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轻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pm100抛光米机进出料装置及机架三维设计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4 年 5月 6 日目 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的必要性-11.2国内外大米抛光技术的发展及现状-1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3第二章设计方案的论证-52.1 新型大米抛光机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52.1.1 抛光机设计构造-52.1.2 工作原理-7第三章主要参数的设计-93.1 确定单位产量大米抛光面积-93.2 确定螺旋推进器的理论输送量和实际输送量-103.3 主传动设计方案及主要参数的确定-13第四章 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174.1 进出料的结构设计-174.2 机架的结构设计-19第五章UG NX的应用以及一些技巧-215.1基本功能-215.2 UG NX到AutoCAD的快速数据转换-22 5.3 UGNX的一些应用技巧-23总结-26谢辞-27参考文献-28摘 要抛光机大致分为大米抛光机和铁棍抛光机。与铁辊抛光机相比,大米抛光机具有碰撞及翻滚等作用柔和以及碎米粒低、电耗低、出米率高和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本设计主要是基于UG的抛光米机的进出料装置及机架的三维设计,通过对进出料装置结构及机架的三维结构设计来优化大米抛光机的整体结构。本设计的抛光机采用喷风低温抛光技术,将以其均匀的抛削力,极低的碎米率,流畅的出糠,可靠的性能和极强的适应性,使加工的大米更加光洁完整、增碎率更低、出整率更高、设备成本也有一定的降低。 关键词:抛光机、设计、优化 AbstractRice milling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sand roller rice milling and iron roller rice milling. Compared with the iron roller rice milling, the sand roller rice milling has the effect of collisions and rolling and low broken rice rate, low power consumption, high white rice yield an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Rice polishing machine of this design is mainly based on UG feeding devices and racks of three-dimension design, through feeding and plant construction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rack design to optimiz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rice polishing machine. Rice polishing machine of this design use the technology of jet air cooling to smooth rice, reduce broken rice rate, rise white rice yield and reduce equipment cost in some extent with its uniform mill cut ability , lower broken rice rate, affluent out bran reliable performance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Key words: Polishing machine;design;optimization第一章 绪 论1.1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的必要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主食大米的需求也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向多品种方面发展,免淘米走俏于市场,产量和销量不断增加就是一例而生产免淘米的关键设备是白米抛光机,它直接影响到免淘米的产品质量。因此,加强对白米抛光机的研究十分必要。大米抛光机的原理为:糙米经过多机碾白后,去除碎米和糠片,经喷雾着水、润米后(使胚乳和米糠的结合力减小,由于添加的水很少,仅在米粒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膜,加之抛光时间不长对大米的含水率没有影响),进入抛光机的抛光室内,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通过摩擦使米粒表面上光。