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15种常见疾病按摩方法ppt.ppt_第1页
最15种常见疾病按摩方法ppt.ppt_第2页
最15种常见疾病按摩方法ppt.ppt_第3页
最15种常见疾病按摩方法ppt.ppt_第4页
最15种常见疾病按摩方法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常见疾病按摩方法最常见疾病按摩方法 蚌医二附院蚌医二附院 康复科康复科 陈莉秋陈莉秋 安徽省名老中医安徽省名老中医 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 立冬,才是每年养护身体的开始。立冬,才是每年养护身体的开始。 因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因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 养精蓄锐,养精蓄锐, 为来年的身体健康埋下根基。为来年的身体健康埋下根基。 因此,可以说立冬才是每年的开始。因此,可以说立冬才是每年的开始。 立冬养生只要做好早睡晚起、多吃白色食物少食咸、立冬养生只要做好早睡晚起、多吃白色食物少食咸、 补肾养肾这三件事,补肾养肾这三件事, 就能顺应天时养护好身体,为春天做好准备。就能顺应天时养护好身体,为春天做好准备。 一、肩关节周围炎 定义定义: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 “五十五十 肩肩” ”、“ “露肩风露肩风” ”、“ “冻结肩冻结肩” ”、“ “肩凝症肩凝症” ”、 “ “肩痹肩痹” ”等,是一种肩关节囊及软组织的等,是一种肩关节囊及软组织的 慢性无菌性炎症。慢性无菌性炎症。 本病特点本病特点: :是以肩部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 受限受限为主症的一种老年性常见疾病。为主症的一种老年性常见疾病。 发病年龄多在发病年龄多在5050岁左右,女性多见。岁左右,女性多见。 (一)病因(一)病因 1 1老年肩关节退行性改变,发生纤维化改变。老年肩关节退行性改变,发生纤维化改变。 2 2内分泌机能紊乱。内分泌机能紊乱。 3 3急慢性劳损。急慢性劳损。 4 4风寒侵袭。风寒侵袭。 5 5肩关节缺乏运动。肩关节缺乏运动。 (二)临床表现 1疼痛与压痛 l肩周炎疼痛的性质多为酸痛或钝痛。 l早期肩部疼痛剧烈,肿胀明显。 l疼痛可扩散至肘部,遇寒湿疼痛加剧,遇热 痛减,日轻夜重,常常影响睡眠。 l后期肩部疼痛减轻,但活动障碍较显著。 l常可在肩峰下滑囊及三角肌下滑囊部、肱二 头肌长头或短头腱沟、三角肌后缘、冈上肌 与冈下肌附着点,以及肩贞、天宗等部位找 到明显压痛点。 . . 2 2活动障碍活动障碍 病程越长,活动障碍越明显。病程越长,活动障碍越明显。 常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动作,如常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动作,如 穿衣、洗脸、梳头、系腰带等。穿衣、洗脸、梳头、系腰带等。 肩关节被动上举、后伸摸棘、内收、外肩关节被动上举、后伸摸棘、内收、外 展、内外旋动作均受限。展、内外旋动作均受限。 . . 3 3肌肉萎缩肌肉萎缩 患肩病久,局部肌肉常出现废用患肩病久,局部肌肉常出现废用 性萎缩,尤以三角肌较为明显。性萎缩,尤以三角肌较为明显。 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v检查时应固定肩胛下角,肩关节的中立位(0 度)是上肢自然下垂,屈肘90度,前臂指向前 方。 v前屈:135度; v后伸:45度; v外旋;45度; v内旋:135度; v外展:90度; v内收:肘部可达身体中线。 (三)按摩方法 1抱揉肩周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以双手大鱼际或全掌 抱着肩部,做大面积抚摩抱揉。 2揉、滚、捏、拿肩部及上臂 保健按摩师以单手掌或双手掌揉肩部及上臂, 拇指与多指相对用力揉拿或捏拿肩部及上臂。然后 用左手握患肢前臂并托起肘部,将上肢外展并活动 其肩部,同时用右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滚肩背部及 上臂。 3 3拨、揉肩胛部拨、揉肩胛部 宾客一手大鱼际或掌根部自患肩的肩胛骨脊柱宾客一手大鱼际或掌根部自患肩的肩胛骨脊柱 缘由上而下揉数遍,拇指拨缘由上而下揉数遍,拇指拨3535遍,然后以食、遍,然后以食、 中、无名指从肩胛脊柱缘插入肩胛骨前方,拨理中、无名指从肩胛脊柱缘插入肩胛骨前方,拨理 肩胛下肌肩胛下肌3535遍,拇指或掌根揉拨肩胛腋窝缘。遍,拇指或掌根揉拨肩胛腋窝缘。 4 4按揉腧穴按揉腧穴 双手拇指对按中府、天宗、肩贞、肩内俞。拇双手拇指对按中府、天宗、肩贞、肩内俞。拇 指重按肩外俞、秉风、巨骨、缺盆、肩指重按肩外俞、秉风、巨骨、缺盆、肩 、拇指、拇指 按揉或拨极泉和肩部痛点。按揉或拨极泉和肩部痛点。 5被动运动肩关节 根据不同方向的活动障碍选用下列动法。 (1)推肘内收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立于宾客患 侧偏后方,一手推患侧肘部,另一手从健侧 胸前握住患肢腕部,缓慢牵拉内收,然后用 推患肘的手掌磨擦患肩。最后空拳叩打患侧 肩周围。 (2 2)扛肩揉搓)扛肩揉搓 保健按摩师取半蹲式,用肩扛宾客患肢上保健按摩师取半蹲式,用肩扛宾客患肢上 臂,双手扣于肩部前后,进行协调的揉搓且尽臂,双手扣于肩部前后,进行协调的揉搓且尽 力向上扛动肩关节。力向上扛动肩关节。 3 3)压肩外展)压肩外展 4 4)环转运动肩部)环转运动肩部 保健按摩师立于宾客患侧后方,用一手固保健按摩师立于宾客患侧后方,用一手固 定肩部,另一手握拿患肢肘部托起前臂,做顺定肩部,另一手握拿患肢肘部托起前臂,做顺 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转运动,以患者能耐受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转运动,以患者能耐受为 最大范围。最大范围。 6.拍打肩臂部 双掌或握空拳拍打或叩打肩背及上臂 部,多指与掌根推拿臂部。 (四)针灸疗法 方法1:肩贞、肩廖、曲 池、外关、合谷 方法2:条口 透承山 压痛点拔罐 (五)拔罐 可加刺血 2 2耸肩环绕耸肩环绕 3 3双手托天双手托天 4爬墙活 动 5原地云 手 (六)功能锻练 1弯腰晃肩法 (七)注意事项(七)注意事项 1 1按摩治疗后,在病变局部进行湿热按摩治疗后,在病变局部进行湿热 敷或中药熏洗,待疼痛缓解后,逐渐加敷或中药熏洗,待疼痛缓解后,逐渐加 强肩关节功能锻炼。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2 2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受风着凉。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受风着凉。 3 3注意保护患肩,避免过劳与外伤。注意保护患肩,避免过劳与外伤。 二、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和性 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 损伤等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 刺激和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 髓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主要的症状主要的症状:有颈肩痛、有颈肩痛、 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 重者可合并肢体功能丧失重者可合并肢体功能丧失 等综合症状。本病又称颈等综合症状。本病又称颈 椎综合症或颈肩综合症,椎综合症或颈肩综合症, 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 病略高于女性。病略高于女性。 (一)病因(一)病因 1 1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软骨板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软骨板 逐渐骨化,髓核逐渐脱水导致纤维化、椎逐渐骨化,髓核逐渐脱水导致纤维化、椎 间隙变窄,关节面易发生磨损而出现增生间隙变窄,关节面易发生磨损而出现增生 。易压迫神经、血管而产生症状。易压迫神经、血管而产生症状。 2 2外因:急慢性外伤造成椎间盘、韧带外因:急慢性外伤造成椎间盘、韧带 、关节囊等组织操作,使颈椎发生代偿性、关节囊等组织操作,使颈椎发生代偿性 增生,增生物压迫神经、血管产生症状。增生,增生物压迫神经、血管产生症状。 颈椎的正常活动生理范围颈椎的正常活动生理范围 颈椎中立位(颈椎中立位(0 0度),是身体直立,头向度),是身体直立,头向 前看,颈椎的活动范围为:前看,颈椎的活动范围为: 前屈:前屈:35-4535-45度;度; 后伸:后伸:40-4540-45度;度; 左右旋转:左右旋转:60-8060-80度;度; 左右侧屈:左右侧屈:4040度。度。 特殊检查特殊检查 压顶试验压顶试验 引颈试验引颈试验 臂从牵拉试验臂从牵拉试验 (二)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 变,其中以颈项、肩胛上背、 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麻痛为最 常见。颈椎病往往因颈部过劳 、扭伤或寒冷刺激使症状加剧 而诱发。临床症状为: 1 1 颈型颈型 颈椎各椎间关节及颈椎各椎间关节及 周围肌筋损伤导致的颈肩酸周围肌筋损伤导致的颈肩酸 胀、疼痛、颈项僵硬。不能胀、疼痛、颈项僵硬。不能 做点头、仰头及头颈部旋转做点头、仰头及头颈部旋转 活动,呈斜颈姿势,患者回活动,呈斜颈姿势,患者回 头时须颈部与躯干共同旋转头时须颈部与躯干共同旋转 。 2 2神经根型神经根型 颈丛和臂丛神经颈丛和臂丛神经 受挤压,造成颈项、肩胛上背、受挤压,造成颈项、肩胛上背、 上胸壁、肩臂或手部放射性麻木上胸壁、肩臂或手部放射性麻木 、疼痛、无力或肌肉萎缩、感觉、疼痛、无力或肌肉萎缩、感觉 异常。异常。 3椎动脉型 由于颈椎骨质增生等原因,挤压椎 动脉,造成头痛、头晕、恶心、呕 吐、耳鸣、视物不清、记忆力减退 、疲倦无力,严重者可出现位置性 眩晕、猝倒等。 4 4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型 颈交感颈交感 神经受压引起枕部疼痛神经受压引起枕部疼痛 、偏头痛、头昏、心动、偏头痛、头昏、心动 过速、胸闷肢冷、视物过速、胸闷肢冷、视物 模糊、出汗障碍等综合模糊、出汗障碍等综合 症状。症状。 5 5混合型混合型 临床上凡临床上凡 同时存在上述两型或同时存在上述两型或 两型以上症状者为混两型以上症状者为混 合型颈椎病。合型颈椎病。 (三)按摩方法 1拿揉滚颈项 保健按摩 师一手扶宾客头部,另一手推 摩拿揉颈部,用小鱼际滚颈部 ,多指揉颈部两侧,拇指揉颈 部督脉路线。 2 2按揉腧穴按揉腧穴 保健按摩师保健按摩师 双手拇指沿宾客膀胱经的双手拇指沿宾客膀胱经的 天柱至大杼穴一段按揉弹天柱至大杼穴一段按揉弹 拨,拇指按揉肩中俞、肩拨,拇指按揉肩中俞、肩 外俞、风池、天鼎、天宗外俞、风池、天鼎、天宗 等穴。等穴。 3 3拿揉、牵抖上肢拿揉、牵抖上肢 保保 健按摩师用手多指与掌健按摩师用手多指与掌 根相对用力拿揉上臂,根相对用力拿揉上臂, 双手握患肢双手握患肢c c。 针灸 治疗 主穴:大椎、风池、 天柱 配穴: 膈俞、血海(血行风自灭) 关元、肾俞(痹痛日久者) 。 拔罐 阿是穴拔罐 (四)注意事项 1平时要注意颈部、肩部及上肢部 的锻炼,避免长期伏案工作或经常低头 。 2枕头高低要适宜,避免过高。 3.术后可配合内服补气血、祛风寒、 活血通络的药物。 4.其它疗法中,颈椎牵引是一种十分 有效的疗法,常配合推拿同时应用。 5.头部扳法,不可强求弹响声。 附:落枕附:落枕 落枕是指患者颈项部酸痛,转动落枕是指患者颈项部酸痛,转动 不灵活的一种疾患。多因睡眠姿不灵活的一种疾患。