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1页
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2页
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3页
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4页
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 /T 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规程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cultiva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paper pot nursery sugarbee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 - 发布 - -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 /T 目次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24 总则25 栽培技术26 病虫害防治27 收获与贮藏28 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作业流程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文斌、郭晓霞、樊福义、黄春燕、邓君超、展耀东。引言我国水资源紧缺,单位耕地平均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量的3/4。近年来,在干旱加剧,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研究的热点。膜下滴灌技术具有保温保墒,提高田间灌水均匀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等优点,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充分发挥其节水、丰产、增效的目的,为干旱冷凉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开辟了一条新路。在甜菜生产过程中,丰产增糖一直是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纸筒甜菜由于提前在育苗棚内生长,延长生育期,充分利用光能,增加有效积温,便于生产上使用生育期较长的高产品种;有利于合理密植,确保保苗率,抵抗苗期的各种灾害;经过人为调节和控制幼苗所需的温度、水分和营养元素,保证幼苗健壮,为丰产、稳产、高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是干旱冷凉区农田保温节水、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措施,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增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普及推广该项技术,保证其技术实施的规范化,特制定本技术规程。5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甜菜栽培生产中膜下滴灌、纸筒甜菜移栽、病虫草害防治、田间管理的有关定义、作业要求、作业质量及收获与贮藏等的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华北井灌冷凉区甜菜生产农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5262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0496-2002 糖料甜菜GB/T 20203-2006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滴灌 drip irrlgation利用专门灌溉设备,以水滴浸润土壤表面和作物根区的灌水方法。3.2 膜下滴灌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这种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3.3 移栽 transplanting移栽又称移植,指把在苗床中的幼苗移植到大田的作业。3.4 幼苗期 seedling stage从出苗(子叶露出地面)至根的初生皮层脱落三生构造形成时期。苗龄35d左右,叶序由对生转为互生,植株68片叶,根初生皮脱落。3.5 叶丛快速生长期 leaf lush growing stage从根的初生皮层脱落至叶丛日增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期(封垄阶段)。苗龄35d65d,植株9片28片叶。3.6 块根糖分增长期 root and sugar increasing stage从封垄到单株绿叶面积达到最大并开始下降的时期(苗龄70110d)。3.7 糖分积累期 stage of accumulating sugar从单株最大绿叶面积开始下降至收获的时期(苗龄110d后)。4 总则4.1 目标为了保证甜菜膜下滴灌技术与种植技术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运行可靠,充分发挥其效益,制定本标准。4.2 统一性本标准是在甜菜一膜一管双行种植技术与纸筒甜菜移栽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统一技术要求,正确合理地运用此技术,达到节水、高产、增效的目的。4.3 协调性农作物覆膜种植具有增温、保墒、抗旱作用,滴灌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膜下滴灌将两种技术优势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更加显著,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加有利。4.4 适用性 膜下滴灌纸筒甜菜的各项作业应与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相结合。5 栽培技术5.1 纸筒甜菜移栽前准备5.1.1 选地、选茬移栽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平川地、平岗地或排水良好的二洼地。甜菜轮作周期不低于4年;褐斑病、黄化毒病发生地区在5年以上;根腐病发生严重地区,实行6年以上轮作。避免甜菜连作(即重茬)或隔年连作(即迎茬),前茬以小麦、大麦、莜麦、亚麻、油菜为上茬,马铃薯、棉花、大豆次之。5.1.2 整地、施肥参照当地土壤肥力和种植甜菜的施肥情况,要求精耕细作,整地要达到细、碎、平、无坷垃、无根茬。所有肥料随基肥一次性施入,农家肥1.0吨/亩1.5吨/亩,甜菜专用肥50kg/亩或磷酸二铵10kg/亩15kg/亩,硫酸钾8kg/亩10kg/亩。施肥标准按NY/T 496规定执行。5.1.3 管道的安装及连接移栽前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将各主干管安装好,地头滴管带打结或潜埋入土,尽快铺设好滴灌支管、副管,连接毛管。