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一)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 最后公路(final common path):运动神经 元和脑运动神经元接受外周的传入信息和高位中枢 的下传冲动,产生传出冲动至相应的骨骼肌。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 肌纤维。运动单位的大小决定于神经元末梢分支数 目的多少。 1 2 二、姿势的中枢调节 (一)脊髓的调节功能 脊休克(spinal shock): 概念: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 后脊髓的反射暂时丧失的现象 表现:肌张力下降甚至消失,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出现,粪、尿储留 产生原因: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 的调节,如大脑皮层前庭核、RF对脊髓的控制 作用(抑制和易化) 3 脊髓对姿势的调节 姿势反射(postural reflex):中 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或产生相 应的运动,以保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 势的反射活动 脊髓水平完成的姿势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节间反射 4 ()对侧伸肌反射 屈肌反射(flexor reflex):在脊 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 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 对侧伸肌反射(crossed extensor reflex): 刺激强度过大时,可在同侧肢体发生 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发生对侧肢体伸肌的反 射活动 5 6 (2)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概念: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 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 活动 类型: )腱反射(tendon reflex):快速牵 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 )肌紧张(muscle tonus):缓慢持续 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 7 两种牵张反射的比较 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如叩击 单突触反射 肌肉同步活动 位相性牵张反射 不能持久 肌梭 肌紧张 缓慢牵拉肌腱 多突触反射 肌肉交替收缩 紧张性牵张反射 不易疲劳 肌梭 8 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 脊髓的牵张反射主要表现在伸肌,因此 牵张反射,尤其肌紧张,生理意义在于维 持站立姿势。 腱反射的病理意义 腱反射减弱:反射弧损害 腱反射亢进:中枢病变 9 肌梭及其基本结构 肌梭(muscle spindle)是牵张反射的感 受器。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感受牵拉刺激 肌梭由612根梭内肌纤维(intrafusal fiber)和结缔组织囊构成囊外为梭外肌纤 维(extrafusal fiber) 梭内肌纤维与感受装置呈串联 梭外肌纤维与肌梭呈并联 牵张反射的机制 10 11 梭内肌纤维分为核袋纤维(nuclear bag fiber )和核链纤维(nuclear chain fiber) 肌梭的传入神经 类纤维:传导核袋和核链纤维的冲动 类纤维:传导核链纤维的冲动 两类纤维都终止于脊髓的运动神经元 肌梭的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纤维:板状末稍核袋纤维; 链状末稍核链纤维 12 反射过程: 高位中枢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内肌收缩 牵拉肌梭与肌肉同时被拉长肌梭感受器 兴奋 类传入冲动 脊髓前角运 动神经元兴奋梭外肌收缩 13 14 腱器官(tendon organ),对肌肉张 力变化敏感张力感受器,与梭外肌纤 维串联。 用力牵拉肌肉腱器官兴奋 b传入冲 动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抑制梭外肌舒张 抑制牵张反射 15 16 17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去大脑动物:中脑的上、下丘之间切断脑 干的动物 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去 大脑动物表现的伸肌紧张亢进的状态 具体表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坚 硬,呈角弓反张 去大脑僵直是建立在脊髓牵张反射的基础上 18 19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 脑干以外的抑制区加强脑干抑制区的活 动;易化区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发 挥作用。 去大脑僵直产生的原因:切断了大脑皮层 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联系 ,使易化区活动相对占优势 20 中脑上 下丘间 离断 21 22 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制: 僵直:高位中枢下行作用于运动神 经元 僵直:高位中枢下行作用于运动神 经元,使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多,转而增 强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经典的去大脑僵直属于僵直 23 24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状态反射(attitudinal reflex) :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 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 肉的紧张性 迷路紧张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 颈紧张反射(tonic neck reflex) ()翻正反射(righting reflex) 25 (一)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1、主要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 特征: 交叉支配,面上部双侧 运动越精细,代表区越 大; 倒置分布(头面部正立) 三、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 26 (1)皮层脑干束 (2)皮层脊髓束: 皮层脊髓侧束(80%):脊髓前角外侧 控制四肢远端的肌肉,精细的、技巧性的运 动 皮层脊髓前束(20%):脊髓前角内侧 控制躯干和四肢近端的肌肉,姿势的维持和 粗大的运动 2、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 27 (二)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1、结构 包括:尾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 质和红核 纹状体 旧纹状体:苍白球 新纹状体 尾核 壳核 28 2、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 29 舞蹈病:运动过多,肌紧张不全,不自主的上 肢和头部的舞蹈样动作。 产生原因:双侧新纹状体GABA能神经元受损, 直接通路活动减少而间接通路活动增强 3、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 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ts)、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运动过少,肌张力过 强,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常伴有静止性震 颤。 产生原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直接通 路活动减少而间接通路活动增强 30 4、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w 调节肌紧张 w 随意运动的产生(运动的设计) w 本体感受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 31 32 三、小脑的功能 小脑组成: 前庭小脑 脊髓小脑 皮层小脑 功能: 维持姿势 调节肌紧张 协调和形成 随意运动 33 (一)前庭小脑(vestibulocerebellum): 1.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维持身体姿势平 衡和眼球的运动。 2.反射途径:前庭器官前庭核绒球小结 叶前庭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肌肉 3.功能障碍:平衡失调(醉酒态) 34 (二)脊髓小脑(spinocerebellum): 1.主要由蚓部和半球中间部构成, 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和三叉小脑束传入纤维的 投射。 2.功能: (1)调节肌紧张: 抑制肌紧张(小脑前叶蚓部):安排 倒置 加强肌紧张(小脑前叶两侧部) 功能障碍:肌紧张降低 35 (2)协调随意运动(后叶中间带) 与大脑皮层运动区之间有环路联系,在执行 大脑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方面有重要作用。 功能障碍:运动不协调,肌张力减退,意向 性震颤,行走摇晃,步态蹒跚,不能进行拮抗肌 轮替快复动作小脑性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 36 37 red nucleus Spinocerebellar tract Corticospinal tra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红粉丝数据洞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厨房排风系统安装技术方案
- 汽车底盘轻量化与操控性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珠宝鉴定与评估线下体验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核素制备技术流程及安全操作规程
- 2025年羧甲淀粉钠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加脂剂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幼儿园健康卫生管理制度与检查规范
- 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建设手册
- 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详解
- 二手房屋买卖物品交接清单
- 技师论文 变频器的维修与保养
- 非标自动化设备项目进度表
-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
- 桥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件: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
- 欣旺集团种禽养殖管理制度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