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一埃兹拉庞德诗歌意象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doc_第1页
论文一埃兹拉庞德诗歌意象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doc_第2页
论文一埃兹拉庞德诗歌意象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doc_第3页
论文一埃兹拉庞德诗歌意象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doc_第4页
论文一埃兹拉庞德诗歌意象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埃兹拉庞德诗歌意象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介绍1.1. 当我们谈到美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埃兹拉庞德的时,我们总是会想到他的意象派诗歌。的确,作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美国现代诗歌个的大师-庞德,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和他的同事共同发起了美国意象派诗歌的运动。庞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庞德出生在爱德华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之后在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大学期间,庞德大量地学习了意大利和美国古典文学,同时,他也学习了法语,西班牙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不仅如此,庞德还拜访了很多国家,他的足迹走遍了欧洲大陆和美国,这对他了解各民族文化和文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庞德他博览中西方书籍,同时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天才。但是尽管庞德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他的一生却著作很少。仅有的几部如:The Spirit of Romance,The Garden,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等等。此外,庞德还编辑了书籍Imagist poems。在庞德一生的创作精力中,他的杰出著作: “诗篇”,花费了他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因此,这部作品也成为了庞德最为重要的作品。同时也是世界诗歌史上具有标志性的著作之一。1.2. 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的意象和意象主义在意象派眼中,意象究竟是什么呢?意象存在于所有的诗歌中,但在意象派眼中,意象被赋予的新的意义。庞德将意象定义为一瞬间呈现出来的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这个复杂的概念就是在说,意象让我们在作诗之时,能够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自己的感情释放了出来。意象是将诗人的感情听过一些其他的词汇和景象,比较模糊地,不能够分辨地,隐约地放在诗作当中。而这些“其他的词汇”,必须能够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想要抒发的情绪。一个意象派诗人,必须能够让他的读者从他所写的意象中,体会他的情感和感情,而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讲述过程。而意象派诗歌的逻辑必须要清晰,最好的意象诗歌应当是一幅幅的画面。那么一首意象诗歌,通常包含了一组相关的图像和相关的意象场景。它们的作用是瞬时让读者明了诗歌的含义。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发展到了高度垄断时期,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因此,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当时,后浪漫主义诗歌占据了美国和英国的诗歌体系,这些诗歌大多注重华丽的辞藻,而完全忽视了社会现实。面对这样的奢靡诗风,受法国意象主义诗歌的灵感,许多像庞德一样的诗人试图创建一种新的诗风,来改变维多利亚奢靡诗风。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是现代诗歌运动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将诗歌从传统的押韵修辞中解放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结构和风格特征。同时,意象派诗歌的兴起,也迎合了那个时代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需求。尽管意象派诗歌运动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它仍然改变了几十年来的维多利亚诗风。它坚持用朴素的语言和富有音乐的韵律来自由表达情感,它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之间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促进了没过2现代诗歌的发展,同时,也对没过文学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3. 