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作者姓名:韩天石指导教师:高伟明所在学部:理学部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届):2015届1班二一五年五月十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的影响,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确认(签名):年 月 日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年 月 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编 号: 2015230205056论文(设计)题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的影响 学 部: 理学部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2015届1班 学生姓名: 韩天石 学号:2011510161 指导教师: 高伟明 职称:教授 1、 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研究目标:浅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北省的积极因素主要任务:解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2.1河北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2.1.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概况2.1.2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2.1.3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2.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北段的主要作用2.2.1缓解严重缺水局面2.2.2水资源优化调度的新水网2.2.3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2.2.4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2.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2.3.1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3.2沿线房地产的发展2.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水资源的影响2.4.1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2.4.2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2.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生态环境的影响2.5.1保证生态用水2.5.2对局部小气候将产生积极影响2.5.3改善城乡生态环境2.5.4治理雾霾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从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共同阐述了工程的利省利民。首先,综合概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的基础情况以及河北省的水资源等情况,其次再具体分述南水北调对河北省的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最后,阐述南水北调为河北省带来的总体影响。4、主要参考文献1马辉涛.南水北调工程对河北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河北科技大学,2009年12月2马冬雪.孟树标.白晓艳.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2007年10月3夏军.黄国和.占车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2009年10月4王文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治理雾霾作用的探讨.2014年2月5、计划进度 阶段起止日期1收集资料2月20日到3月31日2资料整理、文献综述、翻译文章4月1日到12日3完成初稿4月13日到4月18日4修改定稿4月19日到5月10日5指 导 教师: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理 学部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专业 2015 届学生姓名韩天石论文(设计)题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的影响指导教师高伟明专业职称教授所属教研室自然地理研究室研究方向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课题论证:本文旨在对南水北调河北受水区的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方面影响进行讨论,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产生的积极影响,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了解南水北调为河北省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促进河北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方案设计:首先,总体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河北省的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方面的情况,可以较好的了解南水北调带来的具体效益。其次,分析南水北调对河北省经济方面的具体影响,包括产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和房地产的影响。然后,对河北省水资源的有效缓解,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水质状况的改善等。最后,了解南水北调改善河北省生态环境,特别是雾霾情况。进度计划:从2月中旬-3月底收集资料,4月初到中旬整理资料,翻译文章,4月中旬完成初稿,4月底-5月初进行修改并定稿。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美国现有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有:中央河谷工程、加利福尼亚州水送工程、伊力诺伊调水工程等调水工程10多项,主要目的为灌溉和供水,兼顾防洪和发电,年调水总量达 200多亿立方米。前苏联已建成的莫斯科运河、北克里木工程等各类大大小小的工程近百项,调水线路总长6000多千米,调水总量约为861.51亿立方米加拿大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极其丰富。根据加拿大环保部门资料,到1985年,加拿大南方9个省共实施了60项调水工程,就总调水量来说,加拿大居世界第一位,年调水总量达1420亿立方米,主要以河道输水为主,水干渠大多都不长。加拿大调水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广泛采用调水工程来控制和利用水能,调水主要为了更有效的利益河流的水能发电,占总调水量的95%,而用于灌溉农作物的仅占5%。澳大利亚为解决内陆的干旱缺水,1994-1975 年期间,从雪山山脉的东坡建库蓄水,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同时用于发电和灌溉。我国地域辽阔,但水资源贫乏且分布极不均匀,经考古发现,水利遗迹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000年前,而有文字记载的尧、舜、禹治水的传说也发生在公元前 2070年以前。因此从古代开始就开始了调水工程,著名的灵渠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郑国渠修建于二千二百年前,耗资巨大的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二千四百年前,全线联通距今已近八百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先后建成了红旗渠、引黄济青、黄河万家寨等一大批调水工程。