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八会穴的临床应用.doc_第1页
医学八会穴的临床应用.doc_第2页
医学八会穴的临床应用.doc_第3页
医学八会穴的临床应用.doc_第4页
医学八会穴的临床应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7-10-30 12:17 作者: 本站会员 来源: 针灸论坛 查看: 546次 针灸聚英网8eBP5h nCU8G9z$A 人体脏、腑 、气 、血 、筋 、脉 、骨 、髓的精气所汇聚之处 的腧穴称 为 “八会穴”。具体言之 。脏会章门,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 ,筋会阳陵泉 ,脉会太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针灸聚英网D3eE$rC(rPA)s*m a“八会穴 ”,内经无记 载 ,首 见于 难 经 四十五难,原 文 日 :“经言八会者 ,何也?然 :腑会太仓 ,脏会季胁 ,筋会阳陵泉 ,髓会绝骨,血会鬲俞 ,骨会大杼 ,脉会太渊 ,气会三焦外 一筋直两乳内也.” 自此 ,这一组特定穴位开始受到医家们的重视。后世扩展治疗许多疾病 。成为临床常用的选穴方法 。针灸聚英网J?,s t/V+cvG.1章 门穴针灸聚英网*ZhA;B4Y6T!u“脏会章门”。 章门穴是 “脏 ”之会穴 。是足厥阴肝经的第13穴 ,既是八会穴之一 ,又是脾之“募”穴 ,因能治内脏疾 病 。故名。位于第l1肋端之下际 ,腧穴下有腹内、腹外斜肌和腹横肌 ,有第10肋间动 、静脉 ,稍下方有第10肋间神经。之所以将其归为脏会 ,是因为该穴为脾之募穴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化生之源,五脏所需 精微皆禀于脾 ,故以脾之募穴为脏之会穴。正如 滑寿所注 :章门“为脾之募 ,五脏取禀于脾 ,故为脏会 。”此穴具有疏肝健脾 ,调气活血之功效 。能治疗胁痛 、腹胀、肠呜 、泄泻 、呕吐、黄疸、痞块 、小儿疳积诸疾 。临床施针时立当斜刺 ,进针 1522mm,亦可用艾灸。 常取此穴治疗J0E.2x HzE3p7h急 、慢性肝炎 、急慢性胆囊、胆道疾患所致的胁痛黄疸以及肝脾肿大、胆道包块等。针灸聚英网#F ?5n)Y9d O1Py临证有选用章门穴配 大椎 、陶道 、内关 、间使、列缺 、复溜 、太 溪、后溪 ,治疗恶性疟疾28例 。每日选 35穴 ,各穴轮流应用。操作方法是产生针感针灸聚英网|xv(GPL5g e后给予中等强度刺激 ,留针23分钟 ,灸法是以局部有红晕为宜 。经针刺一次 后于次日大部分病例的症状得到控制 ,仅少数病例尚有头痛、周身困倦等。5次针灸治疗症状消失 ,3次检验检查无疟原虫而获痊愈者 9例 ;另外14例虽然症状减轻 ,但第2次血检有疟原虫 ,其中8例继续针灸而痊愈 ,治愈率 84?。针灸期间未服任何抗疟疾药物。针灸聚英网,-x7h,M+UZ; K2中脘穴8E+ZGc“腑会中脘 ”。 中脘是“腑”之会穴 ,又是胃的“募穴”,又名太仓 ,同时又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的交会穴 ,故能治胃腑诸针灸聚英网/W6J!H/k4cp/a疾。“六腑皆禀于胃”(难经本义)故 名。该穴是任脉 的第12穴 ,位于 前正 中线脐上4寸 。其深部正对幽门部 ,其下有腹壁上动、静脉 ,分布有第7、8肋针灸聚英网j7sP:g%a$G3k%j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用针时可直刺2550mm,亦可灸 ,具有调理中焦 ,行 气活血 ,清热化滞之功效 。临证能治疗胃脘疼痛 、腹胀、肠鸣 、呕吐 、泄泻 、痢疾 、黄疸 、胆囊炎 、脾胃虚弱证、虚劳、吐血 、脏躁 、癫狂 、痫症 、产后血晕等。