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1 桂林桂林“鸡血红碧玉鸡血红碧玉”的玉石学特征研究的玉石学特征研究 刘刘 纯纯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541004) 摘要摘要:桂林“鸡血红碧玉”原生矿床产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县三门乡 一带的古生界丹洲群三门街组地层中。偏光显微镜分析、X射线粉晶 衍射物相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表明:“鸡血红碧玉”的“血”由微 粒石英和点尘状赤铁矿组成,具显微粒状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 “地”由微粒石英和鳞片状赤铁矿组成,具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血”红色由红色点尘状赤铁矿呈色,且赤铁矿含量愈高,分布愈 均匀,红色愈鲜艳。“地”黑色由黑色鳞片状赤铁矿而呈色。“鸡 血红碧玉”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血”的质量,具体从血色、血 量、血形和浓度四方面来评价。将玉石划分为极品、上品、中品和 下品四个等级。 关键词关键词:鸡血红碧玉;玉石学特征;质量评价;品级划分;桂林; 龙胜 中图分类号:P619.283 产于浙江天目山的昌化鸡血石和产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巴林鸡血 石以其鲜红艳丽的色泽和温润细腻的质地而驰名中外,是我国特有 的珍贵玉石,与寿山石、青田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 ,历来为广 大玉石爱好者所推崇和收藏。由于矿石产量逐年下降,鸡血石原料 供不应求,加之收藏快速升温,导致鸡血石市场价格急剧涨升。近 几年来,桂林宝玉石市场、旅游工艺品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与鸡血石 外观相似的玉石新品种桂林“鸡血红碧玉” ,它拥有殷红鲜艳如 鸡血、形态各异的“血”块这一显著特征。它最早以赏石的面目出 现在奇石市场就令人耳目一新,为广大奇石爱好者所喜欢,很快就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2 声名鹊起,后经有心人和宝玉石专家、地质学专家一道,沿着这种 卵石分布的河道追索、寻找,终于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县三门街一带 找到了卵石的母岩含铁石英岩。现今这种玉石材料已被开发加 工成手镯、手链、挂件、雕像、印章石等产品并推向市场,成为一 种新的、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玉石产品。 1 1 矿床地质背景概况矿床地质背景概况 “鸡血红碧玉”原生矿床分布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县的大地三 门鸡爪一带,产于上元古界丹洲群三门街组浅变质海相火山岩系 地层中。海相火山岩系以细碧岩为主,有部分基性、中基性熔岩, 少量中基性角砾熔岩、角斑岩、基性熔岩角砾、基性凝灰岩等,中 夹千枚岩、大理岩、含铁石英岩,顶部有较厚含铁石英岩。含铁石 英岩多呈薄层状(2-5cm) 、透镜状出现,或充填于细碧岩枕之间, 只有少数单层含铁石英岩厚达几米、十几米1。石英岩的原岩为硅 质岩,硅质岩为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热泉沉积作用形成2, 含不等量的铁质成分。硅质岩经加里东运动引发的区域变质作用形 成石英岩、含铁石英岩,然后又经历不均匀、不彻底的热液交代作 用形成部分红色的铁质石英岩(即“血”区部分) ,这就是“鸡血红 碧玉”原生矿床。次生卵石矿床主要分布于龙胜县的三门河、下花 河和浔江河中上游几十公里的河床中,以及一些小支流的沟谷中。 2 2 常规玉石学特征常规玉石学特征 2 21 1 外观特征外观特征 从颜色上看,桂林“鸡血红碧玉”由“血”和“地”两部分组 成。 “血”呈现鲜红色、大红色(朱红色) 、暗红色;“地”则为黑 色、灰黑色,局部呈钢灰色。红色的“血”和黑色的“地”界线截 然分明,对比强烈,反差较大。在矿体中,以“地”为基质,红色 的“血”呈脉状、细脉状、条带状、片状、团块状、斑点状、斑杂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3 状等分布于“地”中。 “血”的面积有大有小,分布有疏有密,自然、 流畅。在“鸡血红碧玉”卵石或各种制成品表面,除上述“血”的 形态外,还形成一些抽象图纹或吉祥图纹,如花草纹、鸟兽纹、山 水纹、云状纹等,使其价值倍增。 “鸡血红碧玉”的血质优良,还体 现在其血色鲜红、浓烈、血量大和血色持久,抗风化不易褪色等方 面, “血”的外观品质方面堪比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此外, “血”的玉质具有较细腻、致密、密度较大、坚硬、不易磨损、抗 腐蚀等优点。桂林“鸡血红碧玉”材料特性完全符合玉石的三大标 准:美观、耐久、稀少,是继八步黄蜡玉之后,又一种品质独特的 广西玉石新品。 2.22.2 常规玉石学测试常规玉石学测试 2.2.12.2.1 折射率折射率 利用宝石折射仪对“鸡血红碧玉”光块进行测定, “血”区的折 射率为 1.5401.550;“地”区的折射率为 1.5301.542,局部黑 色赤铁矿集中的部位的折射率值为 1.614。折射率值的大小与赤铁 矿的含量呈正比关系。 2.2.22.2.2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 使用瑞士产特勒托利多 XP205 型电子天平,采用静水称重法测 得:“血”区相对密度为 2.692.95g/cm3, “地”区相对密度 2.702.90 g/cm3。 2.2.32.2.3 硬度硬度 采用德国产附在 ORTHOPLAN 型矿相显微镜上的自动显微硬度计测 定样品的压入硬度,并换算成摩氏硬度。 “血”区的摩氏硬度为 6.516.88;“地”区的摩氏硬度为 6.666.99。 2.2.42.2.4 光泽及透明度光泽及透明度 “鸡血红碧玉”抛光面呈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其透明度不好, 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状。放大观察,石英颗粒呈透明状,而赤铁矿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4 不透明并呈星散状分布,阻碍了光的传播,导致玉石透明度差。 2.2.52.2.5 吸收光谱吸收光谱 “鸡血红碧玉”呈现典型的三价铁致色光谱, “血”区在光谱的 紫区有较强窄吸收带,在黄绿区有弱一些的吸收带。 “地”区在光谱 紫区有较弱窄吸收带。这些现象与玉石中的赤铁矿含量有关。 2.2.62.2.6 发光性发光性 “鸡血红碧玉”在紫外灯下表现为荧光惰性。 3 3 矿物组成矿物组成 3.13.1 薄片、光片分析薄片、光片分析 利用透反两用偏光显微镜分析和鉴定玉石的矿物成分,结果表明, “鸡血红碧玉”主要由微粒石英和赤铁矿组成,另有极少量的白云 石和绿泥石。在“血”区和“地”区,石英、赤铁矿的相对含量、 晶体特点都不尽相同。 “血”区中,微粒石英占 7090%,红色粉末 状赤铁矿占 1030%。外观血色浓、鲜红的部位,赤铁矿含量相对 较高。 “地”区中,微粒石英占 8090%,黑色片状赤铁矿占 1020%, 外观地色愈黑,或金属光泽较强的部位,赤铁矿含量相对高。薄片 鉴定发现个别样品中, “血”区由白云石和粉末状、小团状赤铁矿所 组成,这是成玉后期碳酸盐化交代作用而形成,其颜色上呈暗红色, 且在手标本断口上白云石的解理及光泽特征明显。 3.23.2 X X 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从“血”区样品、 “地”区样品的 X 射线粉晶衍射谱线图看,它 们都是由石英和赤铁矿所组成,这与薄片鉴定的结果相一致。 “血”区的衍射图谱(图 1)显示,其中 3.349193.34269、4.263254.25270 、1.819171.81737 为石英的特征谱线;2.459202.45565 、2.283662.28059 、1.672861.6131 为赤铁矿的特征谱线;还出现了白云石的特 征谱线(3.33000 ,2.23500 ,1.67131 ) 。 “地”区的衍射图谱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5 (图 2)显示,其中 3.349193.34269 、4.263254.25270 、1.819171.81737 为石英的特征谱线;2.457782.45294 、2.282392.27852 、1.672211.67035 为赤铁矿的特征谱 线。 4 4 结构、构造结构、构造 “鸡血红碧玉”的结构细小,为隐晶状。薄片观察表明, “血” 区为显微粒状变晶结构,即主要矿物石英呈微细它形粒状;粒度分 析结果显示,石英平均粒级为 0.031mm。石英晶体具包含变晶结构, 即次要矿物赤铁矿呈点尘状弥散分布于石英晶体中(图 3) ,赤铁矿 质点为 0.00080.0015mm。 “地”区具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即 次要矿物赤铁矿呈半自形、自形鳞片状分布于粒状主要矿物石英颗 粒间,呈星散状分布(图 4) ,很少呈包含状态存在。粒度分析结果 显示, “地”区石英平均粒级为 0.043mm,赤铁矿平均粒级为 0.023mm。总体上, “血”区的粒度比“地”区的粒度要细。 