二、发展趋势跨流域调水是从水量丰富地区向水量缺少地区进行的水资源转移,其主要目标是增加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以满足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及生态等的用水需求,最终使缺水地区人类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不断扩大。跨流域调水可以满足生产力布局发展,也可以改善受水区的生态环境,是解决严重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用水,及生产用水需要的有力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已建、在建和拟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已达 340 多项,分布在39个国家。三、存在问题 跨流域调水使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人类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分配,从而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人们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但是跨流域调水人为地改变了地区水情,势必会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跨流域调水对调入水和调出水地区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巨大而复杂,其影响可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影响。四、参考文献1、 马辉涛. 南水北调工程对河北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2009年12月2、 马冬雪.孟树标.白晓艳.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2007年10月3、 夏军.黄国和.占车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2009年10月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翻译文章英文文献:Iran is located in a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of the world. It has a nonuniform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demands. There is enough water in some basins while in some other basins there is water scarcity. The periodic droughts and water decits cause the migration of the habitants in certain regions. In addition, considering the rate of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the improving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long-term planning to balance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s distribution.The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s an alternative to balance the nonuniform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demands. Transferring water from an area may cause a variety of negative impacts,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But a water transfer project can be executed if it is environmentally and economically justied. When water is intended to be used in another basin, water rights could be traded for nancial resources. In the national arena, water is equity for all. Equity for those who are in need of water and do not have access to water and those who actually have the water rights and may have a surplus that is wasted in a variety of ways. To analyze the above issues, tangible costs and benets should be evaluated.Several investigators have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plans. Lund and Israel presented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 stage linear programming for estimation of the least-cost integration of several water marketing opportunities with water conservation and traditional water supplies. Draper et al. developed an economic based optimization model for Californias major water supply system. They noted that optimization models driven by economic objective functions are practical for assessing the development project. Feng et al.developed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social-economic impact of Chinas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The DSS provides decision support through simulation with an embedded water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Gupta and Zaag have assessed the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s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and attempted to answer whether such transfers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the criteria for assessing such transfers. Matete and Hassan develope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hat can be applied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spects into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the case of exploiting water resources through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s.In this study,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considerabl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due to a high number of decision variables and nonlinear behavior of objectives and constraints are solved with the use of a genetic algorithm method. In the last decade,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soft computing techniques, such as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and