大米经过抛光机的抛光,其外表更加平滑,具有光泽,不但能提高大米的食用品质,延长储藏时间,还能提高大米的商品价值,在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提高大米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如果能设计出一种通过单片机控制工艺参数的自动化的抛光机,不仅会大大地改善抛光效果,还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这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国内外大米抛光技术的发展及现状1.2.1国内现状 大米抛光技术在我国的研究有将近20年的历史,但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不断完善,对大米抛光机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我国大米抛光均采用湿式摩擦抛光机,各种机型的主要区别在于着水方式和抛光辊的结构不同。着水方式大体上有:空压机喷雾着水水泵喷雾着水风机喷雾着水超声波喷雾。着水抛光辊的结构形式有:尼龙刷抛光辊,在木质或铁质辊体上镶数组尼龙刷,利用刷子对白米表面的擦刷作用达到上光除糠的目的。筋、带抛光辊,在铁辊筒上安装聚氨酷筋或带组成抛光辊。聚氨醋抛光辊,整个抛光辊采用聚氨酷材料制成。铁质抛光辊,抛光辊为带凸筋的铁辊筒2。目前国内生产的大米抛光机的型号,规格还未统一,工艺效果相差无几,现择其一二介绍如下:MPGF:它主要由雾化装置,进料装置,抛光装置,喷风系统等组成。雾化装置由空气压缩机,输液管,喷嘴,雾化控制箱等组成。利用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气流将水雾化,喷入进料斗对白米进行喷雾着水。着水量由雾化控制箱内的流量计调节。MPGT:它主要由进料斗,喷雾装置,抛光室,喷风风机及机体等部分组成。喷雾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输液管及喷嘴等,利用空气压缩机将水经喷嘴雾化。喷嘴的安装位置可安装在进料斗上方,使白米先经喷雾着水再进入料斗,在进料斗短暂湿润后送入抛光室。也可将喷嘴安装在进料斗下方出口处,使白米着雾直接进入抛光室。1.2.2国外现状白米抛光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年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 设备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日本,碾米行业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日本的抛光免洗米生产,是将糙出白率92%的白米,先用湿式抛 光机抛光成糙出白率90%以下的精米,再对精米采用适宜的方法调湿,使大米含水为14.5%16%。同时,控制不让水透到米粒内层,最后对米粒表面进行短时间的加热处理,使米粒表面形成50200微米厚的糊化层,成为洁白、富有光泽的免洗米。日本抛光免洗米生产工艺由抛光、加湿、表面热处理3道工序组成。大米由料斗进人抛光室,空气压缩机通过超声波喷嘴将含有一定水份的湿风经抛光机主轴中空部喷风槽喷向米粒,使米粒表面湿润,糠层软化,经抛光辊擦离,在除去糠层的同时,米粒表面具有一定的光泽。经抛光后的白米通过提升机进人 调湿机,调湿机与湿风发生装置相联,白米在调湿机内自上向下的流动过程中,与连续送人的湿空气相接触,使米粒加湿达到一定水份,然后直接送入米粒表面处理装置 中,由蒸汽发生器供给100以上的过热蒸汽或饱和蒸汽使米粒表面淀粉糊化。同 时该装置中的金属网输送机可控制米粒在30秒钟的短时间受热后排出机外,经自然干 燥,形成永久性的蜡质光泽。瑞士布勒公司的抛光免洗米生产是在精白米的基础上,对白米进行12道抛光处理。抛光前先添加一些碳酸钙,主要为吸取米糠上的油脂,使米糠不粘附在米粒上。DSRH抛光机主要由抛光室、喷风风机、出料装置及机架组成。白米从料斗 进人抛光室,经螺旋推料器推向抛光辊进行抛光,同时,喷风风机产生的大量强烈空 气通过空心轴进人工作室,用以降低米温和排糠,抛光效果由出料压力门调节。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抛光机的进出料装置及机架的三维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大米抛光工艺要求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大米的抛光工艺的要求,本课题设计的pm100抛光机是一种新型的精米抛光机,抛光工艺要求较高。2)进出料装置方案的选择及其设计。该课题研究采用:1,储料室一次预着水与抛光室内二次着水相结合的雾化着水方式。在储料室进料处设置一次雾化喷嘴,待抛光大米轻度着水后进入储料室进行润米,然后再进入抛光室中进行第二次着水。二次着水方式有利于促进水料之间传质与传湿过程,降低抛光增碎率。2,进料口料门开度控制装置。在白米进入抛光室的进料口设计了一套由齿轮齿条传动的门开度调节机构,该机构按照抛光机控制器发出的开度大小指令在线实时调节进入抛光机的料量。3)抛光机的机架结构的研究设计;机架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确保抛光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其次是结构布局的合理性。通过查阅借鉴各种抛光机的机架结构设计,比较之后去粗取精,来选择设计抛光机的机架。