图 1 “血”区 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Fig.1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the Blood” 测试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测试中心;测试人:汤云晖 2008 年 11 月 图 2 “地”区 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Fig.2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the “Ground” 测试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测试中心;测试人:汤云晖 2008 年 11 月 图 3 点尘状赤铁矿在石英中均匀分布 Fig.3 Dust-like hematite uniformly distributing in quartz 图 4 鳞片状赤铁矿星散状分布于石英颗粒之间 Fig.4 Scale-like hematite dispersing among quartz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6 “鸡血红碧玉”是一种变质岩含铁石英岩,但“血”区与 “地”区为两种不同的变质作用方式所形成。 “地”区为区域变质作 用过程中,由硅质原岩经重结晶作用方式而形成,而“血”区是在 “地”区的基础上,由热液交代作用方式而形成(图 5) 。两种不同 的变质作用方式所形成的矿物粒度、形态存在差别。 整体上看, “鸡血红碧玉”具不均一构造,也就是“血”呈脉状、 条带状、团块状、云朵状、斑点状分布于“地”中,这是由不均匀 的选择性热液交代作用所形成。从微观上看,在“地”区范围内, 为均一的块状构造,矿物无定向均匀分布,是“地”区颜色均匀、 质地均一的原因。在“血”区范围内,有两种构造状况:一种是 “血”区由富含赤铁矿质点的石英组成,为块状构造(图 3) ;另一 种是富含赤铁矿质点的石英颗粒呈条带状、网格状分布于不含赤铁 矿质点的石英颗粒集合体之中,为条带状、网格状构造(图 6) 。在 这两种构造中,含赤铁矿质点的石英的相对含量的不同,是血色有 差别的主要原因。 5 5 呈色机理分析呈色机理分析 图 5 富含点尘状赤铁矿包体的石英 (Qtz)颗粒交代鳞片状赤铁矿(Hem) Fig.5 Rich dust-like hematite inclusions of quartz particles exchanging scale-like hematite 图 6 富含点尘状赤铁矿包体的石英成网环状、 条带状分布 Fig.6 Rich dust-like hematite inclusions of quartz net-likely and bonded-likely distributing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7 “鸡血红碧玉”的“血”和“地”两部分都由赤铁矿和石英所组 成。立体镜下观察石英晶体单独存在时呈无色透明状,而赤铁矿则 为不透明状,有黑色、红色两种颜色,为玉石的呈色矿物。薄片、 光片分析表明,赤铁矿的颜色、粒度、分布状态、含量是决定“血” 和“地”颜色特征的根本因素。 “血”的颜色有鲜红、朱红(大红) 、暗红和淡红色,是因呈点 尘状机械混入物形式均匀地弥散在石英晶体中的红色赤铁矿而呈色。 赤铁矿和石英颗粒的这种存在方式极具典型的热液交代作用成因特 征。在偏光显微镜透射光加反射光下,可见细小点尘状赤铁矿呈红 色,较均匀地分布在石英晶体中,占晶体内体积的 30%40%,使整 个石英晶体呈现均匀的红色。赤铁矿含量愈高,粒度愈细,分布愈 均匀,石英晶体呈现的红色愈纯正,饱和度愈高,愈显得明快、凝 重。当“血”区基本上由这种弥散着赤铁矿质点的石英组成时(图 3) ,就呈现鲜红色,这种鲜艳的红色“血”的工艺价值最高,为最 优质的“鸡血红碧玉”品种所具有。而当“血”区中含赤铁矿质点 的石英含量下降时,血红色的浓度、艳度下降,呈大红色、甚至呈 淡红色。镜下观察,弥散着赤铁矿质点的石英占矿物组分的 15%30%,并呈条带状,不规则环状分布于透明石英集合体之中 (图 6) , “血”色呈大红色。由于红色石英的颜色映射到其周围无 色透明石英中,使得血色看上去基本上是均匀的,只不过是浓、艳 度有所下降。当点尘状赤铁矿在石英晶体中分布不均匀,聚集成不 规则小团块、小条带时,血色就变得较暗,呈暗红色。薄片分析还 发现,少量条带状、团块状的暗红色“血”是由赤铁矿和白云石晶 体所构成,这是后期碳酸盐化交代作用所形成。镜下现象显示,赤 铁矿不均匀地分布于白云石玫瑰花状晶体生长环间(图 7) ,使“血” 色呈暗红色。 “地”呈黑色、灰黑色,是由铁黑色赤铁矿而呈色。片状、鳞片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8 状铁黑色赤铁矿呈浸染状、星散状分布于无色透明石英晶体之间, 含量 10%20%。