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doc_第1页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doc_第2页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doc_第3页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0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并与同期收治的行常规治疗的40例ARF患者(对照组)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h、24h后心率变慢、pH值升高,PCO2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ARF第6版内科学诊断标准:型呼吸衰竭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Hg,伴有高碳酸血症。前者在肺动-静脉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弥散功能损害造成的肺换气功能障碍,如急性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和严重肺部感染等。后者为肺泡通气不足导致,如COPD急性加重期、神经肌肉病变和气道梗阻。12 方法 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感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血管扩张剂、合理氧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NPPV治疗。生理指标为潮气量(VT)35次/min。通气模式为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和压力支持通气(PSV),嘱患者取半卧位,面罩接输氧管,为2-8L/min氧流量,固定面罩,开呼吸机并对初始参数进行调整,依据病情将PSV渐上调至15-20cm H2O,使患者气道峰压35cm H20,VT7mL/kg,为患者可耐受的理想参数水平,PEEP可依据患者静脉血氧饱和度变化上调,尽可能使SpO2在吸氧浓度(FiO2)60%的情况下90%。依据患者自主呼吸强弱将触发敏感度调至1-3L/min水平。在行NPPV治疗期间,若患者动脉血氧改善,呼吸困难缓解,可去除面罩,间歇性停止机械通气,用鼻塞吸氧,另外,嘱患者饮水进食,有效咳嗽,NPPV的时间可随病怀的好转渐减少,使停止机械通气的时间延长。当患者病情稳定,氧流量在鼻塞吸氧3L/min时,即心率(HR)110次/min,RR25次/min,pH7.35,SpO290%,NPPV治疗可终止。13 疗效评定 有效:辅助呼吸肌活动度减轻,气促改善,氧合及通气指标明显改善或正常,RR趋于正常。无效:氧合及通气指标无改善或恶化,呼吸困难无缓解,有循环功能障碍发生,应改为有创通气治疗。脱机指标:循环功能稳定达24-48h,氧合及通气指标明显改善或正常,试脱机,改为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病情在脱机后稳定达24h,表示成功。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2h、24h后心率变慢、pH值升高,PCO2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n=40 (xs)组别HR(次/min)RR(次/min)PO2(mmHg)PCO2(mmHg)PH值观察组 疗前疗后2h疗后24h1222310622*9518*309247*197*5297712*8513*8677314*6613*7.220.037.310.06*7.390.04*对照组 疗前疗后2h疗后24h1172511626114262872782695312611362138411821378137.220.047.250.057.270.05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临床效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n(%)组别例数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观察组4034(85)*4(10)2(5)*对照组4021(52.5)5(12.5)6(15)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呼吸功能短期内迅速失代偿,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常因呼吸性酸中毒和(或)严重缺氧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及时有效的抢救才能挽救生命。自面罩正压机械通气被Meduri报道在ARF治疗中应用后,无创机械通气技术也得了发展和完善,除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导致的型呼吸衰竭治疗中有较佳效果外,在不同原因导致的神经肌肉疾病、急性心梗、急性肺水肿、严重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型呼吸衰竭治疗中也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展2。采用NPPV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主要为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呼吸肌做功。改善呼吸窘迫症状,使气体交换状况得以改善,病情在正压通气治疗2h后缓解或好转,呼吸频率、心率减慢,烦躁转为安静,尿量增加,肺部罗音减少,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CO3-、心率、PCO2治疗后均下降,PO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ARF治疗中,采用NPPV可使低氧性呼吸衰竭状况、高碳酸状况改善,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病死率。同时,在采用NPPV治疗过程中,需依据患者情况对面罩进行选择,提高患者依从性,依据呼吸生理病理变化,设定呼吸机通气模式、吸入氧浓度和治疗参数,提高医生操作技能,以确保治疗成功。综上,急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具有无创、可早期应用、病死率低的优点,临床掌握应用指征,提高操作技巧,可获得较佳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 杨阳,刘跃建.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疗效预测性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33(2):61-63.2 Honrubia T,Garcia LFJ,Franco N,et al.Noninvasive vs conven tional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multicen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hest,2005,128(6):3916-3924.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