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艾滋病相关高危性行为研究现状摘要: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全球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作为青年中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性意识与行为、价值观的形成期,对我国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旨在为高校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关键词:大学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首先在美国发现并开始流行,至今仍然是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最严峻的传染病挑战,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2007年艾滋病疫情报告中,估计全球约有3320万HIV感染者,在2007年一年中约有250万人为新发HW感染,并有210万人死于艾滋病1。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哨点检测和病例报告的资料,我国艾滋病流行人群分布特点呈现2029岁人群最多,占50%左右,其次为3039岁人群(约30%)和4049人群(约10%),即青壮年为主要受影响人群2。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和防治工作进展表明,2005年,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推荐的符合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的Workbook模型,共同对我国艾滋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5476万人)。疫情评估结果显示,现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性传播占43.6%,与艾滋病感染相关的高危性行为是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3。一、 大学生面临艾滋病的风险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社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期,而且思想尚不成熟,爱冒险、自制力和意志力相对不足,极易受社会中各种诱惑的影响,容易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这些都是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潜在危险因素。近年来,由于社会上性信息的泛滥和大学生观念的开放,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持认同态度。2004年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调查报告称,中国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或无所谓态度者己占90%以上4。这使得他们面临着以外妊娠、人工流产、卖淫嫖娼、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多重危险。大学生中发生性行为者已屡见不鲜,其中无保护性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李爱兰5等在对北京市1310名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及婚前性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15%的男生和13%的女生承认有过婚前性行为,但首次性行为发生时,只有9%的人回答用过避孕套。无保护性性行为加重了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国家女大学生感染者朱丽亚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余飞颖等对2所大学229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1.4%的大学生曾被诊断患过性病闹6,广州市等地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23.9%7。大学生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了解,对艾滋病的危险认识不足。李敏杰8等对西安5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49.1%的人能正确回答艾滋病的3种主要传播途径,25.6%的人还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潘晓红9等发现,在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离艾滋病的危险很远,预防艾滋病是别人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会导致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漠视和对感染者的歧视。二、高危性行为发生水平及类型潘晓红9对浙江宁波地区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有高危性行为的比例为3.4%。张合喜对河南某医科大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高危性行为的比例为2.6%。相比性行为发生率,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还是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在不同类型高危性行为类别中,主要为2个及2个以上的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类型。黄静10等2006年对北京、山东、陕西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一年内有2个及以上固定性伴的比例为1.5%。临时性伴类型,高于丛黎明11等2003年在宁波市的调查结果为0.54%、陈炯12等2004年对福建4城市的调查 为l.4%和吴扬132005年的调查 为l.0%。男性同性性行为的发生比例潘晓红9的结果为1.2%,与黄静的研究结果接近,高于丛黎明和陈炯的研究结果。有性经历学生中同性性关系的发生比例为8.4%,有金钱交易性行为的发生比例为11.1%,稍高于丛黎明等2003年对宁波市的调查11。潘晓红9研究对象中男学有1.2%有男性同性性行为。同性恋群体是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国内许多研究报告我国男男同性性接触者(MSM)在性方面相当活跃,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存在艾滋病在这类人群中高水平传播的可能性,而我国MSM往往与女性发生性关系,一旦MSM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极有可能通过性行为传播给同性,以及直接蔓延到妇女人群。在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中,己明确提出男性同性恋人群是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高危人群之一。由于此人群的特殊性取向决定了性行为方式的难以改变,而且同性性行为的性交方式是所有性途径传播中传播效率最高的,因此在学校进行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中,要重点关注这一人群,积极采取行为干预策略,降低MSM危险行为,包括减少性伴和提高安全套使用率,防止艾滋病在这一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三、高危性行为影响因素1.人口社会学特征与高危性行为的关联关系调查表明,男性、高年级都是高危性行为发生的正关联因素,与大学生性行为经历的发生影响因素一致,提示学生的高危性行为发生可能与学生的性需求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干预工作中要重点关注男性和高年级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学生高危性行为发生比例高,分析可能是城市文化对学生性行为的影响,包括一夜情、同性恋、色情交易、黄色网络等城市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大众传播载体广泛的性信息的传播和大学生对各类黄色媒体的日趋接受是大学生性意识日趋开放,也是婚前性行为的一个直接诱因,同时也导致性行为更加自由化。每月生活费用支出高的学生与大学生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有关联,分析可能是高生活费用支出,学生更容易获得性伴侣并有可能与抽烟、喝酒、唱卡拉0K等高消费行为有关,有关研究表明抽烟、喝酒、唱卡拉0K等行为能导致年轻人艾滋病有关危险性行为增加。虽然这些因素并不直接与艾滋病感染有联系,但是这些因素会导致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高消费学生其他行为特征,以及这些行为特征与高危性行为的关系。2.知识与高危性行为的关联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知识与高危性行为没有关联关系。潘晓红9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不均衡的,答对9道以上题目的只有61.6%,全对的只有11.5%,尤其是部分预防措施题目的回答正确率低,包括每次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的问题,回答正确率只有60%左右。这说明大学生目前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还是粗线条的,不全面也不精确,并且没有将性途径的传播与自己避免感染艾滋病真正关联起来,对预防措施的关注和掌握还很不够,这无疑将影响学生在性行为中对使用安全套的意识和态度。严焱等调查中大学生对艾滋病问答题的正确率为59.0%14,15。目前艾滋病宣传知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使大学生将艾滋病流行与自己直接联系,因为低流行,使很多学生认为艾滋病是很遥远的事情,因此,需要在提高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经性途径传播的知识点的丰富,包括艾滋病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等信息的提供,促使大学生对艾滋病危险意识的形成,进而促进危险行为改变。