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业余(函授)学士学位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证摘要:目的探讨对辩证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关键词:针灸 面瘫 腧穴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常常伴有口水自该侧躺下。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人体的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夹寒或者法夹热、夹暑湿等邪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等脉络,致使营卫不和,气血闭阻,筋脉失养而致。病因: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常见病因为:感染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耳源性疾病,自身免疫反应;肿瘤;神经源性;创伤性;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灸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之一,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疾病及预防疾病的方法。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说明艾叶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艾叶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起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醒脑安神,通经活络。在面部施灸需慎重,需避免对颜面五官的损伤,避免遗留对美容方便的不利因素,易于被患者接受,所以学生选取艾条温和灸法进行临床观察。古人曰:“头为诸阳之会”、“面为阳明之乡”而“阳明为多气之腑”。因此,在正常状态下,颜面部气血丰盛,但因肌肉浅薄,实非灸法所宜。但当一侧面部处于患面瘫的状态时,情况就发生了改变。经云:邪之所凑,其气比虚.”本病绝大多数是为脉络空虚,风之邪乘虚侵袭,以致于头面部一侧的阳明、少阳经脉气血阻滞,继则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生。所以在其临床多表现有患者侧面部的板滞、麻木和阴冷的感觉,具有喜温热刺激和揉按的特征。根据“寒者温之”,治疗当温通经脉,祛风散寒,通调面部气血为大法。因为灸法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除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功效,对于面瘫患者施以艾灸治疗能够旺盛经络气机,鼓舞气血来复,达到除病邪促进面部受阻之经络功能恢复正常的目的,故灸法善治风寒型面瘫症。针灸治疗室中医基础治疗。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配穴:局部取穴还可以加阳白、太阳、翳风;风邪侵袭加风门,风驰;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肝气郁结加太冲;气血双亏足三里、脾俞、胃俞。地仓向颊车方向刺透0.81.2寸,合谷针刺对侧穴位。症配穴: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平坦者加上迎香;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者加廉泉;迎风流泪、目赤者配睛明;素体赢弱者配配足三里、曲池。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皮肤选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0.03*50mm毫针用指切法进针,针刺各穴,德气后,每10分钟用补平平泻手法行针1次,留针30分钟。针刺的同时将艾条点燃,以灸架支撑,灸下关、翳风,距离穴位23cm,以局部红晕为度。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风邪侵袭面部,风中面部经络,气血阻滞,面部筋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取阳白、太阳、地仓、颊车疏通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散风寒之邪;“面口合谷收”,取合谷为远部取穴之一;风邪侵袭加风门,风池以疏散风邪;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清泄肝阳;肝气郁结加太冲疏肝理气;气血双亏加足三里、脾俞、胃俞调理脾胃,补益气血。面瘫患者是由于风寒之邪入侵面部经络,导致面肌瘫痪的病证。绝大多数为一侧性,极少数为双侧性,发病以2040岁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面部两侧的发病率大致相同,无明显的季节性,复发者极为少见。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良好,多于一个月左右即明确恢复,初期勿急于求成。以针灸治疗为主,可以配合热敷、理疗及按摩,注意患侧眼睛。平时注意起居,头面谨避风寒。伴有肢体或其他症状,或症情日久反剧者,需详审病因。本病多由经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迟缓,不收而致。治疗要趁早,是治愈面瘫治愈率的关键,面瘫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而针灸治疗面瘫取穴少而精,患者痛苦小,简便易行,为治疗此病的首选方法。面瘫的辩证,主要是通过兼证来治疗。本病以患侧面颊平坦、皱纹消失、目张不合、露睛流泪、引口移颊。风寒证: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风热证:见于发病初期,多继发感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气血不足: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症。治疗本病以疏风通络,活血牵正为主,兼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养血润燥。面瘫邪人中面部,经络所致。关键在于辨别是否兼夹有寒、热或痰之邪。风邪外袭:突发口眼歪斜,伴见恶寒或发热,流清涕,苔薄白,脉浮,多有面部受凉史。风邪侵袭经络,风邪善行数变,故起病突然,寒为阴邪,其气凝闭,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流清涕;苔藓白,浮脉为风寒袭表之象;肝风内动:以口眼突然斜,眩晕欲倒,头重脚轻为证候特征。肝为刚脏,体阴用阳,由于肝怒气逆,肝阳化风,上窜面部,损伤阳明脉络,牵动缺盆与面颊面歪斜。虽然此证与外风侵袭导致的口眼歪斜症状有相同之处,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外风,一个是内风。由于外风引起的,兼见表证,如恶寒发热,身痛,脉浮等症;而内风多肝风内动的前兆,如眩晕、耳鸣或肢体麻木等。二者不难鉴别;肝气郁结:以口眼歪斜常随精神刺激而出现为特征。常见于多愁善感的女性,与他人发生口角是非,或独自思虐不遂,或耳闻目睹不快之事,致肝气怫郁,阳明脉络不和所致。除口眼歪斜外常伴有情志的改变,如善太息叹气,悲伤欲哭,口眼歪斜因精神刺激而发作或加重;风痰阻络:口眼歪斜,面部麻木作胀,部沉重,身困乏力,胸脘满闷,苔白腻,脉弦滑。风痰相结为病易流窜经髓,经络受阻则见面部麻木做胀,痰浊中阻则头部沉重,身困乏力,胸脘满闷。气血双亏:面瘫日久,面肌僵硬,时有抽搐,舌质淡,脉细弱。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经络,则见抽搐,面肌僵硬。舌淡,脉细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针灸疗法优先于单纯针刺疗法,能明显改善面瘫症状,提高面神经功能,有效率,治愈率和痊显率,并能缩短疗程,具有疗效好,治疗短的优势。另外,采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对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此外这种疗法经济、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陈灏珠,姚景莉.实用内科学(下册).人民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招投标投标担保合同解除条件及法律后果
- 2025年度智能设备采购与管理规范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硬件开发与应用合伙协议
- 新能源微电网稳定性控制与新能源发电系统谐波治理报告
- 2025电子商务平台会员管理与基础应用服务协议
- 2025版离婚房屋下载全新协议范本
- 2025年智能停车场车位销售及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商场内快闪店场地租赁与推广合作合同
- 2025版图书售后服务与客户保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水利工程专用土工布采购及施工服务合同
- 八年级下册美术提纲
- 内部准驾证管理办法
- 2023年单螺杆泵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全套图纸
- 无创正压通气护理
- GB/T 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
- 风电发电机组电控系统知识-安全链部分课件
-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课件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 房建监理平行检查记录表格模板(参考版)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