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GMAT写作》word版.doc_第1页
《GMATGMAT写作》word版.doc_第2页
《GMATGMAT写作》word版.doc_第3页
《GMATGMAT写作》word版.doc_第4页
《GMATGMAT写作》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乾坤大挪移在GMAT AWA 的应用 日期:2011-01-25 来源:ChaseDream 论坛 作者:skyintouch 字体:大 中 小 为什么讲乾坤大挪移,这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准备 AWA 比较合适的一种方法,用 gmat 阅读的逻辑架构来构建自己的架构,用gmat 的句型和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前人的模板+gmat 资料的语言润色,要做的就是这些。 1. 为什么要润色模板? 先说说前人的模板,我看了一下,大多2005 年左右的,6 年了,阅卷老师看了6 年这个模板会是什么感觉。刚开始新鲜(文字有头韵,对仗工整,逻辑架构清晰完整。);2 个月后有点想吐;后来就吐啊吐啊的习惯了,个人觉得阅卷老师看着这个模板早麻木了。不是这个模板不好,是用滥了。 2. 认知深度?or 文辞工整?打个比方,你要是早上起来没事可以写篇 六国论,晚上无聊挑战一下自我再写篇过秦论;或者你老板要把你炒了让他二大爷顶你的位子,你可以写封辞职信,名字叫 谏逐客令,那GMAT 作文对你实在是小儿科。但如果深度不到这个境界,文章怎样写容易得高分。语言! 3. 写的就是内容空洞无比,辞藻无比华丽的滕王阁序。如果把老模板当成“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物华天宝XXX, 要做的就是把整个的模板都改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样的语句。这些语句在什么地找?GMAT 阅读文章,语法改错,北美范文。我看了10 篇北美范文后,自己的模板大致可以让老模板面目全非了。 4. 先说说角度选择吧,选择自己最容易发挥的。打个比方说题目关于旗帜的,你如果选择说旗帜就是一块布,那可能发挥起来有难度。但是如果以国家和自由的视角就很容易写:你可以很骚包的说“为何我的双眼嗪满泪水,那是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 还可以像罗素克罗一样说:my brothers, imagine you are dead. 为了我们的土地和我们的女人,冲啊! 5. 谈谈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英文也有类似的诗句,14 行诗里找的到。找句英文诗代替老模板的different XXX 的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观点表达我这样写的:It might be tempting to agree that? In my point of view, however, a far more compelling argument can be made that?. 6. 谈谈让步:想一下出师表,想说的就是不要让过头了,出师表是咋个让步法,让来让去无非是说:小子,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你诸葛叔叔我今天都要出兵! 7. 谈谈文中表达的一些小词汇:1. 表达多A myriad of/ A spate of/ a plethora of/ History is replete with; 2. 表达对立观点未考虑eclipse the fact that , fly in the face of/ a far cry from; 就这几个例子吧,其实很错转折递进都有很工整的 8. 还是说说论据吧,其实商业/科学/教育翻来覆去就那么回事,找几个万能例子吧,是正面还是反面那看怎么好表达了。比方说商业,Adam Smith 的那句” butcher, brewer, baker 啥的总能用到;比方说科学,不要老是小牛小爱的,Poincare conjecture,topology 这种才有魅力。 总之自己多总结吧,我的模板就不放上来了。说实在的,这事和那事一样,还是事必躬亲的好,多干多体会!我就是把GMAC 扒光了放到你面前,望着一床雪花白,也没啥意思,要扒自己去扒。 好了,乾坤大挪移开头,九阳真经结尾: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为啥子:有模板嘛! - GMAT AWA5.5,今儿刚收到作文成绩,很意外,小心得 日期:2010-11-27 来源:ChaseDream 论坛 作者:missly418 字体:大 中 小 昨儿还跟寝室小孩说,我作文撑死4 分,结果今儿一看成绩单,吓了自己一跳,居然拿了5.5分,真是完全没有想到。 准备GMAT 作文基本上没有花太多的时间,AA和AI各写了6篇,之前做过30 篇左右的argument思维训练,还列了当月机经高频的issue 提纲(我自己列了10 道,我男朋友帮忙列了20 道),根据自己的风格写了个argument 模板,就上场了 我上了 XDF,老师是李红桥,李老师不教模板,不教套路,教思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经典模板都是外壳,最重要的是思想。 我准备了4 个月GMAT(包括上课),2 个月比较认真,只做了OG 和语文OG,考出730+5.5 的成绩,我觉得很满意了。