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题 目: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研究院 、 系: 商 学 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17目 录【摘 要】3【关 键 词】3【引 言】31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基本概述41.1企业文化内涵41.2企业文化的特点41.3企业文化的现状52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意义62.1企业文化创新是最永恒的主题62.2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63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必要性 63.1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面临的新环境63.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64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如何创新74.1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74.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遵循的原则74.2.1融合性多元化文化原则84.2.2以人为中心的原则84.2.3个性化和时代性原则94.3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途径94.3.1企业文化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94.3.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关键104.3.3注重企业整体观念与企业团队意识的培养104.3.4创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105国内企业文化案例分析105.1海尔文化的成功105.2海尔文化创新对我的启发116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 谢】14【附 录】15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研究【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本论文首先从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现状入手,阐述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企业文化创新的意义。结合实际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着重论述在知识经济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和原则及企业文化创新的途径。并通过对海尔的企业文化创新案例分析再次证明了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可操作性。最后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要与时俱进,把握主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论断作为结语。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文化;创新 Knowledge era innovative research enterprise cultureAbstract: With the era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in the modern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tatus, the conditions of the knowledge-base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the emergence of new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trends. The first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knowledge era with the status of corporate cultur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 culture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culture significance. Studied and the need for innovative knowledge-based era of corporate culture, focused on trend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content and principles of innovative ways. Haier enterprise culture and innovation through case analysis has proven the need for innovativ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operational importance. Finally innovative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era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to move with the times and seize the initiativ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an be invincible thesis conclusion.Key words: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 culture; Innovation引言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创新是一个成功企业的经济命脉,任何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进步就要进行创新,国富民强在经济,经济振兴在企业,企业发展靠文化。文化的发展靠新思想,靠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变革,是一切优秀企业文化的鲜明特点。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具备的新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造就现代企业一代新人,这是创新企业文化的实质;增强竞争意识,塑造个性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共存。因此企业文化创新显的尤为重要,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创新。1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概述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在实质上就是高技术经济、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是一种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正在展示出勃勃生机。在这个新的时代需要崭新的企业文化,因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发展。1.1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价值观、文化网络等要素组成,以价值观为核心,它使企业独具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现在,管理已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了“文化管理”阶段。未来企业竞争的根本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它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视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随之发展变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服务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1.2企业文化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不管是基础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新时代的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企业文化相比呈现出以下特点: (1)速度文化。世界充满着变化,“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适者生存意味着“速度就等于一切”。 新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已没有规模大小的问题,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美国思科系统公司奉行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2)创新文化。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创新的作用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在信息文明中“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未来似乎不可预测,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确定性来应对明天的不确定性。 (3)虚拟文化。虚拟化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和产业。企业经营的虚拟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利用高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软性操作系统整合优势资源,既增加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活力,又避免工业经济时代常规运行中的硬设施投入,从而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2)只需要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而不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耗费在低价值产出和常规的普通工业生产中。 (4)学习文化,在现代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峻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改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种挑战。 (5)融合文化。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的内涵发生变化,竞争中的合作,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人类群体组织。