在针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和预防技能培训中,应该重点加强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才能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教育,避免学生仅仅为了避孕而偶尔使用的状态16,17。行为改变需要经历多阶段多因素的促成,在进行以知识传播为主的健康教育中,必须注意知识与行为的分离现象,一些研究表明青年人即使己经有较完整的艾滋病有关知识,仍没能有效降低高危性行为的发生,在将知识教育作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基础的同时,必须加强行为干预和性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实施安全性行为。3.性态度与高危性行为的关联关系丛黎明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学生发生性行为态度持赞成或无所谓的态度,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仅为27.1%。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持宽容态度与发生高危性行为有关联,可能是大学生性行为与高危性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对性行为越来越接受和越来越宽容,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多元化,各种新信息、新观念、新思潮不断涌入和涌现,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各种新闻媒体书刊杂志等的宣传,社会上婚前、婚外性行为的不断增多,卖淫嫖娼难以禁止,使我们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削弱;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上蔓延的不良观念和行为,同样会出现在学校中,使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结构受到强烈影响,对性有关的态度越来越开放,高危性行为的发生也随其出现和增多。合理行动理论认为有关行为的社会道德规则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叫,由于社会文化的宽容导致大学生性态度的日益开放,使学生缺少了有效的性行为发生的约束,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增加,因此对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将是十分重要的。4.自我效力感与高危性行为的关联关系潘晓红9在高危性行为单因素分析中发现,大学生拒绝性行为自我效力感强的学生高危性行为的发比例低,这符合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人们对自己某种行为的自我效力感或者说是对自己控制实施这些行为的把握程度有效影响着他们性行为的实施侧。加纳和美国的研究报道,具有较高自我效力感的青年人更倾向于实施安全性行为。5.预防干预服务与高危性行为的关联关系大学生最近一年接受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与危险性行为的改变存在关联。原因可能一是受调查学生所掌握的艾滋病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都还很不够,另外从大学生目前所获得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的形式来看,主要还是宣传资料的发放,其他的能促成学生性态度改变技能培训、咨询等服务的覆盖率只有10%左右,说明现有的干预服务的效果是十分令人担忧的。目前针对大学生的干预还没有建立有效的以行为改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大多是一种简单的宣传形式,因此,现有的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还不能满足大学生预防艾滋病需求,需要进一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综合干预服务的模式的探讨和实践,并尽快推广,以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四、展望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正日趋开放,而与之相应的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意识和行为并没有相应提高,这种现象将增加大学生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因此,应在大学生中开展适时、适度、适量的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既要进行洁身自爱的道德教育,又要正确宣传安全套在预防性病艾滋病中的作用,提高大学生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保护能力,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参考文献l Bolding G, Davis M, Hart G, et al. Heterosexual men and women who seek sex through the IntemetJ. Int J STD AIDS,2006,17(8):530-534.2 王陇德主编中国艾滋病流行与控制M. 北京出版社2006年: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2006年1月:6.4 林丹,高源,杨洋,等.成都市某重点高校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和相关认知现代预防医学J.33(5):717-719.5 李爱兰,李立明. 北京市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认识及性行为调查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1999,15(6):545-546.6 余飞颖,许国章,马瞧勤,等.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行为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12):630-631,6347 刘刚,吴赤蓬,王声涌,等.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9(2),103一105.8 李敏杰,吕海峡等.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识知识的调查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75(1):18-19.9 潘晓红,丛黎明,马瞧勤,等.大学生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和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15-817.10 黄静,绳宇,于荣辉,等.713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6,13(9):73-76.11 丛黎明,马瞧勤,许国章,等.浙江某地大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33一535。12 陈炯,林勋,杨莹,等.福建省4城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1):19-21。13 吴扬.广东商学院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调查.现代预防医学J.2006,33(4):563-565.14 明马瞧勤,丛黎明,潘晓红,等.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性行为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05,21(2):181-182.15 严焱,孙华昌,华平.某大学517名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调查J,中华医学与健10-11.16潘晓红,丛黎明,马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S 23520:2025 EN Road vehicles - EQuipment eXchange (EQX) - Data format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al information relevant for equipment exchange and test conduction
- 【正版授权】 ISO 18464:2025 EN Hydraulic fluid power - Design methodology for energy efficient systems
- 【正版授权】 IEC 60614-2-2:1980 RU Specification for conduit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2: Particular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lain conduits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 【正版授权】 IEC 61084-1:1991/AMD1:1993 FR-D Amendment 1 - Cable trunking and ducting system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0433:1998 EN-D Insulators for overhead lines with a nominal voltage above 1 000 V - Ceramic insulators for a.c. systems - Characteristics of insulator units of the long
- 北方消防知识培训平台课件
- 校园电动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禁烟宣传面试题及答案
- 钳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标准)离职手协议书
- 2025年团场人员考试题库
- 班组质量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实战能力评估模型-洞察及研究
- 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技术
-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 数字经济与市场结构-洞察及研究
- DB42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 学校餐厅试吃活动方案
- 山水项目管护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