我觉得我成功的原因在于理解了GMAT 考试的核心: GMAT 考试最核心的考察内容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这贯穿于数学、语文和逻辑之中。 因为商学院是professional degree,不是academical degree,而商科更加注重的是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具体到作文里面,则是考察“对复杂问题的全面、深入理解”能力。 无论是AA 还是AI,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个复杂问题,AA 的话,想办法驳倒对方的观点,N 宗罪很有用,但是不要以为看一遍就能够考出好的分数,要把他们都培养成自己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我的AA 是当场写的,没有太大压力,因为平时养成了这种思维方式,看到题目很自然地就能够运用“非必然因果”、“论据不足”、“不能类比”等等,很轻松地就能够写完了。那么如何形成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呢?practise!不是写得多就能有提高,而是得想得多。平时多跟人抬抬杠,有道理的那种抬杠,也非常有利于训练这种思维能力 而AI,对于一个问题,要尽量挖掘其复杂性,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分析 还是那句话:多思考,锻炼思维是王道。我的句子很普通,没啥亮点,单词也很普通,估计就是四级单词吧,高分就在于我把问题说得清楚,说得深入。 附上我暑假上XDF 时做的AA 思维训练(自创的哈哈哈,其实就是列提纲啦,中英文结合的,可以省时间),我的argument 模板(有很多单词拼写错误,忽略忽略,大家看看就知道,超级简单的模板),11 月考试题库我列的AI 高频(感谢我亲爱的Qing 帮我列的后20 道题目)希望能够给大家点启示。【都是 word07 的,今儿电脑巨慢,抱歉啊,就不转03 版的了,等哪天有空吧】 下载:/GMAT_AWA/thread-502398-1-1.html 我的GMAT 旅程估计就只有这一次了,还是会关注CD 和CDers 的,感谢CD,给予我的那么多那么多帮助!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呀! 希望大家留言,把帖子顶起,让更多的CDers 有所收获哈! - 原文引自: /GMAT_AWA/thread-502398-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GMAT AWA 写作专区】 /GMAT_AWA/list-1.html GMAT AWA 部分5.5 分备考心得(非模板) 日期:2010-10-30 来源:ChaseDream 论坛 作者:crystalvine212 字体:大 中 小 如果你是模板党,建议你不要用我的方法! 我觉得AWA 能拿到这个分数都是因为写作功底+不用模板+写作的逻辑思维+字数大于450。如果你之前考过托福或者雅思的作文并且分数都还不错的话,那么GMAT 的作文在语言关上应该不存在问题,但这并不能说你能把GMAT 的AWA 攻破,因为GMAT 的作文更注重逻辑性。如果你的雅思或者托福作文分非常低的话建议你想想办法先提高你的写作能力。我认为GMAT 的作文并不在于写作辞藻的华丽,而是你对全文脉络的掌控以及你的逻辑思维。 先说 AA,这部分是比较好攻破的,但是我也没背模板,七宗罪一定要看,因为它涵盖了 AA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点,另外现在还有许多七宗罪中不包括的小错误点,比如说现在的情况不能用于推测将来,未考虑成本因素等等,这些都要你自己去总结。我说的总结的意思是很多话你要用你自己的语言来写说来,开头结尾你可以自己设计这部分大家基本都能代表B 厂,所以A 的成功不能代表B 的成功,一般的模板句只能帮你写出前面我打出来的这句话,但重点在后面也就是你要说清楚 the author may ignore the fact that?., perhaps?. Or perhaps?.之类的,后面的原因阐述很重要,这个就需要你自己的思考了。我认为在你写作基础过关的前提下你要做的就是把本月的寂静下下来,分析AA 题目,我考前把当月所有的题目都分析了,写了每道题的错误点。你必须保证你多练习破题,这样你才能思路大开,破题真的很重要,练多了你就会发现攻击点都差不多而且写法也都基本一样,考前写个三四篇就Ok 了,但切记,我的方法是在你打字速度很快,写作基本功扎实的前提成立下才适用。 再说AI,还是没用模板,但有一个自己的小框架。 开头段,我特别反感网上那些思路完全一样的写法,大部分人应该都是这样写的吧: 这篇文章论述了。有人认为。还有人认为。但我认为。 如果你这么开头或者以类似的形式开头的话,那你的AI 等死吧,无论你的语言多华丽,我觉得都没有意义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建议用这种土到掉渣的作文开头方式。作文的开头我一直都用老英教的方法:一.通过编造数据写开头,比如可以这样写就是根据在某地开的某个高峰论坛,百分之多少多少的什么人认为?. 其余的人认为? 毫无疑问,我是大多数中的一员。编造数据的时候建议有小数点,地点以及会议的名称尽量编造清楚,你要想骗电脑你就骗的聪明点,另外小数点后留个两位就行了,别长的太吓人,余下的人的百分比别算错了,否则电脑会笑疯吧- -|,此类开头虽然也土,但总比我最开始提的那中方式好。还有你也可以写一些 leading giants , 比如说 Guardian 啊,Times 啊他们都relentlessly claim that。