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ppt课件.ppt_第1页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ppt课件.ppt_第2页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ppt课件.ppt_第3页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ppt课件.ppt_第4页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1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 传来的信息 传递神经冲动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第一节节 概 述 2 血管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肿瘤 外伤 变性病 自身免疫病(脱髓鞘疾病) 遗传性先天发育异常 中毒 营养缺陷&代谢障碍 3 嗅视动眼, 滑叉外展, 面听 舌咽, 迷副舌下。 共31对, 每对由 感觉根 (后跟) 和运动根 (前根)组成 大脑、 间脑,脑干 小脑 中枢神经 脑 脑神经 周围神经 脊髓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 脊神经 4 5 6 去大脑强直发作去大脑强直发作 7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病史 身体评估 辅助检查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8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 估 1.病史评估: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心 理社会情况。 2.身体评估:一般状况、神经系统专科检查( 精神、肌肉、运动、各种反射) 3.实验 室及其他检查 :脑脊液、脑电 图、 CT、MRI。 9 瞳孔检查10 脑脑膜刺激征检查检查 11 腰穿& CSF检查 神经影像学 神经电生理 EEGEMGNCV VEPBAEPSEP 压力动力学检查 常规生化 CSF-IgG指数OB 细胞学 特异性抗体 头颅脊柱X线平片 脊髓造影 CTMRIMRADSA 神经系统疾病辅助检查方法 12 SPECT&PET 经颅多普勒(TCD) 肌肉神经脑组织 活体组织检查 免疫学&病毒学检测 放射性核素检查 颅内血流动力学 MBPAChR囊虫Ab (HSV)PCR检测 神经系统疾病辅助检查方法 13 14 15 分类 名称病因主要临床表现 偏头痛颅内外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 引起 多为一侧颞部搏动性头痛,常反 复发作 高颅压性头痛占位性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刺 激、挤压疼痛敏感结构 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喷射 状呕吐、视力障碍 颅外因素性头痛眼源性、耳源性、鼻源性可急性发作,也可为慢性持续性 头痛 神经性头痛精神因素 持续性胀痛、闷痛,无固定部位 引流性头痛头部外伤脑脊液外流或腰椎穿刺 以后引起颅内压降低 整个头部持续性胀痛,摇头震荡 时加剧,平卧后好转。 16 (二)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发病情况、头痛部位、性质与程 度、发生和持续时间 、影响头痛的因素、伴随症 状 2、身体评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克氏征 及有无颈项强直、头部有无外伤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脑脊液、CT 17 护理目标护理目标 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能说出诱发或加重头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能说出诱发或加重头 痛的因素,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缓解疼痛痛的因素,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缓解疼痛 18 疼痛:头痛 与颅内外血管收缩和舒 张功能障碍或脑质 性病变等因素有 关 (三)常用护理诊断 19 (四)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 2.了解病因、告知可引起或加重疼痛的因素 3.与病人讨论 减轻头 痛的方法 4.用药护 理 5.查找病因 6.对器质性病变,积极检查 治疗。 20 病人能正确地说出诱发头痛的因素,并 能有效的应用减轻头痛的方法,头痛减 轻或消失 护理评价 21 意识识障碍 意识:是指对外界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 和 觉察能力 意识障碍的程度 深昏迷 浅昏迷 昏 睡 嗜 睡 22 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 碍。呼之能应、应答正 确。 23 昏睡: 较嗜睡重,持续处 于睡眠状态,强刺激方 能唤醒,应答不切题。 24 浅昏迷:对针刺和压 眶由痛苦表情及躲避 反应,无语言应答, 各种反射无明显改变 。 25 深昏迷:对任何刺激 无反应,各种反应均 消失,生命体征常有 改变。 26 病 因 颅内疾病 全身感染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代谢性疾病 中毒性疾病 27 (二)护理评估 病史:发病方式及过程,既往史、接触史 等。 身体:瞳孔、肌力、神经系统各深浅反射 实验 室:脑电图 、血生化、CT等 28 (三)常用护理诊断 1.意识障碍 与脑组织 受损,功能障碍 有关 2.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3.