多因睡眠姿 势不正,枕头过高或过低,使一势不正,枕头过高或过低,使一 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处于伸展状态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处于伸展状态 ,以至发生颈部肌肉劳伤痉挛,以至发生颈部肌肉劳伤痉挛, 或因颈部受寒侵袭,经络气血运或因颈部受寒侵袭,经络气血运 行不畅所致。患得多在一觉醒来行不畅所致。患得多在一觉醒来 后突然感觉颈项一侧或两侧的肌后突然感觉颈项一侧或两侧的肌 肉酸痛僵硬,头向一侧歪斜,活肉酸痛僵硬,头向一侧歪斜,活 动困难,动则疼痛加剧,严重者动困难,动则疼痛加剧,严重者 可牵引致肩背疼痛。可牵引致肩背疼痛。 治疗落枕的按摩方法可参照颈椎治疗落枕的按摩方法可参照颈椎 病的按摩方法。病的按摩方法。 悬钟、后溪穴 经验穴 经外奇穴: 落枕穴 局部取穴: 天柱、肩井、风池、大椎、外关、合谷 三、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指因各种突 然刺激造成的腰部软组织损 伤,又称“扭腰”、“闪腰”, 是一种觉见的外伤疾患。 由于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承担着由于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承担着 人体人体60%60%以上的重量,并从事着复杂的运以上的重量,并从事着复杂的运 动。动。 腰部前方只有松软的腹腔和髂腰肌,附近腰部前方只有松软的腹腔和髂腰肌,附近 仅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无骨性结构仅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无骨性结构 的保护,因此在负重或不协调的运动中,的保护,因此在负重或不协调的运动中, 极易受到损伤。极易受到损伤。 损伤在急性期未能给予有效治疗,则容易损伤在急性期未能给予有效治疗,则容易 转化为慢性,成为顽固的腰背痛。转化为慢性,成为顽固的腰背痛。 (一)病因 多由于突然受暴力损伤而起,如过度后 伸与前屈,扭转弯曲超过了腰部的正常活动 范围,或搬运重物,负重过大或用力过度, 劳动者是腰部姿势不正确,或扛抬重物,配 合不协调,以及跌打或暴力直接打击腰部, 使腰部的肌肉组织受到剧烈的扭转、牵拉突 然受伤。 (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 腰痛发病骤然,伤后即感腰部一侧或两腰痛发病骤然,伤后即感腰部一侧或两 侧局限性疼痛。侧局限性疼痛。 患者常能患者常能指出准确的疼痛部位指出准确的疼痛部位。有些患。有些患 者在受伤时感到腰部清脆的响声或有韧者在受伤时感到腰部清脆的响声或有韧 带撕裂样感觉,随即感到疼痛。小便用带撕裂样感觉,随即感到疼痛。小便用 力时均感到疼痛加剧。力时均感到疼痛加剧。 触摸患侧腰肌可见触摸患侧腰肌可见紧张、痉挛、僵硬紧张、痉挛、僵硬等等 。 (三)按摩方法 1远端取穴镇镇痛 保健按摩 师双手拇指重叠按揉宾客扭伤穴 (阳池与曲池连线的上1/4与下3/4 交界处)或腰痛穴等,以缓解腰 部疼痛。 2 2推揉分拨理筋推揉分拨理筋 保健按摩保健按摩 师双手掌在宾客背腰部自上而下师双手掌在宾客背腰部自上而下 做做“ “八八” ”字形分推数遍,两掌自上字形分推数遍,两掌自上 而下揉脊柱两侧腰肌,双手拇指而下揉脊柱两侧腰肌,双手拇指 在腰部疼痛部位揉推分拨,并顺在腰部疼痛部位揉推分拨,并顺 肌纤维方着向推理肌筋数遍。肌纤维方着向推理肌筋数遍。 3 3按压腰部按压腰部 保健按保健按 摩师用掌根按压宾客摩师用掌根按压宾客 腰部两侧。腰部两侧。 4 4 远端取穴动腰远端取穴动腰 保健保健 按摩师双手拇指分别按揉按摩师双手拇指分别按揉 宾客两侧环跳、殷门、委宾客两侧环跳、殷门、委 中、承山等穴。按压承山中、承山等穴。按压承山 穴时嘱宾客活动腰部。穴时嘱宾客活动腰部。 针灸治疗 主穴:腰阳关、肾俞、委中、阿是穴 配穴:环跳、承扶、殷门、足三里、阳陵泉、 绝骨、三阴交、昆仑(下肢痛) 刺血拔罐 在受伤局部先以三 棱针刺35下,再以 梅花针叩刺六次至微 出血,然后拔罐3-5 分钟。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1 1治疗期间,腰部禁止做大幅度治疗期间,腰部禁止做大幅度 运动,卧硬板床休息运动,卧硬板床休息3535天,并防天,并防 止腰部受寒冷刺激。止腰部受寒冷刺激。 2 2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 腰肌的保护能力。腰肌的保护能力。 3 3注意劳动姿势,避免无精神准注意劳动姿势,避免无精神准 备的突然动作。备的突然动作。 四、腰肌劳损 定义: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筋慢性损伤, 主要是腰骶部的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 等组织的慢性损伤。在慢性腰痛病例中,腰 部劳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病多发生于体 力劳动者。 (一)病因(一)病因 1 1在劳动中长期维护某种不平衡的在劳动中长期维护某种不平衡的 体位,如经常用同一侧肩部扛抬重物体位,如经常用同一侧肩部扛抬重物 ,长期从弯腰工作等,或由于习惯性,长期从弯腰工作等,或由于习惯性 的姿势不良,常可导致软组织的疲劳的姿势不良,常可导致软组织的疲劳 而引起腰背酸痛。而引起腰背酸痛。 2 2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后,未作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后,未作 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因反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因反复 多次损伤,局部出血渗液,产生多次损伤,局部出血渗液,产生 纤维性变或疤痕组织,压迫或刺纤维性变或疤痕组织,压迫或刺 激神经而形成慢性腰痛。激神经而形成慢性腰痛。 3 3先天性畸性先天性畸性 如由于单侧性腰如由于单侧性腰 椎骶化或小关节两侧不对称等,椎骶化或小关节两侧不对称等, 使腰骶部两则活动度不一致而诱使腰骶部两则活动度不一致而诱 发腰痛。