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洗胃》word版.doc_第1页
《小儿洗胃》word版.doc_第2页
《小儿洗胃》word版.doc_第3页
《小儿洗胃》word版.doc_第4页
《小儿洗胃》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洗胃 小儿误食毒物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急需洗胃。为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提高小儿洗胃的速度和清洁度,减少毒物吸收,提高抢救成功率,需加强对护士操作技能的培训。1小儿洗胃特点小儿胃内容物排空快,毒物吸收快,因而中毒后应贯彻早洗、彻底洗的原则。另外,小儿神经系统及心理发育不成熟,误服毒物后不能准确诉说。小儿对食物的机械消化能力差,胃内容物颗粒体积大,会给洗胃造成很大的困难2 洗胃前的准备 2.1 心理护理针对当前独生子女的特殊,对医务人员要求较高,患儿中毒来院时常处于惊恐不安状态,家属也多为焦急、恐慌。医务人员应保持高度责任心,忙而不乱,对患儿家属讲明病情以及洗胃的必要性,并讲解中毒抢救原则,以取得其主动配合。患儿对洗胃、医院环境、注射针头,甚至白大衣都怀有恐惧心理,哭闹不安,对大多安慰持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让他们最喜爱的亲人陪伴在身边,使他们有亲切感,护士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患儿交谈,关心体贴患儿,消除其不安情绪,使其迅速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消除恐惧与不安。对洗胃患者洗胃前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同时可减少洗胃并发症的发生,使洗胃能顺利进行2.2 对症处理 对中毒后发生休克及呼吸衰竭的患儿应先抢救休克及呼吸衰竭,有惊厥的患儿亦先控制抽搐,及时清除口、鼻内的食物残渣及分泌物。 2.3 催吐的护理患儿大多是误食、误服中毒,胃内多有食物存留,催吐不仅可使部分毒物排出体外,而且能有效避免食物残渣堵塞胃管。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同时观察呕吐物颜色、性状及气味,并留取标本送检,以尽快明确诊断。 试行催吐只能 对年龄稍长的患儿如能配合者,对神志不清及较小患儿禁止催吐。 2.4 洗胃液的选择 使用特异性洗胃液能起到清除及拮抗毒物,协助治疗的作用。而在小儿多数是被动中毒,因而毒物不明,因此选择洗胃液应慎重,一般可用温开水、生理盐水。而生理盐水比温开水更安全可靠,因为小儿耐受电解质丢失能力差,当体内增加5%不含电解质的液体时就可诱发惊厥。毒物如果是强酸强碱类应禁止洗胃,以免造成胃穿孔或胃出血,应给予物理性对抗剂如牛奶、蛋清、氢氧化铝凝胶等。对于生物碱类中毒的选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敌敌畏中毒可选用24的碳酸氢钠。不论选用何种洗胃液,都应准确测量洗胃液温度,控制在38 左右,避免过热或过冷。2.5 胃管的选择 临床沿用多年的小儿胃管细、软、长,插入困难,易盘在口腔内;内径小,胃内容物抽吸困难,尤其是在食物中毒的洗胃过程中食物残渣堵塞胃管,有的形成单向活瓣,使洗胃液只进不出。小儿有别于成人,其器官发育不成熟,食道短,且较成人细,不能用成人的胃管,应根据年龄来选择,我们常用1618号成人用鼻饲导管,且将成人用鼻饲管尾部剪去23cm,使管口与注射器乳头衔接紧密。成人用洗胃机冲洗压力较大,较易损伤胃黏膜,并且冲入液体量不好控制,不适宜用于小儿,故我们常用50100ml注射器抽吸,既不损伤胃黏膜,且出入量好掌握,适用于婴幼儿。 3 洗胃术中所遇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3.1操作时根据病情将患儿半卧位或左侧卧位,按常规进行,当胃管插到咽喉部时抬高患儿的下颌或抬高患儿体外的胃管部分呈45角方向插入,如遇患儿不会配合做吞咽动作时可稍停片刻,趁其啼哭的换气间隙通过,不可硬插。插入的深度据患儿的年龄、体型而定(前额发际到剑突处)。当患儿吞咽时将胃管插入并做好标记,用胶布固定胃管,因患儿在插胃管时常哭吵流泪,胶布固定要长,分别粘于两侧脸颊,并加一条粘于鼻梁以防止脱落。 3.2 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有胃管内抽吸出胃内容物;腹壁胃区所诊听到气过水声;胃管末端放入存水治疗碗中无气泡溢出。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以下情况:病情危重的患儿反应低下,插入胃管后患儿无呛咳,但出现紫绀、憋气、躁动等症状,表示胃管误插入气管,或胃管盘曲在咽喉部,应立即拔出胃管重新插入,以免阻塞气道,引起窒息。 3.3 胃管插入失败的原因分析 患儿极度恐惧、狂躁、不合作,因而护士不能准确顺利操作。此时应言语诱导、安慰,并同时与医师联系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必要时应用少量镇静剂。操作者应保持冷静,不可急躁,手法亦不可粗暴,避免损伤食道粘膜,造成出血,或因强制刺激诱发惊厥。局部水肿、畸形,因毒物刺激及患儿情绪紧张哭闹、叫喊,可使咽喉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解剖部位不清及食管痉挛导致插管失败,此时请麻醉科配合在喉镜下插管。胃管选择不合适,细而软的胃管不易顺利插入1。 3.4 胃内容物抽吸困难 胃管插入深度不够,未插入胃内。胃管插入过深或胃管前端开口及侧孔紧贴胃壁,小儿身材矮小,胃多为角型,如按标准深度插入胃管易发生此类情况。或胃管在胃内盘屈。洗胃前患儿正呕吐数次,胃内容量小。胃内容物颗粒体积大,抽吸时易被阻塞。以上情况可转动胃管,再插或退出12cm,助患儿改变体位或向胃管内注入少量洗胃液后抽吸即可避免2。 3.5 每次注入洗胃液的控制 小儿胃容量为1周岁250300mL、4岁以上为600mL,而每次灌入洗胃液量不应超过胃容量的1/2。如一次灌注量过多,液体可从患儿口鼻内溢出而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同时易发生胃扩张,使胃内压上升,增加毒物吸收。突然的胃扩张易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搏骤停。因此,小儿洗胃时应严格控制每次灌入量,以免发生危险。一般5岁以下的患儿为1 000 ml2 000 ml,5岁10岁为2 000 ml3 000 ml为宜。洗胃时间不易过长,否则容易并发脑水肿和肺水肿。 