通过全球化把各种稀缺要素集中在自己手里,通过全球性合作实现最佳优势互补,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促成多赢的商业运作机制。1.3企业文化的现状随着文化管理理论的引进,在市场经济格局下,企业在品牌方面的竞争迫使其开始重视企业的形象,而企业对外的形象要靠其内部的文化来支撑。正是在这种品牌竞争的压力下,中国的企业开始重视并具体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一词纷纷出现在各种性质和各种规模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中,不少企业热情百倍地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并因此得到高效管理,国内一些名牌企业更是成功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比如以“太阳最红,长虹更新”和“产业报国”为标榜的长虹电子集团,以“真诚到永远”而著称的海尔文化,联想集团以“客户意识、经营意识、以人为本”为内容的联想文化等等。在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上,中国企业和学术界明确提出和开展企业文化研究,为了提高竞争力,理论界开始学习和跟踪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从开始着重学习国外企业的规范管理,到有意识地关注国外企业的企业文化。国际文化刚刚兴起,就为中国的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密切关注并有所提倡,国外有关著作很快翻译出版,国内不断有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理论文章和论文出现。从理论研究现状上看,我国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并不很好,方兴未艾,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阶段迈进,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如文化贡献率、实证型等),研究范围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扩展到非公有经济实体甚至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研究企业形象开始深入到研究企业审美文化和“知识资本”的人才要素等,但总体上说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理论研究阐述概念过多,实证研究过少,缺乏科学的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不强。与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从事中国企业文化专门研究的力度还显得比较薄弱.企业文化实践现状上看,不少企业已经进行了大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总体来看,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理论严重落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更滞后于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许多理论探讨尚停留在企业文化表面,理论没能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2)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理念尚未形成,从企业文化的结构上看,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对企业文化的三个核心板块没有形成一个整体。(3)企业文化缺少个性,表现为政治化、口号化、文体化、表象化,企业精神模糊化,呈现出一派低化现象。走廊、办公室或车间的墙壁上的文化,缺乏真正的落实。(4)对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本质理解错位,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过分强调集体统一性,单方面强力要求员工认同企业的精神文化,员工成为被动的执行者和服从者。(5)企业文化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滞后于时代要求,生命力不强,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渗透力和实效性,难以为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提供起推动作用。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意义2.1企业创新是最永恒的主题当前是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十分明显。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所构成的企业文化各有特色,并总是处于流动的动态过程之中,但无论他们怎么不同,都无不强调人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更加关注人的个性能量和创新能力的充分释放,更加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2.2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国际化、创新性、多元化、人性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企业文化创新,就是以提高企业文化绩效为目标的企业文化的提升或重塑的活动与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是要重构企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使企业和员工的精神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企业要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进行全方位创新。从产品创新到组织结构创新,从管理创新到体制创新,企业必须从文化层面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理论的价值在于能够指导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证明了企业文化之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对于我们来说,在大量吸收逐步消化的同时,现阶段更要立足现实、拓宽视野,注重理论研究的指导性和前进性。从目前我国理论研究现状看,企业文化的创新研究己经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如何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前进障碍,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行为的社会意义越明显,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创新研究”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识经济时代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3.1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新环境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先生说过:“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这一提法,并未因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而改变。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崭新的环境;(1)是资源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经济的增长不再过分依赖于经济资源,而更加依赖知识资源。知识资源不同于传统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石 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它具有复制性、反复消费性及在使用中不会引起边际报酬递减三个特征。这些特征以及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所起的巨大作用将对企业管理提出新的问题。(2)是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高科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使得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增加,这加大了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难度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上的复杂性;另一方面,高科技又为管理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和保证,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新的组织及管理模式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3)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一方面、服务、信息的一体化,这要求企业围绕产品、企业的顾客所需要的是产品争、服务、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更加激烈信息一体化展开竟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不断扩大,合作竞争将成为企业新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新的核心。3.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从社会文化的整体来看,知识、信息及知识化、信息化的过程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因而,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互动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与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显重要,在人类社会迈向知识经济的过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较以往任何时代都变得更为丰畜,更为复杂,更为开放,更为相互影响和渗透,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文化背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不仅取决于现有的经济基础、实力和条件,更取决于全民族、特别企业界人士的知识、素质、文化态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也可以称为“文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在知识的生产、占有和有效利用方面的竞争。要提高竟争力,企业必须将学习、研究和开发话动当作企业的核心活动,通过坚持不懈的企业创新,企业把己有和可以利用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竟争优势。西方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不创新即死亡.”