汽源接在油 罐加热一次门后,运行中一定要严密关闭,否则油将倒入厂用联箱引起 严重后果。) 关 16 卸油栈台各油车上下加热门关关 17 污油池加热、污油泵吹扫门关 18 油管路伴热门(在油罐加热门后)开 19 重油库至主厂房蒸汽管路各汽门关 20 开启重油库蒸汽联箱疏水门开 14 21 系统检查完毕后,汇报班长 22 联系汽机稍开高厂联箱上重油库用汽总门,对系统进行暖管 23 待油库蒸汽联箱疏水门冒汽后,关闭疏水门。通知班长 24 开大0.781.25MPa 厂用联箱至油库用汽门。 25 暖管要缓慢,若发生振动,应通知班长关小来汽门,待不振动后再通知 逐渐开大。 3.1.2 重油罐加热投入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以#3重油罐加热为例,其它罐类同) 3.1.2.1 接到专业或班长命令后油库进行下列操作: 开启#3罐加热器疏水一、二次门。 开启蒸汽联箱至重油罐加热总门。 开启#3重油罐加热总门。 3.1.2.2 检查来汽管及疏水管是否畅通,否则应查明原因处理,直到疏水管冒水(汽)为止。 3.1.2.3 检查各油罐泵回油、炉回油、供油、卸(进)油、净回油、脱水管路吹扫蒸汽门关闭严密, 无蒸汽漏入油管路。 3.1.2.4 检查#1、#2重油罐加热蒸汽门关闭严密。 3.1.2.5 待#3重油罐温度接近规定温度时关闭(或关小)加热门;保持油罐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3.1.3 重油系统吹扫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1.3.1 重油系统启动前必须进行管路吹扫,以防重油在管路中粘结。 3.1.3.2 重油系统停运后亦需吹扫,短时停运可不进行吹扫。 3.1.3.3 重油大小循环系统吹扫流程:(以#3重油罐、#1重油供油过滤器、#1重油供油泵、#1燃油加 热器为例)。 3.1.3.4 接到专业或班长命令后,检查操作各阀门应处于下列位置: 表7 序号检 查 操 作 内 容阀门位置 1 #1#3重油罐供油一次门关 2 #1、#2重油罐供油二次门关 3 #3重油罐供油二次门开 4 #1、#2重油罐供油管吹扫门关 5 #3重油罐供油管吹扫门开 6 重油罐供油母管疏油门关 7 #1、#2重油罐泵回油一、二次门关 8 #3重油罐泵回油一、二次门开 9 泵回油母管疏油门关 10 #1、#2泵回油管吹扫门关 11 炉回油母管疏油门关 12 #1#3重油罐卸油管吹扫门关 13 #1#3重油罐脱水管一、二次门关 14 #1#3重油罐脱水管吹扫门关 15 #2、#3重油罐净回油管一、二次门关 16 #1#3重油罐净回油管吹扫门关 17 #1#3供油过滤器出、入口油门开 15 18 #1重油罐加热二次门,#2、#3重油罐加热门关 19 #1#3供油过滤器各疏油门关 20 #1#3供油过滤器吹扫门关 21 #1#3供油过滤器压力表门(出、入口)关 22 #1#3供油过滤器空气门关 23 重油供油泵入口油门开 24 重油供油泵入口空气门关 25 重油供油泵出口门关 26 重油供油泵出口旁路门开 27 重油供油泵出口再循环门开 28 重油供油泵疏油门关 29 燃油加热器入口、出口油门开 30 燃油加热器疏油门关 31 燃油加热器空气门关 32 燃油加热器入口管疏油门关 33 燃油加热器入口管吹扫门开 34 重油库至主厂房供油母管吹扫门、空气门关 35 炉前油系统来油总门、旁路门、本炉来油罗茨流量计前后油门来油 速断阀 开 36 本炉来油母管汽油联络门关 37 本炉各层各角油枪一、二次油门及吹扫门关 38 本炉回油总门、旁路门、回油罗茨流量计前后各门开 39 本炉油系统环形管放油门及来回油母管上的放油门关 40 主厂房至油库回油母管各吹扫门、空气门关 3.1.3.5 吹扫操作步骤 接到专业或班长吹扫命令后,重油库值班员进行操作。 