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souask/警惕商业银行乱收费的法律黑洞和霸王条款昌华公司的会计做帐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金额不大的奇怪帐单,开户行工行某支行收取了5元的对帐单费。细心的会计仔细查找才发现,原来这样的帐单还有3张。这就是说,开户行工行已收悄悄地收取了4个月的对帐单费了。今天是凑巧,无意中发现了,要不还会一直蒙在鼓里呢!昌华公司的会计大惑不解,原来对帐单是不收费的,怎么现在收起了费?从什么时候收的?为什么也不通知一声?再说,每月5元的对帐单费有什么法律依据?银行商业化之后,相信很多用户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昌华公司的会计决定到开户行工行某支行问个明白。原来工行系统从今年起,每月向每位用户收取对帐单费5元。计划经济时期,银行服务根本不收钱。银行商业化服务之后,原来很多不收费的项目都收费了。用户的帐单上每月平空增添了很多这样的费用,虽然每笔数目不大,几可忽略不计。对此,我们表示理解,也未提出异议。为何唯独对每月5元的对帐单收费提出异议?用户的理由,钱存在工行,进进出出,工行有义务告知用户每月进多少?出多少?余额是多少?这个单子只所以叫对帐单原因就在此。既然是让用户对帐,工行不提供数据用户怎么对?既然每月向用户提供对帐单数据是工行的义务,工行在履行自己义务的时候,凭什么向用户收费?再说,那薄薄的一张纸,能值5元钱吗?为了搞清商业银行收费问题,我们查询了相关政策和法律。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第6条规定:“根据服务的性质、特点和市场竞争状况,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解价。”第7条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商业银行服务范围为:(一)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对个人、企事业的影响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状况确定的商业银行服务项目。除前款规定外,商业银行提供的其他服务,实行市场调解价。”第8条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服务价格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具体服务项目及其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调整。”用户请求工行提供收费依据时,工行提供了工总行的文件,的确有对帐单每月收费5元的规定。这时的问题是:对帐单是不是“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如果是,根据前述规定,此类收费属“政府指导价”,其制定、调整权在银监会和发改委,工总行无权制定,制定了也无效。如果不是,根据前述规定,此类收费属“市场调解价”,工总行有权制定、并收取对帐单费用。根据我们调查,银监会、发改委尚未制定属“政府指导价”的“商业银行服务项目”,而“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只占商业银行服务的很小比例。这就为商业银行乱收费埋下了隐患,至少前述规章为此种乱收费留下了“法律空间”。也就是说,在银监会、发改委制定“政府指导价”部分的“商业银行服务项目”之前,凡是超出“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就都属于“市场调解价”了。显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另外,既然是“市场调解价”,收不收取以及收多少都完全由商业银行自己说了算。既然是商业银行自己说了算,商业银行想收就收,想收多少就收多少,这些商业银行服务收费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无异于法律上的黑洞。据了解,海南的中行、建行系统尚未收此费。商业银行的此种做法也违反了与开户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开户人在开户之前,都与开户银行签订有开户协议,明确了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双方的开户协议中,没有明确约定开户行要收取开户人每月5元的对帐单费,恰恰明确约定,开户人在收到开户行提供的对帐单之后,应及时核对,并提交开户行。如果收取对帐单属“政府指导价”,无论合同是否有约定,因有国家的法律规定,开户双方必须无条件遵守,开户人必须无条件支付。如果对帐单费属“市场调解价”,因开户行与开户人之间是平等的合同关系,双方必须通过协商方式,达成收取对帐单费的协议,开户行方能收取。否则,不能单方面强行收取,更不能单方面强行偷偷收取。因为根据前述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在收费时必须公示,必须明码标价,将收费项目和标准张榜于自己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我们注意到,工总行在制定对帐单收费条款时,称如开户人有需要,每张每月收费5元,这是典型的玩文字游戏。其错误在于,工行应该意识到向开户人提供对帐单是其义务,不是其可为可不为的民事行为。