第二章 设计方案的论证2.1新型大米抛光机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对白米进行抛光处理主要是把米粒表面残留的部分米糠擦离,并对白米的实体淀粉反复摩擦,手感润滑。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抛光室中就需要有一定的摩擦力,擦除米粒表面细微的糠片及米粒凹陷不等的细微的糠片。如今的抛光机一般都是利用擦离式米机碾白的原理,擦离米粒表面的细微糠片并研磨米粒表面。2.1.1抛光机设计构造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制出了多种结构的大米抛光机,诸如卧式单辊抛光机、卧式双辊抛光机、双程立式抛光机等。其不同之处主要在其结构和抛光工艺的差异。本课题采用卧式布局,主要由进料斗、出料斗、抛光室、着水装置、喷风风机、机架等部分组成。其外形图如下所示:图2-1抛光机外形简图抛光机抛光室结构主要由螺旋推进器和三段铁辊组成的较长的铁辊筒及米筛、筛架组成。铁辊筒具有良好的摩擦作用,抛光室内压力较小,抛光辊较长,可以借此延长米粒在机内的逗留时间,使米粒既不受到损伤,又能得到较长时间的抛光作用。 图2-2抛光室主要结构1. 主轴;2.抛光辊;3.螺旋推进器;4.米筛;5.筛架白米抛光工艺效果一般从增碎率和抛光度两个方面进行评定。而着水方式和加水量是影响这两个方面比较重要的因素。目前加水方式主要有:1.水滴式,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液体直接滴入抛光室内,进行着水加工,着水量是通过其上的流量调节夹控制每分钟的滴数。虽说操作方便,成本低,但是因为间歇时间长,水滴粗,很难使大米与水混合均匀,导致抛光效果不均,影响抛光质量。2.超声波雾化式,它主要利用一定声强的超声波通过液体指向气液界面,超声波在此界面处(液体表面)形成表面张力波破裂,从而在液体表面形成雾带,通过送雾或引风装置,将其送到指定部位。这种方式具有雾滴分散性大,无机械传动的优点,但其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一般用于所需雾化量不大,不连续工作的场合。3.空气压缩机喷雾式,这种方式雾滴粒度小,均匀程度高,但是动力消耗大,需要配置空气压缩机,设备昂贵。4.离心雾化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溶液送到高速旋转的转盘上,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拉成薄膜,从盘的边缘甩出,甩出送雾液体受到周围空气送雾摩擦,撕裂而成为细小雾滴,离心雾化,液体工作在常压状态下,具有操作简单,流量弹性大,不堵塞等优点,但是这种方式需要高速旋转。5.水泵喷雾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泵给予液体很高压力使液体已很高速度从细小孔喷出,形成细丝,细丝和周围空气摩擦,撕裂成小液滴。水泵喷雾必须要有高压泵,具有喷孔小,雾化均匀。着水量可通过流量计、水压变化及喷头孔径大小来控制。这种装置成本较低,噪音小,控制简单。6.风机喷雾式,它主要是将水通过进水管直接滴入抛光辊的空心轴内,借助喷风风机产生的高压气流,将水雾化喷入抛光室,对米粒表面进行湿润。着水量的大小由流量计控制。这种装置简单,成本低,着水均匀。本课题采用的主要是风机喷雾式,它通过喷风米机空心主轴轴端进入一喷水(雾)管,将水(雾)喷入空心轴内,利用空心主轴自身的旋转和高压风机的风力进行再次雾化,且又在风力的作用下将水(雾)通过空心主轴抛光辊径向孔送入抛光室(靠近推进器的一端)对米粒进行着水。这种方式由于空心主轴、抛光辊在高速旋转和风力作用下,水雾不易滞留凝聚,着水均匀。该机采用风机喷雾着水抛光,物料混水时间与其他同类设备相比,其优点如下:1)物料在抛光室内有足够的时间在表面附着均匀、薄膜的水膜,有利于提高抛光精度和均匀度。2)抛光机出口重跎可调,可控制物料在抛光室内停留的时间长短,以确保物料表面充分附着均匀的水膜;另外可微调抛光室内流量的大小。3)该机自带风机,风从空心轴吹入抛光室内,在筛筒底部进行强吸风,将糠粉、灰尘和小碎米及杂质带走,并对大米进行降温,以降低增碎和爆腰。2.1.2工作原理 白米从进料斗进入抛光机,由螺旋推进器送入抛光室。风从空心轴吹入抛光室内,水通过进水管在风力作用下,雾化呈细小的微粒水雾,在着水段均匀地附在白米表面,着水后的白米进入抛光段后向出口方向前进,抛光辊按一定线速度旋转擦离白米表层并使米粒与米粒、米粒与米筛相互摩擦使其抛光,同时通过外接吸风的作用,使糠粉排出筛孔,通过吸糠斗和吸风风网收集。其工作原理如下: 图2-3抛光机工作原理机构简图1.出料装置;2.抛光室;3.机架装置;4.进料机构;5.机械传动系统;6.操作及观察面板;7.抛光机液雾化系统;8.吸风排糠系统;9.着水及电气控制系统第三章 主要参数的设计3.1确定最佳单位产量大米抛光米机 生产能力 . (3-1)抛光辊(直径长度)1951200我们知道单位产量碾白运动面积是衡量一台碾米机性能的重要参数,同理单位产量抛光面积也是衡量一台抛光机性能的重要参数。初步确定A=0.8-2.1。单位产量抛光运动面积 A= (3-2)式中A-单位产量抛光运动面积,(m2h)/(st) v-抛光辊线速度, L-抛光辊的长度,m Q-规定精度的白米产量,t/h由已知,可以计算得到抛光机的转数n (3-3)可得 当 A=0.8时 n=604.170.83.140.1951.2=272.4r/min同理 当 A=2.1时 n=715r/min取 n=700r/min则 v=7.14m/s A=2.05根据JFPM100型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计算得到的主轴转数n=980r/min,经查机械手册确定电动机为功率45KW的Y280M-6型。