发腰痛。 (二)临床表现 长期腰痛和反复发作史,腰骶部和 腰椎两则疼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 不愈,腰部发、沉重、病人不能明确 地指出疼痛部位。 疼痛在过量劳动后加重,休息后减 轻,部分患者腰部疼痛与天气变化有 密切关系。 腰部运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腰部运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 腰部活动过多即感腰部有牵制腰部活动过多即感腰部有牵制 感,多数患者腰部喜热怕冷,感,多数患者腰部喜热怕冷, 甚至局部皮肤感觉迟钝。甚至局部皮肤感觉迟钝。 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加重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加重 ,可出现腰肌痉挛、脊柱侧弯,可出现腰肌痉挛、脊柱侧弯 、患侧下肢有牵涉性疼痛等症、患侧下肢有牵涉性疼痛等症 状。状。 (三)按摩方法(三)按摩方法 1 1推、揉、滚腰背部推、揉、滚腰背部 保健保健 按摩师双手掌交叉放于宾客脊按摩师双手掌交叉放于宾客脊 柱及其两侧,做上下纵行分推柱及其两侧,做上下纵行分推 ,双手大鱼际或掌根部自下而,双手大鱼际或掌根部自下而 上揉背部及其两侧,做上下纵上揉背部及其两侧,做上下纵 行分推,双手大鱼际或掌根部行分推,双手大鱼际或掌根部 自下而上揉背部及腰骶部,掌自下而上揉背部及腰骶部,掌 指关节滚两侧骶棘肌。指关节滚两侧骶棘肌。 2 2按压腰背按压腰背 保健按摩师用保健按摩师用 双手掌根按压宾客腰背部肌双手掌根按压宾客腰背部肌 筋。筋。 3 3推、按、分拨痛点推、按、分拨痛点 保保 健按摩师双手拇指重叠,分健按摩师双手拇指重叠,分 别自上而下左右拨宾客两侧别自上而下左右拨宾客两侧 骶棘肌,拇指重点按揉、推骶棘肌,拇指重点按揉、推 理腰部痛点。理腰部痛点。 4擦摩腰骶 保健按摩师单掌 擦摩宾客腰骶部,大鱼际或掌根 擦肾俞、腰阳关,以有透热感为 佳。 5腰部后伸运动 一手按腰 部,一手托双膝进行腰部后伸, 作环绕运动。 6屈双腿、腰部屈曲运动。 针灸治疗 主穴:肾俞,腰阳关,殷门 随症配穴:喜温怕冷配命门,加灸;随症配穴:喜温怕冷配命门,加灸; 脊柱压痛配相应夹脊穴,加拔火罐;脊柱压痛配相应夹脊穴,加拔火罐; 腰上部痛配志室(不可深刺);腰上部痛配志室(不可深刺); 腰下部痛配大肠俞。腰下部痛配大肠俞。 针治慢性腰痛,以近取法为针治慢性腰痛,以近取法为 主,一般可根据压痛点选择主,一般可根据压痛点选择 穴位。对体质虚弱者,一般穴位。对体质虚弱者,一般 刺激不要刺激不要 过强。对风湿性过强。对风湿性 腰痛可采用温针、艾条灸或腰痛可采用温针、艾条灸或 拔火罐。拔火罐。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 变以后,因某种原因(损伤、过劳等)导致 纤维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从纤维 环的缺损处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马尾神经),引起腰伴上肢的放射性疼痛。 此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力劳 动者。 1内因 大约在20岁以后,椎间盘 即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的韧 性及弹性逐渐减弱。这就构成了本病 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椎间盘突出症 的好发部位,是根据承受压力多少和 活动度大小来决定。而腰4-5,腰5、 骶1之间负重最多,活动度最大,所 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发症的部位 。 2 2 外因外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 由于创伤引起的。绝大多数发生由于创伤引起的。绝大多数发生 在青壮年,在椎间盘本身退化变在青壮年,在椎间盘本身退化变 性、纤维环变脆的基础上,遭受性、纤维环变脆的基础上,遭受 一次一次突然的外伤或反复多次轻度突然的外伤或反复多次轻度 的下腰部损伤的下腰部损伤,致使纤维环破裂,致使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有一部分患者有受、髓核突出。有一部分患者有受 寒凉的历史,寒凉的历史,寒凉刺激寒凉刺激为诱发本为诱发本 病的原因。病的原因。 (二)类型 本症根据髓核突出 的方向、部位和程度分 为如下若干类型: 1 1按髓核突出方向分为三型按髓核突出方向分为三型 (1 1)向后突出型)向后突出型 髓核向后突出,压迫髓核向后突出,压迫 神经根而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本型临床神经根而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本型临床 最多也最重要。按突出部位又分为:最多也最重要。按突出部位又分为: 1 1)单侧型)单侧型 是临床是最多见的一种,髓是临床是最多见的一种,髓 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局限于一侧。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局限于一侧。 2 2)双侧型)双侧型 髓核向后纵韧带两侧突出,髓核向后纵韧带两侧突出, 两侧下肢均有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此型临两侧下肢均有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此型临 床上较少见。床上较少见。 3)中央型 椎间盘自后中部突出。此 型左右侧神经根均不受压,受压的只是 马尾神经,所以产生的症状多为鞍区麻 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 (2)向前突出型 本型不引起特殊症状 ,故无临床意义。 (3)向椎体内突出型 髓核向软骨板内 突出,突出物压入椎骨的松质骨,多为 环状缺口,常发生在青年期。 2按髓核突出程度分为三型 (1)幼弱型(隐藏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 ,纤维环由内向外形成裂缝,但外层尚保持 完整。 (2)成熟型(破裂型)纤维环完全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自椎间隙向外胀出。 (3)移行型(即突出型)该型介于幼弱 型与成熟型之间,纤维环接近完全破裂,髓 核向外胀出较大,可发展变为成熟型,也可 缩回椎间隙而消失。 (三)临床表现 1. 多数患者有外伤史或反复发作史 。 2腰部疼痛,咳嗽、打喷嚏及腹 压加大时(如用力排便等)疼痛加剧, 重者起卧困难,步履跛行,疼痛难忍。 3 3一侧或双侧下肢坐骨神经分布区一侧或双侧下肢坐骨神经分布区 域出现放射性疼痛,且常发生在腰痛域出现放射性疼痛,且常发生在腰痛 减轻或消失时。疼痛先由臀部开始,减轻或消失时。疼痛先由臀部开始, 逐步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有逐步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有 的可至足背外侧及足跟和足掌,如果的可至足背外侧及足跟和足掌,如果 突出部位在中央,则可出现马尾神经突出部位在中央,则可出现马尾神经 症状,表现为鞍区麻痹和大小便障碍症状,表现为鞍区麻痹和大小便障碍 。 4腰部活动受限,以后伸受限为主,少数 前屈受限明显。 5脊柱有不同程度的侧弯,突出物位于神 经根的腑部,即神经根与马尾成角处。为了 使神经根躲开突出物的压迫而脊柱凸向健侧 ;相反,如果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上方,则 脊柱凸向患侧,以避开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 迫。 6 6病程长的患者还可出现小腿后病程长的患者还可出现小腿后 外侧、足背、足跟及足掌麻木感外侧、足背、足跟及足掌麻木感 ,患肢可见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患肢可见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 7 7患肢温度下降,部分患者感到患肢温度下降,部分患者感到 患肢发凉,检查发现患肢温度较患肢发凉,检查发现患肢温度较 健侧温度低。健侧温度低。 检检 查查 脊柱姿势:脊柱姿势:80-90%80-90%有脊柱侧弯有脊柱侧弯 。 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甚至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甚至 腰脊后弓。腰脊后弓。 压痛点:压痛点:L4-L5L4-L5、L5-S1L5-S1棘突棘突 旁常有明显压痛,用力按压时可旁常有明显压痛,用力按压时可 引起放射性疼痛加剧。引起放射性疼痛加剧。 (四)按摩方法 1常规手法 (1)宾客取俯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 其患侧,用手掌或前臂揉压腰骶部脊柱 两则数遍。再用肘尖颤伤侧大肠俞。然 后用小鱼际或掌指关节滚腰骶部数遍。 用拇指或肘尖拨梨状肌及臀部条索状物 ,揉拨、按压环跳、承扶、委中、殷门 、承山、昆仑穴。再用手或肘揉压伤侧 下肢坐骨神经走行路线数遍。 (2 2)宾客取侧卧位,保健)宾客取侧卧位,保健 按摩师站于其前面,肘关节按摩师站于其前面,肘关节 屈曲紧贴腰段棘突与骶棘肌屈曲紧贴腰段棘突与骶棘肌 内缘之间,由上至下往迁滑内缘之间,由上至下往迁滑 按数遍,重点滑按突出部。按数遍,重点滑按突出部。 再用手掌或前臂压胆经路线再用手掌或前臂压胆经路线 数遍,然后用拇指揉拨阳陵数遍,然后用拇指揉拨阳陵 泉、绝骨及昆仑穴。泉、绝骨及昆仑穴。 (3 3)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 摩师站于患侧,以手掌根压揉摩师站于患侧,以手掌根压揉 髀关至梁丘穴数遍。拇指揉拨髀关至梁丘穴数遍。拇指揉拨 小腿前外侧,重压阳陵泉、足小腿前外侧,重压阳陵泉、足 三里、解溪穴及健侧扭伤穴,三里、解溪穴及健侧扭伤穴, 同时让宾客抬高或屈伸患肢髋同时让宾客抬高或屈伸患肢髋 、膝关节数遍,双手压放冲门、膝关节数遍,双手压放冲门 穴。穴。 (4 4)宾客端坐,保健按)宾客端坐,保健按 摩师站于其后,用双手摩师站于其后,用双手 拇指或肘按压肩井,拿拇指或肘按压肩井,拿 肩部。肩部。 2复位和矫形手法 此类手法须在医师指导下 进行。 3 3恢复期手法恢复期手法 (1 1)宾客取俯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其)宾客取俯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其 患侧。患侧。 1 1) 双手自上而下揉腰背部与骶臀部。双手自上而下揉腰背部与骶臀部。 2 2) 拇指拨揉两侧腰段的骶棘肌。拇指拨揉两侧腰段的骶棘肌。 3 3)肘尖压揉腰段的骶棘肌。)肘尖压揉腰段的骶棘肌。 4 4)肘尖自上而下滑按脊柱腰段两侧。)肘尖自上而下滑按脊柱腰段两侧。 5 5)拇指拨揉骶骨两侧酸痛点。)拇指拨揉骶骨两侧酸痛点。 6 6)握拳或向臂滚揉腰部,以有热感为)握拳或向臂滚揉腰部,以有热感为 度。度。 7 7)多指揉两下肢后侧。)多指揉两下肢后侧。 8 8)压揉下肢坐骨神经走行路线上的酸)压揉下肢坐骨神经走行路线上的酸 痛点。痛点。 9 9)点揉涌泉穴。)点揉涌泉穴。 1010)腰部后伸运动。)腰部后伸运动。 (2)宾客改为侧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 其前面。 1)肘尖压揉髋骨两条横线,一条沿髂 骨边缘自后向前,作一弧线,从髂后 上棘到髂前上棘;另一条从次骨 自后 向前到大转子。 2)拇指拨揉两则腰肌。 3)前臂滚揉下肢足小阳胆经。 (3 3)宾客取仰卧位。)宾客取仰卧位。 1 1) 揉拿大小腿,直腿抬高运动揉拿大小腿,直腿抬高运动 。 2 2) 屈髋屈膝环转运动。屈髋屈膝环转运动。 3 3) 屈双腿、腰部屈曲运动。