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其发展探讨毕业论.doc_第1页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其发展探讨毕业论.doc_第2页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其发展探讨毕业论.doc_第3页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其发展探讨毕业论.doc_第4页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其发展探讨毕业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怀远县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其发展探讨XXX 商学院金融专业2007 (X) 班 20073029XXX指导老师:徐金喜讲师内容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制约或促进作用。农村经济涉及“三农”问题,也集中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相对落后的群体。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得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怀远县地处我国中部,是一个农业大县,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解剖怀远县农村的金融服务现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对欠缺进行改进,并最终通过金融的发展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就很有必要。本文力求通过对怀远县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指出了农村金融服务在现阶段存在着网点分布不合理、机构数量不足、信贷投入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就如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三农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the Country of Huaiyuan in Anhui ProvinceAbstract: 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has a direct role in restricting or promoting.The rural economy involves the three rural issue, also focused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relatively backward groups.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properly,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which farmers,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into a virtuous development path to achiev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the whole na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Huaiyuan County is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y, which to some extent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rural economy, anatomical Huaiyuan County status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alyze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e lack of improvements, and finally through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very necessary.This paper seeks to Huaiyuan County on the statu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 that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distribution network at this stage there is unreasonable, insufficient number of institutions, investment can not meet the credit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sues, and from the rural economy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ity of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on how to improv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put forward.Key words: financial services; rural financial; rural economy; agriculture目 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一、怀远县农村金融展现状(一)概念、特征、目标意义1(二)怀远县域金融发展现状1二、怀远县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金融机构的分布对金融服务的影响4(二)金融服务机构的数量对金融服务发展的制约4(三)县域农村信贷致使资金投放量严重不足5(四)金融机构的趋利性致使金融资源外流严重5(五)保险、信贷抵押担保业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6三、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主体6(二)健全全方位的县城金融服务体系7(三)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投资积极性8(四)建立机制确保农村资金的有效回流9(五)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9结束语9参考文献11一、怀远县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一)农村金融的概念、特征、目标意义 农村金融是在我国现有行政区划下,县以下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并向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和顾客提供有关的经济活动。其特征表现为服务面广,单笔服务金额较少;贷款用途呈现多元化;金融机构网点撤销过多,布局不合理,业务品种单一;农村经济的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农村金融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农村金融服务要紧紧围绕改善金融服务,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努力完善农村信贷投入机制,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支持村办工业、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特色经济和“三农”经济发展及小城镇建设、乡村基础建设;探索创新小额贷款组织和社区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农村信贷、结算、现金供应等突出问题;协调完善以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其他金融组织为辅,以业务代理、小额贷款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为补助的进入服务体系,构建具有怀远特色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站,建设金融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怀远县县域金融发展的现状怀远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民和农业是社会阶层和产业结构的主体,辖区2396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可耕地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3%。