有人以中脘为主穴 ,再根据寒 、热、虚 、实 的不同,分别选配命门、肾俞 、肝俞 、脾 俞、胃俞 、足三 里 、内关 、合谷 、太冲 、针灸聚英网 C4HSn1SK B关元等 穴 ,针灸治疗胃脘痛358例 ,有效率达94,97 。c5c%K-i#Bp3膻中穴针灸聚英网hf/n$F!a s&(Q:r“气会膻中”。膻中是“气”之大会处 ,又是心包的“募”穴 ,也是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因能调理气机 ,治疗“气海”诸疾 ,故名 。该穴是任脉的第17穴 ,位于 前正中线两乳头之间 ,平第 4肋间隙,正当胸骨体上 ,其下有胸廓 (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 支 ,分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用针时当平刺 7515mm,亦可艾灸 。具有宽胸理气 、降逆化痰的功效 。主治气喘、噎 膈 、胸 痛、心悸、心烦 、咳嗽 、乳汁少等病。千金方以膻中配华盖 ,主治短气 ,配天井主治心胸 痛。 针灸大成用膻中配 中脘 、气海 、足三里、乳根 、支 沟主治吐血等证 。 目前 临床配心俞 、内关治疗心绞痛 配肺俞、天针灸聚英网VWfL:Di#n,m7g突、尺泽 、列缺 主治肺 部疾 患。有人报导以膻中穴埋针为主 ,治疗哮喘证疗效较好 。操作前先对针具及穴位消毒处理 ,然后取29号 1.5寸针一支 ,从膻中穴沿皮下向下直刺至冲庭穴 ,行针数秒 ,用泻法使针下产生针感 ,留针15分钟 ,再用胶布固定即可 ,埋针 25天 ,隔 7天再埋针一次。临床总有效率 846。 临床也常在伏天以发泡法灸膻中 ,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而取效者 ,也有三伏天在膻中用白芥子、莱菔子、白附子、斑蝥等制成 膏药贴敷 ,治慢性支气管炎而收到远期疗效者。针灸聚英网3L U6bAmb9h|4膈 俞针灸聚英网B?-i Pcy$m“血会膈俞”。膈俞是“血”之会穴 ,因其靠近横膈膜 ,能调血理气 ,治血分诸疾 ,故名。该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 17穴 ,位于第 7胸椎棘突下 ,督脉旁u2Y Y7?9B(H开 15寸 处 ,在斜方肌的下缘 ,其下有背阔肌、最长肌 ,有第7肋间动 、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 ,分布有第7胸神经后肢的内侧支 ,深层为胸神经后支外侧支。用针当斜刺 1522mm,宜用灸法 。该穴具有理气宽中、和胃、降血压 、调节 血糖浓度的功效 ,临床常用以治疗血虚、吐血 、胸闷、气喘、咳嗽 、呕 吐针灸聚英网wEw#M6_,dS!y、呃逆、食欲不振、潮热 、盗汗等疾。 有报导针刺膈俞 、膏肓具有纠正贫血的作 用。如用放血方法造成家兔贫血 状态 ,针刺此二穴 ,动物的红细胞、血红蛋)e+*w +y白能迅速恢复。有人取膈俞为主穴 ,治疗脑血管意外之头痛和血管性头痛46 例 ,总 有 效 率 100。也有通过电针贫血性大鼠的双膈俞 ,发现针后贫血大 鼠血铁含量显著回升而肝 、脾内的铁含量下降 ,说明电针膈俞等穴既可调动体内铁库又可促过肠道对铁的吸收。也有以双侧膈俞为主加刺双侧心、肝 、脾 、肾俞 、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5例全部获效。有人在膈俞穴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和 电针刺激 ,发现脑梗 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降低 (P005和 P001)证明膈俞对治疗气滞血瘀 ,脉络瘀阻的中风病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d;mU C a(U2KXl7g5阳陵泉L7c_(|*n“筋会阳陵泉 ”。