屈双腿、腰部屈曲运动。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 治法:取足太阳和足少阳为主。一般均治法:取足太阳和足少阳为主。一般均 用泻法。用泻法。 处方:肾俞、气海俞、腰处方:肾俞、气海俞、腰3-53-5夹脊、夹脊、 次廖、秩边、环跳、阿是穴次廖、秩边、环跳、阿是穴 循经:太阳经:殷门、委中、承山循经:太阳经:殷门、委中、承山 少阳经:阳陵泉、阳交、绝骨少阳经:阳陵泉、阳交、绝骨 (一)(一)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可配合牵引疗法。可配合牵引疗法。 2. 2. 治疗期间睡硬板床,治疗期间睡硬板床, 注意保暖,防止潮湿受凉。注意保暖,防止潮湿受凉。 3.3.按摩必须排除骨折病变按摩必须排除骨折病变 。 4.4.恢复期注意功能锻炼。恢复期注意功能锻炼。 5.5.可选用理疗、针灸等可选用理疗、针灸等 配合治疗。配合治疗。 6.6.若按摩无效,患者痛若按摩无效,患者痛 苦难忍,保守治疗难以奏苦难忍,保守治疗难以奏 效时,应采取手术治疗。效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六、骨性膝关节炎 骨性膝关节炎是指损伤、劳损所 致膝关节软骨面变性,软骨下骨板 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从而引起 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症状。是中 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一)病因(一)病因 此病与年龄、性别、职业、损伤此病与年龄、性别、职业、损伤 等关系密切。等关系密切。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该病的病因虽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该病的病因虽 由诸多因素所致,但应首先考虑膝由诸多因素所致,但应首先考虑膝 关节的机械因素,机械性积累损伤关节的机械因素,机械性积累损伤 是主要的,引起此病的另一原因是是主要的,引起此病的另一原因是 老年人软骨的弹性减低而遭受力学老年人软骨的弹性减低而遭受力学 伤害产生退行性改变。伤害产生退行性改变。 中医学认为,此病中医学认为,此病: : 一是因慢性劳损、受寒或轻一是因慢性劳损、受寒或轻 微外伤所致;微外伤所致; 二是因年老体弱,肝肾亏损二是因年老体弱,肝肾亏损 ,气血不足而致,肝虚无以,气血不足而致,肝虚无以 养筋,肾虚无以濡骨,而使养筋,肾虚无以濡骨,而使 筋骨疲软,步履不便。筋骨疲软,步履不便。 (二)临床表现 1疼痛经常出现在活动 之后,上下楼梯或由坐位突然 站起时疼痛加剧,休息后感觉 关节僵硬,不活动时无自发性 疼痛。部分患者有时在行走时 有膝关节滑脱感。 2 2膝关节肿胀,股膝关节肿胀,股 四头肌萎缩。四头肌萎缩。 3 3膝关节周围压痛膝关节周围压痛 ,关节活动受限。活,关节活动受限。活 动髌骨时,关节有疼动髌骨时,关节有疼 痛感。个别患者可出痛感。个别患者可出 现膝翻或膝外翻。现膝翻或膝外翻。 4 4关节内有游离体关节内有游离体 时,行走时可突然出时,行走时可突然出 现绞锁现象现绞锁现象 ,稍活,稍活 动又突然消失。动又突然消失。 (三)按摩方法 1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 站其旁,双手抱揉或用掌根揉膝关 节周围及财外膝眼,以膝部有热感 为佳。继之用双手拇指将髌骨向内 推,同时垂直按压髌骨边缘压痛点 (力量由轻到重)。再以单手掌根 推按髌骨下缘,反复多次。用双手 掌对揉膝部,并点按膝眼、梁丘、 足三里、昆仑、鹤顶等。 2 2宾客侧卧,患侧在上,宾客侧卧,患侧在上, 保健按摩帅站其后,推按或保健按摩帅站其后,推按或 肘压患肥胆经路经(自环跳肘压患肥胆经路经(自环跳 以下至膝旁),重点推按风以下至膝旁),重点推按风 市穴、压痛点,点按膝阳关市穴、压痛点,点按膝阳关 和阳陵泉。和阳陵泉。 3 3宾客侧卧,患侧在下,保健宾客侧卧,患侧在下,保健 按摩师用掌根揉按血海穴并点按按摩师用掌根揉按血海穴并点按 血海、箕门穴。然后在膝部内侧血海、箕门穴。然后在膝部内侧 施揉法,重点在膝关节内侧间隙施揉法,重点在膝关节内侧间隙 (施手法时可发现压痛点,用拇(施手法时可发现压痛点,用拇 指用力按压之)。然后,保健按指用力按压之)。然后,保健按 摩师一手按压血海区疼点,另一摩师一手按压血海区疼点,另一 手握于患肢内踝之上,做小腿伸手握于患肢内踝之上,做小腿伸 屈活动,再点按阴陵泉、地机等屈活动,再点按阴陵泉、地机等 穴。穴。 4腘窝疼痛及小腿后侧 痛者,取俯卧位,保健按 摩师揉拿或按揉宾客患部 ,点按委中或弹拨月国肌 ,点按承筋、承山等穴。 5.5.凡有膝关节因增生而生的凡有膝关节因增生而生的 内翻、外翻或膝关节伸屈有内翻、外翻或膝关节伸屈有 困难、疼痛者,保健按摩师困难、疼痛者,保健按摩师 可牵引之。可牵引之。 6 6 膝关节屈伸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 膝关节炎主穴:膝关节炎主穴: 内、外膝眼,阴、阳陵泉;内、外膝眼,阴、阳陵泉; 梁丘、血海、足三里。梁丘、血海、足三里。 配穴:寒盛配灸肾俞、关元;配穴:寒盛配灸肾俞、关元; 风盛配膈俞;风盛配膈俞; 湿盛配三阴交。湿盛配三阴交。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1 1避免劳累,注意保暖。避免劳累,注意保暖。 可用热水袋或热物热敷可用热水袋或热物热敷 2 2应注意对患肢进行适当应注意对患肢进行适当 的功能锻炼。的功能锻炼。 3 3肥胖者应注意减肥。肥胖者应注意减肥。 七、头痛 头痛是一个自觉症状,临床上极为常见 ,可以出现在各种急性慢性疾病中。因为头 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 ,皆上注于头。外感诸邪,上犯巅顶,清阳 之气不得舒展,则会发生头痛。 (一)病因(一)病因 1 1中医学认为,头痛原因中医学认为,头痛原因 众多,但以内伤、外感为主。众多,但以内伤、外感为主。 