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论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论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论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论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 影响因素分析 班级:13营升本班 姓名:曲晶晶 学号:27目 录摘要2关键词2一、问题的提出3二、理论综述3三、模型的设定4(一)模型数据的选择4(二)影响因素的选择4四、估计模型参数6(一)数据搜集6(二)估计方法的选择与参数估计7五、模型的检验与优化11(一)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优化11(二)异方差的检验与优化15(三)自相关的检验与优化17(四)模型的结构变化检验18六、结论和政策建议19(一)调节国际收支走向均衡19(二)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0(三)对现有超额外汇储备进行充分利用20参考文献及数据22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外汇储备是考察一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重要指标,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伴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外汇储备屡创新高,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 3万亿美元。如何正确面对并合理应对高额外汇储备,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己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由相关经济理论作为基础,设定回归模型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关键词外汇储备 回归模型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我国对外金融净资产17962亿美元,同时外汇储备达到了38877亿美元。中国成立外汇管理机构20年来,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了78倍。当前充足的外汇储备为我国稳定的金融环境提供了保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即使按照传统的适度规模指标衡量,也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是一种信心的保证。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就充分证明,充足的外汇储备提升了我国有效应对危机的能力。同时,充足的外汇储备为国家防范游资冲击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兴风作浪的投机资本不敢对储备大国随意造次。充足的外汇储备,还为我国推行积极的国际发展战略,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打下基础。本文拟通过时下对影响外汇储备因素的主要理论观点,归纳出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可能因素,并结合中国的宏观及制度背景提出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的各种可能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的有关数据及一定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各种可能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二、理论综述在影响因素中,汇率的决定理论中,最著名的就是购买力平价理论(ppp理论),任何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会调整到反映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变动为止,进一步在进出口中影响到外汇储备。ppp理论只是一价定律在物价水平上的应用,而不是在个别商品上的。一般来说,一国的物价水平在短期是相对保持不变的,而在长期是绝对变动的,因此,由购买力平价理论解释在长期的汇率的变动是十分有效的。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式为:储备资产增减额= 经常项目差额+ 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如果这一等式不相等,则将补齐的平衡数视为净误差与遗漏。储备资产通常由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以及特别提款权(SDR)、在IMF 的储备头寸,其他债权等3个小项目组成。由于我国黄金储备的各年变动量不大,特别提款权等3 个小项目在储备资产增减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所以储备资产变动主要表现为外汇储备的变动。以上关系近似为:外汇储备增减额= 经常项目差额+ 资本项目差额+ 误差与遗漏。因此,与外汇储备来源紧密相关的主要因素还有进出口贸易顺差额,外债和外商直接投资。三、模型的设定(一)模型数据的选择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对于外汇几乎没有需求也没有多少储备,影响外汇模型的因素有质的变化。由于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对于外汇的需求与使用才逐渐步入正轨,又由于本文只研究我国外汇储备情况,因此选择从198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二)影响因素的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经济规模对于外汇储备量的需求。外汇储备粮与国内生产总值应保持适宜水平。 进出口差额:一国对外经济交易主要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商品交易和资本往来项目反映。对外经济交易量越大,表明对外开放程度越大,受外界干扰也越大。由于储备的基本用途是作为对外支付准备金,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因此,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活动规模,尤其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储备需求的决定是重要的。进出口差额越大,所需要的国际储备量也越大;相反,就越小。 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结构性因素,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量的贡献度日益加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汇出利润也构成了用汇需要的重要内容。利用外资可视为举借外债之外的另外一个对外融资方式之一,可大大减轻外汇储备的负担,而且使得经济建设获得跃进式的增长。 外债余额: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是最稀缺的资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也大胆采用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做法,对外融资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5年底,我国外债余额达到了281045亿美元,外债规模的扩增适应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加速发展。对外融资正越来越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外债的风险、成本、币种结构以及累计余额、清偿能力等都与我国的外汇储备息息相关。 汇率制度、外汇政策和外汇管制:固定汇率或稳定的外汇政策对储备的需求比浮动汇率制度大。外汇管制严格的国家其所需的外汇储备相对较少。 此外,国内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是否储备货币发行国、外债规模、出口商品供求弹性、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等因素也都会对储各需求量造成影响。