庞德诗歌中的意象和意象主义作为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倡导者和维护者,埃兹拉庞德诗作之中的意象也与众不同,这也让他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埃兹拉庞德与其他诗人一同创造了意象诗歌的准则,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和原理也发表在他的第一个意象派诗人诗集的序言里面。意象派诗歌的三原则即1.直接处理“事物”,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2绝对不使用任何无益于呈现的词。3至于节奏,用音乐性的短句的反复演奏,而不是用节拍器反复演奏来进行创作。2. 埃兹拉庞德诗歌中意象的特点2.1. 句法方面从埃兹拉庞德提出的意象派诗人三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埃兹拉庞德主张诗歌中不使用任何与诗词情感没有关系的词汇。正如他的著名诗歌:在地铁站中一样,“这几张脸在人群中隐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仅仅使用意象来表达诗词含义,此诗只有两行14个字,并没有使用更多的词语。甚至没有使用任何的谓语动词。它是庞德根据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的印象写成的。诗虽短,但诗人最后落笔定稿前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推敲。从一开始的30行,简短到了15行,最终简短到两行。此诗成为了美国意象诗歌中最短的诗歌。在地铁站庞德眼前闪过一张张美丽的脸。在归途中,这些脸在他眼前反复出现,直到最后他们逐渐变成了一片片彩色印花色底。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作出一幅纯粹表现色彩的斑斑点点的非写实主义的画,但他不会作画,只能以诗代之。诗的两行互相依存。apparition是幻象、幽灵,使人们联想到来来往往的乘客的一张张脸。第二行的petal花瓣则传递了美的信息。这一信息由于有深色而又带湿气的树枝的反衬而变得突出鲜明了,同时也给人以模糊重叠之感,意境也就更丰满了。2.2. 视觉方面2.2.1. 强调色彩的修饰埃兹拉庞德非常重视色彩在意象使用中的作用。我们仍然以在地铁车站一诗为例“这几张脸在人群中隐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在这首诗中,黑色是主要色调,但作者在其中加入了桃红色的花瓣的颜色来渲染人的粉红面色。作者的这一描述是为了在强调在地铁站昏暗的灯光下,人们的面容的美丽。这样的对比也表明,与繁华的工业城市相比,美丽的东西是多么的脆弱。2.2.2. 电影“蒙太奇”的方法在意象中的应用埃兹拉庞德在他意象理论中主张意象的重叠,这一理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收到电影“蒙太奇”的启示。“蒙太奇”是现代电影的一种叙述方法,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镜头,在不同的地点,呈现不同的场景,然后用这些场景来描述情节和人物,但是当这些镜头叠加在一起时,就会有新的寓意和作用。这是单个镜头和镜像无法达到的效果。在诗歌中运用电影蒙太奇的这种方法,可以让诗歌中的场景,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因此这样的诗歌也被称作“蒙太奇”诗歌。埃兹拉庞德正是很好地将这种电影的艺术运用到了诗歌中,将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任何能够结合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理想的艺术效果。2.3. 描绘的观点方面意象主义运动发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争,磨灭了长期以来人们心中的浪漫主义情怀。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文学家们也陷入了无助,然而,他们必须面对现实。因此,他们的作品也大都放弃了描述优美的乡村景色和抒发浪漫情感,而是更多地集中精力反应残酷的现实。埃兹拉庞德的诗歌也是如此。他的诗歌更多地关注了现实社会和喧嚣的城市,更多地使用了意象,却很少抒情。他的经典作品在地铁车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地铁车站这首诗是埃兹拉庞德曾经在巴黎地铁车站遇到的场景。当时在昏暗,潮湿的地铁车站,他忽然看到了一些妇女和孩子的美丽面孔,在喧嚣的城市中,那些美丽的面容显得是多么的无助和渺小。于是庞德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庞德给读者呈现的一副画面,黑鹿鹿的枝条暗喻了城市的喧嚣,现实的残酷,而朵朵花瓣则暗喻了美好的人脸和愿望。当我们初次接触这首诗的时候,我们首先会想到一副画面,但是当我们细细品味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会体会到作者深深的意图,那些美丽的花瓣,并不是在阳光灿烂的花园里,也不是在溪水湖边,更不是在人们悉心的照顾之下,而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在昏暗的光线里,她们再怎么样的美好,也是柔弱的,无助的,这也表达了在那样的岁月里,人们的冷漠与现实的无情。3. 意象的主要形成原因3.1.20世纪意象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意象主义运动被称为继象征主义之后最具有持续性影响的运动。这一运动是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过程,意象主义运动也开辟的现代诗歌的新途径。在这场革命性的运动中,埃兹拉庞德不仅贡献巨大,也受益颇多。庞德运用了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 - 1936),托马斯爱略特(1888-1965)和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1883-1963)的理论,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同时,逐渐建立了意象派诗歌的原则。