in general particularly GA in particular. Burn and Yulianti have shown the capabilities of GAs for identifying solutions to classical waste-load allocation problems.They showed that GAs provide arather robust and noninferior solution for deterministic waste load allocation in low ow conditions. combined Gas with linear programming approaches to solve a set of complicating constrai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s capable of nding quality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at a reasonable run time. Kerachian and Karamouz used an algorithm combining a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model and a stochastic conict resolution GA bas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reservoir operation rules. In this paper, a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water basin transfer projects is developed. Two water transfer project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Iran, Solegan to Rafsanjan and are considered as the case studies. These two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projects have the same basin as the source of providing water. An economic model is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benet for evaluating the quantity of the water to be transferred and the variation in quality of the remaining water. The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model for determining the ow rate to be transferred in each month. The constraints include the system capacity tunnels, average inow to the diversion reservoirs, continuity equation, and water allocation to the monthly demands.In this study, an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an economic objective function for water basin transfer project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water transfer from the river headwater are considered. The proposed model of water transfer is based on attaining the maximum benets with the minimum cost.Therefore, costs and benets for each basin are estimated. The benets include an increase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crease in pumping costs and increase of water release in the receiving basin.The costs include an increase in the dredging cost and a decrease in hydropower energy generation.Most importantly, the decrease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sending basi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of water transfer projects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treatment costs to maintain the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in the Karoon River. The water quality variation is determined through a coupled Art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in the optimization model. The model is developed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model for the Karoon River. The Qual2k software developed by the U.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water quality on a monthly time scale. The GA-based optimization model determines the monthly water allocation to the receiving basins in each month considering the benet and cost analysis. I show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f optimization model for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project. By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perating rules are generated using a K Nearest-Neighborhood model. The operating rules are used to develop a working operational scheme for real time operation using a KNN model.伊朗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世界。它具有不均匀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的需求。没有足够的水在一些盆地,而在另一些盆地有水资源短缺。周期性干旱和水功能导致在某些地区的居民迁移。此外,考虑到人口不断增加的速率和改善经济,就要有长远规划,平衡供应和需求分布。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种替代平衡水资源和水需求的非均匀时空分布。从一个地区调水可能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但调水工程是环境和经济合理的执行。当水被用于另一盆,水权可交易的金融资源。在国际舞台上,水是公平的。对于那些需要水,没有水和那些真正有水权和可能有盈余,以多种方式是浪费的股权。对上述问题,有形的成本和效益应评估。一些研究者都强调经济和跨流域调水规划环境评价的需要。罗德和以色列提出的几种保水与传统水的营销机会成本最低的积分估计的多阶段线性规划中的应用。德雷珀等人。开发了一个基于经济优化模型对加利福尼亚的主要供水系统。他们指出,优化模型驱动的经济目标函数为开发项目评估实践。冯等人提出了用于评估中国南部的社会经济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系统通过嵌入的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提供决策支持。古帕塔和扎格对跨流域调水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试图回答是否转让与水资源综合管理和评估这种转移的标准兼容的概念。