开启重油罐加热总门,蒸汽吹扫总门。 开启#3重油罐加热门。 开启#3重油罐供油管吹扫门。 开启重油供油泵吹扫门。 开启燃油加热器入口管吹扫门。 待#3重油罐泵回油、炉回油及炉前来回油管吹通,油罐顶部蒸汽冒出后,按倒序关闭项 各门。若重油罐需投加热,重油罐加热总门,油罐加热门则不关闭。 3.1.3.6 注意事项 大循环、小循环系统吹扫时,系统各疏油门、空气门应处于关闭位置。 若进行检修隔离吹扫,可开启对应设备疏油门。 冬季重油粘度大或重油管路停运时间较长吹扫系统时,可开启厂房至油库来回油母管沿线吹扫 门及本炉汽油联络门。 3.1.4 重油供油系统充压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1.4.1 供油系统充压前必须进行管路全线吹扫。 3.1.4.2 吹扫结束后关闭供油系统所有吹扫门、疏油门、空气门。 16 3.1.4.3 正常情况下先进行小循环系统充压,检查无异常后再进行大循环系统充压。 3.1.4.4 充压操作前供油系统各阀门应处于下列位置(以#3重油罐、#1重油供油过滤器、#1重油供油 泵、#1燃油加热器为例): 表8 序号检 查 操 作 内 容阀门位置 1 系统中所有疏油门、吹扫门、空气门关 2 与设备、系统无关的油门关 3 #3供油罐供油二次门开 4 #1供油过滤器入口、出口油门开 5 #1供油泵入口门开 6 #1供油泵出口再循环门稍开 7 #1供油泵出口旁路门、出口门关 8 #1燃油加热器入口、出口门开 9 #3重油罐泵回油、炉回油一、二次门开 10 本炉来油各门开 11 本炉回油各门稍开 12 本炉各角层油枪油门、吹扫门关 13 本炉汽油联络门、环形管放油门关 14 重油库至主厂房供油、回油母管吹扫门及空气门关 3.1.4.5 重油供油系统充压操作 重油供油泵按转机启动前检查要求进行,并调整轴承冷却水来水回水畅通,油位正常,并进 行手动盘车。 开启#3重油罐供油一次门。 合上#1重油供油泵启动开关5秒以上松开。 调整重油供油泵出口再循环门,保持供油泵出口压力2.943.96MPa,供油泵电流 150192A。 检查油泵震动、串轴、轴承温度、电机温度正常。 检查系统各门、法兰无泄漏;#3罐泵回油管有流量通过即可。 逐渐关小#1供油泵出口再循环门,同时开启#1供油泵出口旁路门,保持油泵 电流稳定,油泵 出口压力稳定。观察油泵出口供油压力(燃油加热器入口压力)。燃油加热器出口压力缓慢上升至一稳 定值后,通知十米值班员检查炉前压力与燃油加热器压力相差不大,炉前油温与加热器出口油温基本 相同,调整油泵出口旁路门、炉前油系统回油门、油泵再循环门,保持油泵电流在额定范围内,泵出 口油压2.943.96MPa,炉前油压2.52.96MPa,燃油加热器压力3.45MPa。 调整燃油加热器蒸汽加热门使炉前油温在90100。 稍开备用供油泵出口旁路门,全开备用供油泵入口门暖泵(泵不倒转,泵体60左右)。 炉前油系统回油门关小有34吨回油量。 炉前油系统来油旁路门、回油旁路门关闭。用回油门调整炉前油压。 系统充压后全面检查一次。 3.1.5 重油供油细过滤器切换、吹扫操作 17 重油供油细过滤器出入口压差0.029MPa或过滤器需要检修时进行切换隔离。 3.1.5.1 切换操作(以#1过滤器运行,#2过滤器备用为例) 缓慢开#2过滤器入口油门,观察油泵压力、电流稳定无波动。待#2过滤器入口油压与原运行 #1过滤器入口油压相同时,逐渐开入口油门。 