3.2.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埃兹拉庞德年轻时曾经接触过中国的绘画和艺术,在他的家中也有一些中国的艺术品。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时,也接触过一些中国雕刻和艺术品。但庞德真正理解到中国艺术的精髓是得益于他听过了英国图书馆的专家劳伦斯的讲座之后。他深深地被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意象所感染,因此,在他之后的诗作中,他不断尝试运用,从中国的绘画艺术中吸取了很多。中国的古典绘画强调“写意”注重点墨的渲染。用这样的方法来揭示主题。比如,如果想要表达和描述一个美人,通常会借助桃花,春色等意象;想要表达竹子的坚韧和优雅,通常会借助岩石的陡峭。这就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的“人面桃花”的朦胧感觉。而这样的审美原则,已经被埃兹拉庞德很好地运用于他的诗作当中了。在他的诗作在地铁车站中的诗句“湿漉漉的黑枝条”,正是运用了中国古典绘画中“点墨”的方法,是这一方法的典型运用,而诗句中“花瓣”的出现,也是中国古典绘画中“人面桃花”的典型运用。但他描写这一景象的时候,黑色的枝条和美丽的花瓣成了一种空灵的景物,而地铁站里其他的景物都成为了空白,让读者的想象和情感,全部集中于这两组景象之中,这样的手法刻画主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庞德做到了。3.3.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当我们读到埃兹拉庞德的在地铁车站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起我们十人马致远的著名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两首作品都是单独刻画意象,从而诠释主题。庞德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受益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3.3.1.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模仿如果说中国的绘画对埃兹拉庞德的意象和审美有所影响的话,那么,中国古典诗歌则对他的意象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庞德曾经说过:“最古典的才是最现代的。”鉴于此,庞德学习了很多民族的古典诗歌,当然也包括中国古典诗歌。他曾经研究了中的除此,唐诗以及宋词。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也进行了模仿。比如,埃兹拉庞德写了一首模仿中国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诗:落红(仿曹植 ) The petals fall in the fountain, 花雨落清泉 ,The orange - colored rose - leaves, 橘红玫瑰叶 ,Theirochre clings to the stone. 滴血石上染。在这首诗中,庞德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达方式“比” 和“兴”。这对20世纪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美国作家对于学习和模仿中国文学的热情一直持续了好几十年,越来越多的英美文学家开始学习和模仿中国古典诗歌,从而形成了他们新的写作风格。3.3.2.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中国的古典诗歌对于20世纪英美国家意象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一些意象派诗人特别是埃兹拉庞德却对中国诗歌产生了一些误读。这些误读包括对汉字的误读,对中国古典诗歌句法的误读和对中国古典诗歌诗意的误读。有趣的是,这些误读却给意象派诗人的创作带来了一些灵感,在20世纪对当时意象派诗歌运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庞德对中国的汉字结构有所误读,他并不是很了解中古的汉字,他的著作汉诗译卷是在一则研究东方文化的学者著作笔记的帮助下完成的。这部著作中提到:“中国的词语都是有意象组成的。”因此,埃兹拉庞德就片面地认为中国诗人作诗的时候,都是用一个个意象叠加起来。之后,他就从Ernest原本就不正确的概念中又建立了一系列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错误理论,并把它们付诸实践。例如,庞德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解释论语中的经典诗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说:“学习,而时间白色的翅膀飞走了,这不是高的事情。”他那句“白色的翅膀”就是由汉字的繁体字“習”联想到的。当然这并不是正确的翻译,然而这些错误也在他意象诗歌的创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次,埃兹拉庞德最中国古典十个的韵律方面也有所误读。我们都知道,最初的中国古典诗歌在韵律上都是非常严格的,但是因为汉语在韵律上和英语差别很大,所以要想严格地按照中文的韵律翻译中文诗歌是很难的。因此,在20世纪时,包括埃兹拉庞德在内的很多诗人和读者就错误地认为中国诗歌本身是自由韵律的。之后,在早期的诗歌翻译中,以庞德为首的诗人,他们放弃了中国诗歌的韵律,而改成了自由韵律。因此,中国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庞德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