既然是工行的义务,工行在履行自己的义务时,与开户人是否需要对帐单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工行更不能将自己的义务单方面强行变为开户人的请求。因为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开户人的钱财在工行处往来,开户人怎么可能不需要对帐单呢?开户人不对帐,开户行怎知其记帐的对与错?一旦开户行记错了帐怎么办?近日见到中消公布的金融系统几多霸王条款,其实类似银行对帐单这样的条款也是霸王条款。商业银行本是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用户本来是其“上帝”,为何随着服务的发展,商业银行渐渐反“仆”为“主”了呢?奥妙在于,用户将帐户尤其是将基本帐户开立以后,轻易不能变动,一旦变动,涉及到水、电、工资、保险、电话等企业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商业银行收费来说,每月对帐单不过区区5元钱,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这就决定了开户人不可能为区区一张对帐单费改变帐户的开立,甚至异议都赖得提一下,这无形之中又助长了商业银行趁商业化之机乱收费的歪风。银行商业化运作之后,直接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资料表明,工行系统全国有810万户开户企业。每张对帐单每月收费5元,工行系统810万户开户企业将付出4050万元,一年工行系统仅凭此项收费就高达近5亿元人民币。一张薄薄的对帐单,便可为一家商业银行创造5亿元的收入,谁做为商业银行的行长不动心?!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为商业银行,为用户提供了服务收取相应的服务费,合情合理又合法,无可指责。但仅仅是为了师出无名的“利润”,便挖空心思,巧立名目收取用户的服务费,终将使自己名利受损,毕竟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请工总行对对帐单收费给用户一个说法。仲裁时效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一名保安,长年为一家公司看守一栋大厦,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也从未补发节假日加班工资及延长劳动时间工资,24小时吃住在大厦。当公司因故解聘这名保安时,保安以公司侵犯其休息权未发放节假日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劳动争议仲裁。若从实体上看,公司明显严重违反了劳动法,严重侵害了这名保安的合法权益,保安的请求是合理的、合法的,但本案的结果是保安败诉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保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超过了仲裁时效。现在若问什么是诉讼时效,相信会有很多人知道了。从1986年民法通则颁行正式确定2年诉讼时效起,至今15年的时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认识了诉讼时效。有相当多的人就是从超过2年诉讼时效遭败诉的惨痛教训中,开始认识了诉讼时效,领教了诉讼时效的历害。但是要问及什么是仲裁时效,恐怕还有相当多的人不太熟悉,这种情况类似于诉讼时效的当初。现在劳动争议越来越多,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有相当多的人恰恰是因为仲裁时效问题打输了官司。那什么是仲裁时效呢?所谓仲裁时效,俗言之,就是劳动者在劳动权益被侵犯以后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时间限制。现行法律规定仲裁时效为2个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劳动权益被侵犯之日起计算。若虽然超过了两个月,但有正当理由的可以例外。法律只所以规定仲裁时效,与规定诉讼时效同理,目的在于鼓励当事人及时、积极主张权利,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与正常的劳动秩序的稳定,从而保障正常的生产与工作秩序。仲裁时效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一旦超过了仲裁时效,当事人的劳动权益便不再受法律保护了。正如前案例中的保安,无论其在实体上多么有理、有据,一旦超过了仲裁时效之后,其实体请求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了,必遭败诉无疑。而我国关于劳动纠纷的民事诉讼又设置了劳动争议仲裁这一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劳动纠纷的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纠纷的民事诉讼。若因仲裁时效导致“仲裁官司”败诉的,即便再起诉到人民法院,仍然也不会打赢“民事官司”,这就是有观点主张的超过仲裁时效丧失的是胜诉权。除2个月仲裁时效外,现行法律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何时向人民法院起诉也有明确的规定,即必须在送达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便丧失了对其劳动权益进行司法保护的最后机会。