3.2确定螺旋推进器的输送方式、理论输送量和实际输送量3.2.1 输送方式 推料装置位于抛光室的最前端,进机物料量先靠闸门控制。接着借助金属螺旋输送。在这个过程中,需克服抛光室内压力所造成的摩擦阻抗,并使米粒群连续均匀地导入整个环形空间。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能力大小直接影响米粒在抛光室的轴向推力,所以,螺旋输送能力大小直接影响米粒抛光机的产量和动力消耗。螺旋输送器的设计,除合理选择结构和尺寸外,还应该注意物料进入输送器的位置,物料进入输送器的位置不外乎三种方法,即顺着螺旋输送器旋转的方向进料,称为顺向或切向进料;逆着输送器旋转的方向进料,称为反向进料;沿着螺旋输送器的轴向方向进料,称为全面进料。在三种进料方式中,以采用切向或全面进料方式为好,有利于提高装满系数,减少物料的回流量,从而提高输送你能力。显而易见,螺旋推进器务必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除需达到规定范围的输送能力外还得设法缓和推压的波动性,减少回流和出碎,节约动力消耗。我们设计的螺旋推进器采用切向进料方式,双头螺旋。3.2.2理论输送量螺旋推进器的理论输送量可按照下式计算: (3-4)式中 D0-螺旋外径(m) d0-螺旋内径(m) S螺纹导程,m,S=Zt,其中Z为螺纹头数,t为螺距 b 螺牙平均厚度(m) b=12(牙顶宽+牙底宽)(m) c螺纹深度 (m) (m) Lp-螺牙平均展开长度 (m) (m) (m) -进机物料容重(kg/) n转速 (rpm)公式中各参数值的确定:1. 为了提高螺旋推进器的输送量,保持与抛光室外工作的一致性,螺旋推进器的外径D应与抛光辊的直径D相适应,D应等于或略大于D,取D=226mm.2. 根据UG上所绘制的螺旋盘,取其厚度b=9mm,螺纹深度c=21mm.3. 输送量的大小还与螺旋升角的大小有关,一般随着螺纹升角的增大,输送量就会减小,这主要是由于轴向推力随着螺纹升角的增大而减小。螺纹升角大一些,固然推料会加快,但动力消耗也会有所增加,故螺旋升角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20。4. 根据UG所绘制的图纸可知螺旋头的导程S=126mm5. 头数Z适当多点可改善均匀供料状况,同时稳定抛光室前端的压力分布。另一方面还要受一定的限制,这个道理颇类似于对螺旋槽深度所做的螺旋分析,实用中,螺旋直径既可以取三头,二头,也可取单头。Z=2.6. 进料口边长为螺头半径(E为螺旋外径与衬套的间隙),不得超过大型螺旋头长度的1/2 辊径大者取小者,辊径小者取大者。螺旋推进器的有效工作长度L不得小于一个螺距。同时,螺旋外壳整圆覆盖的长度必须保证在一个螺旋推进器长度L=224mm。7. 对整个推料螺旋而言,要求它表面光滑圆整,摩擦阻力小,能调头使用,延长工作寿命;螺旋旋向同排料口及米刀等布局相互协调。8. 关于大米容重的取值,经查有关资料,可得大米 800-820kg/m硬米 800-820 kg/m灿米 700 kg/m取=800 kg/m螺纹平均展开长度=0.656m因此螺旋推进器的理论输送量 = =48896.8(kg/h)3.2.3实际输送量从上面可以看出螺旋推进器的实际输送量应比理论计算值小,因为上式是在基本不考虑物料与螺面的摩擦阻力的条件下建立的,而实际上在物料输送过程式中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物料与螺面的摩擦系数愈大,输送量就愈小,如果摩擦系数极大时,物料几乎贴在螺面上旋转,没有轴向位移,输送量就等于零。为了提高输送量,必须减小物料与螺面的摩擦系数,这就要求螺面加工光滑。螺旋推进器的实际输送量Q与理论输送量之间的关系为: Q=k (kg/h) (3-5)式中 k修正系数,根据有关文献,取k=0.030.09上面所计算的k=4.17/48.8968=0.0853满足要求。3.3主传动设计方案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1、主传动设计方案(如图3-1所示) 图3-1 主传动设计方案图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动力传递方式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螺旋传动。抛光机的动力传递是长距离、效率要求高以及环境差(粉尘多)的传递,所以在本课题中我们选择二次带轮传动作为主传动。带轮传递动力可以发挥传递距离长、效率高的特点,而且其预紧力可以通过增加张紧轮来控制。这样方案的动力要求就可以达到了。2、主要参数的确定(1)原始数据及设计内容。设计V带传动时给定的原始数据为:传递的效率P,转速、n(或传动比i),传动位置要求及工作条件等。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带的截型、长度、根数、传动中心距、带轮基准直径及结构尺寸等。(2)设计方案和步骤1)确定计算功率计算功率是根据传递的功率P,并考虑到载荷性质和每天运转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而确定的,即=P(kw) (3-6) 式中 P-传递的额定功率 -计算功率 -工作情况系数 所选的Y280M-6型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45kw,工作情况系数经查机械手册知道=1.4因此计算功率=P=1.445=63(kw)2)选定带的型号根据计算功率和电动机额定转数,经查机械手册,选定V带的型号为SPC型。