那些经受了知识经济浪潮的洗礼,在竞争中取得了主动的企业,其秘诀就在与他们奉行永远创新的理念。“创则进,不创则退”,这己成为一条普遍的真理。曾经声名大展的苹果公司可以作为这方面的反证,苹果公司在与微软和IBM的较IT中屡屡败阵,它目前在全球大企业排行榜上的排名己由以前的第50位跌至200位以下,究其失利的原因,正是由于它在创新上用心不力、用功不深的缘故。因此企业只有真正地开展创新,才能创出具有时代节奏感的企业新文化,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竟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适者生存,创新能力是竞争实力的最终表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机制关系着企业的市场地位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企业的生命力源于企业的创新力,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企业如果要保持旺盛的活力,就必须完成从一次创新向持续创新的过渡;完成从单一创新向全员创新的过渡。一个没有创新力的企业,是很难在市场竟争中立足的。正如伏尔泰所说: “谁不具备这个时代精神,谁将承受这个时代的全部不幸。”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的良好内部环境,创造容忍失败的环境,建立稳固的创新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在过去的20世纪,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于西方,我们唯一的途径是从市场经济的ABC开始。加快学习,加快补课。“海尔”“美的”、“联想”、“康佳”一批国内少数企业的冒尖不能代表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意识形态有了整体改进和整体提升,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变革应该是经常性的。4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如何创新企业文化的兴起,引起了世界性的革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历史必然。经验证明: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因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工程,是增强企业活力并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文化建设依靠树立企业文化创新的发展思路。 4.1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企业文化创新理念是企业的全部活力的价值观念,反映在企业体制及管理和技术活动的各个方面,因而,创新理念既是经营性企业文化内容,又是管理性企业文化和体制性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实际上包括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等。技术的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法宝。管理创新对员工是一种改进,体制的创新企业进步的标志。4.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遵循的原则4.2.1融合性多元化文化原则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已经是社会的形式,打破了旧的时空限制冲击着传统企业的相对封闭圈子,使不同文化交流、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中外企业文化的撞击与触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就使得中国现在的企业文化日益离不开对世界其他企业文化的批判性吸收和借鉴。在目前,一个民族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是,他既能保持其自身的优良传统又能充分吸收各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外来文化和积极成果,企业文化的建构,只能是也应当是“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的有机结合,是世界化与民族化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没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就不可能充分地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没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就不可能创造出自己民族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世界的高度来看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要求,从而偏离世界企业文化发展的轨道,这样的企业文化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我们只有从外来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来充实和提高中国企业的文化观念,为其输入新鲜的活力,才能使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体系发生创造性的转化,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理论概念是美国学者最先提出的,就其实践运用来说却是日本企业最先实践成功的。因此,在开放世界中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多民族文明的融合。我们应该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企业界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我国的企业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4.2.2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要素,亦是最活跃的要素。坚持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入、培养人、合理使用人、全方位地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要采用教育、启发、诱导、吸引、熏陶和激励等多种方式来培养企业员工的命运共同感、工作责任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每个员工都能把其内在潜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成为企业活动的真正源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说:“一个公司的成功,越来越要靠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不是机器的性能,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出一种环境,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发挥其才干。创造更好的业绩。人是社会的主题,做到“以人为本”,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人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还是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者。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的经济实体,人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能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企业活动的目的是营利,但又不能单纯地以追求利润为企业的最高的公司不以利润而以一些崇高的信念、人的价值、理想作为最高目标,却取得了卓越的绩效。这说明,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跃变为资本,成为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商品,成为经济增长内在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等都将得到充分的认证和鼓励。这些都促使企业在管理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创造一个和谐的组织气氛,这是“以人为本”的核心。4.2.3个性化和时代性原则每个企业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照搬。人们只能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和文化传统,来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奋斗口号,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激励原则,从而塑造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企业文化的塑造虽然是一项主观的活动,但必须立足于企业的客观实际,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塑造。深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保证塑造企业文化模式的资料的准确性,使塑造的企业文化模式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由于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不同,所属产业的性质、任务不同,企业的规模、技术特点不同,企业人员构成和素质不同,虽然企业文化对于不同类型企业,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但在塑造企业文化模式时,除了共性以外,还应坚持本企业的个性特征原则,即要抓住本企业的特点、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塑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1)要坚持自我塑造。由于企业文化的主体性、客观性、弥散性和社会性所决定,企业文化的模式只能靠塑造而成。而企业是企业文化塑造的主体,没有什么能取代企业自身的这种地位与功能,因此,新世纪企业文化模式只能靠企业自己来塑造。经过本企业的消化,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实践业证明,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由该企业自己塑造的。迄今为止,世界上各种类型的企业文化都是由企业自己塑造的。“松下的经营哲学”是由以松下幸之助为首的松下电器公司自己提出和推行的,著名的海尔文化更是国内企业创建文化的典型代表。(2)要突出企业特色。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规模和技术先进程度的企业要充分显示企业的优势,在企业文化模式上深深打上属于本企业独有的烙印,(3)要使企业和员工始终感到总有一股追求卓越的激情在激励着他们。21世纪的企业文化起点要高,要有超前意识,体现出一种时代感我国的企业在面向全国的同时,必须面向世界,适应时代的要求。以高起点、高品位的企业文化作支撑,确保在未来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念既是结合性企业文化的内容,也是经营性企业文化与体制性企业文化的内容。