马泰泰和哈桑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可以应用于集成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纳入经济发展规划的利用水资源,通过跨流域调水的情况下。在这项研究中,提出的优化模型具有相当的计算复杂度,由于大量的决策变量、目标和约束的非线性行为和遗传算法的解决方法。在过去的十年中,被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软计算技术,如进化算法在一般遗传算法在特别。克本和尤利安蒂显示气体的能力识别经典的污染负荷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发现,天然气提供比较稳健和非劣性在低流量条件下确定的污染负荷分配方案。结合气与线性规划方法来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约束。结果表明,能够发现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一个合理的运行时间。柯瑞晨和卡瑞莫斯使用结合水库优化调度规则确定水质模拟模型和随机的冲突解决基于遗传算法的水库优化调度规则的确定优化算法。在本文中,提出了流域调水工程的经济与环境评价。在伊朗中部的两个调水工程,索勒干到拉夫桑贾作为案例研究。这两个跨流域调水工程有相同的盆地作为提供水源。一个经济模型来优化评价被转移的水的数量和剩余的水质变化的效益。该方法用于解决将在每个月转移确定流量优化模型。约束条件包括系统容量的隧道,平均入到引水水库,连续性方程,并每月需求水量分配。在这项研究中,与流域调水方案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已经被开发和被认为是从河上游调水对环境的影响。该模型基于水转印是获得最大的效益与成本最低。因此,各盆地的成本和收益的估计。的好处包括在农业生产的增加,抽水成本和在接收流域水释放的增加而降低。成本包括在疏浚费用和水电发电的增加。最重要的是,在发送盆地农业生产下降,资本投资和调水工程的实施运行和维护费用以及治疗费用维持在卡戎河的水质标准。水质的变化是通过耦合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在优化模型确定。该模型使用的卡戎河的水质模拟模型的结果了。由美国环境保护局开发的QUAL2K软件是用来模拟在每月的时间尺度上的水质量。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来确定每月的水分配到接收盆地在每个月的考虑收益和成本分析。我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优化模型。利用该优化模型的结果,操作规程使用K近邻模型生成。操作规则是用来开发一个操作方案,使用KNN模型的实时操作。参考文献:1 Mohammad Karamouz, F.ASCE; S. Ali Mojahedi; and Azadeh Ahmadi: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Economic Water Quality-Based Model.2010,p90,p912M,John Loeffler: Australlan-American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的影响学部:理学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2011级1班学生:韩天石指导教师:高伟明论文编号:2015230205056目 录引 言2(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述21.项目规划22.引水水源2(二)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系统的研究31.工程巨系统32.国外的调水工程研究3(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41.研究的目的意义42.主要研究内容4一、河北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5(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概况5(二)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51.水资源短缺52.水质状况6(三)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71.自然环境状况72.工农业环境状况8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北段的主要作用9(一)缓解严重缺水局面9(二)水资源优化调度的新水网9(三)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9(四)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10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10(一)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01.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102.工农业结构113.沿线第三产业发展11(二)沿线房地产的发展121.河北省房地产现状122.促进沿线房地产业快速发展13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水资源的影响13(一)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131.对河道的影响132.对湿地的影响133.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14(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14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生态环境的影响15(一)保证生态用水15(二)对局部小气候将产生积极影响15(三)改善城乡生态环境15(四)治理雾霾16结 论17参考文献1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的影响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始于50年代初,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经过60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于在2014年在河北省正式通水,由于河北省是缺水大省,并且水资源与经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河北省水资源短缺,改善水质状况,净化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流经河北省的多个地区,既保障了城市生活用水的充沛,也推动了河北工农业的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的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产生重大影响,河北省也紧紧依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发展,通过源源不断的长江水来改善严重缺水的环境,加快生态环境的治理,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关键字:南水北调 经济 水资源 生态环境引 言(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述1.项目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特大型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途经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省(直辖市)全长约1276千米。中线工程一期规划调水95亿立方米。2014年一期实现工程通水后,将逐步改变原有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平衡,对调水区和受水区农业、城市、地下水、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总共分为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然后通过硬化明渠输水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水源基本上可以自流到广大的北方地区。中线一期主体工程由水源区工程、输水工程和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三大部分组成的。