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科学防治.doc_第1页
预防为主科学防治.doc_第2页
预防为主科学防治.doc_第3页
预防为主科学防治.doc_第4页
预防为主科学防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为主 科学防治 夺取防治“非典”斗争的最后胜利当前我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农村地区非典防治工作是整个疫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全国农村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农村防治工作,不仅关系农民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全国一并防治的成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疫病监测体系不健全,农民普遍缺乏必要的卫生防疫知识的学习,防范疫病的知识差,农村存在着非典疫病扩散的渠道和隐患。所以,加强农村地区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树立“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思想,就一定能够夺取防治“非典”斗争的最后胜利。一、人类有能力征服各种传染病:人类文明的历史一直有瘟疫相伴:公元前430年,一场瘟疫席卷古希腊,夺走了希腊城邦14人的生命。公元165年至180年,罗马帝国发生黑死病瘟疫,导致13的人口死亡。公元846年,在入侵法国的诺曼人中间爆发了天花,诺曼人杀死了所有病人和看护病人的人。公元1555年,墨西哥天花大流行,200万人不治而亡。中国古代殷墟甲骨文已有“虫”、“蛊”、“疟疾”及灭虫的记载,史记也曾用“疫”、“大疫”表示疾病的流行,根据不完全统计,大的疫病在明代发生过64次,在清代发生过74次,从史记起到明朝末年,仅正史就记载了95次疾病大流行。肆虐与征服,是人类与疾病永无休止的抗争主题:在中国,上了岁数的人对天花这种疾病并不陌生。1万年前天花病毒就出现在地球上,在天花流行的地区,每4个病人中就有1人死亡,幸存者也要留下丑陋的麻脸,16世纪时,中国的医生就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一旦病好,以后就不得此病,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1798年,英国医生詹纳经过研究发明了“牛痘接种法”并劝说英国王室率先种了牛痘,最终在欧洲得到推广,天花的发病率直线下降。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天花被列为应该控制的第一个世界性疾病。1959年,世界卫生大会要求各国普遍进行牛痘接种;经过20年的努力,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这是人类利用人工免疫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取得的伟大胜利。两个世纪以来,人类战胜疾病的速度越来越快,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1885年发现了狂犬病疫苗,1890年,治疗白喉抗毒素问世,为人类迎来了20世纪大规模战胜疾病的曙光。1882年,德国医生科赫运用先进的细菌技术分离出了结合杆菌。1884年又分离出了霍乱杆菌,并因此获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44年,美国人发明了链霉素,此后科学加相继发明雷米封、利福平、卡那霉素等药物,使结核病的疗效大为提高。疟疾曾经让人束手无策,1880年,法国科学家拉夫伦用显微镜找到了疟原虫,1898年,英国科学家罗纳德罗斯发现疟疾是由特定的蚊虫传染给人的,两人也因此分别于1902年和1907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现在治疗疟疾已有特效药。1921年,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脱颖而出;1928年,世界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应用于治疗;同年一种咳的疫苗诞生。面对病魔,人的尊严永远傲立: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征服传染病的成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相继被消灭,乙肝疫苗培育成功,不少长期肆虐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1949年以前,我国人群的第一死因是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传染病发病水平大大下降,传染病在人群死因顺位中已经下降到第9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先后同霍乱、天花、鼠疫、麻疹、白喉、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等进行过殊死的斗争,最终都取得了胜利。依靠科学,人类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人类有能力征服各种传染病。二、非典: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的发生和确认:2002年12月,广州省河源市一位病人:持续高烧、干咳、肺部X光透视呈现“白肺”(即双肺部炎症呈弥漫性渗出,阴影占据了整个肺部)。患者呼吸困难,病情很重,生命危在旦夕,于是由河源转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该院1、条件非常好,霍英东赞助;2、地位高,广州省呼吸研究所;3、人才精,广州医疗卫生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病的诊治方面独树一帜的钟南山即在该院。)该医院对病人应用了多种抗生素后,却毫不见效,广州市研究所专家均感到非常“奇怪”。两天后从河源传来消息:当地医院救治过该病人的8名医务人员包括转运病人的司机全部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怪”上加“怪”。2003年1月2日,广东省中山市两家医院内科相继出现这种怪病的病人,并且发生了肺炎局部爆发,医务人员感染多人,医学专家立即向广州省卫生厅报告,1月21日钟南山受命,前往中山市两家医院调查这种怪病。广博的医学知识与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他,这是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专家小组立即将一份涉及该病诊断、治疗、预防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的调查报告送达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近几个月全省医疗机构收治的聚集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回顾调查,追踪发现:2002年11月佛山市曾发生一起家族聚集性非典型肺炎疫情,首例发病时间为2002年11月16日。但世界上第一例“非典”发生在越南河内的越法医院。据报导一名48岁的美国商人从上海和香港旅行回到越南河内后,出现“非典”病症,入住越法医院。其后在被感染的62名人员中,一半左右是该院医务人员,而且死亡的4名患者都是该院的医生与护士。意大利注明传染病专家卡罗乌尔马巴尼在越南提出了“非典”。非典的临床特征a、什么是非典型肺炎?b、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是什么?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非典病毒溯源研究获重要进展:动物SARS样病毒是人类SARS病毒的前体。