但我认为。总之大体思路就是这样,怎么编就是你的事情了。二.用名人名言开头,还是得靠自己,你需要自己去找那种万能的名人名言,就是一个句子可以套用好几个领域的。三、开头用气势磅礴的排比句,这是我最爱的一种方法,比如你要支持哪个观 主体的话,我一般都是一边倒,分析了大部分题目我很少遇到非得写中立态度不可的题目,很多人说没有例子,所以就去猛背猛积累,如果你离考试还有三个月,那还比较现实,但当你只有一个月的时候或者一个周,你也猛背猛积累吗?谁能保证你背的例子就一定能够用到?我的方法是,在你有一定积累的情况下还得会蒙,我只准备的一个国家和三四个人物吧,我不具体说我选的哪个国家哪写人,免得你们犯懒就用了,再导致撞车。国家我选的是在音乐、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有突然表现的都比较好写的,一般在举例子的时候特别好说,比如在写一篇说art 重要的文章时,当从道德角度进行论述的时候,我可以举我举得那个国家由于音乐教育特别出众,所以criminal rate 非常的低。在选人物的时候,比如我选的其中一个人物是John Maynard Keynes,(大家千万别犯懒- - 你们要到候都举这个人,就崩溃了)一定要选那种尽量涉及多个领域的全才,多上维基百科查,别动不动就百度。 我一般是正方观点(也就是我同意的观点)写两大段,另外说明,我倒装句用的特别的多,作文的句式非常的多样化,反方观点写一段,然后还要给出改进的建议,改进建议记得一定一定要写,反方虽然认为。但是你要提出这些缺点是可以通过什么来解决的,总之你就是要说明你认为的观点就是对的,你绝对不能用泼妇骂街的写法,而是要阐述清楚你为什么对! 想观点建议从以下原则来想,道德原则、科技原则、环境原则、经济原则、时间原则、政治原则、生理原则、心理原则等,我觉得就差不多了,还是把当月寂静下下来分析破题,考前你可以少写但你一定要练习破题,要有自己的思路。AI 方法的适用前提同AA 最后,祝大家GMAT 考试顺利! - 原文引自: /gmat_awa/thread-480423-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GMAT AWA 写作专区】 /GMAT_AWA/list-1.html GMAT 作文5.5 模板+心得 日期:2010-10-28 来源:ChaseDream 论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我一向觉得自己写作不好,平时writing 基本是B+水平。我复习作文大概是考前十天开始的,先上CD 看看大牛们的心经,发现需要用模板以及需要练习。下了黄金八十篇,看了七宗罪,也参考了前人的模板(参考的比较多,实在是记不住了,在此不能一一感谢,非常抱歉)。前两天看了几篇224 范文,大概有了思路,综合各种范文模板做了自己的开头结尾的模板,AI和AA 都有。然后一边所以考场上遇见的两道题都是没见过的,现读现想也来得及,因为之前练习的时候就一直这么要求自己。 我说一下我对AI 的分类。我把AI 分成两类,一类是破立式,例如44. “All companies should invest heavily in advertising because high-quality advertising can sell almost any product or service.”对于否定型,就是说他的观点不对,我要进行否定并且提出我的相反看法。中间部分的结构就是1,作者观点或许有道理,因为blablabla。2,作者这么想是不对的因为 blablabla,例如他过于强调了什么,他忽视了什么,他的论点会有怎么样的不好的方面。3,我认为应该怎么怎么样,提出反观点,再论证。比如这道题,1,作者认为要投资广告或许是对的因为广告的确可以影响 sales,提高知名度和认可度之类的,举个例子也行。2,作者这样想就高估了广告的影响力,广告只是个促销手段,真正让消费者去购买产品还是因为产品本身好。(接后果)一味的强调广告效应会忽略产品质量,影响信誉,最终让sales 减少之的。3,我们应该更强调高质量和好的设计等实质性的优点之类的,这才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举例子比如星巴克之类之类,zara 之类的都行。也可以说好产品辅以好广告才能成功,比如奔驰神马神马的。(这题我第一次看,考虑的不周到还请各位斧正)。 第二类是中和式。即作者观点是对的或者有道理,但是要加以补充完善。这种就不举例了,简单结构是第一段作者的想法对,为什么对,举例。第二段,仅仅考虑A 观点是不够的,因为还有什么什么因素,忽略了其他因素就导致神马神马。第三段,B 也应该被考虑在内,因为神马神马,举例。所以两个combine 在一起就对啦。 附上AI 模板: 破立式 The authors assert brings in the controversail and complex question that is being discussed a lot now : teamwork or individual energy and commitment, which one is more important to a company or other types of organizaitons? The author claims that teamwork has been overemphasized. To the contrary, I believe that is the author who makes an overemphasis by saying It is the strong individual, the person with the most commitment and engergy, who gets things done. 