支管布局按照地面坡度大小、水源水量及压力来计算,合理布局。安装后开机井试水、试压,检查滴灌管网调至正常运行。注意在铺设滴灌带时压紧压实地膜,使地膜尽量贴近滴灌带,避免阳光通过水滴形成的聚焦灼伤滴管带。管道的安装及连接按GB/T 20203-2006 和GB/T 50363-2006 的规定执行。5.1.4 覆膜采用0.007mm70cm聚乙烯地膜,配置模式为“一膜一管双行”,覆膜前将毛管放在两行中间,滴距为25cm滴管带,滴管带有滴水孔的一面必须朝上。膜边覆土厚度一般要求3cm5cm,在膜上每隔5m放置一小土堆压膜,防止大风刮走或刮破地膜。5.1.5 移栽前对苗床 “嫁水”、“嫁肥”、“嫁药”“嫁水”:使苗床有足够的水分,易于纸筒分离,在移栽前一天将幼苗浇足水量,一般一册浇水15kg左右;“嫁肥”:为培育壮苗,移前的4d5d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用量以20g对水10kg为宜;“嫁药”:为防止幼苗移栽到田间后虫害危害,移栽前1d2d对床内的幼苗用2000倍液敌杀死喷洒。5.1.6 壮苗标准幼苗真叶四片,叶柄长与叶片长之比不大于0.7,叶宽1.5cm,叶片长5cm以下,胚轴长不大于0.5cm,叶色深绿有光泽无病。5.1.7 起苗用专门起苗钗或平板锹起苗,起苗本着随起随栽,大苗、壮苗先起先栽的原则,放入苗箱或直接装入平板车上,起苗、运苗必须做到轻拿轻放,尽量减少颠簸震动,防止筒内土脱落伤根;幼苗上面应遮盖用水浇湿的麻袋或草袋,防止幼苗在运送、移栽过程中风吹日晒失水萎蔫,影响成活率。5.2 纸筒甜菜移栽及栽后管理5.2.1 移栽时间一般在苗龄达到30d35d左右(4片真叶)可移栽。平均气温恒定在10时为适宜的移栽温度,最佳移栽时间为4月28日5月5日,最晚不迟于5月10日,推迟移栽会引起大幅度减产。5.2.2 移栽方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人工移栽的方法,根据使用的移栽工具不同主要有扎孔移栽法、鸭嘴移栽器移栽法、垄上开沟移栽法和穴栽法等。移栽深度不大于15cm,使纸筒上沿与地表平,然后扶正、培土、按实。注意插苗时,尽量使子叶展开方向与行向垂直,以利侧根发育。机械移栽可采用2ZT-2型双行纸筒甜菜移栽机,配套动力为25马力35马力。5.2.3 移栽密度移栽密度以每亩栽苗4500株5000株为宜;移栽时应保持纸筒上缘与地面取平,达到不窝根、不下窖、不上吊、不烂筒、不伤根,栽正栽直。5.2.4 苗期管理移栽后,立即滴灌缓苗水,用水量以两孔水印相接为宜,一般为30m3/亩。以耕层土壤湿润、不积水为宜,保证缓苗快、成活率高。移栽后3d5d,应及时查苗补苗,保证达到全苗。移栽浇水后,及时中耕除草,破除板结,将裸露的纸筒培好土,加快缓苗。一般在移栽5d7d后及时破除板结层,防旱保墒,提高地温,旱情严重时可延后进行中耕,墒情差时尽量不要端抬垄体失墒。5.2.5 叶丛快速生长期6月上中旬,进行一次透灌。以使叶丛迅速达到繁茂。用水量为35m3/亩40m3/亩。5.2.6 块根及糖分增长期7月中旬8月下旬,进行2次3次滴灌,促进块根膨大生长。一般每次用水量30m3/亩左右。这个时期的灌水一定要视土壤墒情、降水、甜菜的生长情况而定,田间30%以上甜菜有闭晌现象就需要灌溉,但是,切勿造成田间积水。5.2.7 糖分积累期甜菜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同化器官,功能叶片多少,直接关系到块根产量和含糖率。甜菜割擗叶片后,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减收,所以甜菜生长中后期严禁割擗功能叶片。甜菜起收前20d要严格禁止浇水。6 病虫害防治6.1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草害发生的规律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在化学防治中,提倡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根据以上防治原则,首先应选用抗病良种;其次是实行轮作;最后是药剂防治。6.2 防治对象药剂的使用方法均按GB 4285和GB/T 8321的规定执行。6.2.1 虫害防治移栽前1d2d对床内的幼苗用2000倍液敌杀死喷洒,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6g/亩8 g/亩,或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6g/亩12g/亩对水5kg/4册7kg/4册苗床喷雾。蛴螬等地下害虫严重地块,可结合施肥,用10%毒死蜱颗粒剂1.5kg/亩2.0kg/亩,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1.5kg/亩3.0kg/亩或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0.5kg2.0kg与肥料混合均匀施用。甜菜生育中后期田间发现甘蓝夜蛾及藜夜蛾幼虫危害时,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水乳剂10ml/亩15ml/亩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ml/亩30ml/亩, 或5%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15ml/亩30ml/亩,对水30kg/亩40kg/亩,进行防治。6.2.2 病害防治6.2.2.1 防治甜菜立枯病除包衣和种子处理以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混拌,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8%。6.2.2.2 防治甜菜褐斑病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抑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公顷用药液600kg750kg,田间首批病斑出现时即喷药,隔15d左右再喷1次。发病严重的地块应喷3次4次。6.2.2.3 防治甜菜根腐病用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按种子重量的0.8%拌种(不对水);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闷种;70%土菌消800倍液灌根,每株150ml。7 收获与贮藏7.1 成熟期甜菜生物学成熟的特征是:多数老叶变黄并枯萎;叶丛疏散,叶子斜立或匍匐;叶柄用嘴嚼有明显甜味,而咸味变淡;块根增长缓慢并趋于停止,质地变脆,含糖达到最高水平,纯度达85%左右。7.2 收获期田间80%以上植株具有成熟期特征时即可收获。不同种植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由于气候、土壤、品种、栽培技术等条件的不同,甜菜的成熟期也不尽一致。7.3 收获方法可采用蓄力收获(用蓄力牵引的铲蹚犁或翻地犁将甜菜行蹚(15cm18cm)和手工挖掘。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挖掘(主要用拖拉机牵引摘掉犁壁的四铧犁或五铧犁进行挖掘,犁铲入土20cm22cm)。机械使用方法按GB/T 5262规定执行。7.4 原料甜菜的切削方法切削方法等按GB/T 10496-2002规定执行。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