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酵母菌形态观察及计数.ppt_第1页
实验四:酵母菌形态观察及计数.ppt_第2页
实验四:酵母菌形态观察及计数.ppt_第3页
实验四:酵母菌形态观察及计数.ppt_第4页
实验四:酵母菌形态观察及计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中心网站:/*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微生物 直接计数法 2010.10 2010.12 Date 氧化还原和电极电势 自定义内容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微生物直接计数法 细菌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及出芽方式。 2、了解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理,掌握显微 计数的原理及方法 。 细菌形态观察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菌体比细 菌大且不运动。繁殖方式以无性为( 芽殖或裂殖)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 囊孢子。 细菌形态观察 2.酵母死活细胞鉴别的理论依据: 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观察酵母的形 态和出芽生殖方式。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 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 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 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 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 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 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 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细菌形态观察 直接计数法是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 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 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 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 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两种计数板 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 可以使用油镜观察。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 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3.直接计数法 细菌形态观察 4.血球计数板的构造 细菌形态观察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 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 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 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21-1),计 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 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大方 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 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 ,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是不 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 特点,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细菌形态观察 计数区边长为1mm,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 区的体积为0.1mm3。 在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N,然后 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 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菌 液中的总菌数,最后乘以稀释倍数M。 计算公式: 25个中方格 1ml菌液中的总数=N/52510000M=50000NM(个) 16个中方格 1ml菌液中的总数=N/51610000M=32000NM(个) 细菌形态观察 5.计数原则 1.在计数前若发现菌液太浓或太稀,需重新调节稀 释度后再计数。一般样品稀释度要求每小格内约有 510 个菌体为宜。 2.每个计数室选 5 个中格(可选 4 个角和中央的 一个中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 3.位于格线上的菌体一般只数上方和右边线上的。 4.如遇酵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 即作为两个菌体计数。 5.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 来计算样 品的含菌量。 细菌形态观察 三、实验操作: 1.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每台配制100ml马丁氏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分装 到8支试管中,121,30min灭菌,灭菌后每一小组分 得2支试管,液体接种酵母菌,30恒温摇床培养 细菌形态观察 2.死活细胞鉴定美蓝浸片观察 (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美蓝染色 液,挑菌混匀; (2)倾斜缓慢放置盖玻片; (3)放置3min后镜检; (4)染色半小时后再次进行观察,注意死 活细胞数量是否增加; (5) 用0.05吕氏碱性美蓝染液重复上述 操作。 细菌形态观察 3.血球计数实验操作 (1)镜检计数室:去污,清洗,吹干; (2)加样品:盖上盖玻片,菌悬液于边缘滴一小滴 ,渗入,使充满菌液; (3)显微镜计数:加样后静止5min,每个小格内5 10个菌体,取5个中格(可选4个角和中央的 一个中格)计数; (4)清洗 (5)计算菌浓度 细菌形态观察 思考题: 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