怀远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知名糯稻生产基地”、“全国肉牛生产基地”、“安徽省最大的泥鳅、甲鱼生产基地”、“安徽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怀远的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在全省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已成为影响县域、特别是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近年来,怀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辖内金融服务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金融服务已覆盖了农村大多数地区和人群。1.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当前,怀远县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网点主要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怀远有7家,主要包括工商银行怀远县支行、农业银行怀远县支行、建设银行怀远县支行、徽商银行怀远县支行、邮政储蓄银行怀远县支行、县农村合作银行及农业发展银行怀远县支行。金融服务网点116个,其中,农业银行网点13个;农合行网点72个;邮储银行网点24个。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在怀远的支公司和营业部。同时,怀远县已成立2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还有3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在筹建中,从而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持续增长至2010年末,怀远全县各项存款余额94.89亿元,较年初增加17.32亿元,增长22.3%,其中,储蓄存款53.92亿元,较年初增加6.33亿元,同比多增6.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3.15亿元,较年初增加0.97亿元,增长2.23%。同比多增6.20亿元。如表1所示。表1 2002年-2010年怀远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一览 ( 单位:万元) 时间各项存款较上年增幅各项贷款较上年增幅200223542649796244373-6287200328053745111218717-2565620043438166327925336034643200539377349957249346-4014200646384570072318656693102007550092862473500603140420086510281009363707302067020097757151246864343596362920109489071731925314859726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怀远县支行货币信贷与统计月报通过上表,我们不难看出,自2002年至2005年,怀远县各项存款余额持续每年有5亿元左右的增幅,自2006年至2010年12月末, 怀远县各项存款余额持续每年有10亿元左右的增幅。同时,各项贷款余额也同步增长,由2002年的24.4亿元增加到2010年12月的53.15亿元,增长了近30亿元。如图所示。图2002-2010存贷款折线图表(单位:万元)通过图表可以直观看出,自2002年至2010年间,怀远县各项存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各项存款增幅也在持续增长,而各项贷款增幅则呈波浪起伏状,且明显低于各项存款增幅。3.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近年来,怀远县各银行通过呆账贷款核销、依法收贷等措施,加快不良资产核销,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效益逐年提高。怀远的工、农、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股改上市,不良贷款全部剥离。农村信用社经过一系列改革,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转换经营机制,央票置换不良资产和历年亏损挂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税收和优质资产置换等优惠政策,并在2005年统一了县级法人机构,从而于2008年挂牌成立为皖北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利润率和贷款业务可持续率逐步提高,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性。4.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怀远县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为切实解决企业因土地使用权及其上附属物抵押不足、难以获取贷款的困难,徽商银行怀远支行开办了股权质押和存货质押第三方托管贷款业务;结合怀远县情,县农合行积极开发特色贷款业务,帮助农民建立了五大特色蔬菜基地;农行怀远支行积极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已为191户农户进行了授信。并积极推动“信用村”建设,为符合条件的农户和“微小型”企业发放“服务三农整村推进农户小额贷款”和“小企业联保贷款”;工行怀远支行积极开展国内贸易融资(保理业务),为园区内企业增加授权授信额度,缓解工业园区部分中小企业季节性流动资金困难;建行怀远支行创新产品“速贷通”业务,加快了企业信贷办理的速度和额度。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积极为企业开展信用担保,从2008年5月成立至今,共为企业担保贷款7520万元。农发行怀远支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在做好粮棉油收储信贷业务的同时,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累计发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9495万元,同时还加大了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贷款投放力度;邮政储蓄银行也开启了信贷闸门,对县内“三农”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额逐年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在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怀远支公司开始涉足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为全县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玉米、能繁母猪开办了保险。还开展了人寿保险进农村、农民小额人身保险等业务.二、怀远县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金融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仍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一)金融机构的分布对金融服务的影响近年来,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管理权限上收,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怀远全县共有乡镇19个,自然村365个,自2000年至2005年,全县金融机构的网点数由224个下降为137个,尤其是农村经营网点大幅收缩,六年间怀远县金融机构在农村经营网点由179个缩减到107个。到目前,全县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仅有89个,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中心集镇,小集镇仅拥有金融机构41个,占42.26%,主要是农合行的三级机构,其经营自主权有限,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善,有些偏远集镇没有金融机构且距有金融机构的集镇距离较远。怀远无金融机构的小集镇距离有金融机构的集镇最远的有10公里,距离中心集镇最远的有16公里,当地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贷款权集中在中心集镇的农合行二级机构,小集镇建设和商用资金需求获取信贷支持的难度很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以农民自筹和民间借贷的形式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小集镇的发展。