第二段反观点 Admittedly, a 第三段开始正观点 Far more compelling, however, are the arguments against mandatory public service. 结尾In conclusion, logistical and philosophical 正观点 outweigh 反观点. 中和式 第二段顺承作者观点 Admittedly, a argument can be made for 名词性顺观点or it is reasonable to argue/claim that 顺观点 第三段开始逆观点 However, 顺观点can be problematic. 第四段 Given that the authors argument has its shortcomings, it is compelling to state that 逆观点。 The ideal combination can be the midst 但是我真正写的时候也没完全按照这个模板写,其实还是靠自己当场对于一个题目的把握。文无定法。而且我练得实在是少,一共就十篇左右,总结的规律可能不足够应付所有的题,比如考试那个celebrities。 再说AA:基本还是按照七宗罪来改,但是七宗罪本身太刻板了,不如自己读题自己想,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其实我们都看的出来比如举例不充分,因果不成立之类的。下面附上AA 模板。 In this argument, the conclusion endorsed/ the recommendation brought forward by the author is that/ the author predicts that ? To buttress this conclusion/proposition/prediction, the author argues/reasons that. In addition, ? is cited to bolster above argument. Moreover, the author claims/points out that? This argument/ this chain of reasoning, nevertheless, is unconvincing/ not compelling/flawed in ?respects. In conclusion, the argument is not convincing as it stands. Only with more persuasive evidences, along with more logical reasoning, can the argument be viewed as rational and verifiable. To strengthen the argument/ conclusion, the author would have to not only provide evidence that? but also rule out ?In addition, the author would have to demonstrate/ show that? 然后一些常用的词记得轮换使用就可以了,比如 compelling,convincing,reasonable,logical,sound,rational。比如fails to do,falsely do,ignore 之类的。要是实在不放心自己,就把七宗罪用自己的话写段首句。 再说说举例的问题,我觉得举例子真的不需要背,背了不一定用得上,还费脑筋费时间的。AA 里的例子不需要具体,只需要把能推翻论证的情况写出来就行。比如调查不明确,就举例说如果只有10 个人参与,就不能说明问题,或者说如果参与的人都是什么什么(比如老人,民主党/共和党,小学生)就不能说明问题。AI 的例子基本是你能想到什么就用什么。我个人不是很提倡用中国的例子,一个是阅卷人不懂,另一个是很多东西有文化差异,用起来也不顺手。基本上你知道的美国的大企业就够用了,什么 walmart GE GM 麦当劳 可口可乐什么的。而且很多可以举名人。而且AI 的例子一样可以举非特例,比 但是我觉得比举例更重要的是论证。重点是你如何通过论证使你的例子支持你的观点。老美的逻辑,大家都知道,就是很不会转弯。所以论证这个过程不能跳跃,不能太复杂,简单的A 导致B,B 导致C 就够了。浅显易懂才是关键。段首句我觉得最好的一点是清晰明了。所以一般段首句我觉得不要用复句,单句更简洁有力。段尾没必要再总结前文,是在没事干凑字数可以。 作文大家不用太担心,每天两个小时,考前十天绝对够用。 附件是从前练笔的存档,写的不好,只是拿上来给大家做个参考。下载:aa1.docx /GMAT_Preparation/thread-494985-1-1.html 以上是心经的链接,作文部分是重复的,但是有需要的筒子可以参考其他部分。 - 原文引自: /GMAT_AWA/thread-494988-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GMAT AWA 写作专区】 /GMAT_AWA/list-1.html AWA6 分:给GMAT 作文不好的童鞋一点信心 日期:2010-10-18 来源:ChaseDream 论坛 作者:vikanefan 字体:大 中 小 感谢CD 上的xdjm 陪伴我度过了痛苦而寂寞的3 个月考G 生活,CD 上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现在回想起复习时翻看携影、MiMi、小安、 Tony、Gemj 等等这些大牛们的帖子和谆谆教导还为他们的热心、睿智和幽默所感动。