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裂缝--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ppt_第1页
专题:地裂缝--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ppt_第2页
专题:地裂缝--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ppt_第3页
专题:地裂缝--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ppt_第4页
专题:地裂缝--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裂缝: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主讲教师:曾斌,zengbin_19126.com,以西安地裂缝为例,专题7,资料来源: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2,3,4,5,6,关键词 西安地裂缝 上盘 下盘 标志层 地面沉降,提要 西安地裂缝是指在西安地区地质历史上多发、继承性的新构活动在地层中的破坏形迹,在近数十年来由过量抽降地下水导致的地层固结沉降过程中,在地面与地层中的反映性表现。它们的平面与空间分布具有突出的地貌构造格局。它们的“活动”是被动性的,可是它们的破坏性是严重的。每个城市建设项目必须搞清它们的存在及其与项目的位置关系。 本次专题还将对西安地裂缝勘察设计问题以及主要对策进行讨论。,7,1. 西安地裂分布、数量,自上世纪70年代,特别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已发现的西安地裂缝已有13条,它们的分布范围西至西郊皂河冲积平面,东跨浐河,南抵临潼长安大断裂组。 它们的共同总体走向为NEE,共同南倾,平面展布格局上规律性显著,反映了它们与当地梁洼地貌的构造同源性。见图1。,8,图1 西安地裂缝分布图,9,2. 西安地裂缝的破坏性,西安地裂缝破坏性是严重的,已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表现为:,10,2.1 破坏建筑物,迄今凡与西安地裂缝相交的建筑物几乎都遭受了破坏,有的被迫废弃。这类例子不胜枚举。见图2、图3。,11,图2 西北大学一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12,图3陕西日报社一平房遭破坏,13,2.2 破坏农田、道路,凡与西安地裂相交的道路无不一再遭受破坏,这类事故层出不穷。见图4、图5,14,图4 电视塔北f9地裂缝,15,图5 切断太乙路人行道的地裂缝,16,2.3 破坏地下设施,这类例子曾一再发生。见图6、图7。,17,图6 环城南路上地裂缝切断窑洞。南盘(上盘)下降,垂直断距200mm(镜头向南),18,图7 西安油漆厂管井被地裂缝(f2)切断,19,秦王宫西探槽揭示地裂缝,20,陕西重型机械厂水池变形,21,3. 西安地裂形成和“活动”原因,3.1 当地地质历史上新构造运动的多次、继承性活动造就了今天为其形跡的西安地裂缝及与之同生的构造、地貌格局,具体说: 3.1.1 存在着地面形跡与深部形跡的统一对应关系,见图8、图9与图10。,22,图8 牛角尖断裂剖面(据张安良),23,图9 高楼村地裂缝错断标志层(古土壤层),断距4m,镜头向西。,24,图10 西安地裂缝的成因模式,25,3.1.2 西安地区的梁洼地貌的形成与变化中,西安地裂缝起着控制作用。每一道近东西向走向的梁的南侧(洼地中)必有其相应的地裂缝,见图11、图12与图13。,26,图11 西安梁洼(盆地)地貌及断裂分布,27,图12 乐游原黄土梁、观音庙洼地横剖面,28,图13 大雁塔以南的地貌,29,3.1.3 地裂缝的平面和空间分布格局与区域构造形跡分布间存在着成生关系,二者是统一的,见图14。,30,图14 西安及附近地区的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31,3.1.4 20多年的监测显示,毎道地裂缝的地面与空间形迹的位置是不变的,“既定的”,它的“活动”未见有脱离既有形迹的。 3.2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了严重的(不均匀)地面沉降,引发了地裂缝的“活动” 3.2.1 地下水的长期过量开采的结果是地面的严重(不均匀)沉降和地面的局部扰曲,引起了所谓的地裂缝的“活动”,如前已指出,这个“活动”是一种被动的反应,不是当今的地质构造(断层)活动。,32,3.2.2 水准剖面测量证实了地裂缝上盘与下盘间沿剖面的沉降差异见图16。,33,图16 西安地裂缝短水准曲线图(据吴嘉毅),34,4. 勘察方法,一般要抓好三个环节: 4.1 地面与建筑物的损坏调查,包括必要的开挖探查。 4.2 浅层地震勘探由于解译误差,可达数十米,故只能解决西安地裂缝的存在与否问题,却不能解决具体的位置问题。见图17。,35,图17 浅层地震勘探剖面,36,4.3 钻探逐次加密,将标志层的错断位置卡定在较短的(5m)钻孔孔距内,解决地裂缝的具体位置问题,见图18。有时标志层会缺失。这时要利用较深的钻孔,寻找深部可作标志层的地层及其错断与否和错断位置。