水源区工程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输水工程则是总干渠和天津干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可调水95亿立方米,远期将会达到年均130亿立方米。同时,一期工程能否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一期工程目标的实现,而且对能否科学指导二、三期工程顺利建设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引水水源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大坝按正常蓄水位170m加高可以减少弃水,增加供水,改善供水过程,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规划第一阶段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年均掉水量95亿立方米。陕西是南水北调中线水70的提供者,陕西累计治理小流域348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682平方公里,新修基本农田两万多公顷,造林257万公顷,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黄河以南总干渠线路受已建渠首位置,江淮分水岭的方城垭口和穿过黄河的范围限制,走向明确。总干渠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需穿过黄河干流及其它集流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219条。(二)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系统的研究1.工程巨系统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复杂巨系统,国内外尚无直接的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该系统不仅要考虑一期工程实施过程及通水后调水区与受水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应考虑水源区保护、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城市)节水用水平衡、地下水超采与生态修复互动关系、河流补水、景观格局变化、生态系统平衡等众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含多个层次与组分。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内部组分之间存在错综的互动关系,呈现异常纷繁复杂的多目标性和动态性。这一系列复杂的影响过程在时间、空间、气候、气象乃至人类行为等不同维度上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变异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一期工程实施过程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压力的缓解或者加剧作用,也存在极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各子系统间及各层次间的复杂关系,综合分析众多影响因素的影响过程,定量描绘不确定性效应及其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系统进行解构的分析和耦合,揭示系统内在的关系与变化趋势,对科学指导一期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如何统筹调水和受水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最关注和最为关键的核心。本文将论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河北省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开展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途径。目的是抛砖引玉,对工程实施后面临的来自管理方面需求的基础问题研究进行思考。2.国外的调水工程研究出于供水、航运、灌溉、发电等种种考虑,许多国家开始兴建调水工程,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也越来越先进。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350余项调水工程,年调水规模超过了5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半条长江。放眼世界各地的大型河流和湖泊,如尼罗河(非洲)、亚马孙河(南美洲)、北美洲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和科罗拉多河(北美洲)、多瑙河(欧洲)、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恒河(亚洲)、墨累-达令河(大洋洲)等,都有着或大或小的调水工程。美国西部干旱缺水,为此先后建成十几项调水工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工程主干线长约1060公里,于1973年竣工,1990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该工程至今仍在不断扩展和完善,包括33座储水设施、21个水库湖泊和若干发电站,工程发电量在2002年即已达到85.7亿千瓦时,使以洛杉矶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受益,受益人口高达2300万。以色列极度缺水,而且水资源南少北多。它的北水南调工程的主输水管长约300公里,管径2.22.8米,途经多座加压泵站,分支管道总长逾1万公里,年供水量14亿立方米。工程不但带动了南部经济发展,而且把大片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的生存空间。1930年,莫斯科的水资源开发殆尽后,前苏联开始兴建莫斯科-伏尔加运河(1947年后改称莫斯科运河),不仅为首都莫斯科市提供了稳定水源,而且显著改善了莫斯科河的水质及城市景观。该工程年实际供水量还使莫斯科同圣彼得堡间航程大大缩短,发电量更超过2亿千瓦时。正如一些水利专家所说,没有莫斯科运河,就没有今天的莫斯科市。(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的目的意义南水北调总体工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程,而中线工程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对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为河北受水区带来源源不断的长江水,也将对全省的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整个调水工程中进行研究、分析,掌握中线工程对河北省全方面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全方位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受水区的影响,全面、系统、动态地掌握河北省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积极变化,对改善河北受水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对于合理利用北调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主要研究内容(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受水区区域概况(2)河北省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经济的影响(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水资源的影响(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河北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总干渠自河南省安阳市凤乐镇穿漳河北起,至本省涿州市穿北拒马河中支进入北京市,线路全长461.1千米。河北段总干渠沿京广铁路以西北行,除局部穿越了低山丘陵外,大部分在山前平原通过,地形平坦开阔。共穿越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28条,20100平方千米的河流24条。总干渠位居山前平原高位,可实现总干渠以东地区自流供水。中线总干渠由南向北沿线途经磁县、邯郸市、邯郸县、永年、邢台县、沙河市、邢台市、内丘、临城、高邑、赞皇、元氏、鹿泉市、石家庄市、正定、新乐市、曲阳、定州、唐县、顺平、满城、徐水、易县、涞水、涿州市等25个县(市、区)。