我从 CD 收获了很多,所以也想给CD 一点回馈,AWA 考的还算凑合,就想写一下这篇帖子,经验谈不上只是希望能给大家尤其那些作文跟我一样不好的童鞋一点信心吧。 我 14 号晚上北京考的,16 号下午居然就收到了电子邮件,今天到家打开一看作文居然有 6分,其实我知道自己作文水平很烂,雅思作文只考了6 分,所以作文不好的童鞋也不用担心,要相信自己。 我是从10.1 开始准备作文的,AA 和AI 按寂静和高频顺序各写了8 篇和6 篇(不是不想多写,实在没时间了。)一开始的时候我按小安和tony800 大牛的模板自己认真整了一份AA 模板(当时觉得改动挺大的,不仅仅是某个词换一下那种,而是按自己的思考把两边融合了一下,然后从句子结构到用词都改了,改完之后我还挺得意,因为觉得自己模板的逻辑很严密,没有一句废话,一环扣一环的),背了 2 天基本背熟,但就在背熟之后偶然发现 CD 上有个750的兄弟发帖问作文只有4.5 是怎么回事,并且把他总结的模板挂上去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我一跳,因为我觉得他的模板和我的模板异常的相似(他也是融合了两位大牛(我是先在写字板中写好,然后贴到word 里,这样可以发现语法和拼写错误),没写完一篇,都先自己认真改一遍,想想哪些地方可以用更精准的词和更简洁但有力的句式结构。然后再看看对应的黄金范文,把其中自己觉得能用的来用的好的地方抠出来,争取下次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不过其实也不多,因为黄金80 范文实在是太牛了,我是写不来那么好的句子,很多句子我都看不懂,更别说写了。)比较幸运的是这次AA 和AI 遇到的都是寂静,以前写过的,不过我这人记性不咋样,写过的基本都忘了,AA 是那道信用卡的题,以前写的攻击点都记得不是特全,反正上考场后就临时一边写一边想的,跟我之前写的完全不一样。AI 是团队合作那道,我举的例子也跟原来不一样了,考场上临时想了个国美控制权之争的例子还有个松下管理的例子(不一定准,这只是我小时候看的一故事,反正就编呗),而且比较囧的是我国美和松下幸之助的英文名还写错了,反正也是编,我觉得老外也不一定知道。反正我实在是厌烦举那些老土的名人名言和一些很久以前的例子了。AA 和AI 我特意各留了2 分钟检查,因为平时我写完都是错误一大堆的。写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不用紧张,也不用太模式化,平时的话怎么高兴怎么写,尽量多用些不同的词汇和句式表达同样的意思。 我还是列一些自己觉得可能比较有用的经验教训吧,大家斟酌着看: 1.不要背模板,就算是自己改的别人的也不要用,最好的办法是选几个大牛的模板看看,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再修改下,我记得以前有个帖子说的是用自己的话把AA 的攻击点写出来。 2.平时用写字板计时写好贴到word 里,修改的时候在最下方列上笔误、不会拼、语法错误以及新学词句,临考前把笔误中的单词每个多练几遍,至少要对容易笔误的单词产生印象,这样考的时候会有意识的注意这些拼写,语法也一样。 3. 平时修改时多尝试用不同的词句表达同一个意思,多留心一些逻辑关系严密的连接句和词。这里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AA 开头段的第一句话一般是陈述作者的论点,第二句到第四句一般是分析作者的 reasoning,那么第一句和第二句话之间其实有很多种连接句式,但是我比较喜欢的是 To support his conclusion/claim/view.,因为我觉得这个句子在逻辑上很紧密的把一二句连接起来了的,大家可以体会下。 4. 重视结构。就是说要重视整个行文的 5.考试时先把首尾段写好(AA 和AI 都是如此),至少是个心理安定,并且留个2 分钟供自己检查(不过我都没查完,阅读实在太烂了,还有就是我知道自己平时错误特多,所以看的比较细,悲催啊。) 6. 一定要先看清题目,有个大概的想法就可以先写了,不用等到全想明白再写,因为时间不够用,而且很多时候一边写一边就想明白了,就像AA 我自认为最有新意的一个攻击点也是我写到一大半的时候才想到的。但是写一句话之前一定要先想好这句话怎么表达,否则改来改去的只会浪费时间。 就想到这么多,希望能对大家有用吧,还是那句话:不用担心,你想我这么烂的水平都狗屎到6 分呢,考试前我对自己说的话就是:把该拿到的分拿到就好了,祝后面的兄弟考好! - 原文引自: /gmat_awa/thread-491909-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GMAT AWA 写作专区】 /GMAT_AWA/list-1.html Jiakuns 6.0 AWA templates for GMAT & GRE 日期:2010-07-07 来源:ChaseDream 论坛 作者:bofeng 字体:大 中 小 我总结的模板,但是后面举例部分不全,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帮我补齐。