含量相对较多时,呈现黑色;含量相对较少时,呈 现灰黑色。原岩不同层理中铁质含量的差异是造成赤铁矿含量不同 的原因。 “鸡血红碧玉”颜色的另一个特征是其耐久性好,既使在地表风 化条件下,也不易褪色,这是由赤铁矿特性所决定的。赤铁矿,熔 点 1565C,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不溶于热碱和稀酸;具有良好 的耐光、耐热、耐酸碱、耐污浊空气的性能3。而呈点尘状弥散于 坚硬、不易溶蚀分解、透明的石英晶体中,等于给红色赤铁矿穿上 了一层保护衣,大大地减弱了风化作用的影响,这是玉石不易褪色 的另一原因。可以看到,经历长时间风化和长距离搬运的磨圆度很 好的“鸡血红碧玉”卵石,仍显示出很新鲜的色彩,与新开采的玉 料的磨光面上的色彩没什么差别,甚至显得更滋润、活泼,这也是 最初人们注意和喜欢这种玉石的重要原因。 6 6 质量评价与品级划分质量评价与品级划分 图 7 玫瑰花状的白云石晶体 Fig.7 Rose-like dolomite crystals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9 “鸡血红碧玉”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玉品种,在玩石市场、 宝玉石饰品市场升温快,其价格上升也快。如果有一个较合理、完 善的质量评价和品质分级体系,无疑对产品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 大有好处。 6.16.1 质量评价质量评价 “鸡血红碧玉”以其血色鲜红艳丽、质地细腻为主要特征,其 质量的优劣也主要取决于血色和质地这两个主要因素,这也是质量 评价的两个主要依据。 6.1.16.1.1 “血血”的评价的评价 主要从血色,血量,血形和浓度四个方面来评价。 (1)血色:可分为鲜红、朱红(大红) 、暗红(含淡红)三级,其 中以纯正无邪的鲜红血为最佳,朱红(大红)次之,暗红最 差。 (2)血量:指血的面积占整块“鸡血红碧玉”面积的百分数。血 量越多价值越高。在“鸡血红碧玉”原生矿石中,血集中、 血块大的矿石不少见,所以一般血量大于 50%才属高档品。 (3)血形:指血的形态。血形有团块状、条带状、云朵状、斑点 状等,形状繁多,千姿百态。由于“血”区为热液交代作用 而形成,而原岩的裂隙不发育,热液以沿着矿物晶粒间渗透 和扩散为主,所以“血”的形态大都呈较自然的浑圆状,表 现出“血”区向“地”区自然扩张、两者交界平滑、和谐的 特征。沿开放性裂隙交代充填而成的“血”不多见,它所表 现出来的是一种较杂乱的状态,属较次血形。一些血形呈现 一些自然景观或某种特别的图案,则可大大提升玉石的品质。 (4)浓度:指“血”的分布聚散程度,可划分为浓、清,散三级。 其中以“血”浓密者为上,清淡者次之,而以散者最差。所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10 谓“浓”是指血呈鲜红色,分布集中。而“散”则是指血分 散而不集中,含有稀少单薄之意。 6.1.2“6.1.2“地地”的评价的评价 主要从颜色、透明度、光泽、质地四方面要素来考虑。 (1)颜色:“鸡血红碧玉”的“地”以纯黑、灰黑色为主,颜色 分布均匀。其中以纯黑色为佳,与血色和谐搭配,黑赤分明, 更显红色鲜艳。相对而言,灰黑色映衬效果就欠明显一些。 (2)透明度:“鸡血红碧玉”的“地”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状,但 其主要矿物石英是无色透明的。可见一些与“血”交界的 “地”的边缘一带因缺少赤铁矿的分布而呈透明状,使“血” 更显立体感,更显活泼,更显浑厚。 (3)光泽:“鸡血红碧玉”玉质坚硬,细腻,致密,其抛光面显 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前者为佳。 (4)质地:指“地”的细腻、致密程度。 “地”的矿物组成以石 英为主,次要矿物赤铁矿对石英的重结晶起到不利的作用, 即导致重结晶的石英粒度下降,这样会增加“地”的细腻程 度。同时,赤铁矿含量增加导致“地”色更黑,且颜色均匀, 使“地”品质更佳。 6.26.2 品级划分品级划分 “鸡血红碧玉”按品质将其划分为四级:一是极品, “血”色呈 现鲜红色,在纯黑色的“地”衬托下艳丽夺目,凝血感、立体感强。 血量大于 50,血块大,或细小血块密集状;血形自然,或有特别 图案。二是上品。血色鲜红,朱红色,艳丽。 “地”为黑色或灰黑色, “血”色与“地”色对比强烈,血量大于 50;云朵状、云纹状血 较密集。血形自然或有特别图案。三是中品,血色呈朱红色为主,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11 或稍有发暗。 “地”呈灰黑色, “血”色与“地”色反差不很大,光 泽不够强,血量大于 30,血形不散不乱。四是下品, “血”呈暗 红色, “地”非纯黑色,弱玻璃光泽,血形不规则,欠集中。 