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进展情况工作报告篇四_第1页
村脱贫进展情况工作报告篇四_第2页
村脱贫进展情况工作报告篇四_第3页
村脱贫进展情况工作报告篇四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脱贫进展情况工作报告篇四*年是*村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在省商务厅和*区委办帮扶指导下,在姚李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正确带领下,按照张箭厅长在脱贫攻坚工作会上提出的“确保村出列、确保100%满意、确保出亮点”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聚集产业发展、扶贫政策落实和基础设施改善,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11月20日,根据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扶贫对象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厅*57号)文件精神,*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按照村申请、乡镇街审核、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公开公示和区委区政府会议审定等程序,认定*村符合出列标准,同意出列,并正式向社会公告退出。12月5-7日,完成*省*年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实地评估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1.建强基层组织,抓党建促脱贫。村党总支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以十九大精神引领脱贫攻坚工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建强基层党组织和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村党总支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积极为精准扶贫把关定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采取“党总支+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发展稻虾养殖、小南瓜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走访贫困群众,认真听取贫困户合理诉求,耐心解答贫困户对政策方面的疑惑,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帮扶计划,宣传扶贫政策、核实家庭基本情况变动信息及家庭收支情况等,做到党员干部联系心贴心、信息采集实打实、政策贯彻面对面、项目落实点对点,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2.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职责分工。根据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人员配备情况,调整成立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驻村工作队负责对本村扶贫工作牵头抓总、协调统筹、各项政策各种程序的把关;扶贫专干负责扶贫业务的办理,扶贫手册、户档资料、村级资料等各项扶贫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按时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负主体责任,按照包片联系的原则,强化帮扶联系、兑现政策措施、完善基础资料,对自己联系的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负直接和主要责任,形成分工合理、各负其责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与扶贫专干、帮扶干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3.严格履行程序,做好动态调整。积极开展“五到场、五对照”活动,核实基本信息,完善填写新版扶贫手册,认真开展“在册贫困户基础信息质量提升月”活动,做到贫困户基本情况、扶贫手册、村级档案资料和国办系统四线合一,*村村级档案资料建设受到区镇两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严把贫困户识别退出关键环节,对新增、返贫、清退的农户进行全面细致摸底,规范操作,程序到位,痕迹清晰。今年以来,清退1户1人;新识别1户2人;自然增加2人;自然减少9人。4.加强联系协调,大力开展”双包“工作。立足商务职能积极开展驻村帮扶,联系对接厅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多次带队到村开展走访调研,慰问贫困群众,推进产业发展,协调解决问题。2015年以来,省商务厅帮扶*村扶贫项目资金累计达55万元。按照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的结对帮扶方案要求,联系协调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结对联系,实现全覆盖,并确保每人帮扶贫困户不超过5户。积极推进包保干部开展日常走访,建立并利用微信群及时沟通对接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工作要求,使包保工作开展得更加高效便捷。特别是在省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开展前,驻村工作队员积极会同村干部和包保干部,不间断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日常走访,大力宣传倡导脱贫光荣思想,有针对性宣传扶贫政策措施,妥善做好帮扶联系工作,确保贫困户记得申请识别为贫困户年份、评议脱贫年份,讲清享受扶贫政策和帮扶成效,据实算好收入明细账,正确评价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确保实现在监测评估中达到退出准确率为100%、识别准确率为100%、无一户漏评、无一户错退、群众满意度为100% 的“四率一度”目标任务。二、实施“215+X”工程 ,实现“村出列”对照村出列4项标准(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2%以下、有1项以上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7万元以上、村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积极开展以下工作:1.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0.96%*村农业人口4360人。2014年初建档立卡177户493人,贫困人口发生率11.31%。2014年底脱贫27户90人,2015年底脱贫23户73人,*年底脱贫49户125人。*年实现46户103人顺利脱贫,剩余贫困人口为20户4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6%。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1)发展稻虾养殖产业。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土地资源、水资源、自然条件等优势,按照“种优质稻、产绿色米、养生态虾”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稻田养虾项目,全力打造稻虾养殖规模化、现代化示范基地。积极推动金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与本村大户合作在村(前林、后林、粉坊、桂楼、松林、大圩、上庄、老桥、下庄等12个村民组)流转土地2400亩实行虾稻连作。