因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个月的仲裁时效与此15天的起诉期限,对劳动纠纷的当事人来说,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也有相当一部分当事人,对2个月的仲裁时效及15天的起诉期限都知道,却也都纷纷因仲裁时效打输了官司,这又是为何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事人、仲裁机构及人民法院对仲裁时效“但书规定”理解上的差异。而只所以造成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又与仲裁时效的立法缺限不无关系。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对仲裁时效的规定,不及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科学。诉讼时效可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主要是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亦可因当事人向有关单位反映情况而中断。而仲裁时效除了因申请仲裁而中断外,没有向诉讼时效那样做出比较宽泛的规定,只有在“但书” 部分造成延误时效的正当理由的规定。而什么又是延误时效的正当理由呢?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却没有给予明确具体的规定。例如,发生了劳动纠纷以后,向本单位领导、工会组织以及劳动部门反映算不算正当理由?笔者以为应该算。仲裁时效制裁的是怠于行使权利的人,劳动纠纷当事人在发生了劳动争议以后,积极向本单位领导、工会组织以及劳动部门反映,求得争议的协商解决,恰恰是其积极主张权利的表现,不属于仲裁时效制裁的对象。另外,再从现行民事纠纷解决的程序来看,也是注重调解,即使是起诉到法院之后,也是积极进行调解,只有在调解不下的情况之下,才依法裁决。劳动纠纷当事人在发生了劳动争议之后,积极寻找协商调解途径加以解决,也符合民事立法、劳动立法的立法精神,应该受到鼓励而不是制裁。否则,如果不承认申诉及起诉前的协商调解为延误仲裁时效的正当理由或仲裁时效中断的事由,势必造成一旦发生了劳动争议,为担心超过仲裁时效,当事人纷纷放弃调解而立即申请仲裁的局面。这不仅增加了仲裁、诉讼的压力,也不利于迅速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于立法上的上述缺憾,导致仲裁机构、人民法院易于从程序上驳回当事人的起诉。难缠之诉,一驳了之,何乐而不为?仲裁员、法官例是省了许多事,而劳动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而遭受损失可是大了。除立法上的缺憾外,现行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人民法院审理劳动纠纷案件,在于2001年4月30日前,一直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经济案件审判质量座谈会议纪要精神,对虽超过仲裁时效,但只要其实体权利主张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起诉,而是判决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例如前述保安提起劳动纠纷仲裁、诉讼案件,就当获得胜诉。保安缘何败诉了呢?概因2001年4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又作出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只要超过了仲裁时效又无正当理由,人民法院就可以驳回其起诉。由于司法解释的这种矛盾性,导致2001年4月30日以后,对大量相同性质的案件,人民法院完全有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判决,甚至同一个案件不同审级的人民法院作出截然相反的判决。这对维护法律的权威、人民法院的尊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是极为不利的。飞走的鸭架子日常生活中有句俗语,煮熟的鸭子飞了。意即本以为板上钉丁子的事,没想到最后还是泡了汤。无独有偶,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不但煮熟的鸭子会飞,连煮熟了片了皮的鸭架子也飞走了。原来我这位海南朋友在周末约了三五好友去一出售北京烤鸭的北京风味的餐馆去吃烤鸭,这位朋友是慕名前往的。因为他听很多去过的朋友说这里的北京烤鸭最正宗,烤的如何如何的脆,吃起来是如何如何的香,而且这里烤鸭很偏宜,每只才售38元,这位朋友在该店门前及交通要道的彩幅广告中也看到了同样的内容。一只烤的又脆又香的鸭子,小则三四斤,大则五六斤,再点一碗花生米,一盘拍黄瓜,一碟粉皮,再来上几瓶冻啤,简直一顿北方风味的美餐。然而这位朋友不但远没有我们想象中吃的那么美,甚至吃了一肚子气,还差点和老板吵起来,最后和几位朋友不欢而散,高兴而去,扫兴而归!这是为什么呢?这位朋友接着告诉了笔者他们的吃鸭奇遇记。因为店里生意特好,他们在等得快不耐烦的时候,服务员小姐终于微笑着送上了一盘烤鸭皮。下面就是他们关于烤鸭的对话:“这是一只鸭子的吗?”“没错。”“我们是来吃烤鸭的,怎么给上了一盘鸭皮?”