缓慢开启#2过滤器出口油门。 待#2过滤器出口油压与#1过滤器出口油压相同时,逐渐关小#1过滤器入口油门,观察油泵压 力、电流稳定后全关#1过滤器出入口油门。 3.1.5.2 吹扫操作 备用过滤器切换前,原运行过滤器解列后及检修时必须进行吹扫。(以#1细过滤器为例) 吹扫前关闭#1过滤器出入口油门、出入口压力表门、空气门。 开启#1过滤器前后疏油门。 开启重油系统吹扫总门。 开启#1过滤器吹扫门。 待污油池冒汽且有响声后510分钟关闭吹扫总门、#1过滤器吹扫汽门,510分钟压力泄放 后关闭#1过滤器前、后疏油门。 3.1.5.3 检修隔离 检修前必须进行吹扫。检查下列各门关闭严密并加绑。(以#1过滤器为例)。 过滤器出入口油门。 #1过滤器前后疏油门。 #1过滤器吹扫汽门。 3.1.6 重油供油泵切换、检修隔离、吹扫操作 3.1.6.1 切换定期工作灰水设备定期工作表执行。 3.1.6.2 检修前必须进行吹扫隔离。 3.1.6.3 切换操作(以#1泵备用,#2泵运行为例) 按转机启动前要求进行检查,无异常。 启动前备用泵必须暖泵(见充压操作第(9)条)。 开启#1供油泵入口门(其余各门关)。 开启#1供油泵入口管空气门有油流出后关闭。 合上开关(开关合闸时间5秒),启动#1供油泵,待泵电流下降至额定电流以下,逐渐开大再 循环门,保持油压、油泵电流稳定。 泵运行正常后,逐渐关小#1供油泵出口再循环门,同时开启供油泵出口旁路门。#1、#2供油 泵运行一段时间后,逐渐关闭#2供油泵出口门及再循环门,同时调整#1供油泵再循环门,旁路门。保 持供油母管压力稳定。 停止#2供油泵。 18 #2供油泵备用时,其出口旁路门稍开暖泵。 3.1.6.4 检修隔离及吹扫操作(#1供油泵为例) 供油泵需检修时必须进行吹扫。 关闭下列各阀门:#1供油泵入口油门、#1供油泵出口油门、#1供油泵出口再循环门、出口旁 路门、空气门、压力表门。 开启#1供油泵疏油门。 开启重油系统蒸汽吹扫总门。 开启#1供油泵吹扫汽门。 待污油池冒汽有响声后,吹扫10分钟关闭吹扫总门、#1供油泵吹扫门,待压力泄放后关闭疏 油门。 3.1.7 燃油加热器切换、运行转备用及检修隔离吹扫操作(#1加热器运行,#2加热器备用) 当炉前油系统油温较低时可投入备用加热器,两台加热器并联运行。 3.1.7.1 开启#2加热器蒸汽总门。(稍开) 3.1.7.2 开启#2加热器疏水器一、二次门。 3.1.7.3 检查关闭:#2加热器吹扫门,疏油门及空气门。 3.1.7.4 缓慢稍开#2加热器入口油门,待加热器油压与#1加热器油压相等时,全开#2加热器出入口 油门。调整加热器蒸汽加热门保持出口油温在规定范围内。 3.1.7.5 缓慢关小#1加热器出口油门,观察#2加热器入口、出口油压无异常后全关#1加热器入口、 出口油门。 3.1.7.6 关闭#1加热器加热蒸汽门。 3.1.7.7 运行加热器转备用后必须进行吹扫,彻底吹扫干净后备用。 加热器备用、检修时必须进行吹扫,操作如下: 检查加热器出口、入口油门、空气门、压力表门处于关闭位置。 开启蒸汽吹扫总门。 开启加热器疏油门。 开启加热器吹扫汽门。吹扫当污油池有响声冒汽时,吹扫510分钟,关闭蒸汽吹扫总门及 加热器吹扫汽门。510分钟压力泄放后关闭加热器疏油门即可工作。 3.1.7.8 备用加热器备用时关闭加热,疏水一二次门全开;切换时提前10分钟稍开加热门对备用加 热器进行预热。 3.1.8 运行中重油罐切换操作 3.1.8.1 切换前备用油罐温度加热到规定值。 3.1.8.2 重油罐切换最好在锅炉未投油时进行。 3.1.8.3 当运行罐油位低至2.5m时切换到备用油罐。 3.1.8.4 接到专业、班长命令后进行切换操作(#3重油罐切换至#2重油罐) 19 检查#2重油罐供油管吹扫汽门、炉回油管、泵回油管吹扫门关闭。 