1 1)外感头痛)外感头痛 由于感受风由于感受风 寒、风热、暑湿而引起的头痛寒、风热、暑湿而引起的头痛 2 2)内伤头痛)内伤头痛 主要由于肝阳上主要由于肝阳上 亢情感不和,郁怒伤肝;痰浊中亢情感不和,郁怒伤肝;痰浊中 阻,身体虚弱或病后失养;气血阻,身体虚弱或病后失养;气血 虚弱,脾胃素虚或钦食不节,或虚弱,脾胃素虚或钦食不节,或 久病失于调养致气血亏虚;肾阴久病失于调养致气血亏虚;肾阴 不足或疲劳过度致肾精亏耗,或不足或疲劳过度致肾精亏耗,或 因肾阴不足、肾阳衰弱而引起头因肾阴不足、肾阳衰弱而引起头 痛。痛。 2现代医学认为,头痛可作为 伴随症状散见于内、外、神经、 精神及五官科等疾病中,引起头 痛的原因很多,可见炎症、损伤 、肿痛、压迫牵引、推移、扩张 等使痛觉敏感结构受到刺激而引 起。有些头痛与紧张、焦虑、强 光强声等刺激有关。 (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 1 1风寒头痛风寒头痛 因受风寒而引因受风寒而引 起头痛,有时痛连项背,恶风寒,起头痛,有时痛连项背,恶风寒, 喜温暖,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喜温暖,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 紧。紧。 2 2风热头痛风热头痛 头痛如裂,恶头痛如裂,恶 风发热,面红耳赤,口渴欲钦,咽风发热,面红耳赤,口渴欲钦,咽 红肿痛,小便赤,大便秘结,舌尖红肿痛,小便赤,大便秘结,舌尖 红,苔薄黄,脉浮数。红,苔薄黄,脉浮数。 3 3肝阳上亢头痛肝阳上亢头痛 眩晕,烦躁易眩晕,烦躁易 怒,失眠多梦,面红口干,知红,怒,失眠多梦,面红口干,知红, 少苔或苔黄,脉数。少苔或苔黄,脉数。 4 4血虚肾亏头痛血虚肾亏头痛 血虚头痛为神血虚头痛为神 倦乏力,心悸气短,面色少华,舌倦乏力,心悸气短,面色少华,舌 淡,脉数。肾亏头痛为头脑空痛,淡,脉数。肾亏头痛为头脑空痛, 耳鸣目眩,腰酸膝软,遗精带下,耳鸣目眩,腰酸膝软,遗精带下, 阳痿,四肢发冷,舌淡胖,脉沉细阳痿,四肢发冷,舌淡胖,脉沉细 无力,阴虚者口干少津,脉细弱。无力,阴虚者口干少津,脉细弱。 (三)按摩方法 宾客取坐位或卧位,保健按摩 师站于其后,先推、拿风池、风府 、天柱等穴,约5分钟。用推法推 印堂,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 阳穴,往返3-4遍。拿捏颈、胸椎 两侧肌肤4遍,再捏揉肺俞、风门 、肩井穴各30秒。 外感头痛,重按揉擦肩外感头痛,重按揉擦肩 、背部膀胱经路线。风、背部膀胱经路线。风 寒者取肺俞、风门、尺寒者取肺俞、风门、尺 泽;风热者取风池、大泽;风热者取风池、大 椎、曲池。椎、曲池。 肝阳上亢头痛,重点肝俞、肝阳上亢头痛,重点肝俞、 太冲、神门、照海穴。血虚太冲、神门、照海穴。血虚 肾亏头痛,点揉脾俞、胃俞肾亏头痛,点揉脾俞、胃俞 、肾俞、腰阳关、中脘、天、肾俞、腰阳关、中脘、天 枢、气海、关元、足三里、枢、气海、关元、足三里、 三阴交。三阴交。 。 针 灸 主穴:风池,太阳,合谷 前额痛配印堂、攒竹;前额痛配印堂、攒竹; 侧头痛配外关、太阳透率角侧头痛配外关、太阳透率角 ; 随症配穴: 枕后痛配天柱、后溪、昆仑枕后痛配天柱、后溪、昆仑 ; 头顶痛配百会、太冲。头顶痛配百会、太冲。 痛势绵绵、时痛时止属血虚痛势绵绵、时痛时止属血虚 ,配脾俞、肝俞;,配脾俞、肝俞; 属气虚配气海、足三里。属气虚配气海、足三里。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1.1.头痛可由多种原因头痛可由多种原因 引起,因此,必须注意引起,因此,必须注意 引起头痛的原发病的治引起头痛的原发病的治 疗。疗。 2.2.注意节制烟、酒。注意节制烟、酒。 八、眩晕八、眩晕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 并见,故称并见,故称“ “眩晕眩晕” ”。其特点是病人自觉。其特点是病人自觉 周围景物旋转或自身旋转,轻者闭目即周围景物旋转或自身旋转,轻者闭目即 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 立、呕吐、出汗、昏倒等症状立、呕吐、出汗、昏倒等症状. . (一)病因 1中医学认为眩晕是由于肝阳上扰、肾精不足、 气血虚弱、痰浊中阻所引起的。 2现代医学认为,眩晕可作为伴随症状散见于耳 原性病症:美尼尔氏综合症、迷路炎、迷路外伤、内 听动脉阻塞、晕动症;神经原性病症:小脑桥脑角病 变、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脑干肿瘤、癫痫;眼原性病 症:屈光不正、眼肌瘫痪;颈原性病症:颈肌不平衡 、肥大性颈椎骨关节炎;全身性病症:心血管病、血 液病、代谢性疾病、过敏反映、减压病、全身严重感 染等。 (二)临床表现 1肝阳上扰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 怒而加重,面呈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 舌质红,苔黄,脉弦。 2肾精不足 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健忘,腰膝酸软 ,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 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无 力。 3气血虚弱 动则眩晕加剧,劳累则发,面色白, 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钦食减少,舌质淡 ,脉细弱。 4痰浊中阻 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 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三)按摩方法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其一侧,用双 拇指自印堂交替上推至前发际,再左右抹太阳 穴,两拇指分别按揉两侧太阳穴;改用小鱼际 向后推至耳上,过耳后,经风池、走颈侧,止 肩井,双手多指分别拿揉肩部两侧肌群;其后 ,拿肩井穴1分钟;两手空掌轻轻拍击两肩部 。 