3)计算传动比 (3-7)4)确定主轴带轮和电动机带轮的基准直径根据UG所绘制的主轴带轮基准直径于是电动机带轮基准直径: mm (3-8)5)空心轴的实际转速 (3-9)6)验算带的速度 (3-10)应使,对普通V带,;对于窄V带 。如,则离心力过大,即应减小;如V过小(例如VDrafting中工程图的信息转入AutoCAD,包括视图信息(主要是投影视图、剖视图),尺寸标注信息,公差信息以及文字信息等等。因此在进行转换的时候必须设置一些适当的参数来得到所需要的转换结果。UG提供了几种转换二维图形的方法。包括直接用转换器Translator进行转换,还可以用2DExchange方法直接将UG的Part从三维转换到二维视图。下面就是2D转换和直接生成DWG/DXF的具体转换方式步骤:1)2D转换(1)在UG中,打开要转换的零部件,并进入其Drafting工程图模块。(2)选择FILEExport2D转换,这时系统会出现“2D转换”的对话框,先选择输出的类型为DWG文件,再选择该DWG的保存路径,最后确定就可以了。(3)此时系统出现如下的交互式转换设置对话框(图1)。先用FIT命令将要转换图形在UG工作窗口中全部显示。然后按下面的参数进行设置:指定输出文件:把转换的图形放到指定的文件夹。 图 12)输出DWG在当前的文件中选择FileExportDFX/DWG。此时系统出现图2的交互式对话框,按下面的参数进行设置:指定DWG文件:把转换的图形放到指定的文件夹。 图 2在经过以上步骤以后,UG工程图与AutoCAD的转换工作基本完成了。现在将转换完成的DWG文件拷贝到安装有AutoCAD的计算机上,就可以打开进行一些后处理操作以及打印出图了。5.3 UGNX的一些应用技巧5.3.1UG-Drafting无缝转换成DXF文件具体步骤如下:(1)在UG中,打开要转换的零部件,进入Drafting,选择要转换的图纸名称。(2)选择File-Export-CGM,这时出现输入CGM文件名称的对话框,要求用户指定一个文件名称,输入文件名filename后,再OK。(3)这时出现转换设置对话框,先在图形窗口中使用Fit,确信要转换的内容全部出现在图形窗口中;再按下面设置对话框中各选项:Source: display CGM size: scalefactor1Pen selection: widthText selection: polyline(必须设置,否则不能显示中文)VCD coordinates: realFonts: 4cals然后OK,这样就生成了CGM文件。(4)选择File2New新建一个文件New name。(5)在新文件中选择File2Import2CGM。(6)这时出现选择CGM文件对话框。选择先前所建立的CGM文件,并OK,这时先前生成的CGM文件被引入到当前的文件中。(7)选择File2Export2DXF/DWG,出现转换设置的对话框。按下面步骤设置对话框中各选项:Source specification method: select from displayed part按class select按钮,选择图形窗口中的所有内容Specify output file:选DWG按specify DWG file按钮,指定DWG文件名称,缺省为新建文件的名称,其扩展名为DWG。如要转换到R14版(默认为2000版)可按mod2ifysettings按钮,然后按advanced settings按钮,选择R14版即可,选择OK,这样就生成了DWG文件。(8)将生成的DWG文件拷贝到安装有AUTO2CAD或其它二维CAD软件的计算机上,再运行AU2TOCAD,可以看到打开的图形和UG-Drafting中的图形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图形信息丢失。5.3.2设置技巧(1)新建部件默认单位公制在ug_english1def中设:UG_initialUnits: English改为Metric(2)中英文转换:在我的电脑左键属性高级环境变量中设:UGII_LANG simpl Chinese(中文) English (英文)(3)装配关联:在ug_english1def和ug_met2ric1def两文件中设 Assemblies_Allow Promotions: no改为yes(4)工程图表面粗糙度符号设置:在UGII目录打开名为ugii_env1dat里查找UGII_SURFACE_FINISH=OFF改为ON(5)在PNT资源条中插入多个电子表格:在电脑环境变量设置UGII_UPDATE_ALL_ID_SYMBOLS_WITH_PLIST=0(6)载入产品单位默认设置:MW_ProjectInitialUnit:1(默认公制) 2(默认英制) 3(默认原部件单位)(7)分模中文设置:MW_Language:moldwizard_simpl_chinese1lng(前面!号不要)(8)分型线颜色更改:MW_PartingLinesColor: green(绿色)改为red(红色)(9)电极标准设置:MW_ElectrodeMethod:3(唯一标准方法)改为1(标准方法)总 结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无论是从结构,还是工作原理,我对大米抛光机都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本次设计主要是根据现有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的,严格依据设计标准和有关规范进行设计与计算。