4.3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途径4.3.1、 企业文化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随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这一战略思想。人类的发展历史不断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已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成为人类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型劳动者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已成为改变经济系统产出的显著变量。当今世界许多大企业都十分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智力开发,千方百计地挖掘高科技人才和优秀的管理人才。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文化要素,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种主要创造力量,只有靠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企业产品的文化升值,加快企业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环境,调动和激励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看清企业的方向,要在大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上下功夫。知识经济条件下,这是企业文化的重点。因为,电脑和电信手段使拥有资本积累不再是企业竞争的优势,只有掌握技术和拥有人才是真正的优势。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高度重视职工培养工作,大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进一步讲,把教育人、培养人、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中心环节来抓,不仅是增强企业素质,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兴旺的需要。4.3.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关键。企业竞争或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是企业家和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有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家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而且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企业家在企业长期实践经验认识的觉活动中产生的。企业家深知肩负塑造企业文化责任的重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从本企业特色出发,以自己的企业哲学、理想、价值观、伦理观和风格融合成企业的宗旨、企业价值观,逐渐被广大职工所认同、遵守、发展和完善。因此,企业家对企业文化认识的高度,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中外优秀企业家都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这种强烈的未来意识,使他们形成一种共识,即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企业文化。 4.3.3、注重企业整体观念与企业团队意识的培养。企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群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凝结成有机的整体,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整体的竞争力。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质就在于通过以价值观培育为主的各项有效措施来塑造企业团队意识,激励群体意识,构筑职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强化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的整体优势固然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但也不能忽视企业团队意识和职工“企业人”意识的培养和塑造。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企业整体优势和凝聚力的塑造提供了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这样,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4.3.4创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被人们称为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次革命”,一些西方学者已认定,“21世纪新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企业文化的创造与渗透”。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没有特色,产品没有特性,没有企业独特的、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企业就不能使广大消费者感知到与其他要在产品中体现出企业文化。将来产品越来越多,更新越来越快,市场是买方市场,消费者的选择是关键。这和过去体制下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不一样,以后将主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消费者追求自己的个体消费,企业的产品特别是消费品,要体现出企业的风格和追求,这是企业文化在产品上的表现。5国内企业文化案例分析5.1海尔文化的成功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海尔公司成立于1984年,当初是一个只有800人,亏损147万元的集体企业,经过16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500强中名列30位,销售收人162亿元、利润4.3亿元、品牌价值265亿元的特大型企业。海尔公司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其成功的企业文化战略友很大关系。正如一位西方哲人所说,经济现象和伦理文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经济现象的背后是文化力。海尔的文化战略大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第一个子系统是企业内部系统,用海尔的核心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第二个子系统是企业外部系统,用海尔的营销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第三个子系统是企业快速反应系统,用海尔的战略理念紧紧关注并跟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抓住机遇发展企业规模。海尔高度重视人的价值,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念,通过科学的竞争机制,培育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促使企业健康发展。“个人生涯计划与海尔事业规划的统一”是海尔的企业口号,由此引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海尔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为企业的共同事业贡献力量。海尔特别强调共同价值是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因为一个基于个人利益增进而缺乏合作价值观的企业在文化意义上是没有吸引力的,在经济上也是缺乏效率的。这就是海尔文化的核心。海尔文化的落脚点是其品牌文化战略的实施。包括五个观念意识:(1)是质量意识,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废品。海尔认为,如果缺陷的产品出厂,这个产品就不可能有竞争力,也是对用户不负责任。闻名全国的海尔“砸不合格冰箱事件就是有力的证实。海尔的质量意识到品质意识,升为海尔人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2)是市场意识,即品牌无国界。优质产品不等于品牌产品,要创名牌产品,不仅要盯住企业内部,更要盯在市场上,向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令人满意的产品。(3)是用户意识,即用户永远是对的。在海尔的服务理念中“为你设计,让你满意”、“用户永远是对的”等已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中,从技术开发到售后服务都紧紧围绕用户的需要进行。海尔认为,真正为用户着想,开发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走在竞争对手前面。(4)是品牌意识,即先卖信誉后卖产品。海尔认为,市场美誉度并不是市场知名度,这是建立在知名度和信誉度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要求。要做到有口皆碑,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才是真正的名牌。(5)是服务意识,提倡星级服务。面对供大于求的市场,服务质量的好坏成为拥有顾客的重要因素。海尔树立了服务名牌与产品名牌同样重要的观念,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星级一条龙服务,把“用户的烦恼减少到零”为服务目标。海尔文化战略的成功实施至少给我们带来两点启示:一是企业要达到年复一年的发展,确立企业价值观是最根本的动力。二是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5.2海尔文化创新对我的启发海尔文化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的成功典范。在国内各种企业文化研究理论中几乎都被作为首选案例,并且出现了不少海尔文化研究的论著。海尔以生机勃勃、昭示未来的现代企业形象成为中国企业文化的一面旗帜。海尔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企业文化创新和再造的成功。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企业,己经完成了早期的自我超越,并在致力于更高层次的自我超越,自我超越就是创新的根本和真谛。总裁张瑞敏一语道破了海尔制胜的绝招:不断创新精神。由此可见,以“追求卓越”为内核的海尔文化极具典范,其制胜的利器就是“内有文化,外有市场”,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就是要大力培植三大企业价值观:一是“面向顾客”的企业价值观.它意味着企业必须以顾客为导向,把满足顾客的多层次需要视为企业的理想。二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也就是要把企业成功的希望和努力,放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上,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员工,充分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性,是企业在竟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三是“不断创新”的企业价值观。