7 7 市场前景市场前景 “鸡血红碧玉”品质独特,既具有鸡血石鲜艳夺目的血色外观, 又具备细密、坚硬的玉质,具备抗风化、不褪色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易于存放和保管。在目前市场上, “鸡血红碧玉”卵石深受人们的欢 迎,通过桂林、柳州两大玩石市场热销到珠三角、港台地区和日本、 韩国、新加坡。这种历经长期、长距离自然搬运的“鸡血红碧玉” 籽料,其外形自然、流畅、圆度好,表面磨光度好,加上长期浸泡 于水中所产生的水岩反应,使玉石更致密、更细腻, “血”和“地” 对比更强烈、醒目。再有就是玉石的血形多样,血量大,这些特征 使得卵石籽料具备很好的观赏性和装饰性,无论将其置于台上、架 中、厅堂、庭院都合适,都不会降低其档次。由于人们对“鸡血红 碧玉”籽料的认可和追捧,使其价格不断上涨,市场前景看好。不 过,近来市场上出现一些用山料人工打磨而成的所谓“籽料” ,其形 态欠自然,人工痕迹明显,光泽、质感都与籽料有差距,若不作说 明而以籽料的名目出售,肯定会对市场造成损害。 “鸡血红碧玉”原生矿床的开采有了一定的规模,产品的开发和 推向市场亦取得初步效果。对于今后“鸡血红碧玉”矿床的开发利 用,笔者认为急需一个统一的规划,需进行较详细的矿床勘查,有 序地开发和利用,杜绝乱开滥采和破坏有限的资源。对于高档玉料, 要精心设计、加工,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借助于桂林旅游 品市场这个平台,使“鸡血红碧玉”成为桂林又一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 钟自云.广西龙胜蛇绿岩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J.岩石 矿物测试,1983,2(1):3. 刘纯(1958) ,男,讲师,地质学专业12 2黄海波.广西龙胜晚元古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J.广西地 质,1995,8(1):34-37. 3牛骥良.颜料工艺学M.北京:化工出版社,1989,184. GEMOLOGICALG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HARACTERISTICS OFOF GUILINGUILIN “CHICKEN-BLOOD-RED“CHICKEN-BLOOD-RED JASPER“JASPER“ ChunChun LiuLiu (Guilin(Guili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of Technology,Technology, Guilin,GuangxiGuilin,Guangxi 541004)541004) Abstract:Abstract: Guilin “chicken- blood-red jasper” original deposit lies in the formation of Sanmen set, Danzhou group, Paleozoic Erathem round Sanmen, Longsheng, Guilin, Guangxi. Analyses of polarizing microscop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indicate that the “Blood” of “chicken-blood-red jasper” composed of particulate quartz and dust-like hematite shows a micro- granoblastic texture, including crystalloblastic texture; the “Ground” constituted by parti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学籍及班级管理表单
- LED大屏显示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案
- 零售连锁门店员工激励方案
- 设备安装施工承包合同
- 考古扫描仪在考古遗址考古发掘中的安全保障报告
- 脱碳路径模拟研究-洞察及研究
- 航运智能航运-洞察及研究
- 晕眩鉴别诊断-洞察及研究
- 并购财务绩效分析-洞察及研究
- 消防工程承包合同
- 医院腹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GB/T 28287-2012足部防护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既有重载铁路无缝线路改造及运维技术探索
- 2022年教师副高职称评答辩范文(七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