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word版.doc_第1页
《农业生态学》word版.doc_第2页
《农业生态学》word版.doc_第3页
《农业生态学》word版.doc_第4页
《农业生态学》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系统及系统特性 生态系统及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 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1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自然环境 ()人工环境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提问) 最小因子规律(水桶原理)、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境 (4)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生态型、生态位 (5)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 (1)种群结构 大小与密度、年龄结构与性比、出生率与死亡率、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 (2)种群的动态( 图示) 生命表与生命曲线、种群的增长型( J 型与 S 型) (3)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正相互作用(偏利、原始合作、互利共生)、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 (4)种群的生活史对策( r 、 K 对策) (5)种群的调节 密度制约(种间牵制和种内调节)、非密度制约、 IPM 3 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 (1)群落的基本特征 (2)群落的结构 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3)群落的演替 演替的类型(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旱生演替与水生演替) 演替的发展趋势 利用演替原理建造农业群落 (4)协同进化 (5)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农业活动、特殊性、威胁因素、保护与开发利用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1 概述 ( 1 )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 (举例子引出概念) ( 2 )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标志 2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 1 )农业生态景观与水平结构( 图示) 景观多样性、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农户庭院经济 ( 2 )自然条件对水平结构的影响 温度、水分 ( 3 )农业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平结构的影响 (图示) 农业区位、杜能农业区位、生态经济区位3 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 1 )自然地理位置与垂直结构 (图示) 流域位置、地形变化(大地形和小地形) ( 2 )农田立体模式 (先提问,再图示) 农作物间作、稻田养鱼、稻萍鱼、农田种菇等( 图示 ) ( 3 )水体立体模式 (先提问,再图示) 鱼的分层放养、鱼牧结构 ( 4 )养殖业立体模式 (图示) 分层立体养殖、林鱼鸭立体种养 ( 5 )农林立体模式 (图示) 农林业系统;农林业模式(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林胶茶、林药间作4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1 )食物链(举例) ( 2 )食物链类型 ( 图示、提问 ) 捕食、腐食、寄生食物链 ( 3 )食物链结构类型( 图示 ) 食物链加环作用、类型(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加工环等)、食物链的解列、食物链结构举例 5 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 1 )作物套作(提问 ) ( 2 )轮作、轮养 (图示、提问 ) ( 3 )农业生产模式的演替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 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 1 )能的形态、度量、来源 (提问:地球上能量主要来源于哪里) (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 4 )普里斯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2 初级生产的能量转化 ( 1 )初级生产的能量平衡( 图示 ) ( 2 )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地球表面的分布、我国状况、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 3 )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3 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 ( 1 )次级生产的能量平衡 ( 2 )次级生产的作用 ( 3 )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效率 ( 4 )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4 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 ( 1 )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 (提问) 自然辅助能和人工辅助能(包括工业和生物辅助能) ( 2 )人工辅助能的作用 ( 3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和转化效率 5 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 ( 1 )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 图示 ) ( 2 )生态效率与生态金字塔 ( 图示、提问 ) 6 能量生态学上的生态系统类型 ( 1 )生态系统类型 ( 2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物质循环的几种基本类型 ( 1 )物质循环的概念 (举上面的例子引出概念) ( 2 )物质循环的几种基本类型:水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水循环 ( 1 )水贮量及分布( 提问:水是从哪里来的 ) ( 2 )水循环过程: 文字加图示 ( 3 )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 (文字加图示) 输入项:降水、灌溉、地下水上升 输出项:蒸发蒸腾、渗漏、排水 ( 4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提问:目前水资源存在什么问题) 水资源短缺 (文字加图示) 水污染 (文字加图示) ( 5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水循环问题 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提问:修建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过度开采地下水 ( 6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管理 扩大土壤水分库容;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先提问); 减少水体污染;加强水资源的跨流域管理 3 碳循环 ( 1 )碳的 贮存库 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岩石圈、水圈( 提问 ) ( 2 ) 碳循环过程 不同层次水平上( 图示 ) ( 3 )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 提问 ) ( 4 ) 温室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4 氮循环 ( 1 )氮的 贮存库 大气圈、岩石圈(很少参与循环) ( 2 )氮 循环过程( 图示、提问 ) 输入:生物固氮、工业固氮、高能固氮 输出:燃烧、挥发、反硝化、渗漏等 ( 3 )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亚硝酸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氮素利用效率低( 提问 ) ( 4 ) 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调控 合理施肥、灌溉、水土保持 5 磷循环 ( 1 )磷的 贮存库 岩石土壤圈:主要是地壳 ( 2 )磷 循环过程( 图示、提问 ) 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 3 )农业生态系统的磷循环( 提问 ) 输入:施肥、作物残体、大气沉降、灌溉 输出:作物收获、土壤流失及侵蚀、渗漏 ( 4 ) 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磷矿开采、施肥、水土流失 6 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 1 )养分循环特点 ( 2 )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 图示 ) ( 3 )农田生态系统养分的平衡( 提问 ) ( 4 )农田养分循环的调节 7 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 1 )有毒污染物在食物链的浓缩 ( 2 )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其防治 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饲料添加剂污染等第六章 农业的资源与效益1 农业资源 ( 1 )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 2 )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 3 )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 1 )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 2 )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3 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 农业的社会效益 农业就业与人口城市化、食物营养、农产品代用品、农业收成与社会稳定 ( 2 )农业经济效益 收入递减规律、资源相互替代效益 ( 3 )农业的生态效益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的原因与控制 ( 4 )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1 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 (例子引出) ( 1 )自然信息流 (提问) ( 2 )人工信息流 ( 3 )自然信息流和人工信息流的区别 ( 4 )信息的量度(提问) 2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 1 )资金流的基本构成 ( 2 )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 (提问) 耦联关系、单独的资金流、单独的能物流关系 ( 3 )农业生产过程的经济外部性问题 成本外摊、收益外泄 ( 4 )经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 (讨论) ( 5 )高斯( Coase )理论 : 产权的确定 3 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核算 ( 1 )资源定价 ( 2 )资源分类 ( 3 )资源定价的方法 ( 4 )资产评价实例 4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特点 ( 1 )基本特点 中心式和非中心式调控 ( 2 )自然调控: 程序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稳态调控 ( 3 )人工直接调控 ( 4 )社会间接调控 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 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提问) (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科技属性 (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协调性原则、需求性原则、安全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 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 2 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农业发展思潮 ()历史阶段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替代农业 ( 2 )发展思潮 农业现代化思潮、绿色革命思潮、自然农业思潮、可持续农业思潮 3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 ( 1 )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内容 ( 2 )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 ( 3 )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SARD ) 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及其建设 ()环境与资源支持系统 ()生产与管理支持系统 ()经济与市场支持系统 () 技术与信息支持系统 ()政策与法律支持系统 ()文化与伦理支持系统 5 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与方法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 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关键技术体系 ()高新技术创新体系第九章 中国的生态农业1 中国农业的发展阶段及面临的挑战 ( 1 )世界农业发展的阶段 ( 2 )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2 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 1 )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 2 )中国生态农业的目标 ( 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