1 1肝阳上扰肝阳上扰 用一手扶后枕,另一手拇指按压印堂用一手扶后枕,另一手拇指按压印堂 后缓缓揉动,以顺时针为宜,揉压交替进行;以拇后缓缓揉动,以顺时针为宜,揉压交替进行;以拇 指掌侧自鼻尖之素骨指掌侧自鼻尖之素骨 穴起,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穴起,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 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至哑门穴止,反复操作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至哑门穴止,反复操作 2-32-3分钟,然后用双手拇指揉按太冲穴约分钟,然后用双手拇指揉按太冲穴约2 2分钟。分钟。 2 2肾精不足肾精不足 以手掌置于腰部一侧之肾俞、气海以手掌置于腰部一侧之肾俞、气海 俞及大肠俞处,先摩动至一侧带脉穴处,后摩动至俞及大肠俞处,先摩动至一侧带脉穴处,后摩动至 对侧带脉穴,反复按摩对侧带脉穴,反复按摩3-53-5分钟。分钟。 3气血亏虚 以一手扶定额部,另一手四 指自左侧或左侧枕后率谷穴处开始,斜向外下 方经风池、哑门至对侧肩井穴处,斜摩3-5分 钟。然后对拇指点按足三里1分钟。 4痰浊中阻 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脐 下阴交穴处,其余四指分置腹部两侧,自上向 下逐步推动,经石门、关元、中极至曲骨穴止 ,反复操作2-3分钟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中年以上,肝阳引起的眩晕,如肝阳中年以上,肝阳引起的眩晕,如肝阳 化风,病情严重时可猝然晕倒,有时可化风,病情严重时可猝然晕倒,有时可 发展为中风,故应及时防治眩晕,平时发展为中风,故应及时防治眩晕,平时 宜钦食清淡,忌辛辣肥腻,戒恼怒酗酒宜钦食清淡,忌辛辣肥腻,戒恼怒酗酒 ,节房事,适当参加体力劳动,锻炼身,节房事,适当参加体力劳动,锻炼身 体,并服药调治。体,并服药调治。 九、胃脘痛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胃脘部 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症状 。 回忆脾胃的生理功能回忆脾胃的生理功能 脾胃为后天之本,其生理特点:脾胃为后天之本,其生理特点: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升,胃主降; ; 脾喜燥恶而湿,胃喜润而恶燥。脾喜燥恶而湿,胃喜润而恶燥。 (一)病因(一)病因 1 1中医学认为,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病因有中医学认为,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病因有 寒邪客胃、寒邪客胃、 饮食伤胃、饮食伤胃、 肝气犯胃肝气犯胃 脾胃虚寒等。脾胃虚寒等。 2 2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胃脘痛的常见 疾病是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疾病是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 挛、胃肠神经官能症及胃癌等。常见致挛、胃肠神经官能症及胃癌等。常见致 病因素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病因素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 素、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 素等。素等。 (二)临床表现 1寒邪犯胃 胃痛发作,得温痛减,遇 寒加剧,口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 2饮食伤胃 胃脘胀痛不舒,有阵发性 疼痛,嗳腐吞酸,呕吐未消化的食物,吐后 痛减,苔厚而腻,脉滑。 3 3肝气犯胃肝气犯胃 情志不舒,胸胁胀满,情志不舒,胸胁胀满, 胃脘部发胀,口苦咽干,嗳气反酸,大便胃脘部发胀,口苦咽干,嗳气反酸,大便 不畅,舌边红,脉弦。不畅,舌边红,脉弦。 4 4脾胃虚弱脾胃虚弱 胃脘胃脘隐隐发痛隐隐发痛,口吐清,口吐清 水,水,喜暖喜按喜暖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大便溏薄,舌淡,苔白, 脉细。脉细。 实证则多痛急而拒按,治疗较易收效。实证则多痛急而拒按,治疗较易收效。 虚证则多痛缓而有休止,痛而喜按,病虚证则多痛缓而有休止,痛而喜按,病 情缠绵往往难愈。情缠绵往往难愈。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达到通则不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达到通则不 痛的目的。痛的目的。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1 1对胃、十二指溃疡出血期的患者,对胃、十二指溃疡出血期的患者, 一般不宜按摩治疗。一般不宜按摩治疗。 2 2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调节,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调节, 心情开朗,不过度疲劳。心情开朗,不过度疲劳。 3 3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风着凉。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风着凉。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 实证: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行实证:中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