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2018届高三年级四月语文调考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宜昌市2018届高三年级四月语文调考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宜昌市2018届高三年级四月语文调考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宜昌市2018届高三年级四月语文调考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昌市2018届高三年级4月语文调考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A(B项张冠李戴,选项把罗素的观点说成了功利主义者的观点。C项“就不能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不能使学生有扎实的职业基础”曲解文意,应该是就不能“锻炼那种富于想象力的思维能力”D项断章取义,原文并不是反对搞专业训练,只是反对“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2.C(C项中的对比论证错了,应是类比论证。)3. C(对商业学院也不能这样管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 D(“这就为茫茫能够留在古镇埋下伏笔”在文中无依据。)5.要点:(1)有责任感,有担当意识,爱岗敬业,执着坚持;(2)重情重义,痴情专一;(3)善良,体贴,热心,关爱他人。(具体结合文本分析,答对任意二点均可得5分)6.(1)留白艺术。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想像的空间:茫茫为何要弹吉他?茫茫的吉他声为何是忧郁的?茫茫会留下来吗?(2)情节照应。吉他是昊杰托人从城里给茫茫买的;现在茫茫面临人生抉择,茫茫弹起吉他。结尾处与文章中两处琴声也形成照应。(3)揭示主题。人生在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是屈从于外界因素,还是顺从自己的内心?(答对任意两点均可得6分;或者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3分)B(B项“占其人口总数的6.6%”错,6.6%是其汉语学习人数的全球占比。)8.(5分)A 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B项,“略逊一筹”不妥。C项,“夹叙夹议”“读者无法客观了解汉语热的现状”,错。D项,注意范围限定,法国是“初、中等教育里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之后的第四大第二外语”。)9.(4分)全球开设汉语课程的教育机构迅速增加,学员规模持续扩大汉语学习人数不断增多。汉语受到国家层面重视,在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的排位普遍提高,呈现低龄态势。汉语教学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机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令许多国家华文教育迅速升温。汉语热冷热不均,学习汉语的人主要集中在上层,普通民众对中文应用较少,官方场合使用汉语的比例不高。(每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3点及以上即可得全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A(文中“乃颜”为人名,“阿八剌忽”“肇州”为地名,“兀速”“憨哈纳思”“乞里吉思”为部落名,“名”为动词。故断句应为“自此而北,乃颜故地曰阿八剌忽者,产鱼,吾今立城,而以兀速、憨哈纳思、乞里吉思三部人居之,名其城曰肇州。”)11D(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有多个年号,只是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12C(至元二十七年,刘哈剌八都鲁时任河东山西道宣慰使,而非返乡休养。)13(1)该去的大多逃避不去,你擅长医道,又熟悉骑马射箭,能随他去吗?(5分)(当行者:该去的,1分;复习:复,又;习,熟悉;1分;从:跟随,跟从,1分。译出大意,2分。)(2)(刘哈剌八都鲁)不敢把到远方服役的事告诉母亲,母亲也暗中知道些情况,对他说:“你只管走,我病已好了。”(5分)(远役:到远方服役,1分;微:暗中, 1分;第:只管,尽管,1分。译出大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4. BD (B项应为直接点明,D项颔联为正面实写,颈联为侧面虚写。)15. 参考答案:颔联生动描写鸳鸯的多情重情。运用细节描写:诗人从鸳鸯日常的飞鸣宿食中选择两个最能表现其多情的细节,用“暂分”和“只渡”对举,把鸳鸯的习性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用词精妙:“暂”与“犹”,“只”与“亦”四个虚词,两两呼应,顿挫传神,造成一种纡徐舒缓、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鸳鸯的“情”显得更加细腻缠绵、深挚感人。