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家庭护理探讨.doc_第1页
生儿家庭护理探讨.doc_第2页
生儿家庭护理探讨.doc_第3页
生儿家庭护理探讨.doc_第4页
生儿家庭护理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探讨 四川省人民医院 陈兴艳 官建梅 朱昶宇摘要目的:提高父母的护理知识,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方法:新生儿出院后三天,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上门通过现场示范、口头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给予初中学历以上2040岁父母普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为期一个月,帮助解决新生儿护理操作上的技巧知识和认识问题。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父母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5项指标分别经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说明家庭护理的干预对新生儿父母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明显优于未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150例新生儿呼吸道疾病、脐炎、皮肤脓疱疮、结膜炎、尿布疹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两组新生儿发病情况经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的上门服务,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关键词 新生儿 家庭 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care knowledge of parents and reduce neonatal morbidity. Methods: After newborn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three days, 2040-year-old parents with more than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were educated to learn neonatal care for one month by professional nursing to home through on-site demonstrations, oral presentations, brochures, etc.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kills and knowledge for newborn care. Result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001,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five indicators about newborns acquire knowledge of parents by 2 test. Intervention group that parents of newborns mastering newborn care knowledge, was clearly superior than non-intervention group - the control group; the occurrence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ease, omphalitis, skin impetigo, conjunctivitis, diaper rash in 150 cases in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neonatal morbidity by 2 test, P 0.01. Conclusion: The neonatal morbidity can be reduced and newborn health can be improved by carrying out door-to-door service on home care of the newborn. Key words newborn home care 人从出生到适应环境是一个特殊时期,需要经历一系列重要调整的复杂变化,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维持其生存健康发展。此期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因此,新生儿护理是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新生儿健康顺利的成长,解决产妇操作和认识上的不足,2008年3月-2009年3月对我市西城区150例新生儿进行了家庭护理指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对我市西城区的150例新生儿作为干预组,男62例,女88例,新生儿天数为3-10天;随机抽取12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男57例,女63例,出生天数4-12天,选择新生儿从产科出院时排除其他躯体疾病。1.2方法1.2.1 操作方法 干预组150例新生儿出院后三天,由一名专业护理人员上门24小时服务,对其父母进行新生儿沐浴、脐、眼、皮肤、口腔、等护理技术现场示范、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纠正认识和操作上的错误,每户24小时服务,随时解答新生儿父母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然后调查新生儿父母培训后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情况,对照组120例新生儿从产科出院的采用各自传统的护理方法来进行家庭护理培训服务,两组进行对照。1.2.2 效果观察指标 从沐浴、脐部护理、眼部护理、皮肤护理和抚触法5个方面观察家庭护理后新生儿父母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情况;从呼吸道感染、皮肤脓疱疮、结膜炎和脐炎、尿布疹5个方面调查并观察家庭护理服务后新生儿发病情况,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调查。1.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SPSS13.0软件分析,进行2检验。 2、 结果2.1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父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见表1: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父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组别n 沐浴 脐部护理 眼部护理抚触法干预组150 144 148 142 147对照组 120 68 7684 282 61.150 58.884 29.737 162.97 P 0.0001 0.0001 0.0001 0.0001由表1可见:干预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父母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5项指标分别经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说明家庭护理的干预对新生儿父母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明显优于未干预组对照组。2.2 两组新生儿发病情况比较见表2:表2 干预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发病情况比较组别n呼吸道感染皮肤脓疱疮结膜炎尿布疹脐炎干预组150 14 0 4 24 0对照组 120 28 1224 90 72 9.947 11.698 21.549 95.129 8.983 P 0.01 0.01 0.01 0.01 0.01由表2 可见: 两组新生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皮肤脓疱疮、结膜炎、尿布疹、脐炎分别经2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3、结论 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的上门服务,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4、讨论4.1 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的模式在内涵上秉承了整体护理的概念1。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提高新生儿健商水平HQ 反映人们的健康才智, 是评估一个人健康的全新方法2, 是21 世纪人类最新的健康文化和全新的健康理念, 健商文化是从生命之初开始的。2 岁前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3。因此, 通过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 提高了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 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可提高新生儿健商水平。同时,也使家庭护理的理念在家庭当中继续延伸,伴随新生儿整个成长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生儿成长期的费用。4.2 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由专业护士上门示范新生儿护理操作,使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方法。用一种直观的、手把手的指导方法把知识传授给产妇, 易被产妇接受和掌握, 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产妇4。新生儿沐浴是产妇难以掌握的操作, 通过专业护士的示范和讲解, 使产妇明白沐浴能更好地清洁皮肤污垢,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掌握沐浴的顺序,进行新生儿抚触的好处等。纠正了以往不规范的操作方法, 使皮炎、红臀的发生大大减少。另外, 传统的坐月子房间紧闭门窗, 喂奶后不拍背, 也得到了纠正。从表1 可见, 150例产妇家庭护理干预前后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有显著性差异( P0.0001) 。4.3 两组新生儿发病情况分析多数产妇虽然知识层次较以往有所提高, 但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 教条地沿用书本上或传统的育儿方法, 常因喂养或护理不当而导致疾病。因此, 适时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 因人而异地向产妇及家属传授有关产后基本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满足产妇的求知欲, 确保母婴健康5。4.4家庭护理干预降低了新生儿的发病率,如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皮肤脓疱疮、结膜炎、尿布疹、脐炎等。新生儿护理不当引发的疾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多发病。从表2 可见, 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 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专业护理人员入户向产妇、家属宣教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知识, 让他们主动参与、配合脐部皮肤护理, 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6。4.5 新生儿时期是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一个特殊时期。据卫生部2005年统计提要和数据显示:我国婴儿死亡率为2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5%。7,卫生部官方网络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为13%。,发达国家仅为5%。6%。 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和新生儿健康水平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1 资雪梅,康锡秀.以家庭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研究.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2(8):441-443.2 谢华真.健商HQ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1.3 鲍秀兰.0- 3 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 4) : 243- 244.4 梁芳,张学玲.新生儿社区护理现场示范效果分析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 8) : 138.5 刘小红,徐茉枝,刘小艳.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J .南方护报,2000,7( 5) :46.6 许琼,洪菊香,蚁静君,等.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影响 J .南方护学报,2005,12( 2) : 12.7 崔炎主编.儿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7.第一作者:陈兴艳 1963年4月13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 电话(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