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卢哲 南阳医专一附院康复医学科摘要: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CIMT)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方法:将49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26 例和对照组23 例。治疗组康复治疗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 CIMT) ,对照组采用患侧下肢PT 训练为主的神经发育技术( NDT) ,两组均治疗6 周。治疗前、后测量两组10 m 最大步行速度( MWS) ,采用Berg 平衡量表( BBS) 评定静态平衡功能,“起立行走”计时测试( TUGT) 评定移动平衡能力。结果:治疗组MWS、BB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UGT 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 P 均 0.05) 。结论:CIMT 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速度,改善动、静态平衡功能。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 步行速度; 动静态平衡强制性运动疗法( CIMT) 是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以往主要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的康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6 个月后步行能力变化不大1; 脑卒中1 a 以上经过治疗步行质量有显著提高2,3。2007 年3 月 2009 年8月,我们将CIMT 用于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观察了其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脑卒中偏瘫患者49例,男32例,女17例; 年龄( 589 11.7) 岁。其中脑梗死36例,脑出血13例; 左侧偏瘫28例,右侧偏瘫21例; 脑卒中部位: 基底节区29例,脑干5例; 其他区5 例。入选标准: 第一诊断为脑卒中( 脑梗死或脑出血) ,经CT或MRI确诊证实为首次发病,病灶位于一侧大脑半球; 年龄18 80岁; 偏瘫患者下肢Brunnstrom 分级级,下肢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级,在1 人扶持下能够站立并且至少可辅助步行10m,速度 36m/min。排除标准: 脑血管疾病遗留功能障碍; 下肢骨关节疾患; 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视觉障碍、沟通障碍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等不能完成训练任务。将49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 例和对照组23 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行下肢大强度CIMT4: 起坐训练: 保持150 200 次/d,椅子高度由50 cm逐渐下降到20 cm; 运动平板训练: 速度为05 1km/h,时间为40 min,2 次/d; 室外步行训练: 1000 m/d,速度最快为1 3 km/h; 上下楼梯训练:按照健侧先上患侧先下的原则,行上下楼楼梯训练,训练量根据患者体能而定; 平衡训练: 开始可在平衡杠内进行,例如患侧负重患腿前后移动健腿前后移动患腿左右移动健腿左右移动侧方行走等,上述训练达到要求后,可在平衡板上进行动态训练; 单腿负重训练,2次/d ,每周5 次,共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患侧下肢PT 训练为主的神经发育技术( NDT) : 包括抑制性促进技术,促进分离运动;牵张技术; 躯干肌控制训练、髋关节控制训练、膝关节控制训练、踝被屈诱发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上述治疗每次2 h,2 次/d,5 次/周,连续治疗6 周。治疗组6 例、对照组4 例伴伸肌张力偏高、足内翻、足下垂等畸形者,佩戴踝足矫形器行矫正治疗。13 疗效判定标准 10 m 最大步行速度( MWS) : 用彩色胶布标记从起点步行到终点的直线距离( 16 m) ,用秒表记录患者从3.0 m 点步行至13.0 m 点所需的时间( 精确到0.1 s) ,测试3次,取最快一次数值。 静态平衡功能: 采用Berg 平衡量表( BBS) 评分,选择14个动作对患者进行评定,每个动作0 4分。移动平衡能力评定: 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 TUGT) ,共3次取平均数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不参与治疗的康复医师评定。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 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珋x s 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MWS、BBS 和TUGT 评分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MWS、BBS 和TUGT 比较( 珔x s)组别 n MWS( s) BBS( 分) TUGT( s)治疗组 26治疗前 31 42759 36.36 5.36 28 906.60治疗后 50 68697 49.23 2.56 16094.05对照组 23治疗前 29 49690 34.964.56 77 7.23治疗后 44 62894* 44.804.22* 76 7.72*注: 与治疗前比较,* P 0 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3 讨论国内外众多研究证实,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功能,提高生活质量5。步行能力是日常生活中下肢最基本的功能活动,也是大多数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最终康复目标; BBS 和TUGT是反映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主要指标。分析本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下肢大强度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确切。其优点为: 对传统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了改进,不过度限制健侧的活动; 对患侧下肢进行强化训练,在保证下肢康复的同时,有利于双侧肢体的协调及平衡能力的恢复; 所有患者集中进行训练,既保证了训练质量又保证了训练时间; 训练强度大。反复、密集的训练激活了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促进了大脑的功能重组,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一致6,7。本研究治疗组6 例佩戴AFO 患者治疗后有4例患者解除AFO,提示AFO 矫形器可改善踝关节痉挛状态,但对踝关节运动功能改善作用不明显。早期佩戴AFO 进行步行训练,可以促进直立反应和平衡反应的形成,尽早的促进患侧下肢负重和防止健侧下肢肌肉萎缩; 恢复期佩戴AFO 可以矫正顽固的不良模式,改善步行能力,有利于患者在运动平板行走,促使CIMT 治疗的顺利完成。综上所述,CIMT 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速度,改善动、静态平衡功能,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确切。参考文献:1Jorgensen HS,Nakayama H,Raaschou HO,et al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8,76( 1) : 27-322Waagfjord J,Levangie PK,Certo CM Phys Ther,2010,70( 9) : 549-5583Tangeman PT,Banaitis DA,Williams AKJArch PhysMed Rehabil,1990 71( 11) : 876-8804王文清,勾丽洁,杨晓莲,等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 11) : 1007-10105Winstein CJ,Rose DK,Tan SM,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of upper-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in acute stroke:JArch PhysMed Rehabil,2008,85( 4) : 620-6286 王文清,徐振奇,晁志军,等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2( 7) : 642-6437 Sullivan KJ,Knowlton BJ,Dobkin BH Step training with bodyweight supportJ Arch Phys Med Rehabil,2009,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器械资源整合2025智能化设备创新发展方案
- 灾情评估者视角2025年地震灾区重建规划与实施策略
- 地铁货运专线货运物流成本控制策略报告
- 气象预警矩阵在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报告
- 湖北省襄樊市2026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商洛市名校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包装工社会实践报告
- 二手房购买合同
- 老挝滞留人员管理办法
- 考试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 商户收单业务培训
- 高校辅导员培训PPT课件:班干部的选任与培训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动态演示课件
- 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拧紧知识培训课件
- 非参数统计课件
- 区妇联家庭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
- 劳保用品发放表格及管理
- 江苏省盐城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深锥沉降槽地面倒装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