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论文_永远的追求.doc_第1页
师德论文_永远的追求.doc_第2页
师德论文_永远的追求.doc_第3页
师德论文_永远的追求.doc_第4页
师德论文_永远的追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远的追求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教师应把每个学生都视为一本复杂的书,仔细研读,细细品味,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这种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才是合格的教师.。06年,我教的二年级班里有一名学校闻名的“惹不起”,他很少同别人说话、玩耍,但他经常欺负同学。老师曾多次与他家长反映,不仅没变好反而更恶劣,谁惹他,他就跟你拼命。我刚接手这名学生时,有些害怕,所以从来不“惹”他,他也从来不“欺负”我。有一天中午,有学生向我报告,说“惹不起”与几名六年级的学生正在打架,我连忙跟过去,只见他一手拿一块半截砖,睁大眼睛,瞪着那几个六年级的大个子学生。眼看又要发生“流血”事件,当已经赶到的一名男教师正准备上前制止时,“惹不起”大喊道:“谁敢上来,我就砸谁!”在这僵持的时候,我发现他脸上的凶狠后面隐藏着委屈,于是大声地批评几位六年级的男生说:“你们是六年级的大哥哥,怎能欺负二年级的小弟弟呢?”我边说边观察“惹不起”的反应,忽然发现他流出了眼泪,真可谓英雄有泪不轻弹,我知道这不是胆小害怕的泪,而是委屈的泪。我壮着胆子慢慢地边接近他边说,你告诉我这几个六年级的学生为什么要欺负你,他只是看着我,没有了那股凶气。我帮他捡起扔在一边的书包和校服,靠近他时,他放下砖头,伤心地哭起来。我把他带回办公室,给他洗脸洗手,他觉得我可以信任,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而且把以前受到的委屈全说出来了。我从心底同情他,因为他从来都是受批评。后来这孩子把我当成了朋友,我不断地鼓励他,引导他,现在的他成了我的得力小助手。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曾经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学高以为师,身正以为范。”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成为学生的典范。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学校里我始终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升国旗时,我和学生一样列队肃立,行礼如仪。看到地上有纸,我会把它捡起来。看到椅子歪斜,我会把它摆正,总之,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三、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深深的知道:孩子的成长,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也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双向管理学生不仅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我班王鵬同学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但课堂纪律差,作业书写也马虎,这些我一有机会便教育他、引导他,看到他不良习惯改正了,我放心了。但有一次,学生向我报告,说他放学回家时,边走边玩,趁人不注意还摘路边的葡萄。我把事情弄清楚后,马上打电话请家长来学校,向家长讲清道理,共同分析孩子行为的正误。教师的耐心教育加上家长的密切配合,此时的王鹏同学已是名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了。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每次的致家长一封信都是我利用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完成的。信中要对全班的各项工作做全面总结,并要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列出在最近时期各个方面表现较好同学的名单。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学校行为录的行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家庭品德表的行式及时反馈给我。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通过家庭品德表,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优化育人环境。我将自己这一做法,撰写成德育论文小公民自我教育行为录获得了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给了我乐教勤业的巨大动力。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育人规律,是勤业乐教的重要体现。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当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是我努力的方向。我也深知,要想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除了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课改教人深思,实践催人奋进。当我迷惘、困惑时,是研读书籍、网上浏览交流、撰写案例反思让我不断更新观念,从容面对问题,并竭力寻找解决方法,坚定前行的脚步。记得,我非常精心地准备了一堂研讨课,想把我所学到的新观念、新方法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让老师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可学生们都“不配合”,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你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呀,40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塑造灵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我们发挥才智、谱写事业的立体大舞台。为什么我们满腔忱地走进课堂,但有的学生听课却提不起精神,恹恹思睡?为什么我们有时花大力气备课、教课,尽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而效果依然不理想?为什么我们把自以为好的东西塞给学生,毫无保留,学生的能力却依然平平?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中原因,但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恐怕是我们所教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没能和学生心中的弦对准音调,没有能在学生心中弹奏。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如果我们不研究学生对语文课的要求,不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呢?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同时,放权给学生,给她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她们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与学生同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合作与交流。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我并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而是以一个交流者、倾听者、建议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真正充当着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我们低年纪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在教学中,采用了游戏、唱歌、猜谜语等方式,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