自理能力缺陷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29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取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皮肤护理 泌尿系统护理 口腔护理 营养的供给 保持大便通畅 安全 30 护理措施 二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 、角膜反射等, 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31 昏迷病人口腔护理 32 吸痰护理(用物准备) 33 吸痰护理(操作) 34 留置导尿的护理 35 护理措施及依据(续) 躁动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适当约束 注射时需防断针 防抓伤 防皮肤擦伤 约束带的使用 36 卧床病人压疮预防 卧气垫床 骨突处按摩 37 38 预防并发症预防并发症 :压疮:压疮 应做到病人的床垫软,床单平整,每日清应做到病人的床垫软,床单平整,每日清 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每2-3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稳,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稳, 不可拖拉病人,以防损伤皮肤。不可拖拉病人,以防损伤皮肤。 如发现皮肤有变色、破损,应避免再受压如发现皮肤有变色、破损,应避免再受压 直到愈合。直到愈合。 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38 压疮发 生的外源性因素 压压力 剪切力 摩擦力摩擦力 潮湿潮湿 39 40 压 疮 红斑、水疱期浅度溃疡期 深度(坏死)溃疡期 41 护理诊断 意识障碍 与脑部病变,受损有关 42 护理评价 病人意识障碍减轻,消失,未发生 压疮、感染、便秘、坠床等 43 1. 意识障碍程度 表2-1 意识障碍的分级及鉴别要点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分级对疼痛反应唤醒反应无意识自发动 作 腱反射光反射生命体征 嗜睡(somnolence)(+,明显)(+,呼唤)+稳定 昏睡(stupor)(+,迟钝)(+,大声呼唤)+稳定 昏迷(coma) 浅昏迷+可有+无变化 中昏迷重刺激可有很少迟钝轻度变化 深昏迷显著变化 44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 合症:去皮 质意识障碍,称无皮质 状态。 2.无动性缄默症:又称 睁眼昏迷,较少见。 45 言语障碍言语障碍 1. 1.失语症失语症 脑损害导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脑损害导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 包括言语表达或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包括言语表达或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 (1 1)BrocaBroca失语失语 (2 2)WernickeWernicke失语失语 (3 3)传导性失语)传导性失语 (4 4)命名性失语)命名性失语 (5 5)完全性失语)完全性失语 (6 6)失写)失写 (7 7)失读)失读 2. 2.构音障碍构音障碍 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致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致 运动不能或不协调,使言语形成障碍运动不能或不协调,使言语形成障碍 46 护理评估要点 语言障碍的程度和残存能力 语言障碍的类型和可以接受的方法 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方言和情绪 患者的视、听能力 47 护理诊断 语言沟通障碍 与发音困难、失语有关 48 护理措施 言语康复训练 1、鼓励病人大声说话 2、选择适当时机和训练方法 3、要持之以恒 4 、心理护理 49 鼓腮 舔舌 语言训练(肌群运动) 吹吸训练 50 语言训练(借助于图片)语言训练(借助于图片)51 PD病人特殊坐厕(高位) 52 病房走道扶手 床栏 53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 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的无感知、感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的无感知、感 知减退或异常的综合征知减退或异常的综合征 刺激性症状刺激性症状 1 1、感觉过敏、感觉过敏 2 2、感觉过度、感觉过度 3 3、感觉异常、感觉异常 4 4、感觉倒错、感觉倒错 5 5、疼痛、疼痛 抑制性症状抑制性症状 1 1、完全性感觉缺失、完全性感觉缺失 2 2、分离性感觉障碍、分离性感觉障碍 54 55 评估的要点 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 麻木感、冷热感、潮湿感、震动感、自发 疼痛 患者在意识清楚对刺激不能感知、或感知 能力低下。 心理社会资料 56 护理诊断 感知改变 与脑部病变、受损有关 57 护理目标 病人感觉障碍减轻或逐渐消失,情绪稳定 ,学会使用其他方法感知事物,感觉障碍 部位未发生损伤 58 护理措施 生活护理 保证安全 知觉训练 全身或局部按摩 心理护理 59 运动障碍 瘫痪僵硬不随意运动共济失调 60 运动动障碍 l 瘫痪 肢体因肌力下降而出现运动障碍称瘫 痪。 l 按病变变部位分上运动动神经经元性瘫痪瘫痪 和下运动动神经经 元性瘫痪瘫痪 ; l 按肌张张力高低分软瘫软瘫 (周围围性瘫痪瘫痪 、弛缓缓性瘫瘫 痪痪)和硬瘫瘫(中枢性瘫痪瘫痪 、痉挛痉挛 性瘫痪瘫痪 ); l 按肌力丧丧失程度分完全性瘫痪瘫痪 和不完全性瘫痪瘫痪 ; l 按临临床表现现分偏瘫瘫、交叉性瘫痪瘫痪 、四肢瘫瘫、截瘫瘫 、单瘫单瘫 、局限性瘫痪瘫痪 。 61 慌张步态 起步困难 62 l 僵硬 指肌张力增高所引起的肌肉僵硬、活动 受限或不能活动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痉挛、 僵直、强直等几种不同的表现。 l 不随意运动 由锥体外系统病变引起的不随 意志控制的无规律、无目的的面、舌、肢体 、躯干等骨骼肌的不自主活动。 l 共济失调 指由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 系统损害所引起的机体维持平衡和协调不良 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63 64 65 护理评估 一、病史 二、身体评估 三、心理社会资料 四、辅助检查 66 肌力的分级 0级 完全瘫痪 1级 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 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 3级 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 抗阻力 4级 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5级 正常肌力 67 护理诊断 1、躯体移动障碍 2、有废用综合征危险的 68 护理目标 病人掌握各种运动锻炼方法,肌力逐渐 增强或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