阳陵泉是“筋”之会穴 ,又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 ,为 足少阳胆经的第34穴。因其位于下肢外侧(阳)的腓骨小头(陵)前的凹陷处故名。穴下有腓 骨长肌 、腓骨短肌、有膝下外侧的动 、静脉 ,正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 深神经处 。该穴有清肝利胆 ,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半身不隧、下肢痿痹 、膝关节肿痛 、下肢麻木、脚气 、胆囊胆道疾 患、以及胁痛 、口苦 、呕吐 、黄疸 、破伤风、小儿惊风 等 疾。施针时可以直刺或斜向下刺25-40mm,亦可用艾灸。据临床报导,针刺阳陵泉能增强胆囊的舒缩运动和排空能力,这种作用在产生针感后的10分钟最为明显。也有人根据阳陵泉为“筋”之大会 ,有 舒筋活络功效的理 论 ,对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进行针刺治疗 ,发现针刺阳陵泉后病人的脑脊液(CsF)中 r 氨基丁酸 (GABA)产生明显变化 。提示针刺阳陵泉能较好地缓解痉挛状态,同时能提高脑脊液中GAJ3A 的浓度 ,临床上常用此穴作为胆囊手术时“针 麻”首选 穴。针灸聚英网3kj&I;j Tcen/i7Y!u6太渊 穴针灸聚英网 E7gM“脉会太渊”。太渊是“脉”之会穴 ,又是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及“原”穴 。 由于该穴位当脉气最旺处 ,故名。该穴位于腕横纹上桡动脉侧的凹陷处 ,在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 ,拇展长肌腱的内侧。其下有桡动静脉 ,有前臂外侧肢神经和桡神经 浅支分布 。具有调肺止咳,通脉理血功效。 主治咳嗽 、气喘、咯 血、呕血 、咽喉 肿痛 、胸 痛、无脉 症、腕臂痛等。施针时当避开桡动脉 ,可直刺 575mm,亦可艾灸。临床上常配列缺、天突等穴治疗 咳嗽、气喘 ,配内关、心俞治疗无脉症。此穴也是胸部 手术时针刺麻醉的常用腧穴。针灸聚英网mH(Dsi7大杼穴针灸聚英网OhO!_7d#T“骨会大杼”。大杼穴是 “骨”之会穴。 因第1胸椎骨形如织布的机杼而称为杼 骨。该穴位于第1胸椎骨棘突下 ,又能主治骨病 ,故名。 穴下有斜方肌 、菱形肌 、上后锯肌、最深层的最长肌 ,有第1肋间动、静脉背支 ,分布着第1胸神经 后支内侧皮支 ,深层为第1胸 神经后支外侧支 。施针时以斜刺1522mm 为宜,亦可艾灸。具有疏风清热 、强筋壮骨功效。临床主治咳嗽 、发热 、鼻塞 、头痛、项强喉痛 、肩胛骨痛等疾。有人进行针刺大杼前后动物血钙浓度变化观 察时发现 ,在电针刺激动物大杼穴15分钟后 ,其血钙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报告针灸治疗73例痿证 ,总有效率达93,其中上肢痿者以取大杼 、肩髑、曲池 、合谷为主。#P/K |&ZxJ8悬钟穴rAF-Og ot“髓会绝骨”。绝骨又名悬钟 ,是“髓”之会穴。因其能治疗骨髓疾病故名 。该穴在外踝上3寸 ,腓骨前缘与腓骨短肌肌腱之间凹陷处 ,此处为腓骨短肌与趾长肌分歧处 ,有胫前动 、静脉分支及腓浅神经分布。施针时可直刺1522mm,亦可艾灸。有人据原文提到“绝骨端 ”而认为“绝骨 ”为“阳辅穴”之别名。具有通经活络 、强筋壮骨之功效 。临床可治半身不隧、颈项强直 、胸腹胀满 、足胫挛痛 、脚气等病 。标幽赋认为配环跳穴可治下肢痿情;玉龙歌记载 配足三里 、三阴交等穴治疗寒湿脚气。针灸聚英网Wl3bz/Q“八会穴”是首创于 难经的一组特定腧穴 ,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这八个特定腧穴 ,除了能治疗所在经脉的病症之外 ,还具有其特殊的治疗效果 ,因而针灸聚英网9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