设计的主要成果:(1)对大米抛光机的进出料装置的设计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掌握了其基本的设计方法。进料机构主要由进料斗、料位器、流量调节机构和轴向推进机构组成。进料斗需要一定的容积和高度才能防止进入抛光机的物料流量波动和瞬间断料,从而保持连续生产。本课题采用闸板式调节机构,这种调节机构结构简单,直接通过控制出料口开启度的大小改变流量。轴向推进机构中,本课题采用了螺旋输送器推进方式,采用的是双头螺旋输送器。在出料机构中采用了压铊式压力门,通过在压力门上加一串压铊,根据需要来控制加压铊的多少和调节压铊的位置。(2)通过考虑各种情况,本课题设计的机架具有良好的隔振性,当机器转速或往复运动较高以及冲击严重时,能够通过阻尼或缓冲等手段使振动波在传递过程中迅速衰减到允许的范围内。存在的主要问题:(1) 对部分零件的结构尺寸和安装尺寸掌握的不够准确。(2) 设计中对标准件的选择做不到最适合。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根据实际情况对抛光机的机架部分进行简化,减小抛光机的重量和体积。(2)对各个部件进行优化设计,使各部分的功能达到最优。谢 辞 经过近三个多月的努力,伴随了无数个深夜,终于得以完成了毕业设计。在这篇说明书即将结尾,也是我整个大学即将结束之际,我心里存在了太多的感激,太多的感谢。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正是在侯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断帮助、不断探讨中解决的。侯老师在设计过程中给予悉心指导,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老师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惜时如金的工作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本人,使学生受益匪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与同学的共同探讨问题之中,我清楚的认识到了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所以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是在他们的耐心帮助下我才做得这么顺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时间的仓促,毕业设计难免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教授批评、指正,再次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 阮竟兰 阮少兰.白米抛光机结构及其特点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5,(2)2 余云辉.白米抛光技术分析与研究J.湖南农机,1997,(1)3 夏建桥.大米抛光机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7,34 李天真.大米抛光工艺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2(10)5 金曾辉.大米精磨上光(下)J,粮食与油脂,2004(2):44-476 王晓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师德网络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初中美术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全国教师师德网络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摄影留学培训课件
- 辽宁省营口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纳米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会议设备租赁合同样本
- 2025股权转让合同书文本
- 搭配培训课件
- GB/T 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 GB/T 3836.31-2021爆炸性环境第31部分:由防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
- 2023年电气工程师职称评审个人业务自传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表格】面试评估表(模板)
- 胫骨横向骨搬移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运用
- 物资供应投标书范本
- 汉译巴利三藏中部3-后五十篇
- 2011-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转换对照表
- 《现代汉语》PPT课件(223页PPT)
- 福建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修订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