区间规划设计与总干渠直通的六条西东向的输水干渠,其中除改造利用原有的民有干渠、石津干渠、沙河干渠外,新从总干渠途径的赞善(沙河市)、西黑山(徐水)、三岔沟(涿州市)分别增挖三条赞善干渠、天津干渠、廊坊干渠,构成向受水区输水的“六横”骨干水道,再从这六条骨干水道分设连通相应县城及洼淀的分支渠道。同时,总干渠开设总计33处引水口(内含5处泵站口)向邻近总干渠的县城和电厂以及部分农业地区供水,通过这些供水设施可实现受水区全部县城及其以上的城市、电厂、调蓄洼淀的中线调水直供利用。总干渠为国家一等工程,渠道和建筑物的主要部位为一级建筑物,次要部位为二级或三级建筑物。总干渠采用新建输水渠道或管道,与交叉河渠全部立交,可确保输送的水不受污染,以及洪涝与输送水的分隔。渠道横断为梯形断面,受不同地形影响,分全挖、全填、半填半挖三种型式,渠道设计水深6米,土质渠段边坡系数2.03.5,底宽15.026.5米。挖方渠道开口线以外或填方渠道外坡脚线外侧布置防护林带,防护林带每侧宽8米(必要时外缘设排水截流沟)。为减少渠道渗漏损失,降低糙率,加大输水能力,利于工程维护,保持渠道规整,渠道一级马道以下全部采用混凝土衬砌1。(二)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1.水资源短缺河北省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地处干旱缺水的海河流域中下游,全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有276平方米,公顷人均2280平方米,尚不足全国平均数的八分之一和十分之一,是全国水资源利用量最少的省份之一,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1/7,不急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标准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称的中东和北非地区。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北省用水量逐年增长,年用水量已经高达220亿立方米,但可利用量仅为170亿立方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2.水质状况河流水质状况: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河北省七大水系的氨氮浓度均值与上年相比升高了20.25,化学需氧量浓度均值降低了8.22。图1.12013年河北省河流水质类别比例图2013年全省河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生化需氧量。七大水系中,永定河水系和滦河水系为轻度污染,大清河水系和北三河水系为中度污染,漳卫南运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运东水系为重度污染。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山东和河南相邻,共有36个省界断面,其中包括17个入境断面和19个出境断面,2013年共监测29个断面。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监测的14个入境断面中,辽宁、山西来水水质较好,河南、北京、山东来水较差;15个出境断面中入北京的水质较好4。湖库淀水质状况:2013年河北省对15座水库和白洋淀、衡水湖进行了监测。不计总氮,东武仕水库、龙门水库水质达到了类水质标准,其余13座水库均达到了类水质标准;衡水湖水质为类,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猛酸盐指数。对湖库淀水质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岗南水库等为中营养,白洋淀为轻度富营养,衡水湖为中度富营养。表1.22013年湖库淀水质状况表所属城市湖库名称水质状况富营养化程度石家庄岗南水库优中营养石家庄黄壁庄水库优中营养唐山陡河水库优中营养秦皇岛石河水库优中营养保定西大洋水库优中营养邢台朱庄水库优中营养邯郸岳城水库优中营养衡水衡水湖良好中度富营养保定白洋淀中度污染轻度富营养近岸海域海水水质:2013年河北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良好,以一类、二类水质为主。(三)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1.自然环境状况(1)地理位置:河北省被简称为冀,省会城市为石家庄,位于11304E11953E,3601N4237N,地处华北平原北部,漳河以北区域,兼跨内蒙古高原,东部临近渤海,环绕首都北京和直辖市天津,西靠太行山山地,北依燕山山脉,东部与天津市相邻并紧靠渤海,东南部毗邻山东省,南接河南省,西部地区为太行山地并与山西省为邻,西北、北部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北部与辽宁省交界。(2)气候条件:河北属温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少雪,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多风沙,秋高气爽。年平均气温在413,一月份42,七月份2027,气温走势大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降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大,年均无霜期11022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分布不均匀,年变率较大。多雨区位于燕山南侧的山脚和太行山东侧迎风坡,地处内陆的张北高原,年内的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春季降水少,春天干旱、夏天涝,威胁农业生产。(3)地形地貌:河北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地区多山区、丘陵和高原,兼有盆地和谷地分布,平原位于中部和东南部,海岸线长487千米。坝上高原平均海拔高度为12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比例达8.5%;燕山和太行山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平原地区海拔多在50m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地表面积187700平方千米,平原、盆地、丘陵、山地以及高原等地貌类型齐全。其中,耕地面积达6520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34.7;林地面积3670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17%。2.工农业环境状况河北省201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315.87千公顷,产量3365万吨。2013年农用化肥施用量为331.04万吨,农药使用量为8.67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67776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119.7千公顷。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杭电电子考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园林绿化作业人员考前冲刺练习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远程协作的工具与技术
- 2025年远程教育的学习效果比较分析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专项练习试卷(解析版)
- 医学检验(中级)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4年职称计算机考前冲刺测试卷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聊城安全员a证考试及答案
- 山西2025年考安全员b及答案
- 2025年企业办公室租赁合同
- 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
- 羊水异常课件
- 煤矿“冬季四防”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 小儿链球菌感染护理查房
- 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 竞聘医疗组长
- 路易斯·康获奖课件
- 第一次月考 (1-2单元)(月考)-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学设计 湘教版
- DL∕ T 895-2004 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
- 医疗装备应急管理与替代程序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