4 洗胃前应做好急救准备在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洗胃时各种并发症状的产生,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停止洗胃,并进行妥善处理。常见并发症有脑水肿与肺水肿、胃扩张与胃撕裂伤、窒息与心跳骤停、消化道出血以及电解质紊乱等。 5 洗胃后的护理注意不要让患儿突然改变体位,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暖,以免受凉,预防并发症;洗胃后暂禁食1 d,以利于消化道黏膜恢复,进食前先给氢氧化钠凝胶口服,以保护胃黏膜,开始先进流质,然后逐渐改为半流质、普食。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小儿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经常性操作,如何提高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一点经验,现介绍如下。 1肘静脉采血 操作方法:适用于年长患儿,在肘窝上5cm处扎上止血带,如静脉不明显时,嘱患儿手下垂反复做几次握拳松拳动作,操作者可用右手示指在肘前轻压再抬起,如触到有弹性感,即为肘前静脉。可在此处用示指甲轻压上痕迹再进行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与皮肤成1530刺入静脉,待回血后抽取所需血量,解下止血带,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处拔针。 2颈外静脉采血 (1)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于治疗台的一端,用大毛巾自肩部包好患儿,助手协助扶持,用毛巾或枕头将肩部稍抬高,头偏向一侧,头稍低于身体平面,尽量让患儿啼哭,这样可使颈静脉充分显露,按常规消毒皮肤,选用7号一次性头皮针与一次性注射器连接,穿刺点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连线中1/3处,以左手示指压迫穿刺点的远端,拇指拉紧穿刺点下方皮肤,在距静脉最隆起12cm处与皮肤平行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按压针眼35min.(2)注意事项:抽血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凡危重患儿、心肺功能不全患儿,不宜做颈静脉穿刺。颈部皮肤较松,进针时不要过猛,以免穿透血管造成血肿。穿刺结束,拔针紧压穿刺点的同时,立即将患儿置头高位抬起,这对阻止并发症出现尤为重要:一是可迅速恢复患儿头部的血液循环,减少哭闹;二是阻止出血、血肿形成及压迫等并发症的发生 3股静脉穿刺采血 操作方法:用于病情危重,不宜翻动的患儿,患儿仰卧,大腿外展与躯干成45,垫高穿刺处,使腹股沟展平,膝关节成90,选用510ml注射器,按常规消毒皮肤及操作者左示指,于腹股沟1/3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后用指甲轻压一痕迹,右手持注射器沿股动脉搏动的内侧垂直刺入针梗的1/2处,右手固定针头,左手抽动注射器针栓,边退针边抽吸,直至有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血液至需要量,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510min.穿刺后检查局部无活动性出血才可离去,并注意保护针孔不被大小便污染。 4大隐静脉采血 操作方法: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处位置表浅,且不易滑动,利于进行穿刺。患儿脚自然下垂,在穿刺点上方5cm处扎上止血带,如血管不清楚,可用右手示指轻压再抬起,触到有弹性感即为大隐静脉,可用示指甲轻压一痕迹,消毒皮肤后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如血液不易抽出,可将止血带轻轻松开后再抽动注射器活塞,抽取所需血量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针。 5小结 临床护理中应根据患儿特点,选择最适宜的部位进行穿刺采血,且在操作之前须向患儿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方法,只有得到了家属的认同及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操作输液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由于输液速度过快或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所致。病人常突然感到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恐惧表情,烦躁不安、频频咳嗽,咯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可有大量泡沫样液体由鼻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听诊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脉搏增快,可呈交替脉。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原性休克。急救措施1 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处理2 体位: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倚靠坐位,双腿下垂(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除外),以减少回心血量,增加肺活量以利呼吸,使痰较易咯出。3吸氧:积极纠正缺氧是治疗的首要环节。 鼻导管给氧。可用单侧或双侧鼻导管持续高流量给氧(56L/分)。面罩吸氧。普通面罩给氧气时,吸入氧的浓度与鼻导管法相似。 加压给氧。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给予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除泡剂的应用。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