养殖基地通过三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一是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每亩500元的土地流转金收入;二是针对部分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有发展潜力的“三有”贫困户,利用每户6000元产业一次性奖补资金在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带动下统一新建养殖稻田,参与经营发展,每户年增收600元;三是带动贫困户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基地全面建成后,在看护、分拣、管理等环节可以解决30名以上贫困人口就业,每年可使每位贫困者增加2000元左右收入。(2)发展小南瓜种植产业。*年12月,*村立足村情、民情实际,将种植小南瓜作为村级特色产业来发展,启动小南瓜基地建设工作。由村两委组织牵头,村集体成立的吉鑫果蔬合作社具体实施,一期流转土地100亩,建设钢架大棚100个,主要种植品种以小南瓜为主,兼种高品质绿色蔬菜。项目的生产经营以现代农业为主线,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突出产业扶贫这一根本目的,通过探索和创新,实现了“党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技术支持企业+贫困户”的多方主体合作模式,实现了资源有效整合、共建共享。由省商务厅支持13.6万元建11个大棚、区农委支持20个大棚钢架,作为村集体资产租赁给龙头企业。区扶贫产业直达工程为34户贫困户每户安排5000元累计17万元资金,由企业代为建设大棚,每2户贫困户共同拥有一个大棚产权,参与管理经营,或以大棚租赁的形式参与基地经营,每户每年增收500元。扶贫金融小额信贷项目为20户贫困户,每户安排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共100万元)作为股本金投入到基地中,使贫困户资金变股金,每户每年固定分红不少于4000元。该基地还优先吸收本村贫困户就业,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在基地务工的男工每天有120元的收入,女工有80元的收入,从而带动本村50余户贫困户稳定增收。3.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3.6万元*村目前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60千瓦村集体光伏电站,已于*年12月28日并网发电,截止今年9月底收入5.54万元。现正在筹建第二批40千瓦村集体光伏电站。二是省商务厅支持建设的大棚租金1.06万元。三是区镇投资的卷皮车间租金收入7万元。以上3项收入共计达13.6万余元,有效保证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进一步提高了村级组织为民服务能力。4.村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在道路交通方面,实施农村畅通工程14条道路11.06km,拓宽道路2km,实现村民组道路全部通达。特别是顾王路的加宽改造,使得本区域与外界联系变得十分通畅便捷。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实施清淤塘库9口,1.5km支渠1条,保证了农业灌溉用水。实现全村自来水户户通,贫困户全部免费安装到户,有效保障了安全饮水。通过实施整治水利工程项目,对河道进行了清淤扩宽、对坝堤进行了加固美化。美丽中心村建设正在推进之中,修建了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80余户安装三格式化粪池,完成卫生改厕,计划安装72台路灯,粉刷墙面1.7万平方米,购置了160个垃圾箱,聘请了3名卫生保洁员,整个村容村貌迅速改观,*村正在成为群众宜居又宜业的幸福家园。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投资468万元,新建龙头小学教学楼,对莲花小学进行了维修改造,为两所小学配齐食堂、音乐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水冲式厕所、操场、篮球场、体育健身场所,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投资7万余元对村医疗室进行了装修,配备电脑、空调等设备,配备村医5人,实现“签约医生”全覆盖,方便了群众就医。按照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新建160平米村为民服务中心,以“一站式”服务大厅为载体方便群众办事。将为民服务代办项目内容设定为党员服务、民政社保、计划生育、精准扶贫“四大类”16项具体业务,并建立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值班考勤制度,全面推进“为民、亲民、富民、便民”的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受到全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三、精准实施扶贫政策措施,力促“户脱贫”对照人均年收入3300元、“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医疗、教育、住房有保障的户脱贫标准,积极推进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产业脱贫工作。(1)分三批新建72户贫困户3KW光伏电站,已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年脱贫户实现全覆盖,每年户增收3000元。现正在筹建第三批30户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受益主体主要为29户五保户。(2)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已享受固定投入一次性奖补的有74户,累计发放资金38.1万元。(3)申报产业逐年奖补19户,累计发放资金1.9万元。(4)采取“村党总支+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带动34户贫困户利用产业直达资金参与小南瓜基地的生产经营,每户每年可增收500元。(5)组织开展“扶贫肥”、“扶贫鹅”活动,从选派单位争取专项资金,为有意愿、有能力发展产业的50户贫困户每户免费发放500斤化肥和10只鹅苗。2.就业扶贫工作。积极组织贫困劳动者参加用工招聘活动,帮助贫困劳动者介绍就业岗位,组织劳动技能光伏培训9户,享受就业补贴41户,为13户争取旅游环境提升工程用工,每户增收400元,作为公益性岗位设置了一名光伏管理员。3.教育脱贫工作。广泛宣传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对贫困学生进行全面摸底,*年以来共发放教育资助12.1万元,惠及贫困学生88人次。2015年、*年两次组织厅机关干部赴莲花小学、龙头小学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80户贫困学生送上图书、书包和文具等用品。争取爱心人士捐赠2万元设立“*村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对当年跨学段的贫困学生给予一次性补助。4.健康脱贫工程。通过广播、宣传画报、召开现场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健康扶贫“351”“180”“126”政策,积极开展健康扶贫牵手活动,截至目前,已有4户享受“351”、“180”政策,85人享受“126”政策,帮助22人办理了慢性病就诊证。所有贫困群众均由区财政代缴了新农合参保费用。5.住房脱贫工作。*年危房改造6户全部完成,*年危房改造34户已完工,对危房改造做到应改尽改,确保住房安全。6.兜底扶贫工作。对五保、低保、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实行政策兜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