企业要真正成为创新企业,就必须首先建立“不断创新”的企业价值观,惟有如此才有助于企业创新行为的发生与维持,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取得。我曾经在海尔日照办事处实习过,我深深感受到海尔的企业文化。他们每一位员工视企业为自己的生命,他们有严格的规定制度,但是他们的公司是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充分调动每一员工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感觉到公司的温暖。海尔用事实说话,不过海尔的规章制度特别严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亲眼目睹过海尔的一位员工过春节请假回家。领导没有允许,让她过春节后回家,但是他没有经领导的意见,而回家了。等待她的处分时立即辞退。这充分说明了海尔的制度严格性。但是海尔平时对待员工像家一般的温暖。海尔的产品在不断创新,几年前的手搓施洗衣机现在都是全自动。世界在变化需要适应发展就要创新。这都是海尔的创新。6结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企业文化也是如此需要创新,一个没有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的企业,也难以立足于优秀企业之列。世界上永远不变就是变化。变,就是创新。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创新。对于企业文化而言,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是企业文化成长的契机。当今变化如此迅速的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新经济时代的成功企业必定是建立在企业文化创新基础上,企业文化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高速运转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企业文化的创新,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难以成功。企业永续经营之道,要依靠企业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特别是企业应从文化层面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使企业成为以文化创新带动全方位创新的创新型、学习型企业。作为较新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企业文化没有创新,就谈不上企业的发展,因较前沿的管理理论作为其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牢记:长盛不衰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必须以创新才能真正与时俱进。一个不重视文化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一个缺乏活力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总之,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二十一世纪,谁拥有企业文化的创新优势谁就能把握主动权,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1、 蒋洁,喻勇.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塑造.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68-712、杨党生,罗昆元.贾先勇. 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2006,(2):72-733、李冬冬.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吉林经济学报.2004,(4)27-284、 争玉.企业的文化管理.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5、申望.企业文化实务与成功案例.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6、邹广文.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版。7、常智山塑造企业文化的12大方略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8、张德.企业文化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柴旭东.知识经济与企业创新.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10、魏杰.中国企业文化创新.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11、 Mullin.R.Knowledge management: A cultural evolu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Vol.17, No.5, September/October, 1996;12、 Petrash.G.Dows journey to a knowledge value management culture,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14, No.4, 1996;【致 谢】本文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冯宇教授,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母校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提供资料对于我一个对网络知识一窍不通的人来说要想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学习到网络知识并完成毕业论文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我感谢我的同学。他们大力支持我的论文写作工作。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商学院2002级工商学专业毕业生 庞向英2006年06月15日【附录】Molouk Y. Ba-Isa, Arab News原 文 Innovation Builds Enterprise culture On the heels of her presentation at Abu Dhabis Festival of Thinkers and before leaving the Gulf Region, last Thursday Debra Amidon met with a small group of local business leaders in Bahrain to introduce them to her vision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Considered an architect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as early as 1995, Amidon is the chairman and CEO of Entovation International, a global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network. Amidon often speaks on such topics as knowledge management, e-learning networks, customer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with her advice sought by both government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Her 2003 book, “The Innovation Superhighway,”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innovation in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or, as she also terms it, “Knowledge in Action.”Amidon has moved far from simply advocating innovation. She is now working to encourage the cre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Zones which will help all countries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the global economy. In her remarks in Abu Dhabi about the Knowledge Economy, Amidon stated: “Ours is a future to innovate. Change is inevitable . and constructive change is innovation. Knowledge is the asset to be harnessed. Innovation is the process where knowledge is created, converted into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commercialized in a worldwide market all enabled by unprecedented advances in technology.”Amidon believes tha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ost successful nations will be those that best harness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people and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大学化学考研考试大纲解读
- 零售行业库存盘点全流程指南
- 电力系统运行监测数据分析
- 支付标准化协议演进-洞察与解读
- 高一历史学情分析报告
- 塔吊安全穿楼板施工工艺方案书
- 小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
- 2025-2030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
- 2025-2030教育智能硬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及消费者行为与商业模式
- 2025-2030教育区块链行业市场创新应用及信任机制与生态构建分析报告
- 供水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 《路基构造》课件
- 2026年中国农业银行秋季校园招聘即将开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排污许可试题及答案
- 《大学美育(AIGC版微课版)》课件 项目二 绘画之美
- .新课7 必修第一册Unit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 (词汇+课文)(译林版2020)(解析版)2025年初升高英语无忧衔接(通.用版)
- 复发转移性宫颈癌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检验科质量标准手册
- 设备设施验收与交付方案
- 2025年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培训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