根据理论界的研究和官方的政策可知,外汇储备与其相关因素是线性关系,因此建立汇率(X1)、GDP(X2)、外商直接投资(X3) 、国家外债余额(X4)、进出口差额(X5)和外汇储备规模(Y)等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四、估计模型参数(一)数据搜集年份外汇储备(亿美元)汇率GDP(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国家外债余额(亿美元)进出口差额(亿元)1988年33.72372.2115,042.8231.94400-701.40 1989年55.5376.5116,992.3233.92413-288.40 1990年110.93478.3218,667.8234.87525.5-243.80 1991年217.12532.3321,781.5043.66605.6233.001992年194.43551.4626,923.48110.08693.2411.501993年211.99576.235,333.92275.15835.7428.401994年516.2619.3248,197.86337.67928.1461.701995年735.97631.2560,793.73375.211,065.901019.001996年1050.29645.8871,176.59403.191,162.801403.701997年1398.9676.9578,973.03407.151,309.601865.201998年1449.59683.184,402.28417.261,457.301995.601999年1546.75694.5189,677.05452.571,460.402092.302000年1655.74760.499,214.55454.631,518.302423.402001年2121.65797.18109,655.17468.782,026.302517.602002年2864.07819.17120,332.69527.432,033.002667.502003年4032.51827.68135,822.76535.052,193.603354.202004年6099.32827.7159,878.34603.252,629.903597.502005年8188.72827.7184,937.37606.302,965.408374.402006年10663.44827.7216,314.43630.213,385.9010079.202007年15282.49827.83265,810.31747.683,892.2012323.542008年19460.3827.84314,045.43900.333,901.6013411.322009年23991.52827.91340,902.81923.954,286.5014220.302010年28473.38828.98401,512.801,057.355,489.4014558.292011年31811.46831.42473,104.051,117.166,950.0016093.982012年33115.89835.1519,470.101,160.117,369.9020263.502013年38213.15861.87568,845.211,175.868,631.7020868.41其中X1代表汇率X2代表GDPX3代表外商直接投资X4代表国家外汇余额X5代表进出口差额Y代表外汇储备(二)估计方法的选择与参数估计(1)外汇储备量与其相关因素的趋势图,图1-1所示:图1-1 外汇储备量与其相关因素的趋势图根据趋势图我们可以看出,外汇储备量与其相关因素,汇率、GDP、外商直接投资、国家外债余额、进出口差额之间呈线性关系。(2)选取OLS回归法,对以上数据Eviews分析得如下数据,如图1-2所示:图1-2 回归结果a.回归方程如下所示:b.的置信区间在显著水平上,查自由度为的分布表,得临界值,所以,置信度为的的置信区间为同理置信区间为的的置信区间为置信区间为的的置信区间为置信区间为的的置信区间为置信区间为的的置信区间为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回归系数估计值,说明外汇储备量与GDP同方向变动,与汇率、外商直接投资、国家外债余额、进出口差额反方向变动。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外汇储备平均增加,汇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外汇储备平均减少,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外汇储备平均减少,国家外债余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外汇储备平均减少,进出口差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外汇储备平均减少。图1-3 回归残差图(a)拟合优度检验:说明,回归方程即上述样本函数的解释能力几乎,即汇率、GDP、外商直接投资、国家外债余额、进出口差额对外汇储备量变动的作出解释。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相当好。从残差图 1-3 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从全部因素的总体影响看,在的显著水平上,说明汇率、GDP、外商直接投资、国家外债余额、进出口差额对外汇储备量的共同影响是显著的,这从值为可以显著的看出,回归模型是相当显著的。单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从单个因素的影响看,在的显著水平上,说明汇率对外汇储备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说明GDP对外汇储备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说明国家外债余额对外汇储备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说明进出口差额对外汇储备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同时X5系数的伴随概率大于的显著水平,需要进一步检验。进出口差值系数为负值,这与经济意义相悖,说明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五、模型的检验与优化(一)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优化a多重共线性检验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利用Eviews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如图1-4所示:表1-4相关系数矩阵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明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b修正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法首先分别对建立一元回归模型:根据理论分析,GDP应该是外汇储备量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检验也表明GDP与外汇储备量的相关性最强。所以,以作为最基本的模型。加入外汇,对外汇储备量关于建立二元回归模型,如图1-5所示:图1-5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加入后,拟合优度有所提高,参数估计值得符号也正确,并没有影响系数的显著性,所以在模型中保留。加入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量关于建立三元回归模型,如图1-6所示:图1-6回归结果外汇储备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上应是反方向变动,可以看出,加入后,调整后拟合优度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不正确。因此,在模型中略去保留。加入国家外债余额,对外汇储备量关于建立回归模型,如图1-7所示:图1-7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加入后,调整后拟合优度有所提高,系数均显著且符号正确,因此,在模型中略去,保留。加入进出口差额,对外汇储备量关于建立回归模型,如图1-8所示:图1-8回归结果进出口差额与外汇储备量理论上是反方向变动,可以看出,加入后,调整后拟合优度明显下降,参数估计值符号不正确,因此在模型中略去。则此时的回归结果,如图1-9所示:图1-9回归结果(二)异方差的检验与优化首先我们以图示法观察分别与resid2的关系,如图1-10所示:图1-10散点图根据e2与x的散点图可以大致看出,随机误差项存在递增的异方差性。进一步white检验:图1-11无交叉项检验 图1-12交叉项检验其中值为辅助回归模型下的统计量值。取显著水平,由于,所以存在异方差性。实际上,由输出结果的概率值(值)可以看出,只要取值显著水平,就可以认为存在异方差。(三)自相关的检验与优化观察残差和滞后一期残差的图示,如图1-13所示:图1-13残差自相关图残差项与与其滞后一期的残差值不存在相关关系,所以初步断定不存在自相关现象。进一步检验,在德宾沃森检验中,在的显著水平下,;,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自相关性。AC和PAC对于自相关的识别残差序列分析图,如图1-14所示:图1-14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图根据图1-14可以看出,各滞后的统计量的值都大于,说明在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四)模型的结构变化检验邹氏转折点检验,如图1-15所示:在邹氏断点检验中,以2000年为分界点,将样本分为容来那个相等的两份。统计量的伴随概率不小,说明模型的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模型的结构稳定性检验与预测以2000年为断点将原样本断分。在邹氏模型预测功效检验中,,在的置信水平下,小于标准值,所以模型较稳定。因此,经过分析和优化,最终的回归方程为:六、结论和政策建议(一)调节国际收支走向均衡1.经常项目方面。我国应将出口导向型增长转变为内需推动型增长,从根源上解除贸易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推动。作为大国,经济的内部需求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往往远大于汇率的作用。2.资本和金融项目方面。一方面,抑制短期投机资本的过快流入。央行要大力加强资本流入的控管,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的监控,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结汇的检查以及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的管理,同时还应与国内其他金融部门、外贸管理部门、海关等几方面进行联合协作、信息共享,对各种形式的投机资本流入进行跟踪调查,完善统计系统,给予适度防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境外直接投资。发展境外直接投资既是我国产业调整的需要,又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二)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在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的情况下,我们应适当放开汇率波动的幅度,这样可有效杜绝因固定汇率目标导致的国际套汇套利行为对本国货币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