(二)金融服务机构的数量对金融服务发展的制约由于农村小集镇金融机构数量少,覆盖面狭窄,导致部分重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受到影响。如,国电蚌埠电厂是蚌埠地区目前最大的工业项目,该项目投产后需大量固定工人和管理技术人员常驻怀远县马城镇孝仪地区。孝仪原来是乡政府所在地,乡镇机构调整后这里变成了一个小集镇,农行营业网点也从此地撤出,仅有农合行一家二级机构。由于国电蚌埠电厂项目总部驻在蚌埠,开户行为蚌埠工行,因汇路不畅等原因,找一家距电厂近的金融机构代发工资都很难。又如,怀远鲍集镇高庄黄瓜基地是蚌埠市菜篮子工程基地,高老庄黄瓜远近闻名,该基地每年产值在1600万元左右,全部都是客户到现场收购,由于当地金融服务跟不上,外来客户只能携带大量现金进场交易,非常不便,也给资金安全带来隐患。(三)县域农村信贷致使资金投放量严重不足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弱势产业,有周期长、风险大、回报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等特点,“三农”投入面临自然条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多年致富、一灾致贫”、“一朝滞销、一季亏本”是农民经受双重风险的直接体现。因此,农贷除了自身经营风险外,在农村地区经营还面临比城市经营更高的系统性风险。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滞后也导致了农贷风险较高的实际。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加大了农村的信贷成本,农村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商业金融追求规模效益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金融发展带来阻碍。而且,农户缺乏固定收入和可靠的抵押物,信用级别难评定,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投放的审慎性,其结果是短期内“三农”信贷资金投放难以大幅度增加。(四)金融机构的趋利性致使金融资源外流严重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城乡资金呈现双向流动特征。从资金流入渠道看,农民进城务工收入逐年增多,通过邮政储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汇回农村地区;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和政策性银行给予再贷款支持,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资金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利用金融市场筹集社会资金以粮棉油收购贷款等渠道支持“三农”。 从资金流出渠道看,由于农村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大,“利润最大”和“风险最小”的经营取向,决定了信贷资金必然向效益好、风险小、盈利高的行业流动,而农村的信贷风险大,成本高,这就导致了农村各金融机构通过购买债券、拆借和上存资金等方式将农村资金大量流出农村。一是邮储银行的“抽水机”效应,导致农村资金净流出。邮储银行网点多,深入乡村,大量吸收农村储蓄,目前,县级以下邮储银行的存款80%以上是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但其几乎“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以怀远县为例,截至2010年12月末,邮储银行怀远支行各项存款余额为9.01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仅为0.56亿元,存贷比为6.3%。二是农村的商业银行资金运用存在“非农化”趋向。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开始从县域经济中实行战略性撤退。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纷纷撤并县及县以下机构,上收贷款权限,原有的信贷、结算以及代收、代付业务急剧减少,县域网点功能萎缩。同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重点转向中心城市,对农村的放款也限于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等大型项目,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造成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严重外流。就拿农行怀远支行来说,截至2010年12月末,农行怀远支行各项存款余额为16.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仅为1.4亿元,存贷比为8.8%,其它资金全部上存。从怀远整体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情况分析,截至2010年12月末,怀远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为77.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3.44亿元(含农发行政策性贷款9.99亿元),存贷比为55.99%。可以看出,由于县内资金被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大量上存,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的信贷投放连年不足,农村信贷市场的资金规模也同步缩减,造成获取信贷支持的难度增加,“三农”发展所需资金融资成本上升,大额融资难度加大,从而形成了农村资金投入-流出-再投入-再流出的恶性循环,抑制了农村资本积累。(五)保险、信贷抵押担保业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工具,是农村金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还很不相称。农业保险的发展滞后,一方面,导致“三农”经济收入平稳增长缺乏保障;另一方面,也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较高。同时,缺乏抵押担保物品是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农村允许抵押的资产一般只限土地、房产和部分设备,且农村担保机构数量稀少,这些都给农民融资带来了较大困难,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三、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坚持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根本途径。现结合怀远县情,对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建议。(一)发展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国际经验表明,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金融机构其服务领域各不相同。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不同的金融机构服务于不同的需求主体。一是加大对大型商业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引导他们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并为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批量贷款。二是大力支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对发展初期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补充一定资本金等支持,以便将农民闲散的、小额的资金汇集起来,更大程度上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三是着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小型村镇银行。将小额贷款公司和小型村镇银行作为连接大银行和农户的纽带,解决大银行不愿直接贷给农户、农户因手续繁杂等也不愿借的问题。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风险较好控制,国家可适当放宽其市场准入条件,逐步解决小型农业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组建小型村镇银行,如税收优惠、免交央行存款准备金等,引导城市资金进入农村。鼓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参股组建村镇银行,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公开的金融市场。四是发展农民金融互助组织。