:) Template for Analysis of Issue This topic raises the controversial issue of whether, on balance, main issue. Indisputably, admit some value in the opposite opinion. Nevertheless, provide evident to refute the opposite opinion. Thus, I generally dis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 opposite opinion, and would argue that main assertion. First of all, assert an positive viewpoint. I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that the main support to the position. To illustrate, let us look at the example of an example. In this circumstance, obviously some observation. Consequently, it is pretty obvious that main assertion. Furthermore, refute the opposite side, e.g. if . not true, then . Specifically, look into one area to dissuss the effect. Both common sens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have told us that . Hence, all the evidence above demonstrates that . Admittedly, opposite opinion. This is true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specific areas or applications. In addit In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opposite side, refute the opposite and give main support. As long as some measurements are performed, or some areas are involved, main conclusion still holds. In fact, extend the topic to broader/more abstract areas. Template for Analysis of Argument In this editorial/memo/letter, the author/someone has argued/concluded/recommended that ? . To justify/support (OR: In support of) this conclusion/recommendation/argument, the author/someone reasons/notes that?. As further support (for the argument), the author/someone also points out that ?/cites that ? Finally, the author/someone cites/notes that ? However, careful scrutiny of the evidence reveals that it provides little credible support for the authors/someones recommendation/conclusion (in several critical respects). (OR: In several respects, this evidence provides little credible support for the authors/someones recommendation/conclusion.) First of all, . Secondly, ? Similarly (OR: Thirdly), ? Fourth, ? Finally, ?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s/someones recommendation/argument/conclusion that ? (OR argument for the proposed something) is unpersuasive as it stands. To bolster it, the memos/letters/editorials author/someone must provide clear/better/more concrete evidence (, perhaps by way of a reliable survey/a detailed analysis of ?,) that ? The author/someone should/must also show/demonstrate that ? and that ? (Additionally, to justify/demonstrate the claim that ? the author must provide supporting evidence.) Finally, to better assess/evaluate the recommendation/argument/survey, we would need to know more information about why/what/how ? (OR: to compare ?) (and why/what/how ?) 错误类型分析 A.虚假因果联系 作者认为A 是B 的充要条件,所以改善A 可以解决B.但是最可能的情况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