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之我见.doc_第1页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之我见.doc_第2页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之我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之我见 周浩鹏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教学活动, 一、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采、充满情趣的,他们对生活有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旧知出发,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并与课堂所教知识相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我根据小学生爱听童话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则童话故事:先在黑板上出示26、83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接着叙述童话故事情节:由于2683比26、83大,经常欺负26、83,有个名叫“小数点”的魔术师,看了很生气,决定要治这个2683。于是趁着2683不注意时,“小数点”(用红色的小圆片)就悄悄地从3的右下角跑到2的右下角住下(师演示红色的小圆片从3的右下角移到2的右下角)。这个数(指着2.683)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我因势利导引入新课。可见,小数点本事真大,只要移动一下它的位置就能使这个数大小发生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与这个数大小变化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这样把新知识融入于童话故事中,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使生活问题数学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让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与学生随意聊天,我说: “我的爸爸过生日,他非常爱喝酒,我想送他两瓶酒,可又怕他喝醉,我该选择怎样的酒呢?请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纷纷说要买度数低的酒。那么,酒的度数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被我反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百分数自然而然的引入了。又如,夏天到了,学生需要喝大量的水。我校为了学生身体健康给学生送来了纯净水。大家都很高兴,但一听说要交钱都“啊”了起来,并问会不会很贵,这一问让我灵机一动,心想这是个好机会,何不让学生自己去算一算呢。于是我在黑板出了一道题:一桶纯净水3元钱,全班41人,假设一天最多喝2桶,请你算一算每个人一个月喝水大概要交多少钱?学生兴致勃勃算了起来。同学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很广泛,例如:一星期上几天课,一个月大概是几星期,一个月在学校呆几天,小数太多,如何保留,保留到哪一位合适,等等。于是我要求小组合作探究,看谁想的最周全,算得最快。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之中。这样,既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识,真是一箭双雕。2、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营造一种既宽松平等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引导他们借助生活表象来学习知识,激发探究欲望。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35951351005。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5,难以理解。于是,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妈妈带了135元钱,买了一只95元的特价电熨斗,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从135中减去100,营业员找回5元,应加上5,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样,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生活经验的支持,生活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这样教学,让学生的抽象思维找到了具体形象的生活依托,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流程,实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却很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例如在教了三步计算应用题后,我上了一节我们去秋游的活动课,我让学生上本地旅游网站查阅资料,打电话咨询有关景点,选择值得一游的秋游地点,并设计一套秋游方案。学生们的欲望大增,兴趣高涨,在教师的指导下,纷纷收集了许多制订方案的所需资料,诸如团体门票价格、包车价格等,并自发地组成小组共同商讨方案。最后,学生送上来的秋游方案,令我大开眼界,不光计算准确,而且还考虑到了许多我没有想到的因素,如:包车时根据学生数搭配大小车;学生应带多少钱,怎样合理使用等,有的方案还在最后写了这样设计的理由和好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熟练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培养了运用数学、实践数学的能力,学生在富于弹性空间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机会。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