“哟,这您就不懂了,吃正宗北京烤鸭就是吃那层脆皮的,哪有吃肉的?”服务小姐表现了明显的不肖,连吃鸭的规矩都不懂还凑什么热闹。“我们海南人就不喜欢吃什么鸭皮,偏要吃烤鸭肉,你把那只烤鸭给拿来。”“按我们店里的习惯,客人事前不声明的,鸭架子我们不给保留。”“听朋友说按你们吃烤鸭的习惯不是将片完皮的鸭架子搞汤吗?”“那也得事先声明啊!”结果一顿饭下来,竟没顾得上吃,也再没有吃的兴致了,只好买单。买单时又发生了争执:“你们总是将你们的习惯挂在嘴上,按你们吃烤鸭的习惯,不是送荷叶饼、大葱和面酱吗?为什么还收我们的钱?还卖得那么贵?”“鸭子卖 38元一只已经是特价了,我们不能再送配料了。”鸭子事小,但消费者利益事大。商家们处处挂满了“宾至如归”“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的标语、横幅,但真正将消费者当成“宾客”“上帝”又真正倾听消费者的呼声的商家到底有多少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家餐馆的大堂及大厅里也赫然张贴着“顾客是上帝”。消费者最起码的权利都得不到尊重,谈何“宾客”“上帝”呢?就本案言,顾客既然花钱买烤鸭,这个烤鸭的所有权就归顾客所有了,只有顾客才享有对这只烤鸭的处分权。店家以自身的经营习惯性吃法为借口,未经顾客知道及同意,就擅自将片皮后的鸭架子据为已有,明显侵犯了顾客的所有权。其实类似的事例也不鲜见,例如我们去维修家电、钟表、车辆等时,店家先是以种种莫须有的名义“劝告”顾客最好要更换配件,如不更换配件将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后果。达到目的后便未经顾客知道、同意,便将顾客退换下来的“残旧”配件占为已有。如果这个配件不该换被换的话,店家侵犯的不仅仅是顾客的所有权,对顾客更是一种欺诈行为,而且这种欺诈行为还极有可能导致下一个欺诈的发生。有的店这家甚至将“残旧”配件翻新后再卖给下一个顾客,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在某省,就发生了一件因店家占有顾客退换下来的废旧轮胎而引发的诉讼事件,顾客最终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店家真的如他们宣传的那样视顾客为上帝,就应事先征求一下顾客对鸭架子、更换的配件的处理意见,而不是擅自据为已有甚至以此谋利。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我们要遵守法律,更要遵守道德。唯有商家更注重其商业道德建设,才更有可能从根本上吸引顾客,才能因此而创造更高更好的效益。否则,尽管有一时表面的繁荣,结果也是昙花一现。违反了法律要受制裁,而违反了道德受到的遣责。如果商家连有明确法律规定的行为都能去违反,可想而知其对商业道德的遵守程度何其低下!可想而知顾客在商家们中的真实地位如何了!至于故意宣传鸭子的便宜,却故意不提自己配料的价格,等到顾客“上钩”之后便高价兜售配料行为,则构成了明显的欺诈。因为看似鸭子的价格很便宜,但这种便宜是以配料的收费为代价的。如此算来,对消费者来说,特价的鸭子与不特价但配料不收费的鸭子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对商家来说,却无端落了个便宜的美名。类似的现象我们也并不陌生,虽然商家们给它们起了诸如让利、酬宾、微利、打折、特价、买一送X等不胜例举的五花八门的名字。例如节假日前后,许多餐馆推出所谓的特价菜,象拨蚌每只三元,真到端上饭桌时,象拨蚌小的象田螺,鹧蛄小的象麻雀,每只实际价格也不过3元左右,谈何特价?所以,与其说是商家的让利,毋宁说是商家的圈套,只要你消费者钻进了我的圈套,怎么宰就由不得你而完全由我了!皇帝的新衣听起来很美丽,一旦皇帝知道了他所穿的新其实是子虚乌有的一丝不挂时,他将如何惩罚那两个让他当众出丑的织匠呢?既然皇帝的新衣的道理商家人人都懂,为何却总是给我们也就是他们嘴上时刻不忘的所谓上帝不停地纺织一件又一个“上帝的新衣”呢?烧 饼 案遥想当年的无限风光,滨海大酒店这座不起眼的三星酒店,现在已是门前冷落鞍马希了。繁华散尽,留下的是麻烦串串。位于海口市龙昆北路一号的滨海大酒店,由海南钢铁公司1989年投资建成。滨海大酒店主体完工之后,便将内外装修及酒店设施的建设全部交由香港泰邦行集团有限公司,并委托给该行经营,麻烦便由此而来。泰邦行在承包装修工程的过程中,将酒店的一些小型项目分包给了许先生。按照泰邦行与海钢的合同,分包需要经海钢同意。该行分包给许先生小型项目时,未报海钢同意,但海钢驻海口办事处陈主任及海钢工程处庞处长未提出反对意见,默许了许先生的分包。因泰邦行未及时支付工程款,且将海钢拖欠该工程款与该行拖欠海钢的滨海大酒店租金冲抵,许先生1996年11月便将海钢、泰邦行诉至当时的新华区法院,请求两公司连带清偿135.5022万元工程款及115.0291万元利息。1997年1月13日,新华区法院以(1996)新经初字第212号民事判决书,支持了许先生了诉讼请求,这是本案第一次审判。海钢不服,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院以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为由,以(1997)海中法经终字第78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发回原新华区法院重审,这是本案第二次审判。1998年6月1日,原新华区法院以(1996)新经初字第106号民事判决书,再次支持了许先生的诉讼请求,这是本案第三次审判。