,37,图18 小间距的钻孔将标志层(古土壤)的错断位置比较精确地“卡”定,38,5. 主要对策,5.1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迄今能采取的工程措施是作一定距离的避让,在陕西省标准“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程”(DBJ24-6-88)(试行)颁布前,关于如何确定避让距离,颇多争议。 自“规程”在1988年颁布实施后,工程界的措施有了统一的依据,逐步一致地按“规程”中的下表进行规划分区和建筑物的避让。,39,地裂缝影响带分区及其容许布置的建筑物,注:建筑物至地裂缝的距离系指基础外沿至主地裂缝边线的距离。,40,迄今“规程”颁布试行已逾17年。人们对西安地裂缝的“活动”规律的认识已加深很多而且已经基本上统一,都认为有必要对“规程”进行修订,以使工程措施更加科学,更加安全、经济。 现在,“规程”的修订工作已经完成,名称不变,编号为DBJ24-6-2006,于9月1日起实施,取代DBJ24-6-88,修订稿对西安地裂缝分布图(附录C)和上表修订如下:,41,地裂缝场地建筑物最小避让距离(m),注:1. 底部框架砖砌体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建筑物的避让距离应按表中数值的1.2倍采用。 2. 勘探技术误差 2m时,实际避让距离等于最小避让距离加上勘探技术误差 3. 桩基础计算避让距离时,地裂缝倾角统一采用80,42,除分布图和避让距离表外,修订稿较之原“规程”还有下列主要修改: 5.1.1 根据建筑物的规模、重要性以及由于地裂缝活动可能造成的建筑物损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建设在地裂缝场地的建筑分为一、二、三、四类四个重要性类别。,43,地表层(在地表已形成破裂)是一类场地的勘探标志层; 上更新统和中更新统红褐色古土壤是二类场地勘探标志层; 三类场地的勘探标志层有以下二种: 5.1.2-1 埋藏深度4080m的中更新统河湖相地层; 5.1.2-2 60500m深度内可连续追索的六个人工地震反射层组。,5.1.2 根据地裂缝场地勘探标志层的不同,将地裂缝场地分为一、二、三类:,44,5.1.4 规定了上述各类地裂缝场地的勘探精度的修正要求(附录B各类地裂缝场地的勘探精度修正值),5.1.3 对西安地裂缝进行了明确定义,(附录A西安地裂缝的基本特征),45,5.2除了上述技术立法措施外,西安市在掌握西安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和“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所采取的而且很有效的下述措施,应该继续得到执行。 5.2.1 坚持严格控制或停止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如前已指出,这个措施已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的局面得到了遏止,有的地方地下水位有所回升,与之相应,地面沉降大大减缓,有的地方已近停止。 5.2.2坚持对深层地下水水位动态与西安市地面高程变化动态的长期监测,以便及时采取对策。,46,附录A:西安地裂缝的基本特征 A.0.1西安地裂缝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西安地裂缝大多是由主地裂缝和分枝裂缝组成的。少数地裂缝则由主地裂缝、次生地裂缝和分枝裂缝组成。 2. 主地裂缝总体走向北东,近似平行于临潼长安断裂;倾向南东,与临潼长安断裂倾向相反;倾角约为80。平面形态呈不等间距近似平行排列。 次生地裂缝分布在主地裂缝的南侧,总体倾向北西,在剖面上与主地裂缝组成 “Y”字型。,47,3. 地裂缝具有很好的连续性,每条地裂缝的延伸长度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4 地裂缝都发育在特定的构造地貌部位(现在可见的和地质年代存在过的构造地貌),即梁岗的南侧陡坡上,梁间洼地的北侧边缘。,48,5. 地裂缝的活动方式是蠕动,主要表现为主地裂缝的南侧(上盘)下降,北侧(下盘)相对上升。次生地裂缝则表现为北侧(上盘)下降,南侧(下盘)相对上升。 6. 地裂缝的垂直位移具有单向累积的特性,断距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49,附录B:各类地裂缝场地的勘探精度修正值 各类地裂缝场地的勘探技术误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据一类场地勘探标志层错断确定的地面地裂缝坐标,=0 2. 根据二类场地勘探标志层的上更新统古土壤错断确定的地面地裂缝坐标,不小于2m。 3. 根据二类场地勘探标志层的中更新统古土壤错断确定的地面地裂缝坐标,不小于4m。 4. 采用钻探方法,根据三类场地勘探标志层错断确定的地面地裂缝坐标,勘探技术误差不小于10m。 5. 采用人工浅地震反射波勘探方法,根据三类场地勘探标志层错断确定的地面地裂缝坐标,不小于2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