稍开#2重油罐供油二次门,全开一次门控制供油量,以防管路粘油大量进入油泵,造成油泵 电流、油压波动。(#2重油罐供油门开启后,细滤网压差会略有增大)。当细过滤出入口压差恢复正 常后全开#2罐供油二次门。 缓慢关小#3重油罐供油一、二次门,观察油泵电流,油泵出口油压无异常即可全关。 全开#2重油罐炉回油、泵回油一二次门,有流量通过后关闭#3重油罐炉回油、泵回油一二次 门。 注意观察#2重油罐油位不下降,#3重油罐油位不上升(投油时除外),否则应查明原因处理。 3.1.9 重油罐脱水 3.1.9.1 按定期工作执行表进行。 3.1.9.2 运行重油罐停运后、备用油罐投入前及卸油结束后须进行脱水。 3.1.9.3 脱水操作步骤 检查并关闭重油罐脱水二次门。 开启重油罐加热总门及油罐加热一次门(加热二次门关#2、#3重油罐无)。 开启重油罐脱水一次门及脱水管吹扫门,待管路吹通后,关闭吹扫门及加热总门。 开启重油罐脱水二次门,注意观察排水口无油排出即可脱水,否则应关闭脱水二次门及脱水 一次门。 脱水结束后,开启重油罐脱水一次门及脱水管吹扫门对脱水管进行吹扫,待管路吹通后,关 闭吹扫门、加热总门及脱水管各门。 脱水时专人看守防止跑油。 3.2 重油系统运行维护 3.2.1 重油系统运行参数 3.2.1.1 正常运行时#1、#2、#3重油罐一座运行,一座储油罐热备用,另一座储油备用。 3.2.1.2 供油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暖泵)。 3.2.1.3 燃油加热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3.2.1.4 重油供油过滤器两台并列运行,另一台备用。 3.2.1.5 燃油加热器出口压力2.453.45MPa。 3.2.1.6 燃油加热器出口油温,200#及200#以上粘度大、闪点高的油保持100110;粘度小,闪 点低的油混油:90100;轻柴油、重柴油不投加热应解列汽源。 3.2.1.7 油罐温度:轻油保持自然温度(35以下),夏季温度超温时应投喷淋水降温。重油罐温 度保持低于闪点(开式)2025,重油:8590;混油:7580(专业根据每次油质通知) 3.2.1.8 卸油时,轻油污油不加热。卸重油时油罐车加热温度80。 20 3.2.1.9 备用供油泵暖泵温度:重油:6070。柴油、污油45。 3.2.1.10 重油供油泵出口压力2.943.96MPa。 3.2.1.11 重油供油泵电流192A。 3.2.1.12 污油池油位1.70m。 3.2.1.13 重油供油过滤器出入口压差0.029MPa。 3.2.1.14 运行油罐油位2.5m;运行、备用罐最高油位不超过7.0m;轻油罐油位不超过4.7m。特殊 情况下由专业另行通知。 3.2.2 正常运行维护 3.2.2.1 供油泵电流、供油泵出口油压、加热器出口压力保持额定范围。 3.2.2.2 油罐温度、加热器出口温度正常。 3.2.2.3 运行油泵冷却水来水正常,回水畅通,不返水。 3.2.2.4 轴承油位在最高线和最低线之间,油质良好。 3.2.2.5 转机震动、串轴及轴承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3.2.2.6 记录接班、交班油位及锅炉投油、解列时间、用油量。 3.2.2.7 记录卸油时间及油位上升情况。 3.2.2.8 油泵格兰、油系统管道、阀门、法兰、设备无漏油。 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