海钢仍不服,再次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000年4月12日,该院以(1999)海中法经终字第46号民事判决书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许先生最终获胜,这是本案的第四次审判。终审判决作出后,许先生依法向原新华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院到昌江工行查询、冻结了海钢180万元存款,并扣划67万元。海钢不服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于2000年4月向海南省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该院以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为由,以(2000)琼检民行抗字第34号抗诉书向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依照法定程序,省高院以(2000)琼高法经终字第37号民事裁定书中止本案执行,并组成合议庭再审本案。2001年1月5日,海南省高级法院以(2000)琼高法经再终字第37号民事判决书作出维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的判决,这是本案的第五次审判。再审程序以许先生的又一次胜诉而宣告结束后,许先生向原新华区人民法院提出了恢复强制执行的申请,该院于2001年1月18日扣划海钢存款123万,全部实现了许先生的债权。许先生已打了5年的官司打至此,依照法定程序就彻底结束了。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对这起五审均遭败诉并已被强制执行完毕的铁案,海钢仍然不服,并向多方高呼国有资产流失。在此背景下,2001年3月26日,海钢又向海南省高级法院递交了再审申请书。2002年2月3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02)琼经监字第3号民事裁定书,中止原生效判决的执行,另行组成合议庭再次再审本案。如前所述,本案已在2001年1月18日由原新华区人民法院执行完毕,不存在执行的问题,省高院裁定中止执行完全是多此一举。也如前所述,本案因省检察院抗诉,该院已举行过一次再审了,确切地说本案应是再次再审。因省高院的这一纸裁定,这个已盖棺定论并已执行完毕的铁案又起死回生了。2002年4月28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开完庭之后竟然拖了将近2年半的时间,终于于2004年9月13日做出了(2002)琼民再终字第5号民事裁定书,撤销了该院2001年1月5日作出的(2000)琼高法经再终字第37号民事判决书,及2000年4月12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1999)海中法经终字第46号民事判决书,同时指令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再审,这是本案的第六次审判。海南省高级法院做出彻底颠覆本案判决及执行现状的一纸裁定的理由很简单:“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和本院原再审程序违法。”至于违了哪条法?违法的事实是什么?裁定书未写,当事人不知,只有猜了!请您猜猜可能是哪一条?可能是什么事儿?从1996年1月许先生起诉,至2004年9月省高院再审裁定将本案发回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许先生整整打了8年多官司,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教师考试题及答案
- 理工英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女底坡跟数据监测报告
- 客房经理考试题及答案
- 焦炉调温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课件时针分针的自我介绍
- 重金属物料焙烧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店实务考试题及答案
- 景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文案编写
- (康德卷) 重庆市2026届高三9月开学考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自主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指尖撕撕乐》教学设计
- 安全驾驶教育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正确认识我自己 北师大版
- 防护用品使用课件
- 小学一二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整理书包》课件
- DB225118-202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大型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白皮书》
- 电子课件-《网络营销(第三版)》-A24-2998ppt课件
- 南瑞继保后台监控使用厂家培训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