在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等区域,引导建立“专业协作、分散经营、金融互助、集中采购、集中销售”的农民金融互助组织,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公开的金融市场,加快集约化、市场化步伐。五是拓展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领域。将政策性银行服务功能从主要提供粮食收购贷款拓展到对农村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资。(二)健全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经营具有较大差异,对金融的需求也多种多样,要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功能完备、分工合作、竞争适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担保评估体系,提高涉农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担保能力。探索由财政、企业、银行等多方出资组建信用担保机构,为涉农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担保服务。政府按照财政收入状况和增长情况,适当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偿机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可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如增加存货、应收帐款等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在严格标准的前提下,在县级建立相应的土地、荒山、房屋、设备等资产的专业评估机构,为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提供评估服务,逐步克服农户与农村企业抵押担保物品不足的困难。二是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进行支持和投入,鼓励保险机构加大涉农保险力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发展“小额参与、联合投保”的农产品保险品种,增强农户投入“三农”的积极性。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大力开发与天气指数、期货指数等相关的农业保险新产品,分散农业风险。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和相关中介机构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以订单和保单为标的资产,探索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服务产品,支持和鼓励种养大户和有资质的农业生产企业通过投资“信贷+保险”和信托理财产品,有效防范和分散涉农信贷风险。三是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发展订单农业相结合,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完善市场品种结构,适时推进期货期权,试点设立期货投资资金,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四是加强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在对农民进行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宣传、培训的基础上,采集农户信用信息,建立农户电子化信用信息档案,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提高农户的信用真实性和透明度。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提高融资能力,降低信贷成本与风险,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资本投资农村。(三)加大对农村金融的财税支持力度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农村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一是对涉农金融业务实行普遍的低税或免税政策。通过减免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体现国家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二是运用财政贴息支持农业获得金融资本。对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农”信贷项目,研究切实可行的财政贴息政策,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对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进行补助。可以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保险风险基金,补贴给支农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机构在农村业务上的收益水平,增强农业对金融的吸引力。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和金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财政承担的投入不能靠金融信贷代替,防止加重农民负担,从而形成农村金融和农业生产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贫困农户救助性资金需求。农户过度负债既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也容易使农户生活陷入困境。对贫困农户的生活救助性资金需求如贫困农户的发展投入、卫生医疗、教育培训、生活性救助等要靠财政扶贫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发挥网络功能,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并作资金监管,但不鼓励银行提供生活救助类商业贷款。二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电网、小城镇建设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奠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三是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财政支持“三农”的效率,激发生产经营者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四)建立机制确保农村资金的有效回流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重点是解决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资金回流农村问题。一是制定政策措施强制资金回流农村。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制规定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县支行必须将吸收自本县内的一定比例的存款用于在当地发放贷款。二是引导邮储资金回流。政府可采取奖励或补贴等方式,采取自愿、互利和市场化的原则,加强邮储和政策性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的合作,引导邮储资金回流农村。如,可考虑恢复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债,邮储银行以市场价格购买农发行债券;也可以由小额贷款机构与邮储自主协商签定协议,将邮储资金借给小额贷款机构使用。在此过程中,政府可研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邮储资金回流农村。(五)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环境和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一是优先给予开展农村金融创新的机构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对于资金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再贷款支持,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灵活支取特种存款,增大资金来源。二是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在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三是完善涉农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和完善支付清算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