该联表达了诗人对鸳鸯的喜爱之情。(评分标准:总体概括1分,细节描写2分,用词精妙2分,归结情感1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5分)(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5分。每空1分。若出现错别字或多字少字,或句子位置不对,该句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 B(一针见血:比喻写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使用正确。倾家荡产:把全部家产丧失净尽,一般表示最终最坏的结果。这里表示的是手段和过程,属误用。可改为“倾尽家产”或“砸锅卖铁”等。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使用正确 。海晏河清: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于形容天下太平,此处使用正确。深文周纳:苛刻、周密地援用法律条文陷人于罪,后也形容给人强加罪名。此属望文生义。差强人意: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后来用以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这里与想要表达的意思不符。)18. D( A、成分残缺,“创下了”缺宾语,在“成交量”后添加“新高”。B、语序不当,应为“认识、评价、尊重”。C、句式杂糅,末尾句应该为“对此进行了诠释,透过诠释可管中窥豹。”)19. B(A项“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太过随意,政府表态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C项“府上”敬辞,不能用于自身;D项说希望同学“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那么言外之意是说同学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此话放在毕业赠言中,很不得体。)20(6分)自动驾驶汽车可行可以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多数人不能接受(或“需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每句2分)21.(2)湖北启动“新高考”,不一定证明旧高考弊多而利少。(3)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成功,不一定一劳而永逸。(5分。答对一处给2分,答对两处给5分。)四、作文(60分)22.参照2017全国卷作文评分标准。1.命题动因:“积极进取”应该是这个时代青年人必有的精神风貌,但进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现实的“骨感”往往让我们精神苦闷,意志动摇,甚至变得自暴自弃、悲观消极。此题意在引发高三学生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尤其是在“此路不通”的情况下作何选择。2.写作提示:最好综合两则材料的共同价值取向,加以选择后行文。3.立意参考:注重精神世界,享受不断成长的人生;不畏艰辛,积极进取;抛却虚无,人生有为;活在当下,快乐成长。【文言文参考译文】刘哈剌八都鲁,河东人,本姓刘氏,家族世代行医。至元八年,元世祖暂住白海,因身边近臣进言推荐,得以召见,起初赐名哈剌斡脱赤。十七年,提升为太医院管勾。昔里吉反叛,宗王别里铁穆而奉命前往征讨,帝对哈剌八都鲁说:“该去的大多逃避不去,你擅长医道,又熟悉骑马射箭,能随他去吗?”回答道:“事奉君主不辞劳苦,臣不去又能干什么呢!”即将出发,听说母亲病了,请求回家探望,皇上安排驿站车马送回家。见到母亲后,(刘哈剌八都鲁)不敢把到远方服役的事告诉母亲,母亲也暗中知道些情况,对他说:“你只管走,我病已好了。”于是马上告辞,强忍着泪水,但鼻血大流,几里路后都不停止。一天,到郊外打猎,有只狐狸在草中窜动,宗王射狐狸,不中,哈剌八都鲁一箭射中,宗王非常高兴。王妃患病,他给了药就痊愈了,宗王又很高兴。奏请他做王府长吏。宗王就命令哈剌八都鲁到行宫献俘虏。皇帝见他瘦了很多,让出自己享用的大块羊肉,赐予他,他下拜接受后,先割下块好肉揣在怀里。皇帝问他原因,答道:“臣当初与母亲诀别,如今回家,母亲侥幸还活着,请允许把您所赐给她吃。”皇帝称赞其孝心。因功授予和林等处宣慰副使,赏赐很多。二十四年,又升任宣慰使。二十五年,海都入侵边境,尚书省认为和林屯有粮食,应当得到一个了解轻重缓急的人来掌管粮食的调出与纳入,奏请任用怯伯。皇帝说:“钱粮不是怯伯所懂的,哈剌斡脱赤可胜任。”让怯伯与他一同去。为他改名叫察罕斡脱赤。二十七年,迁任河东山西道宣慰使。他上奏说:“臣屡经沙场而归,衣裘都破了。河东,是臣的故乡,希望赐给锦衣以为荣耀。”帝把用金丝织成花纹的衣服赐给了他。过了二年,召还,帝告诉他:“从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