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doc_第1页
老年人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doc_第2页
老年人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人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老年科 顾小红 樊建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改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化方式的健康化和理智化,人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日趋突出,因此提高老年人疾病诊治水平,成为了增进老年人健康,减少发病率,降低病死率,延长寿命的关键。由于我国属于乙型肝炎高发区,我国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HBV总感染率在个别地区超过50%。HBV 感染后约2540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约15%一25%最终将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病,HBV感染是我国癌症的第二主要危险因素。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防治手段还有待改进和发展,而老年人肝脏结构和功能老化,导致肝脏储备能力和再生能力均降低,蛋白合成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各免疫器官萎缩,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感染肝炎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后临床症状重,病程长,恢复缓慢,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可能,而且易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病死率高,预后差。在有关老年疾病病死率分析中发现消化系统疾病在老年住院病人死因中居第三位,其中主要为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因此关心老年人,关注老年疾病的防治也刻不容缓。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点和危害作一介绍,为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治提高参考。一、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及传播途径目前常见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等(亦称、型肝炎病毒),其引起的肝炎为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被我国列为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HBV 属嗜肝DNA病毒科,抵抗力较强,但6510 h、煮沸10 min 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慢性HBV感染者(HBsAg阳性)近4亿,75分布在亚洲,而HBV更是无情选择了中国,我国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约1.2亿为慢HBV感染者,占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的1/3,3000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全球约100万/年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相关疾病,占死亡原因第9位。HBV感染是我国癌症的第二主要危险因素。HBsAg阳性母亲通过垂直传播使婴儿感染HBV,其中90成为慢性HBsAg阳性携带者,严重影响下一代健康。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乙型肝炎病毒危害之巨,令人扼腕。全球约4亿人的慢性HBV感染者,HBV 感染后约2540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约15%一25%最终将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病。据WHO报告,全球约100万/年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相关疾病,占死亡原因第9位,而且HBV感染是我国癌症的第二主要危险因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的年发生率约3%,5年累计发生率约16%。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的5年病死率分别为0%一2%, 14%一20%和70%一86%。此外,慢性乙型肝炎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一项疾病的经济学研究对各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的平均医疗费用作了统计,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为20 477元人民币,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为36 323元人民币,而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患者分别为36 757元和38 267元人民币。按此计算,我国每年因慢性乙型肝炎(包括肝硬化、HCC)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800亿元人民币。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地方性流行地区,虽然近年来由于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但全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仍处于高水平,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三、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和肝硬化的关系n 1、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HCC)相关以往研究:与HBsAg(-)和HBeAg(-)相比,HBsAg(+)者发生HCC的危险性(OR)为9.6,HBsAg(+)和HBeAg(+)发生HCC的危险性(OR)为60.2。无论HBV感染后ALT正常与否,无论HBeAg(+)或(-),HBV DNA水平以HCC发病率相关,HBV DNA水平是有效观测HCC发生的独立因素,持续高HBV DNA载量,HCC的发生率最高。 HCC发病率随HBV DNA水平升高而上升;通过药物有效降低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将能够使HCC的危险性显著降低。即使低水平的HBV DNA也能够增加HCC的危险性。肝硬化患者发生HCC 的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嗜酒、黄曲霉素、合并HCV 或HDV 感染、持续的肝脏炎症、持续HBeAg 阳性及HBV DNA 持续高水平 (105 拷贝/ml )等。在6岁以前受感染的人群中,约25%在成年时将发展成肝硬化和HCC,但有少部分与HBV感染相关的HCC患者无肝硬化证据,HCC家族史也是相关因素,但在同样的遗传背景下,HBV病毒载量更为重要。2、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硬化相关血清HBV DNA水平可预测慢性乙肝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 发生危险,LC发生率随HBV DNA水平升高而升高,其中HBV DNA载量1.0*106拷贝/ml 的 LC发生率最高。持续病毒复制可增加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发生危险,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是LC的前驱表现。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可降低肝脏炎症以及随后LC的发生危险。将HBV抑制到无法检测的水平,将有望降CHB进展为LC和HCC的 危险。即使在HBV DNA无法检测出的感染者中,依然有LC的发生,提示对于HBV DNA低于无法检测时,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警惕今后发生LC.3、乙肝病毒感染预后HBV DNA水平与乙肝患者ALT复常、肝组织学改善相关,高HBV DNA载量患者易并发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以及重症肝炎,因此容易出现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病情重,病程长,预后差。四、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目标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长期抑制HBV复制或消除HBV;使ALT复常,防止复发;改善肝组织学病变;达到HBeAg血清转换;减轻和逆转肝纤维化;减少和防止发展为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HBV的持续存在和不断复制是导致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抗HBV治疗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是否治疗,疗效如何,请检测HBVDNA水平,HBV DNA 水平越低越好。PCR检测HBV DNA,病毒载量分为:未检测到:低限为1.6*103拷贝/ml;低效价:105拷贝/ml;高效价:105拷贝/ml。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肝炎尤其是乙肝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这一疾病涉及亿万民众与家庭,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应采取免疫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