三、反麻痹、抓防非,切实落实九项措施,加好农村防治非典工作:目前农村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疫情,但农村防治工作中的问题不容忽视,要落实九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建立责任状;二是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科学预防知识,树立依靠科学,战胜疫病的信心,使各级政府、基层组织、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都明确在防治非典型肺炎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三是加强农村疫情监测。健全县乡村三级相结合、以村为基础的疫情监测体系。四是建立救治机制。建立一支应急医疗队伍,做到什么地方发现疫情,都能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紧急处置。成为应对农村各种突发疾病灾害的重要力量。五是加强培训和巡诊。六是实行“三就地”原则,切断疫情传播渠道。对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必须实行属地管理,坚决做到就地预防、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对患者绝不能送回原籍或推向社会。七是对农民患者一律实行免费治疗。八是齐抓共管,群防群控。九是实行部门和地区联防联控。个人:“四勤三好”: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口罩戴好、心态调整好、身体锻炼好。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艰苦工作和全国人民顽强奋战,非典防治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这些天全国非典疫情趋于平缓。这说明中央采取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是正确的、有效的。使我们大大增强了战胜非典的信心。但目前防治工作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越是疫情趋缓的时候越不能松懈。蚁穴虽小,可毁长堤;麻痹大意,功亏一篑。我们要更加重视严防死守,力争早日战胜非典疫病灾害,夺取防治“非典”斗争的最后胜利。附录一非典型肺炎常见问题的解答一、临床表现与治疗问:什么是非典型肺炎?答:非典型肺炎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以下非典型肺炎特指自2003年初以来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目前病原尚不明确、有一定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问: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是什么?答:病人通常先出现发热(腋下体温常在38以上),可伴有寒战或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全身酸痛和不适,乏力,部分病人在早期也会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发病27天后,病人会有干咳、少痰,呼吸困难,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约10左右的病人需要机械性通气。血液化验时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降低,肺部X线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炎改变。 问:非典型肺炎与普通流感在症状上有什么异同?答:非典型肺炎与流感具有一些相似的临床表现,如发烧、全身酸痛、乏力、咳嗽、咽痛等。而流感通常数日后好转,较少出现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1、流行病学史1.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1.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病人的区域。2、症状与体征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4、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A、医学观察诊断标准:1.2+2+3 B、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3条或1.2+4条或2+3+4条。C、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4条及以上,或1.2+2+3+4或1.2+2+4+5条。为什么锁定果子狸?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非典的病原体找到了,是一种变种的冠状病毒“SARS病毒”。 病原体找到了,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深港两地的科研人员认为,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过SARS病毒,它很可能来源于动物。 这种动物一定与人有亲缘关系,因此,哺乳动物的可能性最大。鉴于这是一种人类新发现的病毒,科研人员又推断源头动物平时应很少出现在人类的生活圈子里,从而决定先从野生动物入手。思路一步步清晰,研究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在普查多种动物群体后,他们最后把目标锁定在果子狸、猪獾、鼠獾、貉、海狸鼠等8类哺乳类动物中。 5月7日,联合攻关小组与深圳林业、农业等部门合作,从市场上进行了野生动物取样,共采集这8类哺乳类动物25只。研究人员对动物的粪便、肛拭、鼻咽拭等进行采样,开展血清学、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 5月11日,科研人员兴奋地发现,有果子狸标本通过PCR检测呈阳性,而且病毒含量大,很容易被检测出来。5月13日,科研人员经过反复取样检测,实验室结果越来越清晰。 5月14日,一个令人兴奋的结果出来了,实验人员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3株SARS样病毒,从1只貉标本中分离到1株SARS样病毒。科研人员通过电镜对病毒形态进行分析,确定是冠状病毒。 24日,卫生部公共卫生专家说,广东广西的非典初发病例中不少人是从事餐饮业的人员和野生动物贩子。据了解,去年下半年,非典病例出现的前夕,也正是一些不法分子从边境倒卖野生动物十分猖獗之时。现在,病原体的来源得到确证,这对于切断传染源,找到非典防控的正确措施将具有重大意义。 新闻背景 果子狸果子狸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果子狸属。果子狸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做“白鼻心”,常见的俗名也包括:花面狸、香狸、白额灵猫。果子狸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我国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地也有分布。目前民间繁殖饲养的数量颇多,但野外族群的现状不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果子狸属于保护动物。野生果子狸的栖息地,分布于低至高海拔之地区,但以低、中海拔为多,栖息地以阔叶林为主,偶可在开垦地发现其踪迹。非典型肺炎被列为我国法定传染病国务院已批准将非典型肺炎列为我国法定的传染病进行依法管理。目前,我国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三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