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doc_第3页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doc_第4页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首席医学网 2010年01月05日 16:06:20 Tuesday 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 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风湿关节炎 作者:张丽娟 左秀芳 姜仁昌作者单位: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医院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 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关键词】 查肛辨证法 小儿腹泻 疗效观察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8月腹泻患儿240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标准1,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治疗组中男64例,女56例 平均年龄1.651.15岁;平均腹泻次数9.291.1次/日,平均病程3.041.21天。对照组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1.800.85岁,平均腹泻次数9.01.6次/日;平均病程3.111.24天。中毒症状明显伴休克及大便培养为细菌感染者除外。两组病情及一般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以名老中医刘弼臣的学术思想为指导,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运用查肛辨证法分为4个证型施治。 伤食泻。辨证要点:突然泻下酸臭或如败卵;有喂养不当,乳食过杂或饮食过量不洁、难以消化之物致食滞中洲不消;腹痛啼哭欲泻,泻后痛减泻止;嗳气酸腐,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色白或微黄;肛门肿胀而痛,周围淡红。治宜消食导滞,和中渗湿。方用保和丸加减。药用:山楂10g,神曲10g,麦芽10g,谷芽10g,莱菔子10g,炒鸡内金3g,陈皮6g,半夏6g,木香6g,茯苓10g,连翘10g,厚朴3g。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炒鸡内金消食化积;连翘可清解郁热、散积滞;茯苓渗湿和脾;陈皮、半夏降逆止呕、理气消胀;厚朴、木香理气止痛。 寒湿泻。辨证要点:泻下日数次或数十次,色淡无臭味,可伴有少量黏液;不渴或渴不欲饮;腹胀肠鸣;唇淡,苔白厚腻,脉濡;肛门色淡,皱褶潮黏。治宜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用胃苓汤。药用:陈皮6g,厚朴3g,苍术10g,甘草3g,桂枝6g,猪苓10g,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方中桂枝温阳散寒化气,以祛腹中之寒邪;用猪苓配泽泻,以除湿止泻,使水湿从小便而出;厚朴导滞化湿;茯苓、白术、苍术以健脾燥湿;陈皮、甘草行气并调和诸药。 湿热泻。辨证要点:泻下如注,日数次至数十次;粪气深黄而臭;口渴,尿少短赤;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滞;肛门肿胀、灼热、潮红,皱褶变粗者。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苓连汤合六一散加减。药用:葛根10g,黄芩10g,黄连3g,滑石10g,甘草3g,白芍10g,木香6g,苍术10g,厚朴3g。方中葛根既可生津,又能升阳,解肌驱邪外达;黄芩、黄连消蕴结于内的湿热,滑石清热利湿;甘草以调和诸药,白芍、木香理气止痛;苍术、厚朴以化湿浊。 脾虚泻。辨证要点:泄泻反复发作,典型者食后即泻,多食多泻;大便溏薄,完谷不化;神乏倦怠,面色萎黄,睡时露睛;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肛门不红不肿。治宜健脾益气,方用七味白术散。药用:藿香10g,木香6g,葛根10g,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3g。方中人参健脾胃,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和中,茯苓补中渗湿,甘草益气和胃。四药共奏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之功。再加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泻利的葛根,芳香化湿浊,理气和中的藿香和行肠胃滞气的木香,中焦之气得补,脾湿得运,泻自止。 以上中药均采用中药免煎颗粒。1岁按上述剂量混合分9份,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13岁按上述剂量混合分6份,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剂,1岁1.0g/次,3次/日;13岁1.5g/次,3次/日。 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补液,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3天后统计疗效。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疗效标准2。治愈:治疗3天症状消失,大便次数3次,大便性状正常,大便常规正常。显效:治疗3天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减少,性状明显改善。有效:治疗3天临床症状改善,大便次数、性状好转。无效:用药后无变化或加重。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120例,治愈56例(46.7%),显效42例(35.0%),有效22例(18.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20例,治愈38例(31.7%),显效36例(30.0%),有效18例(15.0%),无效28例(23.3%),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治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见表1。表1 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讨 论 景岳全书泄泻中云:“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小儿泄泻的病位在脾、在胃。小儿脾常不足,一旦寒湿失调或乳食失节,均能损伤脾胃,使其运化失司,清阳不升,浊气不降,水湿合污于大肠而致腹泻。小儿脏腹娇嫩,泄泻易耗伤气津,甚至伤阴,伤阳。因此,治疗以八纲辨证为主,常证重在辨寒、热、虚、实;治疗主要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实证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证型治以消食导滞,温中散寒,清热利湿。虚证以扶正为主,治以健脾益气。小儿为病,传变迅速,刘弼臣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盛衰密切相关3。刘老治疗小儿泄泻,重视观察肛门的情况,通过局部以推测整体。我科治疗小儿腹泻时,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基础上,重视查肛望诊,将局部与整体结合辨证,掌握小儿腹泻之寒、热、虚、实,分型明确,随症辨治,收效颇佳。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后面内容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